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圖片--------中國人永遠的痛

2021-02-23 歷史大趣聞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軍侵佔南京。進城後,對無辜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進行了長達六個多星期的血腥大屠殺。日軍在瘋狂殺戮的同時,還大肆姦淫婦女,進行大規模的搶劫、焚燒和破壞。據不完全的統計,集體屠殺中國軍民19萬餘人,零散殺害居民僅收埋的屍體就達15萬多具,被屠殺總數達30萬人以上。

這場大屠殺,是在日本當局策劃與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等戰犯的指揮下,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的。其手段之殘忍,行為之野蠻,令人髮指。

南京暴行發生之後,時間中國人民和世界正義人士的極大憤怒和譴責。英國《曼徹斯特衛報》記者田伯烈在所著《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中,稱日軍在南京的暴行是「現代史上破天荒的殘暴記錄」,「現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美國《紐約時報》記者杜廷譴責日軍「把南京變成一座恐怖的城市。」

1、被日軍凌辱的中國婦女屍體

2、被澆上汽油點火燒焦的屍體

3、中國婦女被輪姦後拍的照片

4、被輪姦後剖腹殺害的婦女

5、被日軍慘殺的中國人的頭顱

6、長江邊上成千上萬的被日軍燒焦的屍體

7、成千上萬的婦女在遭到強姦、輪姦後被殺害,其中很多是未成年兒童

8、刀鋒已過,頭已被砍斷

9、地上一排人頭

10、進行殺人比賽的野田巖(左)和向井敏明(右)

16、日本兵在大街上攔截中國婦女

17、日軍將中國人活埋的現場

18、日軍軍官教士兵如何砍殺中國俘虜

19、日軍拿著人頭

20、日軍士兵正在挖出一個中國人的心臟供下酒用

21、日軍在徐州會戰中將被俘的中國軍人刺死

22、僧人也不放過

23、洋洋得意地照相留念無恥

24、一個婦女被綁在椅子上輪姦

25、用活人進行刺殺訓練

26、用手將頭擺正以便順利砍下

27、日軍槍殺後進行活埋

28、日軍活埋我國同胞

29、累累屍骨填滿溝壑

30、南京郊外屍橫遍野

日軍經常將中國人砍頭稱為「試斬」。圖為日軍將砍下的中國人的頭顱拿在手裡留影。照片系從被俘的日軍身上繳獲的。

在南京被日軍槍殺的3歲孩童

不可磨滅的罪證:日本《每日新聞》刊出南京大屠殺日軍殺人「競賽」的劊子手照片和新聞!殺人如麻還洋洋得意,可恥的大和民族!

南京遭受猛烈轟炸民房炸成焦土

南京大屠殺後,日軍經常用中國軍俘虜和平民進行刺殺訓練。圖為南京兵站醫院衛生伍長板本多喜二拍攝的照片。

日軍屠殺無辜人民將首級掛於電桿示眾

日軍入侵天津,一被俘平民將慘遭殺害

日軍在抗日根據地實行極其野蠻的「三光」政策

父母被日軍殺死 哥哥抱著弟弟流落街頭

被日軍毒氣毒死的中國兒童

日軍用軍犬咬死中國百姓尋歡取樂

被日軍洗劫後的潘家峪

日軍建起的「人圈」和生活在「人圈」裡的兒童

在南京日軍任意侮辱中國婦女

被槍殺的中國居民屍體投入河中

無數家庭被毀可憐的孩子失去父母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萬人坑遺址

1937年9月初日軍侵佔山西大同

1937年7月29日、30日日軍攻陷北平和天津

1938年10月22日日軍侵佔廣州

日軍對敵後抗日根據地軍民使用的日制九三式持久性毒氣罐

相關閱讀:

老山戰役,士兵「爛襠」羞於看病,女軍醫:我是你姐姐,怕什麼!

歐洲的這些酷刑比中國的殘忍太多了, 請大家空腹觀看!

相關焦點

  • 網友在推特發布南京大屠殺視頻和圖片遭刪除,理由是「無端血腥」
    作為受害者的我們更應該謹記日軍的罪行,南京大屠殺更是中國14億人永遠銘記在心的仇恨。昨天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國家公祭日,全國各地都舉行了默哀儀式,提醒後輩勿忘國恥,牢記歷史,珍愛和平,展望外來。此時一直宣揚新聞自由的西方媒體卻依舊展示了它的「雙標」。
  • 參考日曆 |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以國之名 永遠銘記
    12月13日,是所有中國人永遠不應該忘記的一天。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
  • 她向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殺暴行,生命卻永遠定格在36歲
    84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這段歷史,不僅所有中國人需要銘記,世界亦不能遺忘。很多人,為了讓世界銘記這段歷史而呼號奔走。張純如(Iris Chang)就是其中的一位。1997年,張純如撰寫的英文歷史著作《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出版,揭開了這段在西方鮮為人知的歷史。
  • 拉貝小傳: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1882年11月23日】拉貝小傳: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Seal\未發布\文章\拉貝小傳: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0.png 約翰·拉貝,1882年11月23日出生在德國漢堡。
  • 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拉貝先生結局竟如此,令人唏噓
    在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中,有一位善良的德國人保護了大約25萬中國人不被殺害,而他的日記也成為後來日本侵略者製造南京大屠殺的重要證據之一。這個令人敬佩的人就是約翰·拉貝先生。今天(11月23日)是拉貝先生的生日,在這個值得中國人紀念的日子裡,讓我們回顧下拉貝先生值得紀念的人生。1882年11月23日,約翰·拉貝出生在德國漢堡。父親是船長。
  • 她是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第三十萬零一人
    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一角,佇立著一尊雕像,但雕像所刻之人並非嚴格意義的中國人,也沒有經歷過這場災難,但沒有她的存在,或許直到現在,西方人民還不知道南京大屠殺。所以,青年時的張純如對南京大屠殺的了解還停留在父母的語言中,直到26歲那年,張純如在加州庫比蒂諾會議舉行的關於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圖片展上,看到了那些被砍下的頭顱,被開膛剖腹的婦女,在屍體的旁邊,強姦他們的士兵卻露出笑容。這是張純如第一次以圖片的形式了解南京大屠殺,比起父母的語言描述,圖片帶給張純如的震撼,讓她下定決心寫一本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書籍,揭露日本軍人的殘暴。
  • 【薦書】她讓世界知道南京大屠殺
    我是學歷史的,但南京大屠殺在我的記憶中,一直只是個概念。是這本書,把一個概念催化成為活的記憶。此書是一部完整、全面了解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和前因後果的權威性著作。作者張純如是一位華裔美籍作家,她對西方世界長期漠視南京大屠殺這一慘痛歷史深感震驚,為此查閱了大量的文獻、檔案,赴中國實地採訪大屠殺倖存者,寫成此書。
  • 國家公祭日|12.13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再向西北方向望去,也許會瞥見江邊的工業生產活動:工廠中冒出的滾滾濃煙,煤炭碼頭的黑色汙跡,停靠在碼頭附近的汽船和炮艇;京市線和滬寧線的鐵軌穿過城市,並在南京北郊的下關車站交會。沿著地平線,還可以看到城牆外黃褐色的江水奔流不息,先是向北,然後蜿蜒流向東方。這裡是南京,一個即將永遠被歷史銘記的城市,背負著二戰史上最沉重的屠殺。
  • 日本廣島舉辦南京大屠殺史實展 系近20年來首次
    據悉,這是近20年來廣島首次舉辦南京大屠殺史實展,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中方參與在廣島舉辦南京大屠殺史實展。現代快報特派記者對展覽開幕式進行了全程直播,超過3萬網友圍觀這場海外的直播。  為了讓更多的日本人了解那段歷史,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館長吳先斌率團趕赴廣島,與日本當地友好團體一起舉行「被封存的記憶 不再讓南京悲劇重演」展覽,展出與南京大屠殺有關的圖片、史料和實物共50多件展品。  展覽的開幕式由廣島南京大屠殺展主辦委員會負責人由木榮司主持,在介紹完日方和中方到場嘉賓後,由木榮司宣布,全場起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默哀一分鐘。
  • 推特刪除部分南京大屠殺圖片及視頻,理由是「無端血腥」
    12月13日,部分中文用戶在推特上發布南京大屠殺史料後被封號,相關圖片和視頻也被刪除。推特給出的「封禁」理由竟是這些資料「無端血腥」。但就在同一天,推特還縱容大量日本右翼分子,發表所謂的「南京大屠殺造假論」。
  • 日本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
    借著這個重要的日子,筆者通過網絡調查與隨機採訪,簡單梳理了當代日本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本文所用文字和圖片等資料均直接援引自日本網站,經筆者翻譯。特此註明。) 日本著名的「南京大屠殺論爭」,是以南京大屠殺這一事件是否存在、其規模之大小為焦點的論爭。隨著中日關係的變化,論爭不斷受到政治的不同影響。首先來看一下日本網民的看法。
  • 為了共同的記憶,華僑華人共祭南京大屠殺80周年
    在全國各地為30萬遇難同胞舉行隆重的悼念活動的同時,海外華僑華人也在以他們的方式緬懷歷史,用聲音、文字和行動傳播真相、呼喚正義,推動國際社會正視歷史。在世界各地華僑華人的共同努力下,南京大屠殺已經不再是中華民族無言的痛,而是成為了世界苦難記憶的一部分。
  • 對張純如《南京大屠殺》的批評
    二中國人只知道右翼分子,卻不知道日本其實也有洞富雄這樣的「大屠殺派」,他們對於大屠殺的研究遠遠超過中國那些狗屁專家學者,寫的書一車一車
  • 十部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影片 ——為銘記歷史而轉發!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佔領中國南京,用集體槍殺、活埋、刀劈、火燒等慘絕人寰的方法,進行了長達40多天的血腥屠殺,在南京殺害中國平民和被俘軍人達30多萬人。影片圍繞一批記錄日軍暴行的現場照片的保藏,表現出了中華兒女面對屠刀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揭示了南京大屠殺是日本軍國主義有計劃、有預謀的大規模血腥暴行。 這部影片也是70後共同的年少記憶。
  • 向西方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的鬥士——張純如
    毫無疑問,華裔作家張純如的名字將永遠與「南京大屠殺」聯繫在一起,她寫下的《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敘述了二戰期間日軍的南京大屠殺,引起美國公眾和政府對該主題的重視,並在國際史學界引起很大注意和討論,甚至改變了西方社會看待二戰亞洲戰場的視角。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丨我的名字,不是「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推動設立國家公祭日,推動那段慘痛的歷史從城市記憶上升為國家記憶。 2014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以立法形式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此後,紀念館便成為國家公祭日的主辦地,悼念死難同胞,祈願世界和平。
  • 她向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殺暴行,生命卻永遠定格在36歲
    她向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殺暴行,生命卻永遠定格在36歲轉載《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2021年12月13日            今天是第八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4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      這段歷史,不僅所有中國人需要銘記,世界亦不能遺忘。
  • 國殤:南京大屠殺完整紀實!
    南京大屠殺始末_文章源自維基百科,圖片搜集自各大新聞、歷史網站。日本當局宣傳圖片之二:「アサヒグラフ」[66]日本軍衛生班為南京避難民地區的中國人治療(南京避難民地區の中國人に施療を行う日本軍衛生班,《朝日新聞》,1938年1月19日)
  • 南京保衛戰和南京大屠殺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想,南京保衛戰又何嘗不是中國軍民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不畏強敵、不懼困難、全力以赴、抵抗外敵侵略的一場偉大的保衛戰。南京保衛戰實際上是「八一三」淞滬抗戰的延續,淞滬抗戰後期,日軍在金山衛登陸,從側翼進攻上海,導致淞滬抗戰失利。日軍在佔領上海後,為了逼中國訂立城下之盟,於12月1日佔領江陰要塞,開始了進攻南京的戰役。
  • 《四十九日祭》: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沉痛祭文
    在今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首個公祭日到來之前,張黎導演新劇《四十九日祭》的播出,為這段慘絕人寰的歷史,立此存照,寫下沉重的一筆。冷靜寫實到近乎殘酷的鏡頭,把日本侵略者滅絕人性的罪行,逼真地還原到螢屏上。看了之後令人憤怒,令人警醒。但願這段屈辱的歷史,永遠不會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