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探索打造現代化和美鄉村「金東樣板」

2020-12-26 瀟湘晨報

為全面落實新時代浙江「三農」工作「369」行動,金華市金東區農業農村局立足新形勢新職能新任務,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生態立區」戰略為引領,爭先創優、拼搏實幹,聚力打造「生態宜居環境美、產業興旺生活美、治理有效鄉風美」三美融合的現代化和美鄉村「金東樣板」,讓發展實績更有「厚度」,讓惠民答卷更有「溫度」,讓工作推進更有「力度」。

聚焦「強產業」,讓「壓艙石」更牢靠

一是鞏固傳統產業。堅決打好糧食、生豬保質保量保供組合拳。深入開展耕地「非糧化、非食物化」整治行動,在原有政策基礎上,先後出臺糧食保供細則、小農水獎補等政策,提高農戶種糧積極性,全年完成非糧化整治面積5892畝,建成連片千畝以上水稻種植基地2個,建成糧食烘乾中心1座,可服務全區60%以上種糧戶。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認真打好「蟲口奪糧」攻堅戰,全年全區未發現水稻細菌性條斑病,褐飛蝨得到有效控制,有效保障全區糧食生產安全。全面提高生豬產能,超額完成年存欄14萬頭任務,生豬自給率達到169%。持續加大非洲豬瘟防控力度,建成全省首座雙通道區域性非洲豬瘟防控洗消中心並投入運營,高質量完成省級生豬養殖場健康碼試點工作,並實現全區域全覆蓋,列為全省首個國家非洲豬瘟無疫區創建。

二是強化特色產業。以「一鄉一品」產業為抓手,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草莓、蔬菜、菌菇、蜜桃、蜜橘等精品農業示範基地建設,鞏固水果、食用菌等優勢產業,舉辦桃花節、桑葚節、蜜梨文化節、開漁節等農事活動,進一步擦亮金東農產品品牌。加強造型苗木、羅漢松、樹樁盆景、佛手等重點細分行業培育,突破花卉苗木產業發展瓶頸,成立金義花卉苗木協會,引導花卉苗木業主「抱團式」發展。

三是發展新興產業。以創建省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示範基地建設為契機,以農帶旅,以旅促農,推進農旅融合發展,重點抓好以東葉村、畈田蔣村和瑣園村為代表的古村落遊,以錦林佛手為代表的花卉盆景遊,以各家庭農場為主的水果採摘遊,帶動農家樂、民宿發展。大力發展「三農」新基建,加快農產品分撥、包裝、預冷等裝配和產地倉、中心倉等倉儲設施建設,積極扶優扶強浙江鮮元素淨菜冷鏈項目和浙江成楷農業鮮活魚產品電商項目建設,推動「生鮮電子商務+冷鏈配送」的農產品服務新模式,不斷提升農業創新力和競爭力。

聚焦「靚環境」,讓「全域美」更持久

一是全域打造美麗庭院。出臺《金東區美麗庭院創建三年行動(2020-2022年)》,三年安排資金1.2億元,打造示範村40個、達標村120個、美麗庭院3萬戶,實現美麗鄉村全域美。選聘18名美麗庭院建設「鄉土專家」,從鄉村特色的顯現度、本土元素的融合度、基礎設施的利用度為各鄉鎮提意見、教方法、做示範,鼓勵引導農民在自家庭院種植鄉土樹種、特色花卉、四季瓜果,打造開放式圍欄,讓村莊美景與農戶庭院交相輝映,提升和美鄉村內涵與韻味,今年新增美麗庭院5644戶。

二是全面提升美麗鄉村風景線。按「農業園區景區化、景村一體化、旅遊全域化」思路,打造「點上出精品、線上是風景、面上可示範」的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鞏固6條美麗鄉村風景線,重點提升盆景長廊、詩歌桃源兩條風景線。今年安排專項資金8000萬元,落實建設項目51個。

三是不斷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制定《金東區農村公廁長效管護考核辦法》,全面落實農村公廁「所長制」,結合低收入農戶奔小康行動,聘請527名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戶成為農村公廁日常保潔人員,負責公廁日常維護,確保公廁建得起、用得了、管得好。健全垃圾分類考評機制,建立「財政保障一部分、各方整合一部分、社會籌措一部分」的「三個一」資金投入機制,通過村民自籌、鄉賢捐助等渠道解決垃圾分類長效管護資金問題,在全區範圍內開展陽光堆肥房五星爭創活動,按「分類星、運行星、設施星、制度星、環境星」五方面內容進行考核評價,以星級評定結果給予差別化運維獎勵。

聚焦「謀發展」,讓「補短板」更精準

一是扶貧攻堅「三清零」。突出抓好8000元以下低收入農戶的清零鞏固工作,推進百場(養殖場)幫百戶、千名幹部進千家、保險醫療助健康等活動,確保「一戶一策一幹部」全覆蓋。結合村級組織換屆契機,把集體經濟增長列入村班子創業承諾。積極推進「消薄」項目,重點推進農批市場金東農科創大廈、源東農旅物業聯建、澧浦苗木花卉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等「消薄」飛地抱團項目,讓地理位置較差、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經營性收入不穩定的相對薄弱村集體優先入股,其中農科創大廈項目實現年均收益800萬元,有效提高經濟薄弱村造血功能。

二是改革破題增活力。紮實做好農村改革「擴面」「提速」「集成」文章,紮實開展「兩進兩回」工作,讓農村資源活起來。開展農業「標準地」建設,印發《金東區農業「標準地」改革實施方案(試行)》,以土地集中流轉為依託,推動耕地「碎片化」向「集約化」轉變。以無廢城市創建為目標,深入推進肥藥兩制改革和農業廢棄物收集,建設美麗田園。加大全面開展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深入調研分析全區村級債務情況,起草《農村債務化解五年行動方案(2020-2024)》,探索尋求化解農村債務的有效途徑,維護村級組織正常運轉、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三是數字賦能強動力。積極搭建數字「三農」協同應用平臺,建設1個大數據倉,繪製1張鄉村重要資源信息圖,打造1個統一的數位化工作平臺,集成5大領域數位化應用系統。依託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著力發展智慧農業,效益農業。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體系化農業數字經濟。依託金東益農信息服務中心平臺,發揮村級益農信息社作用,通過營銷宣傳,提高農業附加值,應用直播帶貨等新的網絡營銷手段,推動傳統農產品銷售渠道轉型升級。

(金東區農業農村局,農村信息報 作者系金華市金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何建軍)

【來源:省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輝煌「十三五」|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鄉村振興「諸城模式」國家級農林科技孵化器俯瞰圖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
  • 寧波:打造「創智之城、和美江北」 爭創「重要窗口」模範生實踐樣板
    原標題:打造「創智之城、和美江北」 爭創「重要窗口」模範生實踐樣板 12月15日晚,由寧波市政府新聞辦主辦的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電視系列發布活動,第二場聚焦江北。「十三五」以來,江北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深入實施「五化聯動」、統籌推進「五大建設」,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績。
  • 首屆中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以產業振興為支點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8月18日,由中國城鄉融合發展聯盟會同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中國人力資源協會等單位舉辦的「首屆中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鄉村振興塔元莊同福模式研討會」在河北正定舉行,活動主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 濟寧這樣做
    濟寧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秦伯璞) 12月23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新聞發布會。市委組織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同志參加發布會,介紹濟寧市打造「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工作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 濟寧這些做法成效顯著
    原標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 濟寧這些做法成效顯著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3日訊 12月23日下午,濟寧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新聞發布會。濟寧市委組織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同志參加發布會,介紹濟寧市打造「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工作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威海打造80個鄉村振興樣板片區,創建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209個!
    堅持把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四級書記」一起抓,壓實「一把手」責任,市級成立5個工作專班,每個專班由2名市級領導同志任組長,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運轉有序、協同高效。統籌謀劃布局。「點」上累計創建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209個,年內將達到303個。「線」上分類探索濱海型、山區型、城郊型鄉村振興實現路徑,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2019年全市有5個鎮、54個村通過首批省級鄉村振興示範工程認定。「面」上重點打造80個鄉村振興樣板片區(田園綜合體),覆蓋涉農鎮街28.9%的行政村,形成生態農業區、就業聚集區、農村新型社區、鄉村旅遊區「四區共建」大格局。
  •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
    《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聚焦「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出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體部署了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重點工作。
  • 打造社會治理的「昌南樣板」「昌南經驗」!熊運浪書記赴縣委政法委...
    打造社會治理的「昌南樣板」「昌南經驗」!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健全治安巡邏防控體系,探索基層社會治理「五治融合」,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要深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加快推動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和實戰化運作,努力探索打造社會治理的「昌南樣板」「昌南經驗」。
  • 打造美麗鄉村的「三水樣板」
    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三水立足實際,全域謀劃,探索推進美麗創建、城鄉融合、鄉村治理,形成具有三水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路徑。三水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形成四級整治標準、四級長效管理機制,首創「美麗指數」發布機制,讓美麗「可視化」,為美麗鄉村制定評定標準,同時發力美麗經濟,推動基層善治,重塑嶺南鄉村韻味。
  • 即墨蓮花山牽手華僑城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12月28日,「未來鄉村創想家」華僑城青島即墨蓮花山戰略發布會舉行,項目將對蓮花山片區的鄉村資源進行深度整合開發,構築青島即墨蓮花山鄉村振興示範區,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全新模式。據了解,即墨蓮花山鄉村振興示範區項目將賡續創新思維,發揮基層黨組織優勢,整合本地集體經濟組織,圍繞華僑城全價值鏈鄉村振興新模式,以「城鎮化+農業產業+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思路,打造農、旅、文、養、創多元產業發展平臺。
  • 山東省屬企業訪談錄|孔祥雲:魯糧集團努力打造全國業務高標樣板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打造全國業務高標樣板「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儲備糧作為國家重要的戰略物資儲備,肩負著穩定市場的任務、影響著整個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那麼,如何解決好糧食儲備問題,也就是極為重要的課題。
  • 把大學辦到田間地頭 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在沂源縣龍子峪村揭牌
    據悉,為助力美麗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服務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推動學校新文科建設而設立的全國首家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產業生態、工商資本多方支持共建的鄉村振興學院,由山東財經大學和深圳東方匯泉金融控股集團、洪泰基金聯合創辦,努力打造校企合作的創新型學院、現代產業學院、鄉村振興樣板學院。
  • 廣州:匠心打造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
    廣州:匠心打造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北極星固廢網訊:廣東省廣州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要求,按照「全鏈條提升、全方位覆蓋、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思路,用足「繡花功夫」,以「工匠精神」將廣州高水平打造成全國垃圾分類處理樣板城市。
  • 市住建局:打造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的「濟南樣板」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到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濟南立足「新濟南、新起點、新探索」,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先試,探索出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濟寧交出「亮眼」答卷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鄭州 濟寧報導  12月23日,濟寧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新聞發布會。據悉,濟寧市各級堅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目標定位,堅持「全域、統籌、融合」,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創新思路、突出重點、強化舉措、集成政策,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
  • 盤點2019展望2020·鄉村振興篇|打造樣板,山東鄉村振興全面起勢
    打造樣板,鄉村振興全面起勢2020-01-09 來源:大眾日報 01版□ 本報記者 毛鑫鑫 張 鵬 於新悅把土地流轉後自己變身「產業工人」,農民楊洪富分享著更多三產融合增值收益,錢袋子鼓了起來;在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帶領下,貧窮落後的衣家村通了路、有了水,基礎設施短板逐步補齊;充分利用文化資源,北楊善村發展活力迸發,鄉風文明不斷提升……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山東聚焦聚力「五個振興」,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開局良好
  • 答記者問丨將「鄉村振興齊魯論壇」打造成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國家...
    自組建以來,我們始終堅持打造「開放式決策支持服務平臺」的定位,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充分藉助高端「外腦」,努力提高服務決策的能力和水平。重點做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打造多維度服務政府決策的工作網絡。加強與省內外高校、研究機構、智庫等交流合作,與山東大學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與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對接建立聯繫渠道,與省社科院、宏觀經濟研究院等建立緊密合作機制,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 高點定位爭一流 創新探索樹樣板
    沈峻峰調研指導全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時強調 高點定位爭一流 創新探索樹樣板 來源:如東日報 發布時間:2020-12-21
  • 龍口:區域融合一體發展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煙臺時刻10月10日訊(融媒體記者 王晶 李程)總投資4.2億元的格潤富德田園綜合體項目,以合作社形式統一流轉了周邊四個村的土地資源,建設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高端養殖項目和育種產業化種牛站,奶製品加工廠等延伸配套項目,讓這裡原本貧瘠的土地變成鄉村產業振興的基地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平原: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
    「十三五」期間,平原縣大力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暢通體制機制,推動改革創新,五大振興全面起勢、互促共進,為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貢獻了平原力量。在2019年山東省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平原縣獲「一等」縣(市區)。成功入選全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創建縣,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