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研究全球合作廣泛而普遍

2021-01-11 手機光明網

  新冠病毒是全人類面對的共同挑戰,在對病毒開展的研究中,全世界科學家緊密合作、聯合攻關,在病毒溯源、流行趨勢預測和藥物研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科研人員的成果以科技文獻作為載體,與全球的同行進行交流與共享。

  截至2020年5月23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共收錄、索引全球科研人員發表的4500多篇相關文獻,定量分析發現,新冠病毒研究的全球合作廣泛而普遍,其中,中美兩國科學家發表的新冠病毒學術文獻最多,且二者數量相當,中美也都是彼此最主要的科研合作夥伴,兩國科學家共同發表的論文達149篇。

  中美兩國發表論文最多且數量相當

  對新冠病毒相關關鍵詞進行索引後發現,在這些來自全球121個國家和地區的論文中,中國(含港澳,不含臺灣)與美國發表的論文量最多,且兩者論文數量相差無幾;第二梯隊為義大利與英國,均發表了500篇左右的論文。

  從研究機構方面來看,共計有4600餘家機構參與了新冠病毒相關研究,其中位於中國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發表了115篇論文,論文數量位居所有機構榜首;從學術期刊方面來看,英國、美國和中國在頂級期刊發文量位列前三;另外,中國的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發表了的新冠病毒相關論文最多,其次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美國最主要科研合作夥伴是中國

  面對全球性公共健康問題,緊密合作與共享數據是至關重要的。在4500餘篇新冠病毒相關論文中,許多由多國科研人員聯合發表。

  以相關論文產出量最多的中國、美國和英國為例,美國最主要的合作夥伴為中國大陸,共合作發表了149篇論文,佔其發表論文總量的14.6%,其次為英國105篇(10.3%)和義大利81篇(7.9%);中國大陸最主要的合作夥伴為美國149篇(14.7%),其次為英國72篇(7.1%)和澳大利亞36篇(3.5%);英國最主要的合作夥伴是美國,共合作105篇論文(21%),其次為中國大陸72篇(14.4%)和義大利61篇(12.2%)。

  三大主題:臨床治療、社會影響和藥物疫苗

  科學家們對新冠病毒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從論文高頻主題詞的分布來看,主要可分為三大集群——分別涉及疾病臨床治療與研究、疾病的社會經濟影響及醫務工作者相關、疾病機理與相關藥物/疫苗研究。

  在這些領域中,美國和英國的論文作者關注的方向更為接近,且在三大主題中都更多地關注了疫情的社會經濟影響及醫務工作;而中國的關注點有較大不同,更側重於臨床治療的相關主題。

  此外,中國和美國都聚焦病毒機理相關研究(如刺突糖蛋白、受體結合域等),而英國在這一主題下的關注度不及中美兩國。張夢然

[ 責編:肖春芳 ]

相關焦點

  • 加拿大研究再次證明:氣溫和緯度或與新冠病毒的傳播無關
    多倫多大學衛生政策、管理和評估研究所和安大略省多倫多聖麥可醫院的Peter Juni博士說:「我們的研究利用新冠病毒病流行的全球數據提供了重要的新證據,表明這些公共衛生幹預措施減少了流行的增長。」加拿大的這項研究調查了144個地緣政治地區——澳大利亞的州和省、美國和加拿大以及世界各地的多個國家——共計375,600多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新冠研究中國登上Science封面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人體蛋白受體結構
    【新智元導讀】日前,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的研究登上了最新一期Science封面,該研究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了此次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屬全球首次。該成果最終將對研發精準的新冠肺炎診斷、治療手段起到關鍵作用。「新智元急聘主筆、高級主任編輯,添加HR微信(Dr-wly)或掃描文末二維碼了解詳情。」
  • 研究稱新冠病毒在武漢暴發前已在海外傳播 中方回應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17日電 17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
  • 雙語|研究:新冠病毒或藉助大氣汙染物顆粒傳播
    科學家日前在空氣汙染物顆粒上發現了新冠病毒,他們正在研究,這是否能使病毒傳播得更遠,並增加感染人數。這項研究還處於初步階段,目前還不清楚新冠病毒是否能在汙染顆粒上存活,以及病毒數量是否足以致病。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的萊昂納多·塞蒂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他說,研究新冠病毒能否通過空氣汙染更廣泛地傳播是很重要的。「I am a scientist and I am worried when I don’t know,」 he said. 「If we know, we can find a solution.
  • 全球首個新冠病毒血型感染研究出爐
    全球首個新冠病毒血型感染研究出爐  黃琨 • 2020-03-17 16:18:28 來源:前瞻網 E5380近日,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大、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等8所機構聯合在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發表論文,公布了全球首個新冠病毒血型感染研究結果,論文標題為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O
  • 追問新冠病毒變異
    這一消息旋即引起國際廣泛關注。自20日起,倫敦、英格蘭東南部和東部部分地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級別從第三級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級。截至目前,已有多個國家陸續啟動針對英國的不同入境限制措施。形象地說,就是新冠病毒的手(S蛋白)的其中一個手指頭(RBD)能打開細胞的指紋鎖(ACE2),而現在這個手指頭(RBD)發生了變異,打開細胞的指紋鎖(ACE2)更容易了。在某種意義上,新冠病毒的變異在「意料之中」。例如在疫情早期,全球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被稱為D株。
  • 日本研究發現變異新冠病毒
    【世衛組織: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943萬例】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至歐洲中部夏令時間8月9日10時23分(北京時間8月9日16時23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9432244(中新網)【美國兩周內近10萬兒童感染新冠病毒】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8日報導,美國兒科學會的一份報告發現,從7月16日到7月30日的兩周裡,美國有超過97000名兒童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目前在全美共發現超過33.8萬名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央視新聞)
  • Nature:新研究顯著地擴大全球大型病毒和巨型病毒的多樣性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能源部聯合基因組研究所(Joint Genome Institute, JGI)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屬於核質大DNA病毒(nucleocytoplasmic large DNA virus, NCLDV)超組(supergroup)的大型病毒和巨型病毒的廣泛多樣性。
  •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存在貓傳貓 傳染給人的風險很低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存在貓傳貓 傳染給人的風險很低 2020-05-15 18:28:17 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佚名| 字號:A+ | A- 【新冠存在貓傳貓】美國的一項最新實驗室研究表明,感染了新冠病毒的貓即便沒有症狀,也可以將新冠病毒傳染給其他貓。
  • 美媒:美國新冠病毒並非來自中國,而是歐洲|美國新冠|新冠病毒|歐洲...
    來源:參考消息網(圖源:路透社)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5月27日發表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副教授薩爾瓦託雷·巴博恩斯的文章稱,美國新冠肺炎病毒並非來自中國,而是來自歐洲。文章摘編如下:到目前為止,美國的新冠病毒危機讓政府損失了3萬億美元,這還沒算上給其他經濟領域造成的損失。
  • 研究:新冠病毒抗體可能在數月內消失
    就在全球科學家積極研發新冠疫苗的時候,英國的一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的抗體會在數月內消失,而疫苗提供的抗體可能也會如此,這意味著人們無法通過一次性注射疫苗「一勞永逸」。更糟的是,新冠病毒可能會像感冒一樣讓人們每年重複感染。
  • 科普: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  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
  • 黑幕:研究新冠病毒的美華裔科學家被殺疑雲密布,真相或涉美軍!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37歲學者劉彬,一位正在研究新冠病毒並且接近「非常重大發現」的美國華裔科學家,突然被爆在家中遇害身亡!頭部、頸部和身體都有致命槍傷!劉彬任職的部門發表悼念文稱,劉彬生前致力於新冠病毒研究,且即將有重大突破,未料卻突然遇害喪命。
  • ...家: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數據共享上公開透明 有助全球早日攻克病毒
    ,而且相關數據發布公開透明,有助於全球共同努力早日遏制病毒傳播並完全攻克病毒。在劍橋治療免疫學和傳染病學研究所任核心研究人員的拉溫德拉·古普塔教授當地時間27日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有關方面以公開透明的態度積極與全世界分享新冠病毒的研究數據和信息,極大助力了全球科研人員協同作戰,早日攻克病毒。
  • 為人類戰疫打造最有力的武器——全球合力加速研發新冠疫苗( / 1 )
    新華社記者丁汀攝全球多國研究機構目前正戮力同心,從不同技術路線多管齊下,同時推進疫苗研發。研發新冠疫苗首先要弄清病毒感染人體的機制,讓疫苗「有的放矢」。科研人員發現,新冠病毒主要通過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與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感染人體。刺突蛋白像一把「鑰匙」,細胞上的ACE2受體則像一把「鎖」。鑰匙開了鎖,病毒才能進入細胞。
  • 全球首推!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在江西贛州正式上市!
    據悉,由贛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中國大健康產業合作峰會組委會指導,星布斯集團主辦,江西赫耐特實業、江西浣星谷科技和江西酷騎實業共同承辦,贛州市慈善總會、華商頻道和贛州市贛商聯合會協同舉辦的星布斯集團-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全球首推暨慈善捐贈發布會於2020年12月31日在江西贛州舉行。
  • CNN稱新冠病毒去年底已開始在全球傳播
    【CNN稱新冠病毒去年底已開始在全球傳播】CNN5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對全球7600名患者身上提取的新冠病毒進行基因分析表明,該病毒從去年晚些時候就已在世界範圍內傳播,且在首例感染後快速擴散。研究結果顯示,2019年底新冠病毒已進入人類宿主。CNN稱,這說明該病毒早在官方報告之前就已在西方傳播。
  • 老年人為何更易感染新冠病毒?缺少這種保護性的新冠抗體
    >(COVID-19)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截至目前,全球累計確診人數超過5000萬,死亡人數逼近130萬。 這項研究發現,在部分未感染COVID-19的人群中也存在可以針對和靶向新冠病毒(SARS-CoV-2)的抗體,並且這一現象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出現的比例更高!
  • 狗狗真的可以嗅出新冠病毒嗎?看看科學研究怎麼說
    狗狗似乎能嗅出新冠病毒感染,而且準確率很高。但研究人員表示,需要先開展大規模的研究,才能進一步推廣該方法。Asher有點古怪,Storm喜歡曬太陽,Maple愛動腦子——它們仨都能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一定的作用,但它們既不是科學家也不是政治家,而是三條狗。它們並不孤單。
  • 抗擊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與新冠病毒共存政策
    新冠病毒此後更是擴散到世界各地,在許多大城市造成了醫療系統崩潰的危機。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肺炎宣布為全球性流行病(Pandemic)。針對全球城市所面臨的醫療系統崩潰緊迫狀況,筆者在4月20日發表了《新冠疫情衝擊全球化:強大的大都市醫療能力為何如此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