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動畫,又稱偶動畫,是通過逐格拍攝對象然後使之連續放映,從而產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通常所指的定格動畫一般都是由粘土偶、木偶或混合材料的角色來演出的。
定格動畫是一種特殊的動畫形式,與二維手繪動畫、三維電腦動畫共同構成了現代動畫的三大門類,在全世界有著深遠的意義,從《超級無敵掌門狗》《小雞快跑》等國外的奧斯卡獲獎動畫長片到我國的《阿凡提的故事》《神筆馬良》等優秀的動畫片,曾深深影響幾代人。
下面就來欣賞一下國產偶動畫的代表作品:
1939年,由「萬氏兄弟」中的萬超塵編劇的中國第一部紀實性木偶片《上前線》在中國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功。
萬超塵早年工作照
1947-1948年,東北電影製片廠創作了新中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本片採用傀儡戲的誇張手法,旨在揭露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政府蓄意獨裁的"醜惡面目」。
木偶片《皇帝夢》(1947年)劇照
編導:陳波兒
美術設計、動作設計、攝影:持永只仁
《皇帝夢》工作照 左:於彥夫(副導演)右:陳強
1948年,上海宇宙影業公司完成木偶紀錄片《長恨歌》,虞哲光編導,尤磊、夏秉鈞操作。
1953年7月,上海電影製片廠美術片組正式擴建為動畫片小組和木偶片小組。1957,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動畫片小組和木偶片小組也升為「組」。1953年至1965年,共生產51部木偶片。
兩位動畫大師:萬超塵、虞哲光
代表作
中國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年)
編導:靳夕
技術指導:萬超塵
木偶設計:虞哲光
《神筆》(1955年)
編劇:洪汛濤
導演:靳夕、尤磊
攝影:章超群
木偶設計:虞哲光
《火焰山》(1958年)
導演:靳夕
編劇:伍倫 梁延靖
特技指導:萬超塵
製作指導:虞哲光
布景設計:王昌誠 詹同渲
中國第一部大型木偶片《孔雀公主》(1963年)
編劇:靳夕、尹口羊
導演:靳夕
造型設計:程十髮、詹同渲、王根生、尹口羊、王昌誠
《半夜雞叫》(1964年)
原著:高玉寶
改編:張松林、虞和靜
導演:尤磊
木偶設計:謝洪賓
「文化大革命」期間上海美影廠生產遭到嚴重破壞,10年內僅生產5部木偶片,內容多「以階級鬥爭為綱」,代表作如下:
《小八路》
張松林執筆
執行導演:尤磊
1977年到1995年,上海美影廠佳作頻出,木偶片題材更廣泛,風格更多樣,內容更有趣。18年裡出品了79部木偶片,其中系列木偶片5部。代表作如下:
《西瓜炮》(1979年)
根據劉徵泰的同名民間故事改編
編劇:凌紓
導演:靳夕
美術設計:曲建方
《阿凡提》(1979年)
編劇:凌紓
導演:靳夕、劉蕙儀
美術設計:曲建方
(1981年開始製作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由曲建方擔任總導演)
靳夕、曲建方在《阿凡提》拍攝現場
《嶗山道士》(1981年)
編劇:虞哲光、凌紓
導演:虞哲光
《真假李逵》(1981年)
編劇:包蕾
導演、美術設計:詹同
《假如我是武松》(1982年)
編劇:包蕾
導演、美術設計:詹同
《曹衝稱象》(1982年)
編劇:高爾豐、靳夕、劉蕙儀
導演:劉蕙儀
美術設計:柯明
《狼來了》(1982年)
編劇:包蕾、詹同
導演:夏秉鈞
造型設計:謝洪賓
《西嶽奇童》(1984年)
編劇:靳夕
導演:靳夕、劉蕙儀
美術設計:柯明
《擒魔傳》(1987年)
編劇:馬明泉、莊火明
導演:詹同、肖淮海
造型設計:詹同
表演:漳州木偶劇團
《不射之射》(1988年)
編劇、導演:(日本)川本喜八郎
造型設計:川本喜八郎、孫大衡
《大盜賊》(1989年)
編劇:歐陽宇平、胡兆洪
導演:劉蕙儀、夏秉鈞、程中嶽、胡兆洪
造型設計:劉澤岱、謝洪賓、孫大衡
《鏡花緣》(1991年)
編劇:王大為
導演:胡兆洪 鄒勤
造型設計:劉澤岱、謝洪賓
《怪老頭兒》(1992年)
編劇:喬元正
導演:尤磊、胡兆洪、喬元正
造型設計:謝洪賓、忻鴻祥、孫大衡
(以上資料來自於空藏資料館)
鑑於偶動畫是一種獨特的動畫藝術形勢,相信肯定有人會堅持做下去,所以偶動畫不會隨時代而消失。
在這些偶動畫人的不斷堅持學習下,相信以後會有更多優秀作品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