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了《海上鋼琴師》,也就看懂了音樂電影

2021-02-14 樂佬

11月25日,銀幕音樂巨作《海上鋼琴師》首映21年後在中國大陸重映,這部經典中的經典為無數人所喜愛和敬仰,在豆瓣電影Top250中排名13,本次重映對音樂電影愛好者來說不容錯過。

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以至於能在電影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電影的主角叫做1900,是一艘巨輪上的棄嬰,在1900年的第一天被船上的一位燒鍋爐黑人大叔撿起,在這新世紀的第一天,黑人大叔為他起名為1900。

他們所在的巨輪是一艘往返於歐洲與美國的豪華蒸汽輪船,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世界中心正在從歐洲向美國轉移,這艘船上載著的不僅是移民,更是他們心中對新世界的嚮往。

而我們的主人公1900,在船上鋼琴家演奏的拉格泰姆(ragtime)音樂薰陶下,逐漸顯露出了非凡的音樂天賦,而他彈奏的音樂充滿了即興的部分,直到好友,也是本片的第一視角,小號手麥克斯告訴他這就叫做爵士,他才知道自己演奏的音樂即為爵士。

在船上,人人都愛1900,他可以穿著漂亮的西服在頭等艙為上流社會的客人演奏爵士,也可以穿著皺皺的襯衫在三等艙為窮人彈布魯斯。但極為諷刺的是,每當輪船到達美國,人們聽到甲板上對自由女神像的歡呼,便拋下1900而去,只剩1900一個人坐在鋼琴面前。

沒有國籍,沒有父母,沒有家人,1900象徵著爵士樂。

永駐船上(歐洲),堅守自我,不食人間煙火,1900又象徵著高傲卻即將被遺棄的歐洲貴族文化。

至此我們大概可以明白,《海上鋼琴師》在音樂背後,講述的是世界中心從歐洲向美國偏移的轉折,也是爵士樂從誕生到發揚光大的黃金歷程。

影片最經典也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那場絕世鬥琴戲,爵士樂的「發明人」傑利·羅爾盛名在外,在聽說有一位天才爵士鋼琴家生活在一艘巨輪上後,他找上門前來挑戰——與其說挑戰,不如說是想要擊敗和羞辱任何頭戴「爵士鋼琴家」光環的人。

而這場鬥琴的過程我們也不再贅述,1900先以《平安夜》堅守了傳統音樂的防線,也彰顯了歐洲貴族文化對美國工業文明的不屑一顧;接著以復刻即興的方式還原了傑利·羅爾演奏的名曲《The Crave》,在技巧上震懾了爵士「發明人」;最後以那首驚世駭俗的《Enduring Moment》完成碾壓,傑利·羅爾只得黯然離去。

富有內涵的隱喻、精彩絕倫的鬥琴、再加上1900在面對愛情金錢(登上大陸)時選擇了留守巨輪,人性的光輝如同最後那場爆炸般閃耀,《海上鋼琴師》足夠經典,不僅作為音樂電影是經典,放之世界影史,也足以留下美名。

當然,世界上還有很多偉大的音樂電影,我們稍作盤點,懷念一下那些在影院被音樂打動的瞬間。

1952年上映的電影《雨中曲》被影迷們奉為「歌舞片之王」,影片描繪了好萊塢的勾心鬥角,也演繹了男主角唐、女主角凱西之間的美好愛情。

其中,唐在俘獲凱西芳心後,在大雨中盡情載歌載舞的片段成為了永恆的經典,「I’m singing in the rain」的歌聲流傳至今。

1965年上映的《音樂之聲》則實實在在影響了無數音樂愛好者,《哆來咪》、《雪絨花》、《音樂之聲》,幾首原聲在世界範圍內都稱得上耳熟能詳,影片本身的精彩也贏得了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是音樂電影迷的必看選擇。

2002年上映的電影《鋼琴家》與《海上鋼琴師》相同,從一位鋼琴家出發描述了時代背景下個人命運的浮沉,又反過來折射出時代的色彩,不同的是《鋼琴家》的背景更為沉重。

斯皮爾曼是一位波蘭裔猶太鋼琴家,二戰期間,他們被趕往了華沙的猶太區,家人相繼被納粹殺害,而斯皮爾曼不得不一直在炮火聲中顛沛流離。在逃亡至一座廢墟建築時,斯皮爾曼遇到了一位喜歡音樂的德國軍官,當他為軍官彈奏鋼琴後,這位軍官不再想要殺害他,反倒是幫助他在廢墟閣樓上活了下來,並且最終熬到了波蘭被解放的那一天。

影片節奏平淡卻觸動人心,斯皮爾曼憂鬱的琴聲讓人對那場戰爭憂悸不已,多希望這世界沒有戰爭。

《愛樂之城》是近年來鮮有的口碑票房雙爆棚的音樂電影,落魄而又對爵士樂痴迷的塞巴斯汀,勤奮而鬱郁不得志的米婭,兩個人在洛杉磯柔美的夜色下展開了一段夢幻的愛戀,也從相互的鼓勵中拾起了追逐理想的勇氣。

然而隨著各自事業的發展他們卻漸行漸遠,終未能成眷屬,那刻骨銘心的美好在告別的霓虹燈下實在是令人意難平。

但電影藝術的偉大在於你能通過膠片去看到那本不存在的未來,《愛樂之城》的結尾,導演用7分鐘盪氣迴腸的蒙太奇,把男女主角本可以實現的未來呈現在了觀眾眼前,無數人為這7分鐘而淚流滿面,我們多麼想就這麼活在電影的世界裡。

值得一提的是,《愛樂之城》的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執導的上一部影片《爆裂鼓手》同樣是口碑上佳的音樂電影,這兩部電影都被提名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遺憾的是均未能獲獎,但並不妨礙我們喜歡並期待著達米恩的下一部作品。

約翰·卡尼這個名字或許在音樂圈和電影圈都不太出名,但是在音樂類電影圈,約翰·卡尼已經是無數青年的引航員了,他的音樂三部曲每一部都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2007年上映的《ONCE》至今是文藝音樂電影難以逾越的高峰,愛爾蘭歌手Glen Hansard和Marketa Irglova近乎本色的出演令人陶醉,賣花女和街頭藝人組成了樂隊,他們的音符同時帶有愛爾蘭民謠的溫暖和易於傳唱的流行度,而故事也沒有落入俗套的圓滿結局,他們因音樂而相遇,但無法平行,交叉之後各自生活,遺憾也美麗。

2013年上映的《Begin Again》是約翰導演的迄今為止的最大作,「英倫玫瑰」凱拉奈特莉、Maroon 5主唱騷當、「綠巨人」馬克·魯法洛、著名主持人詹姆斯·柯登,陣容很好萊塢,但影片卻是好萊塢流水線中的一股清流,把紐約城當做一個錄音棚錄製一張唱片,或溫柔或嘹亮的歌聲在觀影結束後一定會迴響在耳邊。

2016年上映的《Sing Street》是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這一次,導演請了一幫年輕演員,把故事搬回了都柏林的中學。14歲的中學生為了追妹子而組起了樂隊,讓女孩給他們當MV主角,最終在駛向遠方的快艇中得到了愛人的吻,不管是造型還是音樂,還是影片充滿英倫氣息的色調,這部電影都實在是太青春太熱血了,英倫搖滾迷的烏託邦。

音樂類電影發展至今,已有很多門派分支,都出產過非常優秀的作品,平靜暖心的《醉鄉民謠》、《無人引航》,熱血沸騰的《搖滾校園》、《歌舞青春》,紀實藝術佳作《波西米亞狂想曲》、《尋找小糖人》,經典紀錄片《Supersonic》、《Amy》,開山立派的《8英裡》,無限治癒的《放牛班的春天》,夢幻動畫《尋夢環遊記》……

當音樂成為了電影的線索,電影成為了音樂的載體,藝術乘以藝術,往往能給人以巨大的能量,那些音符和畫面帶來的美好也將一直保存在心中,激勵我們,溫暖我們。期待著下一部驚喜的音樂電影的到來。

相關焦點

  • 看懂100部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
    看懂《海上鋼琴師》
  • 《海上鋼琴師》「鬥琴」片段 名垂影史驚豔觀眾
    正在全國院線上映的電影《海上鋼琴師》首周末獲得6400萬票房。此前淘票票想看數高達43萬,豆瓣參與評價的人數高達92萬,其中超63萬人給出五星。官方今日曝光「鬥琴大戰」正片片段,這一幕被無數觀眾奉為影史不朽橋段:1900遭遇爵士樂大師傑利的挑戰,雙方連戰三個回合,指尖燃燒帥到飛起。
  • 《海上鋼琴師》:影史上最悲情的一部電影,你看懂了嗎?
    《海上鋼琴師》,這是義大利著名導演託納雷多的經典作品,之前小梁發過他的前兩部,《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和《天堂電影院》,與前兩部比起來,這一部顯得有點悲情,甚至是悲壯,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1900的人和一艘名叫維珍尼亞的遊輪之間的故事,他是一個棄嬰,由船上的水手撫養長大,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出生年月日,甚至連國籍都不知道是哪裡的,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用鋼琴和音樂感動了每一個看過的人,小梁看後幾度淚奔
  • 《海上鋼琴師》:影史上最悲情的一部電影,你看懂了嗎?
    海上鋼琴師《海上鋼琴師》,這是義大利著名導演託納雷多的經典作品,之前小梁發過他的前兩部,《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和《天堂電影院》,與前兩部比起來,這一部顯得有點悲情,甚至是悲壯,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1900的人和一艘名叫維珍尼亞的遊輪之間的故事
  •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是看完了《泰坦尼克》接著看的這部,因為差不多的時代背景,而且都是在海上和船上發生的故事。相同的豪華輪船,相同的歌舞廳,相同的有錢人和窮人,不同的故事。 T是跨越階級的浪漫愛情,但其中體現的也恰恰是階級的森嚴,三等艙和頭等艙的天壤之別和貧富差距,T體現的是自我、自由和自身價值還有真愛的重要性;《海上鋼琴師》有著相同的背景色,不同的主角,1900雖然沒有身份,只是樂手,可是船就是他的整個世界,很單純,通過大片群眾表現的是對America的狂熱,而且他無資產,若下船就是無產階級了。
  • 由《海上鋼琴師》進入音樂電影的世界
    這部 1998 年首映的經典音樂電影,獲得了各種重磅獎項的提名,其電影原聲帶更是贏得了數項大獎。作為義大利寫實電影流派的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作品充滿了濃鬱的浪漫主義風格。這部《海上鋼琴師》與《天堂電影院》、《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合稱為朱塞佩·託納多雷的「時空三部曲」。《海上鋼琴師》改編自亞歷山大·巴利科1994 年的劇本《1900:獨白》。
  • 1900,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由朱塞佩·託納託雷指導,蒂姆·羅斯、整部電影低調的空間展現,精緻而唯美的畫面,與柔美的古典音樂完美結合,靜靜地貌似不起一絲波瀾,卻猶如一席流動的盛宴,帶來一場感官上的絕佳視聽享受。有的時候,完全不用考證他是否真的存在,只需要去接受這個傳奇,去聆聽一個故事,這就足夠了。三十餘年的海上漂泊,一艘巨大的輪船上伴著美妙的鋼琴聲,便是1900的全部人生。
  • 《海上鋼琴師》4K首映 | 你的「有生之年」電影又是哪一部?
    就在今天,《海上鋼琴師》時隔21年終於首次在國內公映了。對所有影迷們而言,這一張遲到的船票,雖遲到但終究還是補上了。這張由著名設計師黃海操刀設計的中國區紀念版海報,真的太美了。而此次公映的《海上鋼琴師》也是經過4K修復,也就是說,我們終於可以拋棄DVD裡的那些渣畫質,在大銀幕上看到更加高清、細膩的膠片畫面!
  • 《海上鋼琴師》裡的1900不是人?這些經典隱喻,催人淚下
    記得在去年《海上鋼琴師》重映的時候,即使已經在網上看過了,但是也依舊買了電影票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海上鋼琴師》這部經典電影,但是,其中的隱喻,你真的看懂了嗎?1900在一艘橫跨大西洋、連接歐洲與美國、滿載著移民的豪華蒸汽船上,一個燒鍋爐的黑人大叔撿到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因為當時是1900年的元旦,於是大叔便給小男孩起了1900這個難讀拗口的名字。
  • 吉達·布塔將重現《海上鋼琴師》電影音樂
    吉達·布塔將重現《海上鋼琴師》電影音樂。   演出陣容方面,這次音樂會由義大利電影交響樂團演奏,該團已有40年歷史,曾先後為500多部電影進行過配樂演奏。華裔指揮家楊士弘將執棒這場演出,畢業於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的他目前活躍於好萊塢,曾指揮《魔戒》《神鬼戰士》《教父》等電影交響音樂會。
  • 《海上鋼琴師》——漂浮在大海上的音樂烏託邦
    第一次看這個片子是初二的一個寒假,在舅舅家用MP4看的,說實話,那個寒假我看了人生中目前覺得最好的兩部電影,一部是《肖申克的救贖》,另一部就是《海上鋼琴師》。這是一部義大利的電影,講的是一個出生在輪船上一輩子沒下過船的人,碰巧他還是個鋼琴大師,雖說故事夠離奇,但足足三個小時的片長,導演所要表達的遠不止彈鋼琴這麼簡單,以至於初二那年我並沒有怎麼看懂,思緒還停留在1900鬥琴後用琴弦點燃香菸的經典場景。
  • 《海上鋼琴師》:1900活在自己內心世界的傳奇,你看懂了嗎?
    你一定聽說過這樣一部電影,它被人們口口相傳,爭先朝聖,更被很多人推薦列入"人生必看"的電影名單之中,這就是被人們熟知的——《海上鋼琴師》。因著它的名氣,很多人對其充滿讚美,但你真的看得懂它嗎?我想只有真正有過人生經歷的人,才能讀懂《海上鋼琴師》背後的那份情……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這部——《海上鋼琴師》。影片最大的特點是它的場景非常簡單,全篇只圍繞著一艘船來進行,講述了一名傳奇鋼琴師的一生。
  • 【曲】經典音樂分享 電影《海上鋼琴師》主題曲《Playing Love》埃...
    電影《海上鋼琴師 》主題曲 【Playing Love】 藝 術 家:埃尼奧.莫裡康 音樂風格:電影音樂 電影《海上鋼琴師 》海報 《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
  • 聽電影 | 我叫1900——電影《海上鋼琴師》音樂
    從此,1900展開了在海上彈奏鋼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來愈多慕名而來的旅客。馬克斯(普路特·泰勒·文斯飾)在因緣際會下來到Virginian號加入樂隊伴奏,也因此見識到這位傳說中的海上鋼琴師1900,兩人因此結為好友。
  • 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
    在生活中,一定會有那麼幾部電影,讓你欲言又止,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海上鋼琴師》就是其中一部。這一部義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毫無疑問,她是一部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影片《海上鋼琴師》講述了鋼琴師1900的傳奇一生,他生來就是屬於大海, 鋼琴是1900唯一的寄託。
  • 《海上鋼琴師》:1900一生未下船,寧願一生孤獨,也不願隨波逐流
    Hello大家好,之前推薦給大家的《楚門的世界》、《當幸福來敲門》以及《追風箏的人》都是很經典也很有內涵和啟發的影片,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也是同樣優秀的電影——《海上鋼琴師》。顧名思義,這部影片就是在講述一位海上的鋼琴師的故事,這位偉大的天才鋼琴師叫做1900,他是被拋棄在維珍尼亞號遠洋客船的棄嬰,被在船底艙添煤的工人發現並收養起來,起名1900是因為這位養父在1900年的第一天發現的他。
  • 《海上鋼琴師》
    --至死方休---海上鋼琴師影評)我們無處安放的孤獨《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一半是在初中音樂課上看的一半是回了家看的,音樂老師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感受1900在那個鬥琴的經典片段的完美演奏,而我卻被這部電影還有1900吸引了。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如果我們不能改變環境那就去適應環境。
  • 《海上鋼琴師》音樂首映禮 現場復刻經典鬥琴場景
    《海上鋼琴師》音樂首映禮 現場復刻經典鬥琴場景 時間:2019.11.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L.C 分享到:
  • 《海上鋼琴師》21年後重映,看懂已不再是少年
    11月15日,4K修復版《海上鋼琴師》登陸全國院線,「1900」再次手撫琴鍵開始了他的永恆表演。據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繼1998年上映後,4K修復版的義大利劇情片《海上鋼琴師》於11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影評 I 深度解讀《海上鋼琴師》的音樂元素
    電影《海上鋼琴師》是由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以音樂為主題線索的震撼人心的人物傳記電影,以鋼琴為背景,講述的是鋼琴家「1900」從他一開始生長在船上到最後死於船上的奇特的人生經歷,演繹了他從輝煌燦爛到孤單悽苦的人生歷程。音樂是電影中塑造人物形象、描畫時代氛圍、推動故事發展的重要元素。不僅出色地完成了音樂配樂的基本功能,更成為影片不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