新冠病毒是全人類面對的共同挑戰,在對病毒開展的研究中,全世界科學家緊密合作、聯合攻關,在病毒溯源、流行趨勢預測和藥物研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科研人員的成果以科技文獻作為載體,與全球的同行進行交流與共享。
截至2020年5月23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共收錄、索引全球科研人員發表的4500多篇相關文獻,定量分析發現,新冠病毒研究的全球合作廣泛而普遍,其中,中美兩國科學家發表的新冠病毒學術文獻最多,且二者數量相當,中美也都是彼此最主要的科研合作夥伴,兩國科學家共同發表的論文達149篇。
中美兩國發表論文最多且數量相當
對新冠病毒相關關鍵詞進行索引後發現,在這些來自全球121個國家和地區的論文中,中國(含港澳,不含臺灣)與美國發表的論文量最多,且兩者論文數量相差無幾;第二梯隊為義大利與英國,均發表了500篇左右的論文。
從研究機構方面來看,共計有4600餘家機構參與了新冠病毒相關研究,其中位於中國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發表了115篇論文,論文數量位居所有機構榜首;從學術期刊方面來看,英國、美國和中國在頂級期刊發文量位列前三;另外,中國的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發表了的新冠病毒相關論文最多,其次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美國最主要科研合作夥伴是中國
面對全球性公共健康問題,緊密合作與共享數據是至關重要的。在4500餘篇新冠病毒相關論文中,許多由多國科研人員聯合發表。
以相關論文產出量最多的中國、美國和英國為例,美國最主要的合作夥伴為中國大陸,共合作發表了149篇論文,佔其發表論文總量的14.6%,其次為英國105篇(10.3%)和義大利81篇(7.9%);中國大陸最主要的合作夥伴為美國149篇(14.7%),其次為英國72篇(7.1%)和澳大利亞36篇(3.5%);英國最主要的合作夥伴是美國,共合作105篇論文(21%),其次為中國大陸72篇(14.4%)和義大利61篇(12.2%)。
三大主題:臨床治療、社會影響和藥物疫苗
科學家們對新冠病毒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從論文高頻主題詞的分布來看,主要可分為三大集群——分別涉及疾病臨床治療與研究、疾病的社會經濟影響及醫務工作者相關、疾病機理與相關藥物/疫苗研究。
在這些領域中,美國和英國的論文作者關注的方向更為接近,且在三大主題中都更多地關注了疫情的社會經濟影響及醫務工作;而中國的關注點有較大不同,更側重於臨床治療的相關主題。
此外,中國和美國都聚焦病毒機理相關研究(如刺突糖蛋白、受體結合域等),而英國在這一主題下的關注度不及中美兩國。張夢然
[ 責編:肖春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