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家長請注意:孩子的學習筆記越「整齊」,成績可能越不理想

2020-12-23 二十一手作lovg

01筆記「整齊」是件壞事?

之前,我有個朋友的孩子,平時都很乖,學習也很刻苦、認真。進入初中後,成績逐步下滑,一次不如一次,等到要升初三,都快成差生了。家長老師都很著急,小姑娘更是說誇張點「白頭髮都出來了」。

有次周末,去他們家做客,出於職業習慣就和朋友聊起來孩子的學習。朋友說孩子在家做作業都不用操心,老師也說孩子在課堂上很認真地學習、記筆記,但成績就是沒起色,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想了想說:「能不能給我看看她的課堂筆記?」朋友就把孩子的筆記找給我,我至今都還記得:那是一本精美的筆記本,封面是一片黃燦燦的向日葵風景圖。打開筆記本,裡面用隔頁紙分開了各個科目,分別記錄著各個學科的課堂筆記。

從中發現:書寫漂亮、筆跡整潔,一絲不苟,沒有亂塗亂畫的現象。聽朋友說,孩子在記筆記的時候,如果寫錯一個字或標點,她會重新去抄一遍,力求達到整潔、美觀、好看。聽完朋友的話,孩子成績變差的原因就被解開了。

02你知道什麼是「筆記嗜睡症」嗎?

在這裡,大家是不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筆記「記得好」,反而是件壞事?

在和大家解釋前,我們先來看看,你有沒有這幾種記錄習慣:

用單一的顏色(如黑、藍、黑籃)進行記錄;用句子進行敘述;列表格做記錄;用序號表示分層、階段性地進行記錄用字母做順序……這不就是我們常用來記筆記的習慣嗎?

答疑時間:當我們把注意力過於集中在「記筆記」的時,就已經偏離記筆記的初衷!

老師在課上講解內容,寫在黑板上的筆記,都是為了起到輔助作用,讓孩子更好的吸收知識,課後好回顧。如果孩子把筆記都「一絲不苟」地記下來,錯一個字都要重新換紙,重新寫!那麼,課上40分鐘,有多長時間?她會在聽老師講課?

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只是在單純的進行記錄,並沒有根據老師講課的內容,產生思考和聯想。記筆記的重點已經從獲取知識,轉移到要把字寫工整,不能有錯別字,有沒有漏掉老師說的內容?

這樣做的後果:孩子的注意力已經不是在聽老師講課,而是重複不斷的做催眠大腦的動作——抄筆記。長此以往,成績下滑是小,孩子的大腦思維能力會逐步衰弱,甚至越來越怕學,最終影響記憶力。

在東尼博贊先生的《思維導圖》一書中有提到:常規的主流線性筆記,只用了不到一半的大腦皮層。簡單來說,就是左右半腦各自的功能沒有通過上螺旋運動和生長的方式進行互動。這樣的話,就會使我們的大腦產生拒絕和遺忘筆記的內容。從而增加我們大腦的負擔。

打個比喻,像我們人類在觀看無聊的電視節目時,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反應?答案很簡單,就是衝瞌睡。

人的大腦很神奇,如果不能給它足夠的刺激。大腦就會覺得「很無聊」、「沒意思」,當外界提供的信息沒有起到刺激的作用,大腦就會進入自動休眠狀態。

如果長期的進行休眠,大腦就會出現自我麻醉。開始抑制我們的思維,想像力和聯想力。就像是電子產品一樣,長時間不用,就會出現打不開機的現象。大腦同樣也如此,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人說:「大腦越用越活,腦筋越動越靈!

03是時候開始,改變記筆記的習慣!

無論是在學習知識或者工作會議中,我們經常會用到筆記。先來「對號入座」,看看你的筆記屬於哪個類型吧?

①常規式(一字不漏,按順序抄寫)

②凌亂散落式(自己想怎麼記就怎麼記)

③按順序+總結成句式(將內容用整句,做總結再記錄)

④總結句子+個人習慣式

⑤精挑細選式(只記關鍵詞)

⑥按個人習慣+關鍵詞

......

其實,這是埃克塞特大學的Dr.Howe進行的關於製作筆記和記筆記的研究。按照順序,從上往下,從壞到好,你屬於哪種類型?經過研究表明:簡單、有效率、具有積極向上意義的個人習慣對筆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打破過去,改變以往筆記的單調乏味。開啟新篇章,用思維導圖記筆記吧!

過段時間,你將會發現自己的思維力、創造力、聯想能力都會有所不同。在這裡,送給大家幾個關鍵詞,記得在你的筆記中,體現出來喲~

我是二十一,一個喜歡思維導圖的90後,歡迎熱愛思維導圖小夥伴們點讚、分享、收藏,在評論區進行交流。

本期問題:你最喜歡的記筆記形式是什麼?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小學生家長不焦慮指南:孩子成績不好,可能是老師和父母的問題
    小學階段的知識不多,晚兩年學一樣不晚你以為我們家的孩子是個例?我再來講一個故事,目的是減輕家長們的焦慮。著名主持人王芳的女兒,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拼音不會,一百以內的加減法搞不定,乘法口訣不會背,學習成績一塌糊塗。
  • 「成績差還不好好學習?」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很多家長做錯了
    在與家長溝通、交流時,經常跟他們提這麼一個問題:你覺得孩子的學習成績更重要,還是身心健康更重要?毫無例外,所有家長都選擇後者。可每個來諮詢的家長,其原因幾乎千篇一律,親子矛盾、衝突都起源於考試成績。
  • 孩子住校之後,學習成績反而下降了!作為家長,可能忽視了這幾點
    有的孩子住校之後,學習成績出現下滑的跡象。這並不是孩子學習不好了,而是家長忽視了自己的作用。如今,孩子住校越來越早。在很多地區,孩子可能還是小學生,就已經住校了。孩子住校的話,有利有弊。遇到問題,孩子都是靠著自己的本能去處理的。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很可能因為年紀小、經驗不足等等問題,處理不好或者帶來其他不良的影響。在學校的話,孩子可能要面臨老師的批評教育。但是,孩子產生這種行為的緣由卻很少為孩子解釋。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關於孩子的學習成績問題。
  • 孩子幼兒園學完拼音,小學第一次測驗成績卻不理想,家長後悔了
    01孩子幼兒園學完拼音,小學第一次測驗成績缺不理想,家長後悔了和大部分父母一樣,韓女士也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輸在起跑線老師告訴韓女士,雖然孩子提前學習了拼音,但是只是記得了拼音的讀法和發音,對於實際應用還是很生疏的。而孩子受到打擊之後,覺得自己學了兩遍的知識都學不好,已經開始出現了一些消極想法。
  • 孩子學習成績差,父母應該怎麼辦?
    有的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會因為孩子的各種不會而著急上火,生氣懊惱,甚至會用語言或者體罰等方式懲罰孩子,越是這樣,孩子的成績往往會越差,孩子害怕,家長生氣,形成了惡性循環。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才能改善孩子學習成績差的問題呢?
  • 孩子成績下滑,家長在群裡抱怨作業多,老師發一張圖群裡安靜了
    育兒有新人孩子成績下滑,家長在群裡抱怨作業多,老師發一張圖群裡安靜了!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是非常關注的。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打好學習基礎。因此,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出現明顯的下滑,家長的心也會被牽動。思思是一個年輕的寶媽,兒子今年上小學3年級,不過寶媽這幾天卻開心不起來。
  • 老師公開成績排名引罵戰,是家長太玻璃心?孩子的成績該公開嗎?
    一、家長群內公布排名引爭議2018年6月,重慶渝中區一位五年級英語老師在班級群中曬出了全班同學的成績單,本意是希望家長掌握孩子的學習動向,卻引起了某些家長的怒火:「有沒有考慮排名靠下同學的感受?發這樣的成績單是想助長攀比嗎?」
  • 家長老師上QQ 督促孩子學習
    學校的一些班級已經開通了班級QQ群,利用網絡,家長和學生可以隨時跟老師交流孩子的學習。離開學校後,學生們在老師的建議下自願組成了家庭學習小組,共同研究學習。  二十中校長俞萬祥表示,從以前的「教師主導式、學生依賴式」的慣性思維中轉變過來,需要經歷一段「陣痛」。
  • 同一個老師教,為什麼老師家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確實區別對待了
    有很多人都會發現,即使是同一個老師教,但是老師的孩子成績反而會更好一些。 孩子成績一直是父母關注的重點,但是現在大部分父母都將孩子成績寄托在老師身上,但其實孩子的成績不僅與學校老師有關,有時候也與孩子的智力和努力程度有關。
  • 數學成績提升不上去,家長無所適從,剖析根本原因對症下藥
    社會文化水平的提升,家長重視孩子的教育,重視孩子的學習和考試成績,每個家長都有一顆「望子成龍」的心理,他們希望孩子能夠通過學習知識改變命運,並且社會普遍學歷越來越高,深知低學歷將來會被社會所淘汰。
  • 學習中的「暈輪效應」:孩子成績不好,家長的責任少不了!
    當晴晴被定義為某一特徵時,她自己就會自動對號入座,哪怕她是假的愛學習都不重要了,她會直到找到老師要到答案為止,因為她要通過自己的行動去吻合"愛學習"這一特徵。這恰恰是因為心理學上的一個效應叫做"暈輪效應"。一、什麼是暈輪效應?
  • 孩子小學成績比較差,初中想逆襲。老師都說:絕對不可能
    「我是楚媽,喜歡和大家分享和交流育兒想法,歡迎您關注我,一起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很多家長總會說,小學讓孩子隨便玩,我們到了初中再努力,一樣可以學好,可能有這種想法的家長並不在少數。事實上,在初中教學多年的老師就說:「小學成績差的學生,初中想逆襲不可能。」
  • 小學成績太差老師建議「留級」,家長該不該聽?老師都是好心勸阻
    小學知識不那麼複雜,學會正常的聽說讀寫就可以考出不錯的成績,因此有人說小學成績並不能代表什麼,很多孩子小學成績不好,到了初中後突飛猛進,確實有這種情況存在,但是筆者不認同小學成績不重要的說法。小學成績雖然不能代表以後學習階段的成績,但卻能看出來孩子是否開竅,有的學生開竅比較晚,跟不上學習進度,如果硬要跟著大部隊學,有拔苗助長的風險。
  • 家長如何跟老師諮詢孩子學習問題?溝通技巧掌握不好,問了也白問
    有可能家長並不是想問孩子的學習問題,他只想得到老師一句:我會對孩子嚴加管教。一方面大部分家長在諮詢學習問題的時候,常常找不到重點。最常見的就是:老師,我孩子語文成績太差了,怎麼學啊?而你花了一番功夫去了解之後,發現孩子的語文成績並不差啊,平均80多分,家長眼中的差是為什麼不能考到95分以上。
  • 孩子討厭學習的原因,可能是家長的這些做法,別不當回事
    淘媽親戚家有不少侄兒侄女、外甥都在上小學,說到開學,這些孩子是有的開心,有的發愁。不用問,發愁的幾個孩子,平時成績不太好,而且對學習有牴觸情緒。很多孩子都不喜歡學習,甚至認為學習是最辛苦的事情。出現這種情況,有社會和學校方面因素的存在,但最主要的還是家庭因素。其實有部分孩子並不是真的不喜歡學習,只是對父母的一些言行感到反感。慢慢就讓孩子變得自卑、煩躁、叛逆,越來越討厭學習。
  • 孩子學習成績下降,還得了抑鬱症!這6個步驟有助於打破惡性循環
    這名網友可能認為,孩子出現了精神心理障礙後,家長不應再那麼注重孩子的學業和前途問題。而且,抱有這種態度的人並不少。我能理解這種態度背後的善意:孩子都得病了,有什麼能比心身健康更重要?為什麼還要給他們施加學業壓力?但現實中的問題並不是那麼簡單。
  • 《智慧學習方程式》:孩子成績為什麼會斷崖式下滑?
    如果是一點點下降有可能是做題粗心馬虎了,而斷崖式下滑則不同,很可能是孩子學習釋放出的一個危險信號。這種情況到了初二會愈演愈烈,學生間的學習差距越拉越大。對家長來說,最直接的感受應該是,小學階段很少給孩子報輔導班、請家教,多是上一些興趣班之類的;到了初高中,孩子上輔導班就是家常便飯了,而有的孩子上了輔導班也沒啥起色。
  • 越鼓勵,孩子越害怕?小心,你的鼓勵可能傷到孩子
    可是,孩子就是聽不進去,甚至越鼓勵越放棄? 這些話,聽上去似乎很合理,但從心理學來看,這並不是鼓勵。 家長的說「你可以的,加油!」,這背後是對成功結果的期待,而不是對孩子能力的鼓勵。
  • 孩子成績總上不去怎麼辦?家長先別急,可以檢查檢查孩子的筆記本
    所以孩子的成績如果總是上不去,先不要著急上火,責怪孩子,可以徵得孩子的同意後,翻閱,查看孩子做的筆記內容,然後和孩子進行溝通,分析孩子成績上不去的原因,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那怎麼分析孩子所做的筆記呢?4.總結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每講完一個知識點都會做一個小結,這個小結濃縮了整堂課的內容,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方便日後複習。家長可以針對這四樣記筆記的重點內容,來查看孩子記筆記的情況。如果孩子的書上和筆記本上一片空白,考試成績也很差,那說明孩子上課可能並沒有用心,家長要及時糾正孩子的學習態度問題。
  • 老師該不該讓家長在家裡輔導孩子,家長有苦說不出?
    老師的責任是教學生,但是我們有工作任務,學生80%達到優秀,我們就完成任務了,現在我們大多數能到到95%左右的優秀率,我們不是沒有付出,但是孩子不一樣呀。那5%的孩子真的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 你覺得這精力是家長付出還是老師?家長朋友們心裡沒有個明確答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