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技報告劇《蘆葦青青菜花黃》首演震撼人心

2021-02-08 荔枝網新聞

  12月4日,在建湖縣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湖雜技」保護單位——江蘇省雜技團經過近兩年精心創排的紅色革命題材雜技報告劇《蘆葦青青菜花黃》成功首演。來自中國文聯、中國雜技家協會等領導嘉賓、業內專家、國內大型劇院負責人及縣內幹群近千人「先睹為快」、嘖嘖稱讚。

  為迎接2021年建黨100周年、新四軍重建軍部80周年和魯藝華中分院建院80周年,2018年江蘇省雜技團決定用雜技語言,演繹華中魯藝紅色故事,開始謀劃雜技報告劇《蘆葦青青菜花黃》的創作工作。2019年初,江蘇省雜技團邀請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雜技家協會主席邊發吉,國家一級導演、江蘇省「雙創」人才、北京歌劇舞劇院導演何曉彬,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戲劇藝術》雜誌原副主編曹路生,中國雜技團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張速超,中國雜技團一級作曲趙越,東方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服裝設計師張陽等10多位國內知名藝術家組成了主創團隊。

  《蘆葦青青菜花黃》主創團隊在創作過程中一方面以雜技藝術為本體,另一方面融入報告文學性、敘事戲劇性、服裝化妝道具的審美性,賦予單純的雜技技巧以情感、意義以至靈魂,從一個個歷史剖面真實反映了華中魯藝在鹽阜地區的抗戰史,鮮活凸顯了魯藝精神、鐵軍精神,解讀江蘇運河兒女在面臨國難所迸發出來的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蘆葦青青菜花黃》用雜技語言重現了那段時期華中魯藝師生活潑、緊張、艱苦而又快樂的學習生活,以及在根據地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的難忘經歷,重點講述了華中魯藝師生戰略轉移過程中遭遇日偽掃蕩發生的「九女投河」事件。該劇通過運河船夫的日記,融有報告文學性,用基於雜技本體技藝的新創作語彙講述故事,呈現一臺既傳統又現代、既精彩又深刻、既通俗又紅色、融嚴肅主題於觀眾喜聞樂見形式中的創新劇目。

  首演式現場,演員們站在自己和劇中人的角度,講述了對劇目的理解,進行了一次獨特的「真實人設的放大」。觀眾既能深切感受到內心情感的強烈共鳴,又能清晰領悟出民族復興的精神密碼。演出結束後,新四軍老戰士、建湖縣糧食局離休幹部、百歲老人呂斌拉著領銜主演、劇中女主角谷蘭的扮演者王碩的手激動地說:「感謝你們的這臺精彩大戲,讓我好像又回到了戰火紛飛的青春歲月。祝福祖國更加繁榮富強,祝願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中國雜技家協會主席邊發吉觀看演出後動情地說:「《蘆葦青青菜花黃》與《小橋·流水·人家》是一脈相承的,都是大運河精神的延續和體現。江蘇省雜技團用寫實報告劇的藝術形式,再現華中魯藝當年在鹽城的戰鬥場景,讓人很感動、很親切。明年是建黨100周年,我希望這部劇在江蘇省、在全國開花結果。希望江蘇省雜技團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努力奮鬥,使建湖雜技在世界上大放光彩。」

  據悉,《蘆葦青青菜花黃》是繼大型音樂雜技劇《猴·西遊記》、國內首部詩詞歌賦雜技劇場《小橋·流水·人家》之後,江蘇省雜技團又一創新力作。該劇已被列入江蘇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是江蘇文藝創作題材庫首批重點題材。近年來,該團著力提升優質雜技產品供給能力,創作的節目先後獲國際賽獎項2次,全國賽獎項4次,省級獎項18次;走上中央電視臺表演18次,遠赴6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交流演出300餘次,足跡遍及亞歐非美各洲。11月26日,江蘇省雜技團榮獲「全國基層文藝院團先進集體」。

相關焦點

  • 用雜技語言講好紅色故事!雜技報告劇《蘆葦青青菜花黃》呼之欲出
    今天(11月12日),記者從鹽城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雜技報告劇《蘆葦青青菜花黃》將於12月上旬首演,這是江蘇省雜技團繼大型音樂雜技劇《猴•西遊記》、國內首部詩詞歌賦雜技劇場《小橋•流水•人家》之後,創新推出的又一部精品力作
  • 深圳寶安原創抗疫雜技情景劇《致敬最美逆行者》首演
    原標題:《致敬最美逆行者》首演   原創抗疫雜技情景劇《致敬最美逆行者》日前在深圳寶安區福永會堂成功首演,並完成錄製。   原創雜技情景劇《最美逆行者》(原名《奪冠》)由寶安區委宣傳部、寶安區文聯主辦,寶安區文藝志願者協會承辦,寶安區雜技家協會、深圳市福永雜技藝術團演出。該劇以各地小區封閉管理為源頭,講述了抗擊疫情的不同階段、不同職業人群抗擊疫情的故事。疫情期間,一大批優秀黨員幹部、志願者積極參與到值守工作中。
  • 河北首部環保題材雜技兒童劇首演,一起get垃圾分類知識點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曹錚)11月27日晚上,由河北省雜技團演藝有限公司創排的河北省首部環保題材雜技兒童劇《綠色動員令——垃圾分類》在省會石家莊天緣劇場首演。精彩的表演讓環境保護理念悄然滲入觀眾心中。
  • 大型原創雜技劇31日首演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該劇將於12月31日晚在山東省雜技演藝廳首演。 ◎文/圖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 記者 焦騰 ,用雜技的藝術語言講述鐵道遊擊隊可歌可泣的抗戰故事。    雜技與戲劇有機融合,創新雜技道具    歷史上,鐵道遊擊隊破鐵路、炸橋梁、搞機槍、打票車、斷通訊,通過一系列驚險戰鬥,機動靈活打擊日寇。據了解,主創團隊在立意之初就考慮到鐵道遊擊隊這種戰鬥形式與雜技藝術在動作、技巧等方面存在高度吻合性。
  • 秋天的蘆葦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小遊帶你去看看棲身於水之上,岸之畔的蘆葦花開淡雅素潔,花絮清如柔雲爛漫地蕩漾在莫愁湖畔夕陽下的蘆葦花微風拂過,似美人般悠然起舞為整個秋天增添一份神韻與氣質清如柔雲淡雅素潔瀟灑不羈>莫愁湖邊,荷池前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看見蘆花的身影它們擁有自由的靈魂隨微風吹拂而搖曳卻任狂風肆虐也不彎折落落大方金秋十月蘆葦花綻放著
  • 劇情版馬戲《花木蘭》小年夜廈門首演 臺灣魔術師首度加盟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月15日廈門消息(記者 莊楊筱)大陸首部原創大型劇情版馬戲《花木蘭》將於1月18日小年夜,在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大劇院進行首演。記者從15日舉行的情況介紹會上了解到,屆時這部賀歲馬戲將與廈門第四屆馬戲春晚一道,為兩岸民眾獻上新年的視聽盛宴。
  • 為雜技創新開拓空間
    本報記者 楊 競 文並攝 9月18日、19日,作為省第十一屆藝術節參演劇目,瀋陽雜技演藝集團創排的大型雜技劇《熊貓——尋夢之旅》在瀋陽雜技團劇場連續演出兩場,深受觀眾好評。 《熊貓——尋夢之旅》是瀋陽雜技演藝集團創排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該劇通過將動物「擬人化」,啟發愛心和想像力。
  • 蘆葦花 攝影10 | 案例解析!
    地點:湖邊;背景:天空、雲;照片主題:《早上的蘆葦花》,主體:蘆葦花。5935框架構圖主體1左右的兩根較高蘆葦杆和其向中間傾斜的葉子形成框架將1框起來,畫面下方青顏色線條處的蘆葦為底邊框架,主體被紅色線條和青色線條區域的元素包圍,形成框架構圖。
  • 《夢回大唐》黃金版震撼首演
    全文1469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萬眾矚目,閃耀長安大唐芙蓉園年度巨獻超時空唐樂舞劇《夢回大唐》黃金版昨晚,迎來了震撼首演超時空唐樂舞劇《夢回大唐》黃金版歷時近一年的緊張籌備,12月28日在大唐芙蓉園鳳鳴九天劇院舉行盛大首演儀式,帶領現場觀眾開啟一段震撼人心、充滿夢幻與詩意的追夢唐朝之旅。各級嘉賓,文化專家、扶貧幹部代表、主流媒體等共計700餘名觀眾共同見證了《夢回大唐》黃金版的成功首演。
  • 朗誦 | 立青丨蘆葦花的舞蹈
    當媽媽來到沙灘的蘆葦叢中時,她整個人都變了,單純快活得象個十幾歲的少女。採摘下幾棵最為肥大的蘆花,她帶著我們跳起舞來。媽媽的花裙子飛速地旋轉,大辮子好像要飛起來,快樂的笑聲傳得很遠很遠。藍天、碧水,雲朵下是大片的蘆葦,雪花般舞蹈著的葦花,以及年輕漂亮,手擎蘆花舞蹈的母親,我不覺眼眶溼溼潤潤的,心中如沐浴著秋日的暖陽感到特別的溫馨,這一幅色彩明麗、意境清新的獨特的畫面,成了我心中最美好的回憶。那天媽媽摘了好多的蘆花,回到家來插滿了房間的各個角落,蘆花若雪似雲,似花非花,似霧非霧,讓簡陋的房間充滿安適而憩靜、柔情綣繾的氛圍。
  • 為《拔根蘆柴花》正名:「蘆柴花花」並非「蘆葦的花」
    《拔根蘆柴花》舞臺設計的疏漏:金黃的稻子與蘆葦花看霍尊演唱《拔根蘆柴花》。年輕帥氣的霍尊,嗓音似天籟,將這首江都民歌裡的郎情妾意演繹得舒緩流淌,蕩人心魄。伴舞女孩,俏皮甜美,頭上裝飾著蘆花。背景大屏幕上,一會兒是蘆花一片,一會兒是金黃的稻子一片。這一波視覺衝擊是為了配合歌詞:「叫啊我這麼裡來,我啊就來了,拔根的蘆柴花花。清香那個玫瑰玉蘭花兒開。
  • 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熱播 張靜初演繹平民英雄「擺渡人」
    由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耀客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尚世影業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時代報告劇該劇以抗疫期間各行各業真實的人物故事為原型,講述了十個震撼人心的抗疫英雄故事。
  • 這不是蘆竹,這是蘆葦,邕江邊的蘆葦
    (原本山川,極命草木;一日一花,不見不散!) 007曾經寫過一篇《這不是蘆葦,這是蘆竹,邕江邊的蘆竹》,介紹蘆竹。 本文就專門寫蘆葦,而且介紹的也是邕江邊的蘆葦。 靈龜山公園靠近邕江的溼地,就長有一片蘆葦。
  • 蘆葦蕩,秋草黃,暮秋好風光
    秋風中的蘆葦啊,山野中一個孤獨的守望者,你那柔軟的手臂,在殷殷地召喚誰?萬千思愁,說出來的全是溫柔。把所有的愛戀都交付給了紛紛揚揚的風,交付給了陽光和大地。
  • 藍天下美麗的蘆葦花,一束束熟悉的花朵別樣迷人,農村很常見
    在許多人的眼睛裡,蘆葦花根本就不是花。這也難怪,關於蘆葦花的讚美,歷來少有,好在畫中,多半還會看到一些蘆葦花的影子,但大多的時候,蘆葦花也僅僅起了點修飾與點綴的意味,或修飾出秋季的涼,或是點綴了塞北的荒。
  • 秋日限定蘆葦蕩,魔都當季拍照地
    這裡不僅有蘆葦、芒草,還有網紅粉黛亂子草和地膚。隨著天氣變化,樹上的葉子也跟著黃了起來,秋冬的辰山植物園真是像一幅油畫。地址:松江區辰花公路3888號門票:60元交通:軌道交通9號線洞涇站換乘松江19路、96路至1號門;或可在佘山站換乘松江95路至1號門
  • 零基礎繪畫教程 蘆葦花精靈王
    同好繪按:這一次我們的題目是由光陰似箭網友提供的——小花仙蘆葦花精靈王
  • 春季拍蘆葦花,幾種拍攝思路小編與你分享
    蘆葦花再普通不過了,沒有多少人會在意它的存在。古往今來,在詩人的筆下,它與悽涼之意為伍,與蕭瑟之情結伴。然而,在攝影師的鏡頭下蘆葦花的確很美,像是一幅充滿詩意的畫卷。蘆葦花沒有牡丹、玫瑰那麼豔麗奪人,也沒有梅、蘭、竹、菊花中君子的美譽,提到蘆葦花的拍攝,無論是從構圖上還是色彩、影調的把握上,都有別於其它色彩豔麗的被攝物體或場景的拍攝。從頭至腳一片焦黃,色彩單一,雖說到了春季,蘆葦花仍掛在枝頭,但卻因經歷深秋、寒冬的風吹雨打,花枝已沒有秋季時那麼柔韌與蓬鬆,並且表面暗然無光澤。
  • 夕陽下的蘆葦花,冬日熟悉的鄉村景色很迷人,輕盈柔軟的花絮
    家鄉的蘆葦花,銀色的蘆葦花,在河沿上,在水塘邊,高高地簇擁著,昂首在藍天白雲下,清風搖曳,如銀波蕩漾;起伏之間,花浪輕卷,若琴弦悠悠。蘆葦花,即是風婆娑;風,即是蘆葦花的舞姿。我們熟悉的蘆葦花不講究條件的優劣,不計較環境的好壞,只要有一方水土,都能齊唰唰地長出自己的風景,都能譁啦啦地開出自己的精彩。
  • 音樂劇《西遊記》澳門首演
    音樂劇《西遊記》澳門首演圖文 /  劉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