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新時代浙江「三農」工作「369」行動,金華市金東區農業農村局立足新形勢新職能新任務,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生態立區」戰略為引領,爭先創優、拼搏實幹,聚力打造「生態宜居環境美、產業興旺生活美、治理有效鄉風美」三美融合的現代化和美鄉村「金東樣板」,讓發展實績更有「厚度」,讓惠民答卷更有「溫度」,讓工作推進更有「力度」。
聚焦「強產業」,讓「壓艙石」更牢靠
一是鞏固傳統產業。堅決打好糧食、生豬保質保量保供組合拳。深入開展耕地「非糧化、非食物化」整治行動,在原有政策基礎上,先後出臺糧食保供細則、小農水獎補等政策,提高農戶種糧積極性,全年完成非糧化整治面積5892畝,建成連片千畝以上水稻種植基地2個,建成糧食烘乾中心1座,可服務全區60%以上種糧戶。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認真打好「蟲口奪糧」攻堅戰,全年全區未發現水稻細菌性條斑病,褐飛蝨得到有效控制,有效保障全區糧食生產安全。全面提高生豬產能,超額完成年存欄14萬頭任務,生豬自給率達到169%。持續加大非洲豬瘟防控力度,建成全省首座雙通道區域性非洲豬瘟防控洗消中心並投入運營,高質量完成省級生豬養殖場健康碼試點工作,並實現全區域全覆蓋,列為全省首個國家非洲豬瘟無疫區創建。
二是強化特色產業。以「一鄉一品」產業為抓手,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草莓、蔬菜、菌菇、蜜桃、蜜橘等精品農業示範基地建設,鞏固水果、食用菌等優勢產業,舉辦桃花節、桑葚節、蜜梨文化節、開漁節等農事活動,進一步擦亮金東農產品品牌。加強造型苗木、羅漢松、樹樁盆景、佛手等重點細分行業培育,突破花卉苗木產業發展瓶頸,成立金義花卉苗木協會,引導花卉苗木業主「抱團式」發展。
三是發展新興產業。以創建省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示範基地建設為契機,以農帶旅,以旅促農,推進農旅融合發展,重點抓好以東葉村、畈田蔣村和瑣園村為代表的古村落遊,以錦林佛手為代表的花卉盆景遊,以各家庭農場為主的水果採摘遊,帶動農家樂、民宿發展。大力發展「三農」新基建,加快農產品分撥、包裝、預冷等裝配和產地倉、中心倉等倉儲設施建設,積極扶優扶強浙江鮮元素淨菜冷鏈項目和浙江成楷農業鮮活魚產品電商項目建設,推動「生鮮電子商務+冷鏈配送」的農產品服務新模式,不斷提升農業創新力和競爭力。
聚焦「靚環境」,讓「全域美」更持久
一是全域打造美麗庭院。出臺《金東區美麗庭院創建三年行動(2020-2022年)》,三年安排資金1.2億元,打造示範村40個、達標村120個、美麗庭院3萬戶,實現美麗鄉村全域美。選聘18名美麗庭院建設「鄉土專家」,從鄉村特色的顯現度、本土元素的融合度、基礎設施的利用度為各鄉鎮提意見、教方法、做示範,鼓勵引導農民在自家庭院種植鄉土樹種、特色花卉、四季瓜果,打造開放式圍欄,讓村莊美景與農戶庭院交相輝映,提升和美鄉村內涵與韻味,今年新增美麗庭院5644戶。
二是全面提升美麗鄉村風景線。按「農業園區景區化、景村一體化、旅遊全域化」思路,打造「點上出精品、線上是風景、面上可示範」的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鞏固6條美麗鄉村風景線,重點提升盆景長廊、詩歌桃源兩條風景線。今年安排專項資金8000萬元,落實建設項目51個。
三是不斷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制定《金東區農村公廁長效管護考核辦法》,全面落實農村公廁「所長制」,結合低收入農戶奔小康行動,聘請527名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戶成為農村公廁日常保潔人員,負責公廁日常維護,確保公廁建得起、用得了、管得好。健全垃圾分類考評機制,建立「財政保障一部分、各方整合一部分、社會籌措一部分」的「三個一」資金投入機制,通過村民自籌、鄉賢捐助等渠道解決垃圾分類長效管護資金問題,在全區範圍內開展陽光堆肥房五星爭創活動,按「分類星、運行星、設施星、制度星、環境星」五方面內容進行考核評價,以星級評定結果給予差別化運維獎勵。
聚焦「謀發展」,讓「補短板」更精準
一是扶貧攻堅「三清零」。突出抓好8000元以下低收入農戶的清零鞏固工作,推進百場(養殖場)幫百戶、千名幹部進千家、保險醫療助健康等活動,確保「一戶一策一幹部」全覆蓋。結合村級組織換屆契機,把集體經濟增長列入村班子創業承諾。積極推進「消薄」項目,重點推進農批市場金東農科創大廈、源東農旅物業聯建、澧浦苗木花卉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等「消薄」飛地抱團項目,讓地理位置較差、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經營性收入不穩定的相對薄弱村集體優先入股,其中農科創大廈項目實現年均收益800萬元,有效提高經濟薄弱村造血功能。
二是改革破題增活力。紮實做好農村改革「擴面」「提速」「集成」文章,紮實開展「兩進兩回」工作,讓農村資源活起來。開展農業「標準地」建設,印發《金東區農業「標準地」改革實施方案(試行)》,以土地集中流轉為依託,推動耕地「碎片化」向「集約化」轉變。以無廢城市創建為目標,深入推進肥藥兩制改革和農業廢棄物收集,建設美麗田園。加大全面開展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深入調研分析全區村級債務情況,起草《農村債務化解五年行動方案(2020-2024)》,探索尋求化解農村債務的有效途徑,維護村級組織正常運轉、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三是數字賦能強動力。積極搭建數字「三農」協同應用平臺,建設1個大數據倉,繪製1張鄉村重要資源信息圖,打造1個統一的數位化工作平臺,集成5大領域數位化應用系統。依託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著力發展智慧農業,效益農業。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體系化農業數字經濟。依託金東益農信息服務中心平臺,發揮村級益農信息社作用,通過營銷宣傳,提高農業附加值,應用直播帶貨等新的網絡營銷手段,推動傳統農產品銷售渠道轉型升級。
(金東區農業農村局,農村信息報 作者系金華市金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何建軍)
【來源:省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