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之王」郭臺銘的眼中釘 -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

2022-01-04 CINNO

他沒有富士康 郭臺銘的鐵血、沒有臺積電張忠謀的資歷、沒有華碩電腦施崇棠的專注,他是臺灣最不務正業的企業家,拍紀錄片、救流浪狗、擔任公視董事,從太陽花學運到FTA都有他的發言。他卻是臺灣科技界最大黑馬,在四年內,把一度瀕臨虧損的公司,變成兆元企業,這個人便是和碩董事長童子賢。

四年前,和碩與華碩股權正式切割,它只是一家二線代工廠,來年還一度瀕臨虧損。但今年以來,和碩股價創歷史新高。十三家外資券商同步調高今年獲利預估值,外資看好它是下一個鴻海,明年可望成為蘋果手機新增訂單最大代工廠商。現在,它不僅將挑戰兆元營收,還在短短四年內,養出另一個值六百億元的小金雞:F-鎧勝。

童子賢,臺灣最」不務正業」、身份最多元的企業家,人們過去對成功企業家的認知形象:專注、拚命、鐵血。這似乎完全不適用於他。「企業界的朋友會批評我說,你這樣,這搞那搞,不要把公司搞倒了。」童子賢說。今天,我們將透過他如何成事、如何帶人兩個方面,看懂他怎麼把一手爛牌,變成翻身的最佳籌碼。

2008年北京,和碩剛成立,董事長童子賢與執行長程建中,去拜訪客戶聯想電腦,但對方高層一踏進會議室大門,劈頭就這麼問他。「我們只問你一句話,是敵是友?」這只是童子賢當年碰到的窘境之一。

華碩因為兼具代工與品牌的身分,讓客戶有機密外洩疑慮,2008選擇把代工業務分割出來到和碩。華碩保留了最賺錢的品牌業務.而和碩所分到的就是一堆不賺錢的子公司、被外界視為日落西山的代工生意,以及客戶的質疑。

分家後的負面訊息,就像滾雪球般接踵而來。

1.客戶不信任。客戶不信任他們是真的分割,除了聯想質疑他,原本將變第一大客戶的戴爾,也一次抽掉兩百萬臺筆電的訂單。

2.母公司不要它。先是佔和碩總營收達五成的母公司華碩,訂單琵琶別抱,然後在童子賢辦公室旁的小會議室裡,曾經情如師徒的施崇棠告訴他:以後,就切得乾乾淨淨吧(編按:雙方股權完全切割,互不持有)。」

3.同業也圍堵它。筆電代工市場第一與第一一大的廣達與仁寶,偷偷調整超過兩百萬臺上的筆電訂單,報價都壓得比和碩低,以防它坐大。

連員工都看壞自己,「孤臣孽子,人心惶惶」是和碩人當時的寫照。當市場傳言,華碩要把和碩股份釋出給對手鴻海,員工跑來對童子賢說:「我為什麼要跟著你?我直接去(鴻海)工作就好了 ,我幹嘛變成拖油瓶被賣到他家?」

4.股票市場都潑冷水,凱基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發現,跟當年緯創與宏碁分家相比,緯創掛牌後 1周漲幅逾1成,和碩上市後一周卻是跌幅近兩成。時任高盛SKBH券科技產業研究主管的金文衡在報告指出:"投資人不想要分到二線代工廠的股票。"


童子賢握著一手爛牌,論管工廠效率,和碩拼不過廣達;論全球設廠的機動性,拚不過鴻海,再談成本,廠房位居上海的和碩,光是人均薪資就比鴻海的河南基地高出三成(依兩地基本工資計算)。

在最慘的谷底,他一面要聽客戶客訴員工不識相,因為和碩員工以前在華碩習慣做品牌,客戶下單時,和碩員工竟吐槽對方:「你們開這個規格怎麼可能做得出來。」一面還要被媒體探問心情,因為二十多年前,是他讓出董事長的位置,請施崇棠進入華碩,但此刻他卻被迫離開。

突圍:派一軍到邊陲市場,放著筆電不賺,連賠三年磨iPhone細工無路可退的童子賢,只能把目光放在眼前,想辦法帶著這十七萬人突圍。

「我不在主戰場(筆電)跟你決戰!」他沒走99%的人會選的路——努力降成本,或是把廠搬到內陸,以殺價競爭;相反的,他選擇一個邊陲的市場:蘋果手機代工。回頭看五年前,這個決策的風險不可謂不大。當時,筆電市場出貨量仍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長,一年出貨一億多臺,仍有征戰空間。然而蘋果剛推出的iPhone手機,一年才一千多萬支的規模,僅是筆電的十分之一,而且蘋果還被定位為計算機廠商,能不能站穩通訊設備領域,都還是未知數。

iPhone,正是所有筆電廠商眼中的邊陲地帶。但在童子賢的眼裡,整個產業就像是一張世界地圖。當時,所有對手都在PC代工的草原上,而iPhone代工市場,就是位於遠方的邊陲地帶。如果廣達要前進邊陲,就要冒著行進途中,獲利兩百億元的筆電業務流失風險,因為手機領域有太多未知變量;對仁寶而言,放下手上既有的全球最大客戶聯想與宏基訂單去遠徵,根本不合乎邏輯。

「如果廣達總經理粱次震跟底下人說,你看住這(原有筆電業務)不要動,我來開拓蘋果、我親自領軍去,那和碩就倒閉了。」童子賢舉例。「我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和碩只是全球筆電第五大製造廠,「包獄」輕便。他的算盤是,若前進邊陲敗了,和碩繼續當個二線小廠,成了,就能走進一個比PC大三倍的市場。

這是段痛苦的過程,99%的人只會派二軍去探索新領域,讓一軍穩住本業。童子賢卻直接抽派一軍,當時如蘇州明碩總經理許世奇、曾為宏基拿下首筆蘋果訂單的和碩發言人姚德慈、研發大將徐衍珍等,都全力前進新領域。「他們有些就是做品牌,呼喊別人慣了,突然去當細漢仔(小咖),去給人家(蘋果)呼喊,很不習慣。哭的哭,啼的啼。」無數場員工大會,童子賢對不安的人說:"這條路可以走 如果會沉,我最後一個下船,我護送你們上岸。"像傳教士一般,一直講。

和碩承接蘋果訂單最慘的時候,做出來的一半產品都報廢,一年報廢掉新臺幣三十多億元,如果以 iphone平均1支約兩萬元換算,等於丟掉十五萬支手機。和碩做蘋果手機,到第三年才賺錢,被郭董笑:「有廠商在後面殺價搶單,卻做不出來。」

技術專家指出,如果你細摸iPhone5的背蓋,會發現機殼與光亮的蘋果Logo字樣是一體成型,沒有任何凸出。這背後經過的流程極其複雜:先要把機殼拋光到比鏡子亮十倍,只要有一點瑕疵,就要報廢;然後再用印刷方式蓋住所有光芒、只露出蘋果Logo ,為讓機殼摸起來有質感,還要噴沙,是用時速幾百公裡噴出去的那種細沙,細到奈米單位,比牙膏的顆粒還要細,所以噴出來就像霧,如果不小心噴到Logo ,也只能丟掉。

整軍:收16家公司,砍逾10名主管。不容許貪汙,寧家醜外揚也要告員工。


做一支蘋果手機,就像是做精品,這些是和碩人原本不懂的金屬、化學材料等技術。為了讓隊伍迅速前進,這群移動的獅子像是遊牧民族一樣,常要在辦公室裡搬家、換座位。因為童子賢把十七萬人的龐大組織改組四次,不讓部門重複研發產品、浪費資源;他還解散了做連接器的康碩、做電源供應器的綠碩、做PC板的百碩等,將手機貼牌的兆碩重組釋出給華碩,並出售做纜線的聯碩股權,總共收掉約十六家公司。

童子賢甚至砍掉超過十名高階主管,層級達到副總經理以上。「你不真正擺平這個,年輕一輩的都完全沒有辦法提拔,組織會動彈不得。」「我前面說你(高階主管)要照顧他(部屬),等到我一離開,他(主管)就打壓他(部屬)。如果我再警告一次,他還是聽不懂,第三次我就跟他講,你辦公室搬到二樓,他大驚失色說『我不是幹得好好的嗎?』我說你幹得好好的那是過去,但是未來大概你會把事情搞砸。

他不容「獅群」前進時心有旁騖。2011年,他揪出了內部貪汙員工,以一個一年採購金額三千億元的企業來說,這類事情多少都有,但童子賢寧願家醜外揚也要告上法庭,只為建立紀律。

一個會去關心流浪狗、外勞人權,當愛滋關懷之家志工的企業家,跟眼前自述「殺人的時候,殺得血流成河」的他,沒錯,是同一個人。(執行長)程建中說:這樣砍,底下人心惶惶,我跟他講,不會!你不要相信那些壞人的話。童子賢這樣解釋:「要布局長線,必須建立文化,需要100%的執行力,」華碩後期的溫情主義文化,已經不適用做代工的和碩,尤其是在轉型的關鍵時刻。

他不會讓員工罰站,跟他多年的秘書,甚至沒看他罵過人、拍桌子,他會在上班時間,吆喝設計部門的員工去騎水上摩託車;但,一旦員工越過他最介意的道德界限,他絕不容忍:「幹部看我開除人跟告上法庭都很害怕。」2010年,和碩接iPhone訂單,被人笑稱是「吃毒蘋果」,苦熬了三年,去年 iPhone 5C的手機訂單更成熟,但市場接受度不高;直到今年,iPhone 6開始大賣,讓今年和碩獲利預估將比去年成長近五成,算是真正收成。和碩人,終於揚眉吐氣,短短四年,市值成長一倍。

視野:喊的盤和別人相反,別人搶做品牌,他說代工大有可為.

郭明錤分析,其他人要跟進,至少要再花兩年虧損代價。但是與此同時,和碩的轉投資卻進入開花結果期,成立才四年的 F-鎧勝金屬機殼業務,已緊追在成立二十多年的鴻準、可成之後,股價上看兩百元。不只如此,隱形眼鏡廠晶碩,預計明年就能掛牌貢獻收益.,成功切入利基市場的大型電視牆系統商捷揚,每年則至少賺半個股本。現在,和碩員工跟分家時相比,已經有一半臉孔不同,股東結構也有八成不一樣。一些年輕員工,甚至不知道華碩跟和碩當年慘烈分家的歷史。

童子賢這樣定位自己在這場復活之戰做對的事:喊盤,而且態度堅決的導引。雖然,他喊的盤,跟多數人恰巧相反。當多數人一窩蜂想搶進品牌,他說,代工,大有可為。「OEM (原廠委託代工)其實很好賺,毛三到四(編按:指毛利率只有三%到四%)那是假的。」他要員工不要被表面的低毛利迷惑,「營收把它除以三,然後把毛利率乘以三,比較接近真實。」因為代工業營收有一部分是買進賣出零組件材料所創造,是虛的;真正的附加價值在於整合材料、製程與檢驗,全世界沒幾家公司做得來.

他拿出數字推算,整個產業約有十兆元規模會出自OEM,如果把實際毛利乘以三去看,毛利率有14%到15%,「其實很不錯的一個產業,」「平均十年來臺灣代工的ROE (股東權益報酬率),一定比品牌高。」當多數人忙著「專注本業」,他說,邊陲戰場也是好選擇。他口中的邊陲戰場,是臺灣廠商過去不習慣到達的領域。像他選擇進入的隱形眼鏡市場,過去幾十年都是被嬌生等大廠佔據,但他沒有從表面判斷,它不屬於信息產品,就扼殺,而是看到自家的光學與自動化設備做得來;當員工抱怨,這個領域的節奏太慢,他反而高興的說,太好了,只要積極一點,不就能擺脫電子業快速殺價的節奏。

「奇異愛迪生開始創立的時候,是做發電跟燈泡,誰規定它不能做金融財務或飛機?」他說。「世界很大,真的什麼都有可能,可以做的事還好多,我們可以不要人云亦云嗎?"採訪時,他要我們抬頭看上面的LED 電燈,「LED燈裡面,每一顆燈用的 L ED電源最高就3V,你(電壓)的110跟220要降成3V ,要無數個regulator (電源調節器) 市場一年也有三、五千億元…….機會到處都是。」

CINNO Research 平板顯示領域專業行業諮詢機構。針對智能終端、液晶面板、晶片、背光模組、AMOLED、觸控螢幕及光學膜片等各類關鍵部材為客戶提供盡職調研服務及投融資信息。我們致力於多維度提升行業客戶產業競爭力,持續為國內平板顯示產業的健康發展助力。

相關焦點

  • 「代工之王」郭臺銘的眼中釘-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上)
    他卻是臺灣科技界最大黑馬,在四年內,把一度瀕臨虧損的公司,變成兆元企業,這個人便是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四年前,和碩與華碩股權正式切割,它只是一家二線代工廠,來年還一度瀕臨虧損。但今年以來,和碩股價創歷史新高。十三家外資券商同步調高今年獲利預估值,外資看好它是下一個鴻海,明年可望成為蘋果手機新增訂單最大代工廠商。
  • 【臺灣人物】「代工之王」郭臺銘的眼中釘-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下)
    十一月二十七日,臺大社科院新落成的大樓內,出現身價上百億元、帶領和碩股價創新高的童子賢。跨界:左腦右腦不打結對手忙搶單,他忙著籌拍紀錄片、救流浪狗這一天,他的對手郭臺銘忙著在外助選。童子賢則忙著對臺下七成滿的學生演講,還放紀錄片。
  • 華碩創始人童子賢:用設計改寫代工業
    如果不是認識,你可能會把他當成某個來這裡考察拍攝場地的電影導演實際上,童子賢一直是臺灣許多文藝名人的資助人,其中包括大導演侯孝賢。在他眼中,仿佛整個世界都是可以設計的,比如他會拿起桌子上的一個杯子和你講為什麼要這麼設計,為什麼有的地方可以改進,接著他的話題會轉向和碩獲獎的茶葉包裝設計作品。
  • 「女版郭臺銘」王來春打敗郭臺銘?
    有「最勵志打工女」之稱的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過去的發展與成功,與鴻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又有人稱她為「女版郭臺銘」。如今,「代工大王」郭臺銘旗下的工業互聯的市值僅2614.92億元,已被「小鴻海」立訊遠遠甩在後頭了。  狂啃蘋果,「女版郭臺銘」王來春打敗郭臺銘?
  • 盤點「代工王」郭臺銘的「商業帝國」
    4月17日的這載媒體消息在網上炸開了鍋,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接受黨主席吳敦義頒發的榮譽狀後,宣布參加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黨內初選。當晚,對於郭臺銘「辭任董事長」的傳聞,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317.TW)發布公告稱,本公司各事業群獨立運作,日常運營都由專業經理人負責。「有關董事長個人生涯規劃,若有具體信息將依規定辦理。」
  • ✎﹏【外訊】解密代工之王郭臺銘為何不讓兒子接班?
    郭臺銘帶郭守正見王永慶,為兒子舉辦世紀婚禮或許是出於對兒子的愧疚,2004年6月,郭臺銘花費數百萬元,在臺灣圓山飯店擺設豪門婚宴,為郭守正辦了一場世紀婚禮,並送給兒子與媳婦價值超過八千五百萬元的「信義富邦」豪宅。而且,在郭守正結婚時,郭臺銘帶他去見臺灣經營之神、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王永慶當場送給郭守正兩個字:信用。
  • 69歲郭臺銘:商而優則仕,逾400億身價的代工之王
    有人說,哪裡有肉,哪裡就有猛獸,哪裡有花,哪裡就有蜜蜂,哪裡有機會,哪裡就有郭臺銘。而如今郭臺銘宣布參選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是在謀求華麗轉身,還是看到了新的機會?此前,媒體一度傳出「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將辭去董事長」。而富士康已於當天闢謠。當時就有郭臺銘會不會參選的猜測。
  • 郭臺銘辭任,「代工之王」鴻海走向何方?
    過去連續七個月,郭臺銘不斷增持公司股票,累計持股9.6%。對不設置實際控制人的全球最大代工製造商鴻海而言,他仍是最大股東。鴻海再次走到一個轉折點。郭臺銘辭任後的鴻海,雖然從股份上看,控制權仍在郭臺銘手中,但他不會再親力親為鴻海的操作層面,後郭臺銘時代開始了。在郭臺銘退居幕後的同時,鴻海正處於一個激烈變革的時期。
  • 「代工之王」背後,盤點郭臺銘的「商業帝國」
    這個問題即便是富士康內部的工作人員,也許也很難說得清楚,一句曾流傳於內部的玩笑話是,「各類科技公司排行榜中以富字開頭的公司都有可能是郭臺銘的。」作為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的「常客」,69歲的郭臺銘最近的身價已經攀升至77億美元,位列世界213位,從一名生產塑料產品的小老闆,成長為世界知名的代工巨頭富士康的掌舵人,他用了將近50年的時間,但並不止步於此。
  • 四度蟬聯富豪榜,臺灣科技界「梟雄」,他是「代工之王」郭臺銘
    對共同奮鬥的兄弟,郭臺銘有福同享,但對競爭對手,他則一律以敵人視之,臺灣科技界稱他為「梟雄」。郭臺銘曾經說:「阿里山的神木之所以大,4000年前種子掉到土裡時就已決定了。」於是,我就下定決心不跟臺灣廠商做生意,要與國外大廠做生意。」郭臺銘認為,把製造的一端外包給最有效率的電子專業製造服務,掌握產業分工的新趨勢,幫助大廠在全球出貨。1985年,郭臺銘在美國成立分公司,開始在臺灣之外開拓市場,並創出「Foxconn」品牌,作為鴻海旗下代工品牌,承接臺灣以外的代工訂單。同年,公司首度入榜臺灣製造業1000大公司。1991年,鴻海在臺灣上市。此後
  • 「代工之王」郭臺銘,拼了命也要打敗這兩個人
    中國大陸被稱為「世界工廠」,然而「代工之王」卻是臺灣地區的鴻海集團。幾乎是在世人沒有察覺的情況下,鴻海集團變成了中國最大的出口企業以及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合同生產商。那麼,它是憑藉什麼在40年當中,由一個只有十幾個人的小作坊成長為世界工廠「代工之王」的呢? 郭臺銘說:「決心與方法是領袖的執行力重點。談策略一定要有決心。」
  • 四度蟬聯富豪榜,臺灣科技界「梟雄」,他是「代工之王」郭臺銘 | 礪石
    對共同奮鬥的兄弟,郭臺銘有福同享,但對競爭對手,他則一律以敵人視之,臺灣科技界稱他為「梟雄」。郭臺銘曾經說:「阿里山的神木之所以大,4000年前種子掉到土裡時就已決定了。」郭臺銘身上濃重的個人英雄主義做派,短暫的從軍經歷又使之成為軍隊式管理的推崇者,最終郭臺銘以他精明的商業判斷、管理企業的「鐵血」手腕,造就了他繁榮的製造業王國,其創辦的鴻海集團及其旗下的富士康,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代工帝國。
  • 劉揚偉接任郭臺銘,能讓富士康擺脫代工困境嗎?
    據悉,劉揚偉此前擔任鴻海半導體次集團總經理、晶片業務負責人,李傑為鴻海旗下A股上市公司工業富聯副董事長。早在5月10日,鴻海公布了新任董事候選人名單,分別為郭臺銘、呂芳銘、劉揚偉、李傑、盧松青和戴正吳。一位曾經跟劉揚偉共事過的人士對界面記者表示,劉揚偉在很早之前就受到了郭臺銘的重用,而在富士康減少代工,轉型利潤更高的產業上,劉揚偉的作用極大。
  • 郭臺銘辭任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接棒:鴻海衰退的開始?
    32年,從張忠謀57歲創辦臺積電至今,已經在全球晶片代工龍頭,且在市場佔有率超過了50%。6月5日,88歲高齡的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證實宣布退位,未來臺積電將採取雙首長平行領導制度,劉德音將擔任董事長,把關最後的決策,負責臺積電對外的事務;魏哲家將擔任總裁,管理公司內部的運營、管理等事務。 在張忠謀退出一線的同時,隨著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宣布臺灣競選,這也就意味著郭臺銘同樣將卸任鴻海董事長職位。
  • 郭臺銘的華麗轉身/大手筆犒賞員工 鴻海尾牙首度移師南港
    郭臺銘的華麗轉身;2. 大手筆犒賞員工 鴻海尾牙首度移師南港1.郭臺銘的華麗轉身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說,鴻海董事長郭臺銘並夏普是華麗而正確的轉身!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景氣不佳,但各家科技廠仍大方犒賞員工。據了解,最受科技廠青睞的尾牙地點,仍是交通方便、場地最大的南港展覽館,就連電子一哥鴻海今年都首度移師南港舉辦。
  • 「維護是一門很好的生意」和碩吃iPhone維修大單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昨(28)日首度透露,目前和碩在日本、臺灣、美國、大陸,都有該位大客戶的產品維修據點,預估全球維修人員超過2,000人,光是位於東京千葉縣的據點,就有約800人進駐。為給予最好的使用者經驗,目前蘋果在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裡,都實行只要iPhone在保固期之內非人為的故障,就可以透過直營店、代理商換取所謂的「整新機」,蘋果就會將原本的舊機送至維修中心整修。
  • 郭臺銘要慌!市值營收雙雙反超,立訊精密成為大陸首家iPhone代工廠
    據臺灣媒體報導,鴻海創始人郭臺銘聽到這個消息後「相當震驚」。在收購消息傳出後幾天,7月22日,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的哥哥、立訊精密副董事長王來勝減持1.29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1.85%),套現69億元。
  • "全球代工之王"郭臺銘:給年輕人的四條人生哲學
    SHPGX導讀:每天工作15個小時,向偶像成吉思汗學習,像狐狸一樣機警……「全球代工之王」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這位典型的草根創業家和當代年輕人分享了哪些人生哲學?年營收將近9000億人民幣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是典型的草根創業家。到他成人,都還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而家裡最好的家具只是把藤椅。郭臺銘走上創業路是偶然,也是必然。
  • 中國手機代工崛起!富士康女工,成為郭董勁敵!
    世界手機代工之王——郭臺銘,似乎正在慢慢走下神壇,富士康正面臨被大陸代工企業取代的風險。美國封殺華為,搞出了一籮筐的事情:先是偉創力肆無忌憚的恃強凌「強」,被華為掃地出門,甚至湖南的偉創力工廠也被比亞迪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