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愛的問題》因為愛而接納

2020-08-26 luna愛電影

《只是愛的問題》是由克裡斯蒂安·富爾執導,西裡爾·索文尼、斯戴芬·古林-提列主演的電視電影,該片於2000年1月26日在法國播出。影片講述了勞倫特擔心父母接受不了他是同性戀的事實,選擇和女性好友拉羅爾假扮情侶,隨後卻與男生賽瑞克墜入情網,他的生活也因此發生了改變的故事。

影片中的男主角勞倫特是一個專業為農學的學生,這個專業讓想讓勞倫特繼承自己衣缽的藥劑師父親不滿意。而勞倫特還有一個更大的秘密隱瞞著父親,就是他是一個同性戀。他有一個表兄因為是同性戀而被父母趕出家門,最終因病在異鄉去世,即使如此也沒有被父母原諒,只有表兄的男友還在懷念他。勞倫特經常聽到父母對表兄的反感,因此只能將自己同性戀者的身份壓在心裡,甚至因此還讓自己的好友卡羅爾扮演自己的女朋友,以此隱瞞父母。因為這樣的緣故勞倫特過得並不開心,處於得過且過的狀態。

一天學校裡來了一位男老師賽瑞克,他到學校裡尋求資助科研項目的資金,同時為學校提供一個學生實習的名額,勞倫特幸運地成為了賽瑞克的助手。勞倫特在初見時就對賽瑞克產生了好感,而隨著接觸,兩人在試探過後走到了一起。賽瑞克和母親生活在一起,與勞倫特不同的是,他早已向母親出櫃,母親也慢慢接受了他的性向。而勞倫特卻還是在隱瞞著他倆的關係,只有卡羅爾知道並繼續扮演著他的女友。

隨著勞倫特和賽瑞克的交往越深,賽瑞克開始不滿足於自己的地下男友身份。而賽瑞克的母親在一次撞破兩人在床上後,想要幫助兒子一把,於是她去見了勞倫特的父母,告訴了他們賽瑞克和勞倫特的事情。這讓勞倫特的父母震驚且難以接受,同時也讓事情變得一團糟。勞倫特被趕出了家門,他還是選擇了逃避,決定轉學去巴黎讀書。而賽瑞克也認可了他的決定,在送勞倫特去火車站之時,勞倫特還是決定勇敢一次,向父母真正的出櫃。賽瑞克的母親不願因為自己的魯莽毀掉兩人的感情,還是幫助賽瑞克將勞倫特從巴黎叫了回來,最終兩人還是走到了一起。

影片聚焦同性戀者最現實的問題,如何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同性戀者身份,以及怎樣和親人出櫃、並且被親人接納的故事,這也可能是大部分同性戀者會遇到的難題。影片通過勞倫特最初的身份焦慮,欺騙隱瞞父母,到最後勇敢地面對自己,並且向父母出櫃,講述了他自我接納以及通過努力被家人接納的故事。

在這個電影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賽瑞克的母親,在她丈夫的葬禮上她知道了自己兒子是個同性戀的事情,這讓她震驚,最初也難以接受。但是因為對兒子的愛,她還是努力去包容兒子的與眾不同,就像她對勞倫特母親所說:「我們對孩子的愛有自己所想的那麼深嗎?」「我們怎麼能因為孩子的與眾不同就把他們趕出家門呢」。希望天下所有的家長都能像賽瑞克的母親這樣願意因為愛而理解、包容孩子吧。

相關焦點

  • 【你懂愛嗎】接納才有愛,接納是愛的前奏.沒有接納,愛無法開花.
    如果不承認暴力傾向,有可能危及人身安全;而面對暴力傾向,就可以疏導,避免傷害。同樣,如果不承認性慾,性慾會失控。如果對柔情的需求被壓抑了,反倒變得非常情緒化和依賴。壓抑的內疚,變成抑鬱。被拒絕的部分,留在內在的黑暗中。任何問題,都能從對某人或某事的拒絕中找到根源。        我們想從身上切除的部分,也值得被愛。它一直等在那裡,等待你的承認。
  • 《囧媽》愛是接納和尊重
    孩子沒有從自身小時候懶惰、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方面找問題,而是一股腦地把氣撒自己最親的父母身上,是一種「窩裡橫」的典型表現。因為孩子潛意識裡知道,父母是自己最後的港灣,也知道在父母懷裡,才能把所有的壞脾氣釋放,而對外面的陌生人他不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 愛不是安慰和幫助,而是無言的理解和接納!
    心理學大師羅傑斯說:「愛是深深的理解與接納。」 媽媽沒有哄勸孩子,只是默默的抱著孩子,任憑孩子哭泣。等孩子稍微好些,慢慢抽噎的時候,媽媽開口對孩子說:「媽媽猜你是因為剛才還想吃草莓,但是XX沒有給你,你就傷心了,是嗎?」孩子沒有吭聲,只是點點頭。「那你現在感覺好一些了嗎?」「沒有。」
  • 《冰雪奇緣》:愛與接納,融化冰封的防禦
    因為不能接受,同時也害怕被負性的情緒所吞噬。殊不知,阿倫戴爾王國陷入可怕的寒冷之中。王公大臣想要聲討她,甚至有人圖謀不軌地希望消滅她。對於艾莎無法包容的人,是不能允許她的存在的。就如同若是一個人在社會中能力、地位都處於較高的位置時,容易受到他人的攻擊。因為那是一個他人無法觸及的高度,也是同質化社會所不認可的獨特。若是不能同化她,則嘗試消滅她,因此她成為了部分人的眼中釘。
  • 阿嬌閃婚又閃離:不是她不愛了,她只是還沒有學會接納自己
    這件事情之後,阿嬌接受採訪被問到為什麼會配合他拍照片時,她非常坦誠地答道:因為太愛他了,不想失去他,所以會答應他的事情。很傻很天真,一度成為了諷刺阿嬌的話,可是這又何嘗不是阿嬌的心裡話,而且阿嬌本身就是一個內心單純的人。
  • 是接納,是愛,是修行
    因為只要我一說話,我就會死。」當他開口說話,樹上的葉子就會掉落下來。說一句話就掉一片葉子,葉子掉光,樹死人亡。這聽起來是一個極其荒唐的笑話,但是卻真實地發生在《臨終千言》的主人公傑克先生身上。傑克·邁克考爾先生是一個事業成功的大經紀人,能言善道,但是經常出言不遜,謊話連篇。為了達到目的,什麼樣的話都能說出口。
  • 無條件養育:無條件接納與愛,是為人父母的終生修行
    ——艾爾菲科恩《無條件養育》第八章無條件的愛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孩子表現好沒有給自己惹麻煩,或者比較聽話沒有讓我們生氣,就會覺得自己特別愛他們,對他們很好,同時他們提出的要求也會一一滿足。但是如果情況並非這樣,如果孩子們無緣無故發脾氣,我們是不是會很煩躁,很沒有耐心,特別是我們正在做成年人認為很重要的事情。
  • 把脾氣收起,只是因為太愛你
    同時,我很高興我一直被愛著。幸運的是,我有時間改變。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像尼尼一樣,能及時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願意改變。戀愛中,女孩子總是容易缺乏安全感,希望對方能給自己所有的安全感。從而不斷考驗對方對自己的感情,得到自己想要的安全感,了解對方的意圖。
  • 《愛你,西蒙》:被他人接納,被自己接納
    在《愛你,西蒙》(Love, Simon)裡,男主人公西蒙自問道:為什麼異性戀者不需要向親朋好友表明自己是個「直人」,並且要惴惴不安於家人可能的反應?當電影裡,西蒙如此發問之時,他尚未意識到,出櫃並非是一種單向的行為,當然,電影結束時,觀眾們都欣喜地發現,西蒙領悟了出櫃的真諦——不只是想要獲得外界對於自己取向的認可,更重要的是,要誠實面對一個真實的自己。
  • 敢在一個人面前肆無忌憚地放屁,一定是因為愛
    圖註:截圖來自《普通人行為指南》武志紅說,「愛,是接納你本來的樣子。優秀,本質上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存機會。所以,有這樣一個扎心的道理:你永遠不會因為優秀而被愛,你會因為優秀而被需要。」也就是說,終其一生,你都不會因為優秀被愛,只會因為愛所以被愛。那現在問題就要更進一步了,作為一個普通人想要好好活著,我們的人生必備伴侶自然是愛與溫暖,但想要被愛只能用愛去交換,那你可知道如何去愛嗎?我們怎麼做才是愛自己才算接納咱自己本來的樣子呢?
  • 上影節展映片|《愛你,西蒙》:被他人接納,被自己接納
    當電影裡,西蒙如此發問之時,他尚未意識到,出櫃並非是一種單向的行為,當然,電影結束時,觀眾們都欣喜地發現,西蒙領悟了出櫃的真諦——不只是想要獲得外界對於自己取向的認可,更重要的是,要誠實面對一個真實的自己。西蒙由尼克·羅賓森飾演,此前他最出名的角色是在2015年電影《侏羅紀世界》裡飾演扎克。
  • 《囧媽》背後的育兒反思:尊重和接納才是愛孩子的最好的方式
    劇中的母親盧小花是一個控制欲極強的人,她愛著兒子徐伊萬,卻又以愛之名控制著兒子的一切。 而她的兒子徐伊萬也早已厭倦了母親的管束,平時敢怒不敢言,卻終於在火車上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母子矛盾在這趟去往莫斯科的火車上徹底爆發。
  • 東財人眼裡的東財 | 因愛而接納,東財人在愛納
    近期,我校退休教授王鐵軍老師撰寫《因愛而接納:老鐵眼中看愛納》文章,為孤獨症孩子們愛心助力。今天學校官微「東財人眼裡的東財」專題欄目特轉發此文,為心中有愛的東財人點讚!因愛而接納,東財人與愛同行,讓我們一起守護「星星的孩子」。何為愛納?此乃大連市愛納孤獨症障礙者綜合服務中心的簡稱。今日老鐵推文,有點不那麼老鐵風格,因為是要正經八本,講一件嚴肅的事。
  • 接納真實的自己才能擁抱別人的愛
    故事的開頭,安妮海瑟薇飾演的蕾希坐在電腦前,打算用文字描述自己,發現自己有些難以描述,因為她有一些「狀況」。上司還了解到她換男朋友換得很勤,以為她自己喜歡新鮮獵奇,她有苦說不出——一切都是因為無法正常和別人約會導致的。蕾希和傑夫約會時犯病了,等到抑鬱的狀態過去時,她馬上致電給傑夫,邀請他到自己家來。
  • 電影《囧媽》: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徐伊萬)「你看,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問題。你心裏面長了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該怎麼說話,你全部設定好了。你為什麼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都這麼多年了,你難道還沒有意識到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嗎?
  • 我愛你,只因為你是你自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李明老師,ID:gh_e9a08a66097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愛你,只因為你是你自己孩子,我愛你是因為,你用生命的旅程陪伴父母做完整的自己你成為你自己才是全身閃耀著柔和的光的你你的光要照亮父母你的光要照亮自己你的光要照亮世界孩子,我愛你只因為
  • 什麼是真正的自我接納?
    自我接納,這個詞在今天早已不陌生。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有人正在為了踐行它而經歷內心的波折,有人正困惑於「自我接納是不是放任自己」,還有人在苦苦尋找自我接納的方法——對探索自我有追求的人們常常問的問題是:我知道要自我接納,可是要如何才能做到自我接納呢?有什麼方法嗎?不久前我摩拳擦掌想要寫一本關於自我接納的書,很想詳細地回答這個問題。可是時間和精力都無法跟上思想的腳步,只好暫時作罷。
  • 接納就是創造~電影-去年聖誕
    因為被接納,女主角愛的力量升起,有力量接納自己,有力量接納別人,有了給予愛,分享愛的能力,原以為是因為男主角的存在,才能讓自己變好,後來發現原來力量,不來自於男主角,而是來自於自己。以前我對伴侶有很多評判,當我開始全心全意愛他時,我開始同理,開始接納他各種面向,寵愛他任何樣子,,發現他說的話其實非常有理,每個人只是角度不同,以前我內心衝突的,是我所捍衛的角度,當我願意放下我的知道,沒有道理的去愛,完全接納的去傾聽,我感受到,原來我們說的神
  • 好好愛自己,因為你值得
    在20多年的婚姻中,我首先要做到的是毫無保留地愛自己,全心全意的做自己!你自愛的磁場能影響身邊的親密愛人。」因為時刻愛自己,做自己,不斷精進,所以在老公眼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婚姻想不時刻新鮮都難!
  • 《回憶中的瑪妮》讓我們明白,只有學會接納自己,才能接納別人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在我們久遠的記憶中,有沒有這樣一個人,給予我們很多溫暖,即便已經記不清,但是曾給過我們的鼓勵和勇氣,我們從未忘記過,我們總是因為自己的生活而感到自卑,所以對於別人的友好,總是感到害怕,害怕別人將自己努力維繫的面具打破,但其實我們只是因為沒有接納自己,所以才不去接納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