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是結婚的季節,西方還有「六月新娘(June Bride)」的說法。但近年來感覺日本盛裝出席婚禮的女性越來越少了。隨著時代變遷,日本的婚禮也越來越樸素,每2對夫妻裡就有1對只領證不辦婚禮,日本稱之為「無婚」。然而,在日漸萎靡的日本婚慶市場中出現了救世主,那便是千裡迢迢來到日本舉行「入境婚」的中國情侶們。
在中國人眼裡,結婚作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頗受重視。而今,中國男人娶老婆,有房有車有存款,已成硬性條件。甚至,有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拋出「丈母娘推高房價論」。對於待嫁的中國女性而言,擁有一場盛大奢靡的婚禮,享受公主般的感覺,是人生的一大追求。
而日本青年男女們,普遍認為房子和幸福沒有必然的聯繫,對房子、車子沒中國人那麼重視,就連結婚的欲望也不足,選擇晚婚或不婚的人日漸增多,並且,愈來愈多的年輕人把結婚儀式也省掉了。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最近發表的關於人口動態的調查中表示,日本主要的八個城市中在去年僅有5萬對新人舉辦了婚禮。而2000年的調查數量為現今的2倍約9萬對。從日本全國範圍來看,只有一半新人舉行了婚禮。
此種結婚不要婚禮的現象,在日本被稱之為「遠離結婚儀式」。據日本的結婚信息網《en wedding》對900名未婚女士的調查中表示,回答不想辦理婚禮的人的6成人認為「不值得花那麼多錢辦」,「不想太招搖」。還有約4成人認為「自己作為主賓會很害羞」。
其實,日本年輕人結婚不要婚禮,存在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從主觀方面看,日本人謙和低調,更加務實。在眾多目光的注視下步入婚姻的殿堂,有悖於他們低調為人處世的作風。他們往往認為,與其花錢操辦婚禮,不如到國外度一個高檔次的蜜月。還有些人認為,舉辦婚禮無非就是一種自我滿足心理,舉辦婚禮不僅各種程序繁瑣,而且出力不討好的情況也時常發生。
另外,日本是一個講求報恩的社會。日本的終身僱傭制度逐漸的瓦解,很多年輕人不想讓今後有可能不在一起工作的公司上司或者同事們參加婚禮,以免不能及時回報而產生歉疚。
(日本參加婚禮普遍包單數,寓意夫婦不好分家,包三萬日元居多。)
從客觀方面看,相比於日本的經濟形勢,婚禮成本顯得偏高。據日本一家雜誌調查顯示,日本新人辦婚禮和婚宴的平均費用是433萬日元。
(婚約費15.6/兩家見面·會場費6.3/婚約戒指33.3/結婚戒指22.1/婚禮、婚宴等總額340.4/新婚旅行57.3/新婚旅行土特產11.7) 1萬日元約630元人民幣
(婚禮27/餐飲(每人)1.8/新娘服裝45.2/新郎服15.8/婚禮前美容、體型改善8.9/回禮0.6/花束3.0/會場鮮花17.5/歡迎裝飾物1.4/照相21.5/攝像17.8) 1萬日元約630元人民幣
在日本參加婚禮,也要給禮金。顯然,由於經濟形勢的低落,禮金也少了。據調查,日本新人的婚禮,平均收到226.9萬日元。
(禮金總額:上欄為金額 ,下欄為百分比。)
與平均費用433萬日元結婚費用相比,收到的禮金僅約一半。在中國,舉辦婚禮者都清楚,花出去的錢,會通過份子錢收回來。顯然,在日本辦婚禮是「賠本買賣」。
年輕人沒存款,家長也要提供「贊助」。據調查,日本新人的婚禮消費中,平均183萬日元來自家長的「贊助」。
(家長「贊助」金額:上欄為金額,下欄為百分比。)
一場婚禮433萬日元,按時下匯率約27萬人民幣。這個花銷在中國是什麼樣的水平呢?
今年年初媒體有報導稱,近年來,婚禮的開支是越來越大,武漢均價已達到27萬。
根據湖北省婚慶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武漢市有近15萬對新人結婚,每對新人在婚紗攝影、婚禮策劃、度蜜月、宴請賓客、首飾等婚禮主業上的花費,平均在20萬人民幣左右。不過,業內人士表示,今年這一數字已再度提高。
「截至目前,我們初步統計是增加了三成,差不多每對新人的花費在27萬元左右,而花費上百萬元舉辦的『百萬婚禮』也有不少。」該人士人表示,儘管整體消費增長乏力,但婚禮消費仍然逆勢上揚。
如果27萬元婚禮花費僅是中國中部城市水平,那對於北上廣一線城市來說,這點花費真不算什麼了。這也難怪越來越多新人蜂擁去日本舉辦婚禮——價格公道、服務上乘、景色美麗,還能順道旅遊。
日本媒體報導稱,在日漸萎靡的日本婚慶市場中出現了救世主,那便是千裡迢迢來到日本舉行「入境婚」的中國情侶們。
一名記者稱,在周末去了度假勝地輕井澤,一路上全是拍婚紗照的中國情侶。有一對情侶表示,「現在特別流行來日本拍婚紗照。我們倆喜歡高原所以來了輕井澤,其實衝繩更有人氣。」
輕井澤
據工作人員介紹,「在衝繩拍婚紗照和辦婚禮的情侶中,10對裡就有1對外國人(共1458對)。」並且外國人在近兩三年內數量猛增,衝繩的度假婚禮數量在2015年創出歷史最高紀錄。
6月4日,衝繩恩納村裡面朝大海的小教堂內,新郎趙先生(36歲)和新娘王女士(27歲)一臉幸福地踏上紅毯,周圍的人紛紛鼓掌並送上祝福:「恭喜恭喜!」
趙先生說,3年前他曾一人前往衝繩旅行,那次留給他的感動終生難忘。「我想把這樣美好的風景獻給我的愛人。」
婚禮後,大家到白色沙灘上與衝繩獅像合影。當天烈日炎炎,衝繩渡邊婚慶公司的工作人員總是適時地遞上陽傘和毛巾。王女士說:「他們的服務非常周到,我回國以後要向朋友推薦去衝繩結婚。」
衝繩
記者又問了其他從香港來的情侶,得到的答案是在日本舉行婚禮和拍婚紗照是身份的象徵。新人們說,當新娘走動時工作人員會貼心地幫忙提著裙擺,引導新人走到拍照地點,無微不至的日式服務真是「太棒了」。這大概和日本女性嚮往夏威夷是一樣的感覺吧。
報導稱,外國人情侶不會吝惜金錢,他們在婚紗照上的花費約為30萬~4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9萬~2.5萬元),是日本人的幾倍,每次大概會拍1000張。
北海道
「入境婚」大多數情況下兼具了旅遊。據推算,「入境婚」每年為衝繩縣帶來約28.6億日元的經濟效益。日本人的婚禮多半在周末舉行,據衝繩渡邊婚慶介紹,由於「外國人拍婚紗照和辦婚禮不會考慮星期幾」,小教堂也不必關門休息。
報導稱,僅在中國,每年結婚的情侶就有1200萬對,是日本的約20倍。日本獲取的顧客需求尚不足0.01%。如今亞洲正值海外婚禮的高峰,日本RECRUIT BRIDAL總研究所的所長鈴木直樹表示,「入境婚是支撐不斷縮小的日本婚禮市場的有力選手。」
--end--
編輯/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