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特刊|「草山」變「銀山」!看酉陽如何構建全域旅遊體系

2020-12-23 騰訊網

▼▼

醉了遊人富了民

——我縣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報導之四

數說

累計投入資金36億元,建設旅遊重點項目200餘個,打造19個重點景區景點,創建了40個國家級旅遊品牌,建成了19個鄉村旅遊示範點和20個特色示範村寨。

打造10大系列1218款展銷農特產品和600餘款旅遊商品;推出60道酉陽特色菜、40道小吃;新編創了《風起苗舞》《桃源戲曲》等32個文化精品節目。

2020年1~11月,全縣接待遊客1382.571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7.71%2億元。

2020年1~10月,全縣鄉村接待遊客563.29萬人次,實現鄉村旅遊綜合收入24.10億元。

桃花源。黃德權攝

在桃花源,遊客遠離塵世喧囂,步入秦晉田園,探尋溶洞奧秘,回歸綠色天堂;

在疊石花谷,遊客賞花拍照,觀賞疊石奇景,探尋巫儺文化;

在龔灘古鎮,遊客漫步千年古鎮,嘗美食、聽江聲,在吊腳樓裡細品舊時光;

在花田,層層梯田次第鋪開,一年四季,各美其美,遊客賞梯田、吃貢米,醉情山水田園……

近年來,酉陽以「文旅融合+」為引領,緊扣「全域桃花源·康養度假地」主題定位,做足「山水」文章、突出「人文」特色、打好「鄉村」品牌、走好「旅遊+」路徑,構建集旅遊縣城、旅遊集鎮、旅遊鄉村於一體的全域桃花源旅遊體系,將文化旅遊產業打造成為龍頭產業,向生態要效益,助力鄉村振興,打贏脫貧攻堅戰,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

著眼全局 全域興旅

「世界上有兩個桃花源,一個在您心中,一個在重慶酉陽。」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千百年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承載著無數人心中歸隱田園、與世無爭的「桃源夢」。

酉城新貌。資料圖片

酉陽地處武陵山區,原生態的自然山水和濃鬱的土苗風情一直都是「世外桃源」的所在。

千百年後,伴隨著改革的浪潮,制約酉陽旅遊發展的交通瓶頸被打破,五湖四海的遊客來到酉陽,在桃花源、在龔灘古鎮、在花田……在這5173平方公裡土地上,感受心中的桃花源。

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美麗的自然山水,讓酉陽在發展生態旅遊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縣委、縣政府借勢而發、乘勢而上,按照「全域桃花源•康養度假區」主題定位,編制完成《酉陽自治縣旅遊業發展規劃》《酉陽自治縣「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著力構建「一區兩鎮三江四蓋」的旅遊發展格局,全力打造酉陽旅遊升級版。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除了桃花源,我縣還打造了龔灘古鎮、龍潭古鎮、疊石花谷、菖蒲草原、花田梯田、河灣山寨等特色文化旅遊景區。

全縣先後投入資金36億元,開發建設旅遊重點項目200餘個,打造了19個重點景區景點,創建了40個國家級旅遊品牌,建成了19個資源豐富、類型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遊示範點和20個特色示範村寨,初步形成了以桃花源、龔灘古鎮、酉陽神龜峽、菖蒲花田、板溪疊石花谷等核心景區為主,鄉村旅遊全面開花的發展新格局,全域桃花源已初具規模。

探索路徑 文旅融合

金秋十月,正是粉黛子花開的好時節。

每年九月下旬,板溪疊石花谷就迎來旅遊旺季,當地村民董世清一家迎來了最忙碌的季節。因為,她在景區附近開了一家農家樂。

疊石花谷景區。資料圖片

「隨著景區的打造,不但生活環境變美了,我們也有了增收的門路。」董世清說,她家從景區建立以來就開了農家樂,每年有10萬元左右的收入,周邊很多村民也陸續開起了農家樂,吃上了「旅遊飯」。

曾經,板溪鎮由於石漠化嚴重,土地產出率低下,人地矛盾嚴重,這裡的人們長期處於貧困線以下。

2017年2月,古生物調查組在一次調查中發現那些石漠化嚴重的荒地上的石頭,竟然是5億年的寒武紀疊層石化石。

如何把荒石變「寶石」?縣委、縣政府採用旅遊扶貧的方式,通過將古生物遺蹟、巫儺文化、特色鄉村藝術相結合,無中生有、變廢為寶,就地取材、點石成金,將板溪鎮寒武紀化石資源變為地方特色文化旅遊資源,解決了杉樹灣村和紮營村的人地矛盾問題和石漠化問題,帶動了當地旅遊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催生了特色民宿、農家樂和農產品基地的發展,走出了一條「生態扶貧+文化農旅」的特色道路。2020年,板溪鎮紮營村入選文旅部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

為了進一步推進文旅融合新項目,我縣全面完成酉州古城提檔升級項目,有序推進遊客集散中心、桃花源景區軌道觀光車、攬星蓋旅遊度假區、松鼠叢林樂園、龔灘古鎮、龍洞灣水上樂園等文旅重大項目,打造文化旅遊新亮點新名片。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演出(送戲下鄉)活動253場,文藝作品《心中的桃花源》榮獲金獅國際廣告影片獎旅遊類「最佳廣告影片」類銅獎,全國首個鎮級美術館落戶龔灘古鎮,吳冠中紀念館隆重開館。

鄉村旅遊 興村富民

兩罾鄉內口村楠木灣有一處保存完好的金絲楠木古樹群。當地依託這8棵古樹,建成了金絲楠木鄉村旅遊景區。同時,引進重慶巴渝民宿投資集團,通過統規統建18棟民俗,對該村15戶貧困戶實施了易地搬遷。公司墊資為他們修建房屋並提供餐飲、住宿等設施設備,貧困戶負責經營管理民俗,住宿的收入公司和貧困戶按照2:8分成,餐飲則由貧困戶自收自支。貧困戶不花一分錢,就改善了安居環境,吃上了旅遊飯,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2017年,該村貧困戶冉華龍入住巴渝民宿,2018年3月開始經營民宿和農家樂,每年僅農家樂的收入就在10萬元以上。如今,他已順利實現脫貧。

近年來,酉陽積極踐行「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瞄準大農村、大田園、大生態、大民俗優勢資源,堅持全域化布局、全業化培育、全民化參與,做足「山」文章、突出「水」特色、打好生態牌、走好「旅遊+」路徑,全力做大做強鄉村旅遊,逐步把鄉村旅遊產業培育成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點,群眾共建共享的富民產業。

兩罾巴渝民居。

為了全面激發貧困群眾發展鄉村旅遊的熱情以及參與鄉村旅遊的積極性,我縣啟動2020年山東東營市社會幫扶資金項目——鄉村旅遊從業貧困人員就業技能培訓項目,總投資15萬元。開工建設旅遊扶貧項目22個,覆蓋全縣12個鄉鎮,解決直接就業500餘人,項目建成後將提供19000餘個就業崗位,讓更多貧困人口直接參與鄉村旅遊吃上「文化旅遊飯」。建立酉陽縣鄉旅學黨群,共有我縣鄉鎮、村級旅遊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97人,為成員提供鄉村旅遊專業知識、案例分享、交流互動等內容。截至11月,共組織了21次線上直播課程的學習。

花田貢米、麻旺鴨、腴地蘋果桃、五福臍橙、龔灘香菌、毛壩高山蔬菜等14個特色旅遊商品豐富了遊客「後備箱」;酉州苗繡、青花椒麵膜、青艾產品、西蘭卡普、土家柚子龜、龍潭木雕等200多種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品投入旅遊市場,為打造「酉陽有禮」旅遊商品品牌提供了豐富資源。

同時,圍繞鄉村旅遊資源特色,常態化舉辦10餘個鄉村旅遊節慶活動。目前,桃花源美食節、疊石花谷大地藝術季、龔灘寫生藝術節、龍潭龍舟賽已成為我縣極具地標性、有較大影響力的鄉村旅遊營銷主題活動,有效提升了酉陽旅遊知名度和影響力。

2020年1~10月,全縣鄉村接待遊客563.29萬人次,實現鄉村旅遊綜合收入24.10億元。

短評——

生態旅遊是綠色產業和富民產業,更是健康產業和幸福產業。發展生態旅遊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途徑。

沒有大工業,只有綠水青山的酉陽緊緊圍繞習總書記提出的重慶「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四個紮實」要求,積極踐行「生態強縣、綠色富民」發展戰略,立足「全域桃花源·康養度假地」主題定位,按照「政府主導、平臺公司主力、鄉鎮助推、社會資本參與」的發展路徑,深入推進文旅融合,規劃建設「以桃花源度假區為核心,打造一小時休閒觀光圈,半小時康養度假區」,有效促進文化旅遊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變劣勢為優勢。

你看,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部署下,疊石花谷結合景區特色,融文化與自然於一體,成為了一張鄉村振興的新名片,「石山」變「金山」;菖蒲大草原,立足攬星蓋片區生態農業和農耕文化資源優勢,打造文旅、農旅、康旅融合示範區和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知名地,「草山」變「銀山」……

越來越多的鄉村,通過發展生態旅遊「改頭換面」,條件好了、環境美了。越來越多的農民,通過發展生態旅遊吃起了「旅遊飯」,錢包鼓了、心裡樂了。

生態旅遊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抓手,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縣委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依靠綠水青山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帶動更多貧困群眾就業創業,守好金山銀山,過上好日子,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關焦點

  • 舞全域旅遊龍頭 開「兩山」理念新篇——陝西省石泉縣以全域旅遊...
    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陝西省石泉縣榜上有名,正式成為安康市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這是該縣以全域旅遊發展踐行「兩山」理念取得的豐碩成果。石泉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聚力把旅遊業作為富民強縣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以及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堅持一條路徑引領,優化一個規劃布局,完善一套政策體系,實施一班人馬齊抓,推行一系列創新舉措,構建一幅興縣富民美景,全力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著力構建共建共享的全域旅遊大格局。
  • 蓬萊:文化賦能旅遊 帶活全域山海
    在繼2019年獲評首批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後,今年11月18日,山東蓬萊進入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公示名單。這意味著,不以景點看蓬萊,而以全域玩蓬萊的度假時代已經來臨。蓬萊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全域旅遊」發展戰略,編制《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及產品開發、公共服務和營銷推廣等專項規劃,不斷完善規劃與實施體系,有序推動全域旅遊發展。該區區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定期研究、跟蹤調度旅遊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焦點、難點問題,保障政策不斷加碼。
  • 林峰:新格局下的全域旅遊
    《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標誌著全域旅遊成為國家戰略。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雙循環"對於旅遊供給側改革和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激發全域旅遊新活力——回眸「十三五」喜看平陽「五年之變」
    回眸「十三五」,看平陽如何激活文旅體「融合因子」,激發全域旅遊新活力。  浙江在線12月22日訊(通訊員 楊洋洋)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鳴山古村,綠水環繞,白牆黛瓦,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村。每逢周末,村辦公樓至鳴山橋沿線的鳴山非遺文化創意街區內便熱鬧起來,來此品嘗美食的人絡繹不絕,而且還能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蛋畫、木偶戲等。
  •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經驗一起看
    以主客共享為導向,樹立北方全季型旅遊新形象。實現了全域道路景觀化、城鄉設施旅遊化,提供最優質的全域遊覽環境,成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國人居範例城市。 以城鄉統籌為抓手,構建全時空活力榮成新格局。景城鄉一體,海陸空聯動,全域布局文旅經濟,構建十大板塊主題產品,形成立體式濱海旅遊產業開發模式。
  • 泰安市岱嶽區以市場引領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這雖不是他們第一次出行入住民宿,但自駕途中鋪滿鮮花的旅遊道路,民宿管家的貼心服務,溫馨的家居風格,讓他們有了「家」的感覺。這僅僅是岱嶽區針對市場需求發展全域旅遊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岱嶽區緊扣「南部文化旅遊、西部民俗旅遊、東部田園旅遊和中部休閒旅遊」定位,著力推動文化旅遊兩大產業提質增效、做大做強。做足「泰山文化旅遊產業延伸」文章,構建「多極隆起映泰山」發展格局。
  • 全域旅遊背景下,如何讓景區更接地氣?
    傳統的旅遊發展模式是緊抓「吃、住、行、遊、購、娛」六大產業,但新形勢下,客群發生變化,市場需求發生變化,景區也需要根據行業發展,常變常新。旅遊+美食中華民族美食源遠流長,每個地區的飲食都有差異;吃不再是為了旅行而填飽肚子的行為,而是一種文化行為!一個地方的差異化第一感覺就停留在飲食上。
  • 生態城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以點構線、以線連片 構建旅遊產品供給體系 生態城現有12個主題景區(含3個4A級景區)、6個文化場館(同時,生態城還通過建設城市風景綠道、自行車騎行道和景觀步道等方式,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綠色旅遊交通體系。
  • 四川省資中縣植根歷史文化 賦能全域旅遊(下)
    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 經典再現弘揚傳統文化 實施全域旅遊與鄉村振興示範工程 今年6月26日
  • 主要矛盾的轉化與全域旅遊的發展
    摸清底數,在普查省內各類旅遊資源的基礎上,全面梳理省內具有旅遊價值的山川河流、古村古鎮、民俗風情、歷史名賢、紅色故事等,保護現狀,科學規劃,合理開發。編制《江西省全域旅遊建設發展規劃》,推進「多規合一」,指導各市縣將全域旅遊納入總體規劃,合理確定全域旅遊發展目標、空間布局和發展路徑,統籌推進全域旅遊建設。
  • 山東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省 打造全域旅遊新版圖
    山東省威海榮成市、臨沂沂南縣、煙臺蓬萊區、德州齊河縣、濟南章丘區5個縣(市、區)入列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李信君 攝榮成市是山東發展全域旅遊的受益地之一,近年來該市以全域旅遊為引擎,突出旅遊賦能、生態加碼、產業升級的作用,叫響了「冬賞天鵝·夏遊牧場」的北方全季型休閒度假城市品牌。
  • 人大代表之聲 | 篤定前行再出發 全域旅遊再提升
    國家文旅部、省文旅廳等上級領導多次到賈汪調研並對賈汪文化旅遊業發展給予高度評價,賈汪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持續提升,「全域旅遊、賈汪真旺」成為新時代賈汪的黃金名片。在提升旅遊服務的同時,區旅遊發展促進中心還建設獨具特色的全域旅遊交通換乘體系,根據全域旅遊景區分布情況,適當調整旅遊線路,滿足遊客出行需求。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酉陽大溪鎮繪就產業振興新藍圖
    酉陽自治縣大溪鎮位於渝湘鄂三省市交界的武陵山區腹地,東與湖南省龍山縣桂塘鎮和酉陽縣可大鄉交界,南與酉酬鎮接壤,西與偏柏鄉相靠,北與五福鄉和湖北省來鳳縣百福司鎮毗鄰。鎮域中心距酉陽縣城85公裡、距酉陽火車站50公裡,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是酉陽縣的邊貿重鎮和旅遊大鎮。6月2日,筆者走進大溪鎮,探訪了這片神奇的土地。這裡,悠悠酉水河源遠流長,巍巍冠軍山雄奇壯觀;境內的三橋鎖雙江、筆架山文化、奇峰林立以及 「高峽出平湖」,繪成了一幅旖旎的山水畫卷;這裡,民族風情濃鬱,旅遊資源豐富;這裡,金櫻子色美味醇,千裡油茶酒香飄。
  • 青島市市南區打造國際化全域旅遊目的地
    「春天賞百花綻放,夏天看時尚潮流發布,秋天分享婚戀浪漫,冬天開啟養生休閒之旅。」這是青島市市南區在2018年青島旅遊主題發布會上向遊客發出的誠摯邀約。然而,在市南區的主政者心目中,這一片30.01平方公裡的熱土上,文化和旅遊資源的潛力還遠遠沒有被充分挖掘出來。
  • 世界在變 寶寶樹應變 全域流量布局構建新生態
    世界在變:疫後時代 母嬰市場加速新變革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深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加速母嬰新世界的構建。這促使我們接受挑戰,也促使我們站在這裡回顧過去看未來。」尼爾森《2020母嬰消費洞察報告》指出,半數母嬰人群通過母嬰垂直APP種草,且對母嬰用戶在全渠道的消費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此外,後疫情時代,消費加速線上化,產品本土化、細分化、高端化趨勢凸顯,泛家庭與親子服務頗受青睞,95後Z世代母嬰人群成為母嬰行業發展的新推動人群。
  • 王宅聯盟 | 全域旅遊煥發區域新動力
    王宅聯盟 | 全域旅遊煥發區域新動力 2020-12-07 2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沂: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休閒旅遊後花園
    近年來,臨沂先後編制了《臨沂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臨沂市紅色旅遊發展規劃》《臨沂市鄉村旅遊發展規劃》《臨沂市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市級規劃,組織12個縣區和118個旅遊特色鎮、特色村編制了鎮村旅遊規劃,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旅遊規劃體系,為全域旅遊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導與行動遵循。
  • 酉陽大溪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繪就產業振興新藍圖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大溪鎮位於渝湘鄂三省市交界的武陵山區腹地,東與湖南省龍山縣桂塘鎮和酉陽縣可大鄉交界,南與酉酬鎮接壤,西與偏柏鄉相靠,北與五福鄉和湖北省來鳳縣百福司鎮毗鄰。鎮域中心距酉陽縣城85公裡、距酉陽火車站50公裡,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是酉陽縣的邊貿重鎮和旅遊大鎮。
  • 荔波:全域旅遊描繪脫貧攻堅新圖景
    構建「545」體系,創新「326」工作舉措,讓縣域經濟伴旅遊起飛、城鄉面貌因旅遊改善,貧困群眾借旅遊脫貧,成功走出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縣市的發展新路。    全域旅遊帶動全縣旅遊經濟大發展,實現全年接待遊客由2014年的636萬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2196萬人次,全年旅遊總收入從2014年的54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85億元,旅遊增加值佔全縣GDP比重達52%,直接拉動5.68萬人就業創業增加收入,帶動9630名貧困群眾實現脫貧,全縣增比進位綜合測評連續六年位居全省同類縣市第一位,荔波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被《人民日報<民生周刊
  • 從雙龍洞時代邁入大金華山時代 金華山開啟全域旅遊絢麗篇章
    金華山旅遊經濟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原則,理清發展思路、突破瓶頸制約,不斷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金華山旅遊經濟區聚焦發展主線,強勢推進項目,唱響實幹強音,在奮力譜寫新時代「金華山賦」的戰鼓聲中,打破阻礙發展的「罈罈罐罐」,從守著一個雙龍洞,到開啟「花漫金華山,水潤婺州城」的全域旅遊;從觀光旅遊主導,到打造金華山「新十景」,向度假休閒遊轉型;從單一旅遊獨奏,到「旅遊+」多業融合大合唱;從山上旅遊,到山腳、山腰、山頂立體式開發,加速推進山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