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開場埋下的四個伏筆:原來華妃的命運在開場早就被安排好

2020-12-23 含羞雨露

《甄嬛傳》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劇情非常值得推敲,每一次重溫,都能發現新東西。它的伏筆埋得超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很多深意在看第一遍的時候是完全看不出來的,就比如簡簡單單的第一集裡面,居然埋下了四個人的宿命,你知道嗎?

1.華妃的宿命

第一集開場,太后打著給兒子送粥的幌子來看望皇上,其實是因為皇上子嗣單薄,讓兒子選秀充盈後宮綿延子嗣。而太后說的話是,皇后、齊妃、端妃她們年紀都不小了,第一次看劇的時候並沒有察覺到不對勁,但現在看來,太后提的這三位嬪妃都是府邸老人,而華妃也是府邸的老人,為什麼不提她的名字?就因為太后、皇上母子二人根本就沒有把華妃列入到延綿子嗣的隊伍中。

後來的談話中,太后終於提到了被遺忘的華妃,是這麼說的:華妃,能幹、漂亮,你寵了她這麼多年,送個新人進來也好,平分春色總勝於一枝獨秀。也就是說,太后想要選新人,除了綿延子嗣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分華妃得寵。

既不讓她生孩子,還要選新人來分她的獨寵,僅從太后的話中就能品出來,華妃的餘生不會好過。

2.甄嬛的宿命

主角甄嬛第一次出場是去上善寺上香,當時她十分虔誠的許願,小聲嘀咕著自己的願望:讓信女被撂牌子,不得入選進宮。可是上完香剛出門,她的丫環流珠就隨口說出了甄嬛剛才許願。這個小伏筆相當於暗示了甄嬛選秀的結果,可能就是因為流珠說出了甄嬛的願望,所以甄嬛的願望才落空,導致選秀的時候,偏偏被選上了。

而甄嬛上香許願的上善寺,其兩側的對聯之上寫的內容也另有乾坤,上聯:甘露灌頂受菩提記,下聯:光明照身廣度眾生。上聯的甘露,預示著之後甄嬛去甘露寺修行的情節,下聯的光明對應甄嬛日後的封號「熹」字,甄嬛正是從甘露寺回來之後被封為熹妃。

3.夏冬春的宿命

夏冬春一出場就能看出她的命運,基本上是活不過一集的人設,她在選秀之日過於囂張跋扈,到處欺負人,而她的名字夏冬春,唯獨沒有秋,而選秀偏偏發生在秋天,所她的名字就埋下了自己命運的伏筆,進宮後第一次請安就被華妃賞賜了像秋天楓葉一樣的一丈紅,因此生命也沒落在秋天。

4.安陵容的宿命

在選秀之日,安陵容被夏冬春欺負,並當眾羞辱,幸好甄嬛出手相救替她解圍,而甄嬛見安陵容過於素淨,沒什麼顏色,就給她的頭上插了一支海棠花,也正是這支海棠花,才讓安陵容在眾多秀女中脫穎而出,所以安陵容能進宮,完全是因為甄嬛的幫助。

安陵容出身低,但心氣兒卻很高,在宮中付小做低,先是攀著甄嬛的高枝,後來發現甄嬛根本無心宮鬥,又倒向了皇后一派,逐漸黑化,暗中算計甄嬛,並和她暗暗作對,後來壞事做盡,被甄嬛送走,所以安陵容真的是成也甄嬛敗也甄嬛。

相關焦點

  • 《甄嬛傳》第一集埋下了哪些伏筆?這些細節早已預示了他們的結局
    那麼,《甄嬛傳》第一集究竟埋下了哪些伏筆呢?這些細節又說明了什麼?這或許就是為日後他幫皇上除掉年羹堯埋下的伏筆。這也是為日後他們三人的關係埋下了伏筆。皇上答應之後決定讓華妃操持選秀之事,太后雖說贊同但卻也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太后說到:「選個新人進來也好,平分春色總勝過一枝獨秀」。這句話其實就是在提醒皇上不要專寵華妃,要懂得制衡的道理。
  • 《甄嬛傳》中,一個細思極恐的細節,隱藏了華妃多年囂張後的悲涼
    《甄嬛傳》可謂是近幾年來宮鬥大戲的標杆,無論是情節設計、服裝道具、臺詞功底、髮型妝容還是禮儀文化都細緻入微,也正是這每一個細節的精湛,才奠定了《甄嬛傳》z在熒幕中的地位。很多人看一遍根本不過癮,沒事時還會找出來繼續二刷一遍,當翻過頭再來看時,才會發現很多在一刷時被忽略的細節,而這些細節才是最值得觀眾們深思和推敲的。
  • 重溫《甄嬛傳》這幾處經典伏筆,才發現導演埋了太多彩蛋
    關於《甄嬛傳》的角色、演技、臺詞、服化道的經典精緻之處都不說了,今天來說說《甄嬛傳》的伏筆。此時甄嬛和敬嬪並肩而立,華妃的話看似是對敬妃說的,但後來敬嬪倒是一路晉級,沒想到華妃一語中的的卻是後來甄嬛封妃時的命運
  • 《甄嬛傳》:華妃恨到骨子裡的不是甄嬛,而是命運、身世一樣的她
    《甄嬛傳》這部劇播出時間太久了,現在想起來還是很經典,還有一些金句也被人熟知,比如「賞他一丈紅」、「賤人就是矯情」,沒錯,這就是華妃的經典語錄,今天要說的是華妃在後宮的經歷。華妃像太陽一般熾烈的愛過,最終還是悽慘落幕。
  • 甄嬛傳:華妃為何死的如此慘烈,原來是聽了甄嬛這句話
    說起《甄嬛傳》大家都能隨口說出裡面的劇情,可見大家對《甄嬛傳》是多麼的熱衷。
  • 漫威電影宇宙10大最精彩的開場
    漫威每一部電影的開場都非常精彩。電影開場是非常重要的場景,不僅介紹了角色,而且還帶我們入戲,並確立整部電影的基調。最近外媒就根據漫威22部電影的開場進行了盤點,並且從其中選出了10個最精彩的開幕,來看看哪個開幕是你最喜歡的?
  • 甄嬛傳:職場潛規則,夏冬春為何剛開局就被華妃賜了「一丈紅」?
    然而好景不長,剛剛入宮的她就受到了第一次驚嚇,而嚇她的不是別人,正是華妃——年世蘭!楊角風談《甄嬛傳》第3期:夏冬春是皇上欽點的人,為什麼開局華妃就賞了她一丈紅?而頌芝是華妃的貼身奴婢,皇后如果處罰頌芝,就等於當面跟華妃撕破臉,到時候誰都下不了臺。隨後皇后以頌芝為華妃陪嫁丫環為由,要派給她個幹粗活的福兒的丫環,華妃是牴觸不要的,但礙於情面不得不收下。
  • 三十而已還有沒有第二部 其實導演早就埋下了伏筆
    三十而已第二部伏筆《三十而已》結局中,王漫妮選擇了出國深造,鍾曉芹的事業不再平淡無奇,她在寫作方面的天賦被挖掘後,事業也有了另一番成就。許幻山因為當初沒有聽顧佳的話而釀下大錯,最終許幻山的爛攤子還是都丟給了顧佳。
  • 《甄嬛傳》夏冬春為何會被華妃賜一丈紅,早就想動她
    電視劇《甄嬛傳》裡甄嬛是和安陵容、沈眉莊當年一同入選的秀女。但是三人的結局卻大相逕庭,安陵容也成為了三人姐妹情分的背叛者,當初三人一同入宮,相扶相持。最後卻在深宮算計裡漸行漸遠。當初入選的秀女,不止甄嬛她們三人,其中還有一位叫夏冬春,只是入宮沒多久,就被華妃賜了一丈紅,身體廢了被打入冷宮。事情源於覲見皇后後,夏冬春對安陵容及沈眉莊甄嬛她們冷嘲熱諷。之前安陵容初入宮,夏冬春就嫌棄她寒酸,一直存在過節。
  • 甄嬛傳:華妃死後頌芝到底去哪了?原來皇上對她如此好
    看過甄嬛傳的朋友都知道華妃在後宮囂張跋扈,但是她在皇上面前卻非常乖巧,所以皇上也一直很寵愛她。跟上還是王爺的時候華妃 就已經進了庸親王府,那是華妃還是單純可愛的小女孩,因為皇上很寵愛她,所以她對皇上也是一片真心,直到皇上爭得了皇位還一直寵愛著她。
  • 《甄嬛傳》華妃死後,頌芝最後去哪了?原來她才是最忠心的丫鬟!
    《甄嬛傳》從皇上登基開始,其實華妃最後的結局就已經註定,將門之女帶給華妃的只是短暫的榮耀,最終華妃迎來了母家之禍,年羹堯被皇上除掉後,華妃宮裡的周寧海也被打發到了慎刑司,平日裡對華妃最為忠心的周寧海把所有事都招了出來,華妃最終因為自己所做的這些惡行,受到了應有的責罰。
  • 時隔9年再看《甄嬛傳》:發現這些隱藏細節,遠比劇情還震撼
    1一晃而過的鏡頭其實早已埋下伏筆看到這幅對聯才發現,原來女主角甄嬛的命運,在第一集已經埋下了伏筆。,就已經把後來的結局都交代了,而且不得不說,鄭導在為甄嬛安排住所的時候,也是煞費苦心。「嬛嬛」,不過是純元的影子 ,當得知自己一直是個「替代品」之後,甄嬛絕望了,她從未想過,當初杏花微雨,那個親口對她說要一輩子平凡夫妻的四郎,原來竟是一個如此絕情之人!
  • 甄嬛傳華妃賜的一丈紅原來是這樣
    下面奇趣網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甄嬛傳裡華妃賜的一丈紅是什麼。在《甄嬛傳》這部劇中,華妃仗著哥哥年羹堯在朝中的戰功,還有皇上對自己的寵愛,行事十分高調,連皇后都得給她三分臉面,在這樣「優越」的條件下造就了她驕橫跋扈的性子,不管是對下人還是對皇帝的妃子們從來不客氣,甚至很囂張!
  • 重溫《甄嬛傳》1:開篇大戲
    多看幾遍,慢慢看出了劇中很多細節和伏筆,是導演和編劇一早就埋下的種子,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這些早先埋下的種子生根發芽,發展生長,盤根錯節,慢慢編織出一片綿密無比的大網,將所有情節網在了一起。玲瓏小劇場就來扒一扒《甄嬛傳》中那些精妙無比卻容易被我們一開始就忽略的潛臺詞。
  • 甄嬛傳:崔槿汐和蘇培盛結局如何?伏筆早已埋下,不得善終
    蘇培盛和崔槿汐兩個人的組合給甄嬛的成功有著很大的助力,不過他們為甄嬛和四阿哥出了那麼多的力,最後的結局怎麼樣呢?雖然大結局並沒有明顯表現出他們的結局,但其實早已埋下伏筆。1. 蘇培盛和崔槿汐二人,聯手幫助甄嬛,輔佐四阿哥登基,但是結局真的好嗎?
  • 甄嬛傳:端妃為何收養溫宜公主而不收養四阿哥?原來有這心機!
    端妃被華妃灌下墮胎藥,一輩子無法再生育,所以想要有個孩子感受一下做母親的感受。這時候正好有個機會,有一個溫宜公主和一個四阿哥,這是個好機會,但選錯了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所以最後選了溫宜公主。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收養一個公主,既不會威脅到皇上的政權,又能給自己找個依靠,找個情感上的寄託。所以收養誰比較好呢?華妃是端妃最恨的人,而且年家人功高蓋主,飛揚跋扈多年,端妃早就料定年氏一族遲早要完。所以她留著一口氣等著那一天。要想讓年妃倒臺,一方面是等著皇上收拾年羹堯,另一方面就是要拔掉華妃的利爪——曹琴默。
  • 甄嬛傳:華妃和甄嬛的小廚房裡有什麼?值得皇上這樣流連忘返
    文|少年常樂遊《甄嬛傳》不僅是一部宮鬥大片,其實也是一部美食大賞篇,各宮娘子們有各自擅長的手藝和愛吃的東西,有些妃子還有自己小灶——小廚房,就比如華妃,她宮裡小廚房的吃食是大家公認的最拔尖的,皇上只要嘴饞了準往她那裡跑。
  • 《甄嬛傳》:端妃最後為何謊稱生病了?這九個字暴露了她的心機!
    其實,《甄嬛傳》的劇情中編劇早就埋下了伏筆。當皇帝病危的時候,掌管後宮大權的甄嬛召集所有妃嬪過來開會,並告知除了經過她的允許之外,誰也不可以去探望皇帝的病情。作為重要的同盟,端妃一下就領悟了其中的玄機,她明白甄嬛將要把手伸向皇帝了,所以她回應了一句「你何須這樣疾言令色?」
  • 十級《甄嬛傳》迷的發現:皇上真愛華妃,甄嬛嫁了果郡王也不幸福
    《甄嬛傳》已經播出快8年了,但是因為精緻的服化道和考究的臺詞,以及劇中演員們精湛的演技,一再被重播,許多人劇荒的時候也會再拿出來看~作為一個不完整重刷接近10遍的人,我每次看都會有新的收穫,無論是看到穿幫,還是看到人物之間的小互動~華妃才是皇上真愛的那一個!
  • 原來書中早已埋下伏筆
    原來書中早已埋下伏筆原創|雨軒智慧文學《白鹿原》給我們看到了這是一個虛構但真實的世界,這是一個充滿病態的早年社會,但或許這就是一個民族精神棲息的現實家園。在書中每個人物的個人命運永遠是跟家、國、歷史厚重緊密聯繫在一起,隨著家國無常,命運也會隨著牽扯而變幻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