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他愛的比你多

2020-09-05 酒後電影

極致的欲望成就了極致的美學,或者說,極致的美學孕育了極致的欲望。這部電影創造了6個星期的美學時空,情景交融的音樂、繪畫,豐富的色彩,跌宕出一段極純極美的愛情。

這份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愛情,也必須是男人與男人才會有的美感,因為女人有時太柔弱,少了力量的對抗而不完美。女性身上的多愁善感必然會損失很多激情,加之女性身體顯露的尺度仍受到不小的限制,所以這部片子用男性戀情來表現是恰當不過的。


是男性戀情,而不是同性戀,當一段完美的戀情發生時,投入的是彼此的全部,人們只會注意中間的情,不再那麼執著於中間的性。


一段純美的戀情至少有五個階段:排斥,遇到另一個自己,不適應;吸引,自己終究愛上自己;曖昧,不知道對方的心意;熱戀,伸出去的手被接受;分離,跟愛情一樣永恆,遲早的事。


細細地扒一下鏡頭,就會發現導演用無比準確、又無比自然的手法,製造了一個絕對純美而又真實的世界。義大利北部的鄉村,夏天陣陣蟬鳴鳥語,不經意中透露的文藝復興的氣息,也直白地表達了導演的態度:電影不是為了告訴你什麼道理,它就是真實的一部分。▼



蒂莫西·柴勒梅德飾演的男主人公Elio長得非常像雕刻中的美男子,充滿了陰柔、抑鬱、深沉的美感。恰當好處的身體線條就是屬於17歲這個年紀,這個年紀的人對走進地盤的人是有敵意的。▼




Oliver是Elio父親帕爾曼教授的學生,他們研究的課題正好是雕塑和希臘文化。他是美的象徵,全身上下無死角地透露著年輕男人的性感和風情。


導演和演員在人物造型上追求一種流動的雕塑感,給人物注入了力量。▼



攝影師的鏡頭像人物的目光一樣在變換,每次Elio在窗臺上觀察Oliver的時候,用的都是俯拍的鏡頭。這時鏡頭就變成了Elio的眼睛,Oliver對自己的身體和姿態很自信,流露出的美感讓Elio不知不覺愛上了他。


看著看著就喜歡了,導演用目光似的鏡頭帶著觀眾理解了這份情感是怎麼生發萌芽的,而不突兀。▼



空間中有空間在延伸,就像情感在不斷滋長一樣。導演在空間設計上,用了大量的一個空間與另一個空間對話,讓觀眾對空間有了更多想像,讓人物的感情在延伸的自由流淌、生長。


Oliver來到Elio家的第一天,他睡醒後從窗口觀察廚房。Oliver站的位置、保姆瑪法爾達的廚房、窗外的花園三重空間的明亮度一層層加強,給人一種愉悅的透視感。


正是這樣一種愉快的氛圍,Oliver像待在自己家一樣輕鬆。▼



帕爾曼的書房牆壁上的鏡子映射著Elio正在看書的身影,鏡子像一個畫框,框內框外形成了一種空間上的隔離感。


反映了Elio內心對Oliver的排斥,當父親誇讚Oliver滿分時,他毫不留情面地說:「他每年都這麼說」。▼



Oliver的女友奇亞拉來找他,此時的Elio對這個情敵並不友好。窗口形成的畫框跟鏡子形成的畫框原理差不多,一樣產生空間上的隔離感。▼



當兩人心意相通時,大多採用延伸的多重空間來表達。


Elio偷吃豆子,Oliver親密地打了一下他的手,表明兩人的關係已經到達一種心意相通的境界。▼



Oliver準備坐車離開,兩人都想走到門的對面,只是這時出現的車站人員把門嚴實地關上了。▼



三角造型既有舞臺美感,又能表達人物關係和力量的對抗。


Oliver幫著母親安娜拉摘杏時,Elio走了過去,推開了Oliver,表現了男孩暗暗地對母親有佔有欲。▼



帕爾曼教授在知道兒子跟學生的戀情後,他的心情一定是複雜的。這個三角造型也暗示著一種對抗關係,但這個研究了一輩子美學的人,年輕時跟兒子一樣有過類似的經歷,他選擇了成全,並沒有扼殺這段戀情。▼



Elio的女友瑪西亞在樓梯上與Oliver第一次見面,樓梯的轉角將畫面切割成幾個小小的三角形,預示著兩人在感情上將會是一次狹路相逢。▼



德國劇作家萊辛在《拉奧孔》中說:「在古希臘人看來,美是造型藝術的最高法律」。為了保持美感,導演注重每個細節。


保姆叫吃飯如果用喊的,就不美了,導演用鈴聲代替不具美感的叫喊聲。▼



東方繪畫注重意蘊,西方繪畫則表現人類徵服的力量,導演把西方繪畫拍成了現實生活的場景。安格塞斯抓了一條魚回來,魚還是活的,魚很漂亮,Elio親了親魚嘴。▼




還是更喜歡東方繪畫中的留白,滿紙春水的感覺。▼



電影中的配角造型也是非常考究的,管家安格塞斯趟在草地上,桃樹葉的影子打在他的臉上,陽光滿溢,完全沒有老態。旁邊的草帽和小花增添了安靜的美感。▼



路人奶奶腿上的大白碗和闊腿褲的顏色是一樣的,明亮、舒適。右邊的兩個竹籃筐裡的青豆顏色鮮豔,跟旁邊石凳下的小花相映成趣。背後的通道作為一個景深畫框,突出了路人奶奶的立體感。

導演通過這些細節營造出一種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的意境,在這樣的情境中產生的愛情才越發顯得珍貴。▼



Elio十七歲,荷爾蒙暴棚,一開始對Oliver產生的是情&欲上的佔有。導演用了大量色溫很高的暖色系來表達這種情感,觀眾的情緒也不自覺地得到感染。


他們吃的第一頓飯,深金橙的杯碟、南瓜色的茶湯、血紅色的桃子、明黃的杏......就連Oliver扎破雞蛋爆出來的蛋黃都有一種濃鬱的誘惑感,有點隨性粗獷的Oliver的隨性粗獷不自覺地吸引著Elio。▼



母親安娜拉第一次榨的杏汁是正黃色,整齊地裝在玻璃杯裡,對應牆上整齊地泛著金色字體的書籍,有一種顏色重量遞進的層次感。▼



Elio的書是小面積的橙色,安格塞斯拿的水桶在遠處是較大面積的橙色,符合繪畫中「近大遠小」構圖原則。


黃色、橙色是暖色系中最具代表性的顏色,在影片中起到敘事的功能,表現人物情感在不斷升溫。▼



當他們即將分離時,則使用了冷靜的藍色,不僅作為背景的汽車是藍色,連一家人(這時Oliver已經算家人了)的著裝顏色都是冷調藍色。


藍色代表著理智、冷靜,Oliver結束學習必須回到美國的現實生活中。▼



紅色代表著生命的開始,Oliver的離開讓Elio不能接受,他穿著紅色縮成了一團,而背景中的汽車也是跟他的衣服顏色同一個色系。▼



有人不相信愛情,並不是沒有遇到對的人,大概是沒有遇到正確的顏色、空間、氛圍。如果你期待愛情,那麼走到陽光底下,騎著單車,陽光底下的人更容易脫去防備和偽裝,表達真實的自我。▼


如果你相信愛情,就要相信他愛得比你多,願意完全接納你。▼



這麼美的地方就是用來談戀愛的,管他什麼性別!▼



Elio很幸運,有一個開明善解人意的媽媽,當她發現兒子彷徨猶豫時,告訴兒子:「他愛的比你多。」還用《七日談》裡的故事鼓勵兒子去表白:「去表白,還是去死?」


誰愛得比較多?誰先表白?這兩個白痴問題總是牽絆著相愛的人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計較這些。


如果量入為出,他愛得多則多,他愛得少則少,這樣被動的愛情怎麼會美好?愛情讓人患得患失,讓人卑微,他先表白並不能減少患得患失,何不自己掌握主動權?▼




父親在他失戀後告訴他:


「你這麼聰明,一定知道,你們的感情有多珍貴多特別。你們的經歷與聰明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卻又毫不相干。你們相遇是彼此的幸事,因為你也很優秀,你們都受著對方的誇讚。在最措手不及的時刻,自然總是狡猾地找到我們的致命軟肋。」


「現在,你或許想斬斷一切情愫,再不想有任何瓜葛。不過,坦然接受曾經的情感吧。你們有過一段美好的友誼,或許超越了友誼。我想,多數父母只會希望這種事煙消雲散,祈禱孩子能恢復正常。為了所謂儘快痊癒,我們壓抑了自己太多天性,以致年歲未達而立,心卻早已枯竭。每當踏入新的感情,能付出的情意就越發淡薄。」


「但若只為麻痺自己,不為情所困,何其浪費。我們的內心和身體,都是無二的賞賜,而不經意間,你的心便已經枯竭。至於身體,總有一天,會再無悅者,更別說有肌膚之觸。此時此刻的悲傷和痛苦,不要扼殺掉,與痛攜手而來的,是你經歷的快樂。」▼



影片中很多很美的空鏡頭,適當地把情緒和氛圍表達得剛剛好,單單用空鏡頭都能說一個完整的故事。▼



千迴百轉的萬般心痛,皆因享受過一般人未曾享受過的快樂,冷暖相遇,凝結成了眼中將要掉下來的一滴淚。▼


相關焦點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請以你的愛找尋我
    愛到什麼地步才會想要你擁有我的名字?「那個吻和你的襯衫,是我從你那裡得到的一切。」一段只有六周短暫歡愉的情感,卻讓人刻骨銘心,以跨越數十年的長度去懷念。  而艾埃利奧心中的想法卻未曾說出口:  「  如果你什麼都記得,如果你真的和我一樣,那麼在你明天離開以前,或即將關上計程車門的瞬間,當你已經向其他每個人都告別,此生已再無其他的話可說時,那麼,就這一次,請轉身面對我,即使用開玩笑的口吻,或當作事後無意間想起。當我們在一起時,這對我來說可能極為重要。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和我說「我愛你」
    @《巴黎小情歌》 愛我少一點,但愛我久一點。 @《愛在日落黃昏時》 即使一個人,也比兩個人在一起卻感到孤獨好。 @《一天》 這麼多年,這麼多人經過我的生活,可是為什麼偏偏是你 看起來好像最應該是過客的你,在我心中佔據了這麼重的地位。
  • 《藍宇》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兩位相遇奧利弗就是穿著墨綠色的外套   埃利奧穿著粉紅色上衣成熟穩重的奧利弗跟 的命運由此開始交錯縱橫。《藍宇》這部片子兩位主人公開始的身份就處於不同的地位,陳悍東以一個意氣風發的公子哥出場,藍宇則是初生牛犢懵懵懂懂的大學生。開場沒有用多餘的手法,而是簡單直白的告訴我們陳悍東,藍宇的性取向。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2017年最美的故事
    今天要和大家講的就是它——《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但是,《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證明了,美好清新一樣可以製造出動人心弦的強烈情感。《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把個體覺醒、愛情、代際間的交流和傳承中最美好的一部分傳達了出來。給觀眾帶來愛與美的感受,這是電影最原始最直接的魅力所在。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續集要來了?
    2017年的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肯定已經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經典之作。《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叫好又叫座,不僅於影評和觀眾之中創下絕佳口碑,在全球更收穫4120萬美元的超高票房,還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四項提名,並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
  • 瓜裡畫電影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就像你過去所做那樣,看著我的臉,與我四目相接,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影視原聲然後像其他人一樣,教育我說必須多出門,多交朋友,還有,交了朋友以後,對待他們不要那麼自私?他打算扮演心理醫師兼家庭友人嗎?還是我又完全誤解他了?「根本稱不上什麼智慧。我說過,我什麼都不知道。我懂書,我懂怎麼把字穿在一起,但這不表示我知道該怎麼談論對我最重要的事。」「你現在做的就是呀……從某方面來說。」「對,從某方面來說。我總是這麼表達事情:從某方面來說。」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影評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是近期看過最有感覺的電影,很推薦大家一個人安靜的觀看。看完後久久不能平復自己的情緒,不是那種可以釋放出來的情緒,是很隱晦很難用語言去表達去描述的情緒,這種感覺很奇妙。仿佛你離他們很近,就像一個透明人般圍繞在兩人身邊,一起經歷了那個難以忘懷的夏天。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因為你走不出柜子
    已經有人預言,《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將繼《月光男孩》之後,讓彩虹旗再次飄揚在奧斯卡頒獎禮上。不過,相比《月光男孩》包含了種族、性取向等外延話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顯得過於簡單,而且某種程度上,本片十分古典,有如十八、十九世紀歐洲上流社會故事——成熟的家庭教師與情竇初開的少女之間懵懂的愛情。只不過,在《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裡,情愫發生在同性之間而已。
  • 電影劇本《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電影劇本《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丨在我捉襟見肘的青春裡,你是最接近愛情的定義。2020年12月7日這是劇叔第 105 天 連續不間斷更新劇本第105天陪伴你的故事是《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喜歡看書的人善於隱藏真實的自己。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一部很經典很經典的同性電影感情刻畫很細膩 主要甜茶真的不要太甜
  • 電影推薦|《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部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該片改編自安德烈·艾席蒙的同名小說,講述了24歲的美國博士生奧利弗在義大利結識了17歲的少年艾利歐,兩人從而發展出一段曖昧關係的故事。主演為驚豔一眾少女的提莫西·查拉梅,即少女們口中的「甜茶」,另一位主演叫艾米·漢莫,因在曾經出演的電視劇中留下了猛男的印象,被稱為「錘子」。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一幀幀特寫鏡頭的背後,是真摯的愛
    田野小路中,我遙遙望著你的背影,便是那般的滿足與雀躍;池塘邊你笑著看我的目光,又是那般的澄澈和動人;在充斥著蟬鳴聲的夏日夜晚,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只是回味所愛之人的一個微笑。愛情是一場試探,在你來我往間蔓延艾裡奧的暗戀總是在試探中進行,愛情最好的模樣,莫過於我喜歡你,而我恰好發現你也喜歡我。艾裡奧不知道的是,奧利佛早已對他有意。電影中有一個杏子的特寫鏡頭,由這個杏開始,奧利佛就和艾裡奧的父親一起討論杏子這個詞的詞根演變。
  • 能拍出《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根源在導演的孤獨
    在其最新的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由作為導演的他和詹姆斯·伊沃裡改編自安德列·艾席蒙的小說——瓜達尼諾繼續增強了他在華麗的《我是愛》(2009)和《假日驚情》(2015)中已經證明過的敏感,並且也證明了自己是一位兼顧風格和故事的大師。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你我相愛的時候,就是愛情最好的模樣
    在2018年第90屆奧斯卡獎上,一部《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橫空出世,引起廣泛熱議。為什麼這部電影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今天,就讓小A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這部至今仍讓眾多影迷們念念不忘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結局,你真的看懂了嗎
    沒看到《夏日終曲》的人,我相信是無法看懂這部電影的精髓和細節的;當然看過電影的人也未必看得懂書籍,它的咬文嚼字、戛然無味比任何一場歇斯底裡的愛情更讓人痛苦,因為你面對的是來自埃利奧內心深處真正的思考。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第二部劇情簡介
    消息剛發布就有許多網友提前慶祝了,目前有2w+豆瓣網友在等續集:《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美國博士生Oliver與義大利小鎮少年Elio的夏日初戀故事。突如其來的愛彷佛林中奔出的獸,攫住17歲少年Elio的身與心。他愛上的人大他7歲,是一位來義大利遊歷的美國大學生。兩人對彼此的著迷、猶疑、試探,讓情慾在流動中迸發,成就了一段僅僅 為時六周的初戀。它給男孩留下一生的印記,因為他們在悶熱仲夏夜裡發現的,是此生再也無法尋找到的東西:完整的、徹底的親密。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夏日終曲及戀情的終結
    詹姆斯·伊沃裡在今年第9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89歲的詹姆斯·伊沃裡憑藉《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拿到了最佳改編劇本獎。這部橫掃頒獎季的影片改編自安德烈·艾席蒙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發生在十七歲的義大利少年艾力奧與美國大學生奧利弗之間的一段戀情故事。
  • 經典同性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看完後那種滿足啊~~~~~~~~這劇有多成功,看它獲得的那幾個獎就足以證明了。我不劇透太多,具體尼萌就自己看啦(其實我是詞窮,詞窮限制了我對此片的讚美之辭~~~)總的來說,《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瀰漫著荷爾蒙氣息,是充滿情慾的,但是又沒有直接裸露的床戲,而是通過暗示或間接展示給觀眾留下了充足的想像空間。當然有一些讓人覺得羞恥(此處為褒義!我說的~)的情節,比如那場著名的桃子戲,少年把玩著桃子,玩著玩著,他慢慢地把中指插進桃子凹陷的地方.嗯還有聲音.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青春無懼,放肆去愛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是改編自安德烈·艾席蒙的同名小說,該片獲得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影片中涉及許多敏感話題,同性,青春,愛情,可望不可及的總是很美好,片中細膩的拍攝手法和角度給人留下浮想聯翩的空間,更加沉迷,置身其中。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原著:情愛背後是生生不息的希臘哲學
    然而小說《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卻獨到地把情愛放置於豐富的希臘哲學文化當中。情慾的偏好、衝動與吸引,其背後充滿了思辨暗示,勾畫了人類性別和親密關係的過去和未來。《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小說的主人公艾裡奧一家是生活在義大利的猶太人,父母都是人文學者。這年夏天,家裡要接待一位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教授奧利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