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人巴菲特:美國永遠不會出現債務違約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智通財經APP

(全文約1600字,讀完需要4分鐘)

四月,潘帕斯雄鷹再度折翼。

阿根廷提出全面的債務重組,成為首個受衛生事件衝擊「倒下」的國家。其經濟部長古斯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阿根廷處在「事實違約」狀態,目前無力償還債務。

他強調,阿根廷已經在執行一項「假設沒有外部信貸的計劃」,承認未來三年內阿根廷不會償還任何債務。

同樣是四月,同樣受衛生事件影響,美國財政部在三個月內借款3 萬億美元用於刺激經濟,這一創紀錄數字令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借款1.8萬億美元相形見絀。

美聯邦預算委員會(CFRB)警告稱,美國財政赤字和債務水平將達到二戰以來的最高水平。

而在上周六,在伯克希爾哈撒韋(BRK.A.US)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億萬富翁沃倫巴菲特用簡單的語言表達了他對此事的看法:美國永遠不會出現債務違約。

當一位關心此事的股東問他是否存在風險時,他沒有支吾其詞,而是以「不」開頭。

巴菲特說:「如果你用自己的貨幣發行債券,貨幣會發生什麼變化將是一個問題。」「但你不會違約。美國發行本幣債券是明智之舉。」

巴菲特指出,其他國家不這樣做。

「阿根廷現在有一個問題,因為債務不是以本國貨幣計價的,很多國家都有這個問題,」他說。「很多有能力的國家將來也會遇到這個問題。」

顯然巴菲特是對的。據公開資料顯示,阿根廷政府已在四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文件,擬發行約517億美元的新債券。

多年來,由於減稅和支出造成了收入與流出之間日益擴大的差距,許多人擔心不斷增長的國家債務。但在他的解釋中,巴菲特強調了美國財政部與個人支票簿的不同之處。

政府擁有印刷機,主要是為了將錢支付給債券持有人。

「欠別人的錢是非常痛苦的,」巴菲特說。「如果我能發行一種巴菲特幣,如果我有一臺印刷機,如果我能借錢,我就絕不會違約。」

這是現代貨幣理論和長期擔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經常說的一句話,他曾說過類似的話:「美國可以償還它的任何債務,因為我們總是可以通過印鈔來償還。因此,違約的可能性為零。」

人們擔心的主要問題是通貨膨脹。

「你最終獲得的購買力可能是有疑問的,」巴菲特說。

但美國是否能償還其所欠的美元是毫無疑問的。這位「奧馬哈先知」回顧了標普下調2011年美國信用評級時的情況。

「對我來說,那沒有意義,」他說。「你怎麼能把任何一家公司看得比一個能印錢給你的人還強呢?我就是不明白。所以不用擔心政府違約。」

巴菲特隨後談到了頻繁發生的政府關門事件,這些事件都是由於兩黨關於提高債務上限的爭論引起的。

「我覺得這有點瘋狂……對債務有這些限制,」他說。「然後政府停止了討論,爭論是否要增加限制。我們將提高債務上限。」

巴菲特指出,這些債務「不會被償還,而是會被償還」,他還提到了上世紀90年代的那段時期,當時債務下降,美國只是創造了更多。

「當債務下降一點,國家就會印刷更多的債務。這個國家的償債能力將會增長,」他說。「但關鍵是要繼續借入本國貨幣。」

在股東大會上,巴菲特也透露,已全面清倉美國四大航空公司,承認抄底航空股是個錯誤。

巴菲特說,「我們要賣不是賣一部分,而是全部賣掉。我們要改變注意,會全部賣出。如果我們的想法改變,不會一半一半地做,會一下子進行到底,可能賣的時候,賣價比收購價低很多,但航空公司的股票總是以大額的交易進行,所以我們把整個賣掉了。」

與此同時,伯克希爾哈撒韋帳面上的現金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1370億美元。

巴菲特也承認,其實伯克希爾根本不需要在手頭保留如此巨額的現金。

「我們什麼都沒有做,因為我們並沒有看到富有吸引力的目標。」巴菲特在公司史上首次線上股東大會上解釋道,2008年和2009年那些交易也可以看作是「對全世界的聲明」,「看上去,這都是些明智之舉,可是今天的市場上,並沒有類似的環境。」

2008年金融危機後,伯克希爾憑著雄厚的財力,扮演了終極放款者的角色,與一系列知名企業籤署了非常有利的注資協議,得以坐享高達10%的年度股息。

但這一次大崩盤,美聯儲殺了出來,拋出了一系列史無前例的緊急措施,讓巴菲特始料未及。而對於這次巴菲特割肉清倉的航空股,美國更是直接給予數百億美元紓困資金。

無限QE之下,股神手握千億美元卻無底可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不違約?——理解全球債務危機的全新視角
    在巴林銀行仍在為1890 年阿根廷違約引發的危機感到心煩意亂,羅斯柴爾德家族逐漸失去在國際事務中無與倫比的地位時,摩根大通和洛克菲勒等強大的華爾街新銀行家開始接管國際借貸。顯而易見的是,美國投資者基本沒有從19 世紀英國投資者的經驗中吸取教訓。
  • 危險的關係-華晨債務違約
    原標題:危險的關係-華晨債務違約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作者:沈奇 安然10月24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存續債券「17華汽05」,發生實質性違約;原本應於23日兌付本金10億元,利息5300萬元。這是繼此前銀行貸款、信託以及保險資金債券計劃違約之後,華晨集團首次在公開債券市場上違約。
  • 長江宏觀趙偉:1997年,韓國如何處理債務違約?
    報告要點  1997年韓國債務危機重創經濟;與韓國不同,信用風險對中國影響可控  近期,我國信用違約事件頻現,市場擔憂增加;類似違約現象,在韓國轉型期間也曾出現,並在亞洲金融危機前後達到頂峰去槓桿持續推進下,1998年韓國經濟增速為負(-5.5% ),較1997年(5.9%)進一步下跌,直到1999年才出現改善。與韓國被動去槓桿不同,中國為內外部環境穩定背景下主動去槓桿,對風險承受能力遠勝於1997年的韓國,受信用風險暴露影響總體相對可控。  報告正文  1997年,韓國如何處理債務違約?  事件:近期,信用違約事件頻現,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 別抄作業,從段永平被套割肉說起,美國銀行(BAC.US)CEO講述巴菲特...
    雖然清倉了航空股,巴菲特仍舊重倉銀行股, 4月15日,伯克希爾又增持了美國合眾銀行(USB.US)。5月2日的股東會上,巴菲特明確表示,美國銀行系統現在不是問題,銀行股投資沒有讓他煩惱。過去的幾十年裡,巴菲特在銀行股上有過不少成功的投資,與其看巴菲特的操作去抄作業,不如看一看他對這些公司行業的具體分析。
  • 華晨集團被申請破產重組,債務違約會是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在被供應商申請破產重整後,華晨汽車確認債務違約。11月16日,華晨汽車集團發布公告稱,目前華晨汽車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因企業資金緊張,續作授信審批未完成,造成無法償還。
  • 2020年地產目睹之怪現狀:破產房企超270家,違約債務暴漲533%
    進入2020年,違約隊伍中甚至出現「千億房企」。泰禾集團是目前違約金額最多的一家房企,7月以來,該公司就陸續傳出債券違約消息,全年累計8隻債券違約,違約金額高達165億元。三盛宏業在2019年上半年首次進入百強榜之後就被爆出資金問題,董事長陳建銘一度因為無法兌現公司理財產品而聲淚俱下,但這仍無法阻止2020年債券違約的事件發生。
  • 從40封巴菲特年度致股東信中,我學到了24條經驗
    「收益不會以平穩或不間斷的方式出現;從來都不會。我們會經常抱怨我們的政府。但是,最有把握的是,美國最美好的日子還在前方......美國人結合了人類的聰明才智、大批有才華、有抱負的移民,以及法治,創造了我們祖先無法想像的財富資源。」 在巴菲特看來,正是這種制度、心態和環境的混合讓「美國的經濟魔力」保持「活力和健康」。
  • 50年前的巴菲特或能給些靈感
    50年前巴菲特的舉動,或許能給予你一些啟發。上世紀70年代,巴菲特買下了《布法羅晚報》,這份報紙本沒有周日版,但巴菲特從中看到了商機,開始為其發行周日版。《華爾街日報》上世紀70年代的一篇老文章引用了巴菲特一位合伙人的話:「巴菲特把擁有一份有市場優勢的報紙比作擁有一座不受管制的收費橋梁。
  • 疫情下美國槓桿貸款違約風險累積,CLO成新地雷?
    另一方面,根據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信息,美國槓桿貸款市場呈現出貸款合約約束下降的特徵,80%槓桿貸款的合同採取「輕契約」的形式(covenant-lite)。「輕契約」是一種觸發契約(Incurrence covenant),只有發行人採取如支付股息、進行收購、發行更多債務時等行動時,才需要按照合約規定進行財務測試。
  • 殭屍國企成信用債違約「主角」,市場風險可控需警惕無序違約
    山西國資運營公司信中承諾,將「積極履行好出資人職責,營造省屬企業良好信用環境,充分保障債權人權益,確保到期債權不會出現一筆違約」。上周末,「永煤債」煽動了下翅膀,整個信用債市場遭受衝擊。近日,河南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控股」)一筆10億元超短融債的「意外」違約,引發了信用債市場的巨震,導致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 債務違約,銷售羸弱,依賴寶馬,華晨能否再次Brilliance?
    不過最近華晨汽車卻過得比較暗淡,10億債務違約讓這個沉默多時坐擁千億級規模的汽車企業黯然走到臺前。10月23日到期的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規模為10億元的私募債「17華汽05」未能按期兌付,該債券發行於2017年10月,票息5.3%,期限為3年。
  • 股神巴菲特告誡兒女:世界上這2種人永遠都不會富有,希望不是你
    這一切也都讓父親巴菲特感到驕傲。巴菲特認為他最大的成就不是股票投資,而是對子女的教育,他說這才是世界上最穩賺不賠的投資。他告誡子女:世界上有兩種人永遠不會富有,不值得深交。永遠不會富有的第一種人:及時行樂的人雖然我們提倡「活在當下,不追憶從前,不憂慮未來」,但這和「及時享樂」並不是同一個概念。前者意味著我們不要追悔過去,珍惜時光做有意義的事,而不是今天就要把所有的金錢和時間都揮霍一空,買名牌奢侈消費品,過著刺激激情的生活。看上去快活瀟灑。
  • 65億元債務違約,華晨集團的破產重整多米諾骨牌倒下?
    深陷債務危機的華晨集團,日漸被推向破產重整。11月16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晨集團」)發布公告稱,目前華晨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對於持續至今的債務危機,華晨集團解釋稱因企業資金緊張,續作授信審批未完成,造成無法償還。
  • 中金首席彭文生:經濟復甦大方向不會變 但要警惕債務問題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對話彭文生:經濟復甦大方向不會變,但要警惕債務問題|首席看市「明年甚至後年,債務問題可能是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和挑戰。」我們的基準判斷是疫情不會失控,近期不會再出現類似上半年那種非常糟糕的情形。因此,復甦的大方向不會改變,但節奏上會受些影響、結構上會有些變化。現在看今年全年的GDP增速大概在2%左右,預判明年GDP增速可能會達到9%,但這也不代表明年經濟就特別好,主要是受低基數影響。而結構上看,今年出口很強,明年可能會相對弱一點,國內需求則會強一些。
  • 黃金大空頭巴菲特買入黃金股,帶來什麼樣的信號?
    巴菲特認為黃金沒有回報,無法估值。 黃金作為非生產性資產,黃金自然是沒有「生產能力」的。這也就是說,黃金本身變不出更多的黃金,也變不出其他的任何價值。 這就是我們在《黃金能漲到4000美元嗎?》中提到的,黃金是一種孽息資產,一種不會產生利息的投資品。
  • 2020巴菲特股東會:「看不清疫情,對未來30年保持樂觀,不做空美國」
    巴菲特「獨白」時間 疫情對健康衛生和經濟的影響不可能出現更壞的結果 想必每個人腦海中當前都充斥著這種想法,(疫情)已經爆發一兩個月了,現在美國的衛生健康狀況如何?尤其是美國的經濟情況如何?
  • 光一科技的「多事之秋」:業績下滑,實控人債務違約部分股份被拍賣...
    上半年營收淨利雙雙下滑、實控人債務違約部分股份被拍賣、公司存違規提供財務資助等"三宗罪"被下發監管函,光一科技似乎陷入了"多事之秋"。實控人債務違約所持部分股份已被司法拍賣9月14日晚間,光一科技發布了關於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部分股份被司法拍賣的公告。公告稱,因涉及債務違約,公司實控人龍昌明所持478.4萬股、龍昌明一致行動人熊珂所持316.42萬股股份已被公開拍賣。
  • ...版_企業債券各項改革工作平穩推進 三舉措應對債務風險和違約處置
    大 | 中 | 小
  • 違約「黑天鵝」飛舞,信用債市場遭遇腥風血雨
    從1997年至今,以CCC級信用債違約率為例,2001年和2009年違約率較高,分別為11.5%和10.9%。  以美國為例,1998年上半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不斷發展,其影響程度比預期的嚴重很多,日本經濟形勢惡化。8月,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倒閉遇上俄羅斯主權債務違約,劇烈衝擊了原本就動蕩不安的國際金融市場。
  • 當一國債務超過GDP130% 意味著什麼?52個國家中有51個國家變相...
    隨著美國債務水平攀升至140% GDP的歷史高位,對於美國政府違約的擔憂開始籠罩市場。自1800年以來,52個國家債務佔GDP比例超過130%的國家中,51個國家最終違約。對衝基金Hirschmann Capital研究發現,自1800年以來,52個國家總債務佔GDP比例超過130%的國家中,51個國家最終違約。違約的方式多種多樣,包括重組、貨幣貶值、高通脹或直接債券違約等多種方式。唯一的例外是日本,但該研究認為日本政府違約只是時間問題。市場的焦點目前集中在美國政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