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初爆發新冠病毒疫情的時候,中國很快控制住了疫情,但很多國家對病毒的肆虐並未重視起來,甚至採取一些與眾不同的抗疫方式。現如今我國的疫情早已平復下來,歐洲各國卻也迎來第二次疫情。
瑞典群體免疫失敗
疫情的形勢遠比第一波疫情要來勢兇猛得多,很多歐洲國家不得不採取封禁措施,但顯然現在為時已晚,疫情的蔓延讓歐洲很多國家手足無措。其中歐洲的一個國家瑞典對待疫情的方式格外不同。
之前瑞典遭受疫情的衝擊下選擇「群體免疫」,這一方式當時受到很多歐洲國家大力推行。甚至連美國也曾準備讓年輕人進行群體免疫試圖解決疫情的失控問題,但最終美國並未推行下去。
反而這一方式讓瑞典得以實施,但結果讓人瞠目結舌,由於群體免疫致使瑞典的疫情更加嚴峻。本來瑞典若及時採取封禁措施,或許病毒沒有現在這麼猖獗。當時瑞典不想經濟受到重創,便實行群體免疫,但結果讓瑞典意想不到的是,通過群體免疫瑞典很多人因新冠病毒失去生命。
瑞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本想通過群體免疫來緩解瑞典國內的疫情,結果發現疫情越來越嚴重,甚至由於疫情的衝擊,經濟出現嚴重下滑。截止到目前,瑞典確診人數已多達36萬人以上,死亡人數接近8000人。雖然這一數據在全球乃至歐洲都不算高。但對於瑞典這個國家的人口來說,這一數據顯然已經很高了。
採取群體免疫的瑞典,此時也意識到疫情的嚴重,開始對自國設置封禁措施。另外此前英國也曾推行群體免疫,但如今英國首相鮑裡斯,也患有新冠病毒,這讓英國心有餘悸不敢再提群體免疫半個字。
現在歐洲很多國家疫情非常嚴重,美國的疫情一直未得到緩和。反觀數月前,英國還在叫囂群體免疫,如今也默不作聲。另外,很多國家都已採取封禁措施和有效距離。由於疫情的影響,歐洲的疫苗也出現各種問題,導致疫苗一上市就接連發生問題。
另外,疫苗的研製還在進行,疫苗的推出未來在歐洲接種可謂是撲朔迷離,畢竟之前歐洲接種的疫苗已多次發生問題,但現在歐洲各國已經不再提出群體免疫,來遏制本國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