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動畫國產偶動畫作品賞析

2021-02-14 燕娃真學美術教育

定格動畫,又稱偶動畫,是通過逐格拍攝對象然後使之連續放映,從而產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通常所指的定格動畫一般都是由粘土偶、木偶或混合材料的角色來演出的。

定格動畫是一種特殊的動畫形式,與二維手繪動畫、三維電腦動畫共同構成了現代動畫的三大門類,在全世界有著深遠的意義,從《超級無敵掌門狗》《小雞快跑》等國外的奧斯卡獲獎動畫長片到我國的《阿凡提的故事》《神筆馬良》等優秀的動畫片,曾深深影響幾代人。

下面就來欣賞一下國產偶動畫的代表作品:

  1939年,由「萬氏兄弟」中的萬超塵編劇的中國第一部紀實性木偶片《上前線》在中國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功。

萬超塵早年工作照

1947-1948年,東北電影製片廠創作了新中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本片採用傀儡戲的誇張手法,旨在揭露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政府蓄意獨裁的"醜惡面目」。

木偶片《皇帝夢》(1947年)劇照

編導:陳波兒

美術設計、動作設計、攝影:持永只仁

《皇帝夢》工作照 左:於彥夫(副導演)右:陳強

1948年,上海宇宙影業公司完成木偶紀錄片《長恨歌》,虞哲光編導,尤磊、夏秉鈞操作。

1953年7月,上海電影製片廠美術片組正式擴建為動畫片小組和木偶片小組。1957,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動畫片小組和木偶片小組也升為「組」。1953年至1965年,共生產51部木偶片。

兩位動畫大師:萬超塵、虞哲光


代表作

中國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年)

編導:靳夕 

技術指導:萬超塵 

木偶設計:虞哲光 

《神筆》(1955年)

編劇:洪汛濤 

導演:靳夕、尤磊 

攝影:章超群 

木偶設計:虞哲光

《火焰山》(1958年)

導演:靳夕

編劇:伍倫 梁延靖

特技指導:萬超塵

製作指導:虞哲光

布景設計:王昌誠 詹同渲

中國第一部大型木偶片《孔雀公主》(1963年)

編劇:靳夕、尹口羊 

導演:靳夕 

造型設計:程十髮、詹同渲、王根生、尹口羊、王昌誠 

《半夜雞叫》(1964年)

原著:高玉寶 

改編:張松林、虞和靜

導演:尤磊 

木偶設計:謝洪賓 

「文化大革命」期間上海美影廠生產遭到嚴重破壞,10年內僅生產5部木偶片,內容多「以階級鬥爭為綱」,代表作如下:

《小八路》

張松林執筆 

執行導演:尤磊

1977年到1995年,上海美影廠佳作頻出,木偶片題材更廣泛,風格更多樣,內容更有趣。18年裡出品了79部木偶片,其中系列木偶片5部。代表作如下:

《西瓜炮》(1979年)

根據劉徵泰的同名民間故事改編

編劇:凌紓

導演:靳夕

美術設計:曲建方

《阿凡提》(1979年)
編劇:凌紓

導演:靳夕、劉蕙儀

美術設計:曲建方

(1981年開始製作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由曲建方擔任總導演)

靳夕、曲建方在《阿凡提》拍攝現場

《嶗山道士》(1981年)

編劇:虞哲光、凌紓

導演:虞哲光

《真假李逵》(1981年)

編劇:包蕾

導演、美術設計:詹同

《假如我是武松》(1982年)

編劇:包蕾

導演、美術設計:詹同

《曹衝稱象》(1982年)

編劇:高爾豐、靳夕、劉蕙儀

導演:劉蕙儀

美術設計:柯明

《狼來了》(1982年)

編劇:包蕾、詹同

導演:夏秉鈞

造型設計:謝洪賓

《西嶽奇童》(1984年)

編劇:靳夕

導演:靳夕、劉蕙儀

美術設計:柯明

《擒魔傳》(1987年)

編劇:馬明泉、莊火明

導演:詹同、肖淮海

造型設計:詹同

表演:漳州木偶劇團

《不射之射》(1988年)

編劇、導演:(日本)川本喜八郎

造型設計:川本喜八郎、孫大衡

《大盜賊》(1989年)

編劇:歐陽宇平、胡兆洪

導演:劉蕙儀、夏秉鈞、程中嶽、胡兆洪

造型設計:劉澤岱、謝洪賓、孫大衡

《鏡花緣》(1991年)

編劇:王大為

導演:胡兆洪 鄒勤

造型設計:劉澤岱、謝洪賓

《怪老頭兒》(1992年)

編劇:喬元正

導演:尤磊、胡兆洪、喬元正

造型設計:謝洪賓、忻鴻祥、孫大衡

(以上資料來自於空藏資料館)

鑑於偶動畫是一種獨特的動畫藝術形勢,相信肯定有人會堅持做下去,所以偶動畫不會隨時代而消失。

在這些偶動畫人的不斷堅持學習下,相信以後會有更多優秀作品面世!

 

 

相關焦點

  • 和小朋友一起做動畫 | 費那奇北京動畫周兒童紙偶動畫工作坊
    這些作品多在世界各大動畫節受到認可並巡迴展出,以各種不同的敘事手法和視覺風格,以及多種動畫技法向我們展示了兒童動畫的無限可能性——包括二維電腦動畫、剪紙動畫、偶動畫,以及一種用油畫棒和剪紙混合而成的特殊技術(由尤利婭·維多娃 Iulia Voitova獨創)。我們為小朋友精挑細選的作品一般對白較少,但通過角色表演、鏡頭、動畫語言和聲音設計就能使觀眾心領神會。
  • 自由人聯盟 蒸汽工場應勳:要做好玩的長篇定格偶動畫
    2004年和一幫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兒們一起投入定格動畫MV和短片的製作。2015年成立蒸汽工場,目標是製作好玩的長篇定格偶動畫。  蒸汽工場作品:2016年-《呀!小鬼》正片導演個人作品:-長篇定格動畫:104集定格動畫片《木木部落》-微電影《雲上的5天》《來自恐龍的消息》等-定格動畫短片《燈泡人lightman》《呀!
  • 43歲才起步的日本偶動畫第一人——川本喜八郎【世界定格動畫大師特輯(1)】
    後來因緣際會認識了從中國回日本的持永只仁先生(方明,日本木偶動畫大師,早年曾在中國東北製作),看持永將人偶操控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啟發他製作日本偶動畫的想法。於是他遠赴布拉格拜師學藝,對象是在捷克致力於傳統文化偶動畫的伊裡·特恩卡Jiri Trnka,回國之後,1968年,他完成了自己的首部動畫,《花折り》。
  • 剪紙動畫還可以這麼玩!?日本紙偶藝術家打破次元壁!
    這種藝術形式名為「紙偶」顧名思義,就是用紙做成的玩偶但日本紙偶藝術家わす製作的紙偶更接近皮影流暢的動作配上可愛的人設好像是動畫角色「活過來」一般!如果你也很喜歡わす製作的小紙人那就來和wuhu一起聽聽他的故事吧!わす於2016年末註冊推特,至今已經吸引了144k粉絲!
  • Offer坊 | 用傳統的「偶動畫」拿下RCA和UAL的「動畫」研究生
    最初接觸魏同學的時候覺得他是個剛正不阿的直男,不折不扣的直男審美,說實話為後續的作品項目忐忑了一陣子。但是很驚喜的是,越了解他越能發現,他是個特別擅長為自己輸入養分的學生,準備作品集的這段時間,他總會時不時分享一些自己的觀看清單。動畫本身就是在講故事,需要學生有很好的表達能力,他也是個特別喜歡溝通的人,總是可以很直觀表達自己的想法。
  • 『偶˙遇』 --------朱曙明(長毛朱)老師 戲偶‧偶戲工作坊
    『偶』是兒童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存在,他們花很多的時間和偶相處。
  • 2018年夏季國產動畫新番導視
    因為,反正錢和女朋友我都沒有~話不多說,年年君還是來給大家介紹下2018年夏季國產動畫新番吧!天才玩偶:7月6日播放平臺:騰訊獨播動畫製作:Studio DEEN功效:電視動畫《天才玩偶》(惡偶 -天才人形-)改編自一淳原作的網絡漫畫《惡偶》,動畫由日本動畫公司Studio
  • 挖偶星勢力|朱元冰:海雲帆,你得不到的男人
    為了更好的詮釋角色、理解作品,在作品開拍之前,朱元冰就已經把這部作品的漫畫以及動畫版本都追了個遍。Q:能和我們分享一下你對《從前有座靈劍山》的印象嗎?A:在我看來《從前有座靈劍山》本身就是一個很獨特、很反套路的仙俠題材動畫。
  • 偶戲,流浪,「世界人」
    迄今為止,楊輝創作了六部偶戲作品,在世界各地都受到歡迎。二十多年前,他的獨角偶戲《京劇之景》曾在北美、南美、歐洲、亞洲的藝術節上演。2009年他受瑞士洛桑劇院委約創作了改編自他個人家族史的《操偶師的故事》(下圖),三年演出超過360場,巡演至全世界二十多國,曾登上香港藝術節和臺灣國際藝術節。2013年,楊輝再度與洛桑劇院合作偶戲《牛仔褲》,以紀錄的視角聚焦牛仔褲生產的過程。
  • 分析幾種專業的動畫類型,看看你都知道嗎
    如同樣是動畫作品,既可以按製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皮影動畫、偶動畫、剪紙動畫、水墨動畫、實物動畫、特技動畫等;又可以按地域的不同分為國產動畫、港澳動畫、日韓動畫、歐美動畫等;還可以按傳播途徑分為手機動畫、電視動畫、電影動岡、網絡動畫等。
  • 西藏第一部偶動漫《阿古頓巴》主題曲全網發布
    《阿古頓巴》主要內容為原創民族精品藏漢雙語擺拍系列偶動畫,動畫劇集為26集(上下集),共520分鐘,每集時長約8分鐘。阿古頓巴的故事,在藏族地區流傳很廣,是家喻戶曉的智慧英雄。   《阿古頓巴》是世界上第一部以西藏民間傳說故事為背景策劃製作的大型定格擺拍系列動畫。創作團隊本著用動漫視聽角度去闡述西藏傳統文化為主要目的,以動畫加強西藏與各地文化交流為初衷開發了本產品。
  • 霹靂布袋戲被冠以偶動漫之後,為何又改回來了?
    劣者始終堅持布袋戲不是動漫,偶動漫這一稱謂更不足以表現布袋戲的內涵,有點兒不倫不類!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動漫?什麼又是布袋戲?動漫的定義是什麼?「動漫=動畫+漫畫」,即動畫和漫畫的合稱,指動畫與漫畫的集合,取這兩個詞的第一個字合二為一稱之為「動漫」,「動漫」一詞最早在正式場合被使用,是1998年11月動漫資訊類月刊《動漫時代》的創刊。這一詞語後經由《漫友》雜誌傳開,因概括性強才開始普及起來。動畫是採用逐幀拍攝對象並連續播放而形成運動的影像。
  • 電影《安諾瑪麗莎》:就像真的一樣,有自我靈魂的玩偶動畫
    在不同媒介的動畫中,偶動畫是一種建立在真實三維立體空間裡的動畫形象。這種製作相當費工,會以定格攝影、補間動畫的形式製作。在臺灣的金光與霹靂布袋戲,也是偶動畫的範疇之一,但較為不同的是布袋戲是以木偶與精緻偶為主,也相當重視操偶,與歐洲用黏土與土製模型製成的戲偶較為不同。在歐洲歷史中,偶動畫淵源長久,且遍布甚廣。早在東歐蘇聯體系時就出品了多部木偶動畫電影。
  • 2018動畫番劇口碑成績單│高分作品頻出,國產動畫穩中有進
    ,到快看宣布進軍動畫,再到數家動畫公司獲得投資,國產動畫的發展可謂穩中有進,而這一年動畫番劇的口碑如何,也成為不少從業者關心的問題,對此,骨朵國漫將從新上及在播動畫的豆瓣、B站評分及彈幕、評論數入手分析,或能一窺究竟。
  • 2018動畫番劇口碑成績單丨高分作品頻出,國產動畫穩中有進
    文 │骨朵國漫2018年,從嗶哩嗶哩升級布局國創動畫,到快看宣布進軍動畫,再到數家動畫公司獲得投資,國產動畫的發展可謂穩中有進,而這一年動畫番劇的口碑如何,也成為不少從業者關心的問題,對此,骨朵國漫將從新上及在播動畫的豆瓣、B站評分及彈幕、評論數入手分析,或能一窺究竟。
  • 來必勝客講故事玩「指偶」
    夢工廠動畫大片《馬達加斯加》中的企鵝幫又回來啦!憑藉著兄弟情義以及誤打誤撞的運氣開啟環遊世界大冒險的新站點,就在你身邊的必勝客歡樂餐廳。而這一回,他們的故事由你說了算。2017年兒童節期間,必勝客將攜手成立於1826年的法國阿歇特圖書集團,推出「必勝客指偶小劇場」,小朋友們可以得到來自動畫大IP《馬達加斯加》的五款毛絨指偶玩具,用手指講出自己的故事,發揮創造力導演一出「好戲」, 讓每一位小朋友都感受到戲劇的魅力。
  • 如何用手偶給小朋友表演腹語 [周末的表演課]
    (點擊閱讀:達西和她可愛的小兔子 [精彩兒童手偶表演])。(腹語的英文ventriloquism來自拉丁文,意思就是從肚子裡發聲)腹語其實是指在手偶表演中,表演者儘量控制自己嘴的動作,以及聲音,同時操作手偶,讓觀看者認為發聲的是手偶而非表演者。因為看不到嘴動,加上很多腹語表演者對聲音可以做精細的控制,因此會讓人覺得是從「肚子裡」發聲。
  • 【303所】中外動畫電影海報專題賞析 | 從《大鬧天宮》到《大聖歸來》
    還記得之前對鬼才今敏的動畫電影海報賞析嗎?今天是中外動畫電影海報賞析的第二篇,視角從日本轉向國內。
  • B站超火逐格動畫背後的秘密:深度專訪偶燃動畫工作室
    更厲害的是,這些視頻背後的創作團隊--偶燃逐格動畫工作室,開通帳號僅短短一個月。和很多創作者們一樣,他們也在一邊創作一邊摸索觀眾的喜好;不同的是,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就是逐格動畫。偶燃在B站最火的視頻,現在已達43萬播放量今天天元空間採訪的就是最近通過定格動畫在B站獨樹一幟的創作團隊偶燃逐格動畫工作室,其實它的創始人之一也是我們採訪過的老朋友:原萊卡工作室的動畫師徐寧。
  • 定格動畫手冊——什麼是定格動畫?
    我們通常所指的定格動畫一般都是由黏土偶,木偶或混合材料的角色來演出的,在一定意義上來講,定格動畫也是材質動畫。當然也不能忽視極具中國特色材質的水墨,剪紙,皮影動畫等定格樣式作品。早在1832年,比利時人約瑟夫.普拉多就發明了動畫技術的雛形裝置「詭盤」,1888年法國人雷諾用他發明的「光學影戲機」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一杯可口的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