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通財經APP
(全文約1600字,讀完需要4分鐘)
四月,潘帕斯雄鷹再度折翼。
阿根廷提出全面的債務重組,成為首個受衛生事件衝擊「倒下」的國家。其經濟部長古斯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阿根廷處在「事實違約」狀態,目前無力償還債務。
他強調,阿根廷已經在執行一項「假設沒有外部信貸的計劃」,承認未來三年內阿根廷不會償還任何債務。
同樣是四月,同樣受衛生事件影響,美國財政部在三個月內借款3 萬億美元用於刺激經濟,這一創紀錄數字令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借款1.8萬億美元相形見絀。
美聯邦預算委員會(CFRB)警告稱,美國財政赤字和債務水平將達到二戰以來的最高水平。
而在上周六,在伯克希爾哈撒韋(BRK.A.US)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億萬富翁沃倫巴菲特用簡單的語言表達了他對此事的看法:美國永遠不會出現債務違約。
當一位關心此事的股東問他是否存在風險時,他沒有支吾其詞,而是以「不」開頭。
巴菲特說:「如果你用自己的貨幣發行債券,貨幣會發生什麼變化將是一個問題。」「但你不會違約。美國發行本幣債券是明智之舉。」
巴菲特指出,其他國家不這樣做。
「阿根廷現在有一個問題,因為債務不是以本國貨幣計價的,很多國家都有這個問題,」他說。「很多有能力的國家將來也會遇到這個問題。」
顯然巴菲特是對的。據公開資料顯示,阿根廷政府已在四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文件,擬發行約517億美元的新債券。
多年來,由於減稅和支出造成了收入與流出之間日益擴大的差距,許多人擔心不斷增長的國家債務。但在他的解釋中,巴菲特強調了美國財政部與個人支票簿的不同之處。
政府擁有印刷機,主要是為了將錢支付給債券持有人。
「欠別人的錢是非常痛苦的,」巴菲特說。「如果我能發行一種巴菲特幣,如果我有一臺印刷機,如果我能借錢,我就絕不會違約。」
這是現代貨幣理論和長期擔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經常說的一句話,他曾說過類似的話:「美國可以償還它的任何債務,因為我們總是可以通過印鈔來償還。因此,違約的可能性為零。」
人們擔心的主要問題是通貨膨脹。
「你最終獲得的購買力可能是有疑問的,」巴菲特說。
但美國是否能償還其所欠的美元是毫無疑問的。這位「奧馬哈先知」回顧了標普下調2011年美國信用評級時的情況。
「對我來說,那沒有意義,」他說。「你怎麼能把任何一家公司看得比一個能印錢給你的人還強呢?我就是不明白。所以不用擔心政府違約。」
巴菲特隨後談到了頻繁發生的政府關門事件,這些事件都是由於兩黨關於提高債務上限的爭論引起的。
「我覺得這有點瘋狂……對債務有這些限制,」他說。「然後政府停止了討論,爭論是否要增加限制。我們將提高債務上限。」
巴菲特指出,這些債務「不會被償還,而是會被償還」,他還提到了上世紀90年代的那段時期,當時債務下降,美國只是創造了更多。
「當債務下降一點,國家就會印刷更多的債務。這個國家的償債能力將會增長,」他說。「但關鍵是要繼續借入本國貨幣。」
在股東大會上,巴菲特也透露,已全面清倉美國四大航空公司,承認抄底航空股是個錯誤。
巴菲特說,「我們要賣不是賣一部分,而是全部賣掉。我們要改變注意,會全部賣出。如果我們的想法改變,不會一半一半地做,會一下子進行到底,可能賣的時候,賣價比收購價低很多,但航空公司的股票總是以大額的交易進行,所以我們把整個賣掉了。」
與此同時,伯克希爾哈撒韋帳面上的現金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1370億美元。
巴菲特也承認,其實伯克希爾根本不需要在手頭保留如此巨額的現金。
「我們什麼都沒有做,因為我們並沒有看到富有吸引力的目標。」巴菲特在公司史上首次線上股東大會上解釋道,2008年和2009年那些交易也可以看作是「對全世界的聲明」,「看上去,這都是些明智之舉,可是今天的市場上,並沒有類似的環境。」
2008年金融危機後,伯克希爾憑著雄厚的財力,扮演了終極放款者的角色,與一系列知名企業籤署了非常有利的注資協議,得以坐享高達10%的年度股息。
但這一次大崩盤,美聯儲殺了出來,拋出了一系列史無前例的緊急措施,讓巴菲特始料未及。而對於這次巴菲特割肉清倉的航空股,美國更是直接給予數百億美元紓困資金。
無限QE之下,股神手握千億美元卻無底可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