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篆書名家吳大澂作品賞析

2021-01-18 藝信網

■河南新鄉 鄭媛媛

明末清初,隨著以隸、篆為主要素材的文字學的普及和發展,再加上一批在風格上崇古好古的書家的實踐努力,隸篆體又開始逐步得到重視。到了乾嘉之際,書壇篆書名家眾多,吳大澂就是代表人物之一。

吳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號恆軒,別號白雲山樵、愙齋、白雲病叟。江蘇吳縣人。清著名金石考古學家、書法家。同治七年(1868)進士。曾任編修,陝、甘學政,河南、河北道員,太僕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左都御史,廣東、湖南巡撫等官職。吳大澂精於鑑別和古文字考釋,亦工篆刻和書畫,其中尤以篆書最為著名。他早年師從陳奐,當時書壇推崇李斯、李陽冰的篆書之風,吳大澂就跟隨老師學《說文》小篆,因而其早期風格與二李筆法相同;中年以後,開始鑽研古器物文字,書風也隨之發生轉變;到了晚年隨著大、小二篆融合之風盛行,吳大澂也結合自身金石文的研究心得,參寫大小篆體,獨創出了屬於自己的篆書風格。他的篆書很有特色,將小篆古籀文結合,功力甚深,即平時書翰也常用工整精絕的篆字為之,規矩整齊,別有情致。

吳大澂篆書條軸(圖1),縱120、橫46釐米。內容為:「齊國給獻素繒帛,飛龍鳳凰相追逐。河南洛陽人蕃息,與天相保無窮極。真定常山至高邑,乘而嘉寵升進立。」出自西漢黃門令史遊所作的《急就篇》,該書是中國古代教學童識字、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字書,在古代常被用作識字課本和常識課本。落款為:「史遊急就篇文為,又村仁兄大人書,庚辰二月,吳大澂」。款下有「吳大澂印」「愙齋」兩方白文方印。

吳大澂篆書條軸(圖2),縱65、橫31釐米,內容為:「嗟爾幼志,有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原文出自屈原《九章橘頌》:「嗟爾幼志,有以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這是一首託物言志的詠物詩,從各個側面描繪和讚頌橘樹,藉以表達自己追求美好品質和理想的堅定意志。落款為:「振之仁兄屬,吳大澂」。款下白文方印二枚:「吳大澂印」「愙齋」。

相關焦點

  • 從吳大澂看晚清官員的收藏活動與「玩物喪志」
    吳大澂的「朋友圈」 此次講座就圍繞他的新書《晚清官員活動收藏研究——以吳大澂及其友人為中心》展開,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分析晚清文物市場與政府官員的收藏活動;中篇從信息、票號、運輸分析晚清收藏活動中的網絡要素;下篇從吳大澂的收支與收藏,探討國家危亂之際晚清官員收藏行為及複雜心理。
  • 近現代這些篆書大家,他們的作品已不是等閒隨意購買的尋常之物
    容庚篆書作品拍賣成交額前十位從表中可以看出,關於容庚的篆書收藏還有一個問題,目前容庚還屬於地方性名家,我們從他的作品拍賣成交前十位的拍賣公司便不難看出,受到市場追捧基本都在廣東或南方城市。王福庵的篆書較之前兩位學者更為勻整,所書小篆工整規範,秀美遒勁。他也是著名的篆刻家,西泠印社的創始人之一。
  • 講座|白謙慎:通過吳大澂看晚清官員的朋友圈
    近年來,白謙慎辭去波士頓大學終身教授一職,回國到浙江大學任教,又投入到了對吳大澂的研究中。他的吳大澂研究計劃近年獲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研究獎金。▲白謙慎做客知美學堂12月18日晚七點,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院長白謙慎來到深圳,在深圳圖書館5樓報告廳以《古代官員與書法:以晚清為中心》為題,從自己的藝術和學術淵源講起,講述了書法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並以晚清吳大澂及其友人為中心,分析了書法何以在晚清官員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
  • 吳大澂與恩師李鴻章的「金石之交」
    及至晚清,諸文士對於鐘鼎彝器、漢魏碑文的研究亦趨至鼎盛,其中翹楚者,如吳大澂、康有為、莫友芝、徐三庚等,皆是金石名家,或因收藏之富,或極盡尋訪碑刻之能事,或潛心治學,以碑入書,而為書道之名世者,影響甚深。此外,於金石治學一脈,吳大澂可謂承前啟後之關鍵人物。
  • 書畫名家孫麗沙作品賞析
    (書畫名家孫麗沙先生) 孫麗沙,男,1960年4月2日生於北京,筆名:北京雨、留白。後經著名書畫大師楊再春、杜希賢導師以及眾多名家指點斧正,並求變圖新。喜山水之秀美、花鳥之靈性、人物之神韻、書法之萬變,抒以情懷,揮之精氣,逐步形成靈淡恬靜的藝術風格。 1979年,曾任海澱區中關村一小美術教師,同年進修於第三師範學院美術系。他從事多年的美術教育工作,並對中國古代建築和現代裝飾裝修藝術獨有見解。
  • 吳大澂:恩惠印壇的金石大家
    同時他又適世度時,銳志金石,廣搜古物,剔抉爬梳,傳拓考釋,在晚清金石學和古文字學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位在仕途與治學方面都頗有建樹的儒臣就是吳大澂。  吳大澂(1835—1902),字清卿,號恆軒、愙齋。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同治七年(1868)進士。歷任陝甘學政、左副都御史、廣東和湖南巡撫。
  • 吳大澂藏彝器全形拓
    吳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號恆軒,客齋,江蘇吳縣(今蘇州)人。清末著名金石學家、收藏家、文字學家、書畫家。 書法以篆書為著名,擅長花卉、工山水。繪畫得力於金石書法,用筆秀逸,饒有雅韻;幼精篆書,中年以後又參以古籀文。書篆字規矩整齊,別有韻致。
  • 姜鳴︱發現「另一個」吳大澂:晚清中俄勘界往事
    三圖們江口勘界立碑留下的大坑,二十多年後被吳大澂看出來、提出來,並受命去處理。吳大澂因此而在歷史上獲得重要地位和榮譽。在防川,人們都感念吳大澂。龍虎塔內的展廳,介紹了他當年與沙俄談判重立土字碑的功績,沙草峰山坡上,還有吳大澂的石雕像。
  • 晚晴文臣吳大澂,不出名的民族英雄,卻為我國收回百餘裡土地
    晚清時期洋人入侵烽煙四起,清廷面對如此的困局,還好出了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這等濟世名臣,才能夠勉力支撐。吳大澂也是一位晚清名臣,只不過功績遠遠及不上前面幾位,他是個學者,平常喜歡收集金石寫書畫畫。
  • 從搜訪青銅、寫題籤與古籍整理看潘祖蔭與吳大澂的交遊
    篆書題籤並刻木,雖非大事,卻也須經專門訓練。從潘氏信所述,吳大澂片刻即了此事,技藝之熟練,由此可見一斑。潘氏家藏箋紙版片日久損壞,亦請趙之謙題字,再囑吳大澂加以勾描,再交梓人翻雕。潘祖蔭獲唐人寫經後,並曾請吳氏題籤(圖10),函中開列具體要求如下:圖10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吳大澂題籤唐人寫經乞為篆於匣上,以便付刻。
  • 無印稿肖像印篆刻名家-趙金山作品《五十六個民族老人肖像印》賞析
    無印稿肖像印篆刻名家-趙金山作品《五十六個民族老人肖像印》賞析
  • 吳大澂信札 欣賞
    吳大澂畫像吳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號恆軒、愙齋、鄭龕等,江蘇吳縣人。吳湖帆祖父。同治七年進士,歷官廣東、湖南巡撫。書畫皆擅,精鑑賞,喜收藏吉金,又好藏書。著有《古玉圖考》、《愙齋集古錄》、《說文古籀補》、《權衡度量考》等。
  • 【書畫名人名家榜】第二期:西安書畫藝術人物向明春、張子君作品欣賞
    編者按:【書畫名人名家榜】是馮建喜新聞觀察2017年開設的新欄目,該欄目從今年元月起,立足陝西面向全國廣泛徵集書畫名人名家作品,為喜歡中國書畫藝術的愛好者
  • 2018西泠秋拍|吳湖帆手編吳大澂《愙齋詩稿二種》
    晚清名臣、金石學家吳大澂(1835~1902)夙抱經世之學,雖以勳業著,其翰墨詩文之長,固不為所掩也。吳大澂詩集生前未勒成定本,頗多散佚,僅門人宋春鰲於光緒十三年(1887)刊成《愙齋先生詩鈔》一卷。2018西泠秋拍·古籍碑帖專場吳湖帆手編吳大澂《愙齋詩稿二種》清鹹豐至光緒間吳大澂手稿本2冊 紙本出版:《愙齋詩存》卷二、卷六,(清)吳大澂撰,民國三十三年(1944)吳氏梅景書屋排印本。
  • 張叔言——「似是故人來」特邀書畫名家(下)
    張叔言作品賞析二、 功夫在法前面我們說了練字,寫一手好字是書法的基礎,但寫的一手好字還稱不上一個書法家,只能說是一個書法匠,社會上許多人都能寫出一手好字,這些人寫出來的字不會比字帖美,當然也不會比書法名家差多少
  • 姜鳴︱發現「另一個」吳大澂:豐富奇特的官場生涯
    一吳大澂是晚清官場上的著名人物。他的仕途豐富奇特,大約從古到今,堪稱一絕。吳大澂吳大澂出身世家,交遊廣闊,愛好金石學和書畫,又絕頂聰明,肯吃苦耐勞,有辦事能力。未中進士前,曾在蘇州紫陽書院肄業,山長為著名學者俞樾。
  • 【廉鑑春秋】晚清的兩個奇官
    最要命的是,最具戰略意義的編號為「土」字的一根,本應距日本海僅一箭之地,後來死活找不著!俄國地盤擴大了不說,中國離大海更遠了……二  與成琦恰恰相反,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其職責相當於今天的監察部副部長)吳大澂,卻是一位奇異卓絕的民族英雄,其成就直到今天也令人難以置信。可惜我們如此健忘,幾乎記不起他的名字。
  • 當代女藝術家徐薇書畫作品賞析
    作品入編多種書畫專業刊物。如《藝術名家》、《中國書畫名家大師畫典》《現代中國繪畫》、《當代美術》、《一代名家》、《中國現代書畫名家名作》、《世界藝術巨匠》等。入人民網《中國書畫收藏》。作品多次獲全國書畫大展獎:2001年、"新世紀名花、名家中國畫大展大獎"---"名花名家獎"2002年、"洛陽牡丹書畫院首屆書畫名家精品展"---"優秀獎"2005年、"紀念黃庭堅逝世九百周年書畫大"---"美術類金獎"
  • 琿春傳說故事——愛國大臣民族英雄吳大澂
    與庸官戶部倉場侍郎成琦相比,擔任都察院左副都史(相當於今天的監察部副部長)的吳大澂,卻是一位奇異卓絕的民族英雄,他將成琦與沙皇俄國勘察邊界時丟失的領土及主權逐一收回,在近代歷史上書寫了光輝的篇章。在東北邊陲三國交界的吉林省琿春市,他深受人民愛戴。為了紀念吳大澂,當地還立有他的雕像,以供後人瞻仰。
  • 書畫頻道在線網絡拍賣當代名家書畫作品保真專場(第十九期)開拍
    掃描識別二維碼進入網拍小程序拍賣熱線:400-818-83832021年1月16日22時,書畫頻道·當代名家書畫作品保真專場(第十九期)線上預展開啟,於1月20日10時開拍,1月23日21時截拍。專場推出李庚、譚全昌、胡寶利、史振嶺、王裕國、蓋茂森、張明川、何緯仁、王志純、梁寶民、吳雪、楊明臣、楊廣馨、劉俊京、楊軍、丁謙、劉振濤、廉世和、王正良、李勁松20位當代書畫名家的20幅書畫作品。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迎春時節,喜迎臘八,願幅幅飽含吉祥之意的精美書畫作品為藏家增添別樣的賀歲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