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公筷行動」遇上揚州範 餐桌文明彰顯文化味兒

2020-12-25 新華網江蘇頻道

    日前,一份從廣東寄出的快遞送達至位於邗江區蔣王街道的匯禾數創江蘇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包裹打開後,裡面是12套筷子。相較於傳統用筷,這些筷子更長些,且每套筷子都製作精良,各具特色。一雙筷子的頂部是文昌閣的造型,一雙筷子上印有揚劇臉譜……雙雙筷子凝聚了濃濃的揚州味兒。

    「去年我們參加公筷設計獲獎,這是按照設計稿做成的樣品。」匯禾數創總經理卞愛華介紹,2019年6月6日,揚州向全球發出邀請,徵集公筷設計。1075件參賽作品中,匯禾數創設計的參賽作品「非遺公筷」脫穎而出,斬獲唯一的特等獎。「為了設計好公筷,我們邀請復旦大學、揚州大學等多所高校的老師參與設計,前後耗時兩個月。」

    「參與這組公筷設計時,我和其他幾位高校老師不約而同的提出,向悠久的揚州歷史要資源,向揚州文化找靈感的建議。一雙『非遺公筷』就是一張全新的揚州名片,『非遺公筷』拿在手上,就知道這是屬於揚州的。」揚州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常再盛是這組「非遺公筷」的設計者之一。常再盛介紹,去年,揚州榮獲「世界美食之都」稱號,美食配上公筷,相得益彰。享用美食的同時,公筷為美食愛好者的健康拉起一張「防護網」。「『非遺公筷』現為12套,這是一組開放性的設計,未來還將有更多揚州元素融入到設計中。」

    設計獲獎只是第一步,如何才能讓「非遺公筷」影響人們多年不變的餐桌習慣?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公筷革命」再度成為熱議的話題,一場「危機」成為了公筷推廣的「契機」。改變人們多年不變的餐桌習慣,要從細節處著手。卞愛華介紹,相較於普通的筷子,「非遺公筷」的長度達27.5釐米,這個數值經過反覆試驗得來。食客抓取公筷時,這個長度的舒適度佳,也能與個人專筷形成區隔。「此前,我們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發現有些人吃飯時,拿著公筷,一時不注意容易就將公筷當做個人專筷使用,長度有區別,會形成提醒。此外,讓使用公筷正式化,能引起更多關注。」

    「除了是『世界美食之都』,揚州還是著名的旅遊城市。『非遺公筷』量產後,我們將向旅遊景點進行推送。其中的幾組筷子採用紅木製作,加上餐勺,配以精美的包裝盒,就是一份有揚州屬性的禮品。」卞愛華說,推廣公筷的同時,也在推介揚州。「計獲獎後,便有商家向我們拋出了『橄欖枝』,預定上萬組公筷。這套筷子裡,有採用紅木製作的,可作為禮品,也有樹脂製作的,價格低廉,可作為實用器。」

    餐飲是高頻消費,一雙公筷不僅僅為健康把關,還能成為廣告商投放廣告的載體。據悉,目前匯禾數創也跟一些商家溝通,都覺得這是雙贏的局面。

    「為了加大公筷研究和推廣,我們正在籌備成立揚州市公筷傳統文化研究有限公司,力求更深入的推廣公筷。搭建與高校合作,研究公筷,擴大公筷文化的影響力。」卞愛華表示,他們正在計劃策劃公筷節系列活動,揚州公筷雕塑、公筷節的文化走廊及筷子博物館等,進一步讓公筷的理念深入人心,讓筷子有新意、有美感,老百姓願意使用,願意勤換。(冷嫦娥 張旭)

相關焦點

  • 送公筷,貼海報!珠海這樣推行「文明餐桌」
    9月2日,在珠海印象城中庭廣場,開展了一場以「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為主題的「倡導公筷公勺,深化光碟行動」主題活動。活動中,餐飲企業代表們依次接過活動贈送的公筷,表達出對文明餐桌工作的支持。
  • 長沙開展新文明餐桌行動 讓「公筷公勺」走進千家萬戶
    圖片來源:黃土嶺社區 攝影:周瓊  像沸沸茗品這樣將「公筷公勺」設為標配的餐館還有很多,「一席雙筷」、「隔桌待客」逐漸成為「新食尚」。  蓉園社區轄區內餐飲門店積極行動,每張餐桌上必備「公筷公勺」,工作人員每日進行健康登記。不少社區居民也一直堅持「光碟行動」,以「光碟」「打包」「節儉」為榮。
  • 小餐桌,大文明!發生在江門餐桌上的一幕幕,看完忍不住點讚!
    陳麗賢說,餐廳很早就響應號召推廣文明餐桌行為,也一直在主動勸導客人使用公筷公勺,「大多數人會用。」她表示。另外,有關部門也會來開展相關宣傳資料的張貼與派發,「我們的員工對文明餐桌和公筷公勺的了解可不少。」她說。
  • 以「小餐桌」帶動「大文明」 峨山縣倡導文明餐桌新風尚
    自發出「使用公筷公勺,文明餐桌」行動倡議書以來,峨山縣廣大市民、各行各業人士積極行動,餐飲行業廣泛推廣,分餐公筷等用餐方式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近日,在峨山大酒店,工作人員正在為即將到酒店的顧客做用餐準備,每桌都配置了公筷公勺。
  • 「公筷餐廳」、「筷樂聯盟」,快來get文明用餐新姿
    目前,全區上百家餐飲單位,包括三星級以上賓館、大型餐飲單位、民宿、農家樂、機關單位食堂等紛紛參與到「文明公筷」行動中,餐飲單位通過張貼「文明公筷」行動宣傳海報,設置包含使用公筷、光碟行動在內的「文明餐桌」提示牌,服務人員主動宣傳、引導賓客使用公筷公勺等方式,打造「公筷餐廳」。
  • 各地出臺政策大力推行分餐制 公筷「夾」出餐桌新文明
    各地出臺政策大力推行分餐制——公筷「夾」出餐桌新文明受到疫情影響,小楊一直沒有在外面的飯店吃飯。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好轉,餐飲業也逐漸恢復。恰好趕上「五一」假期,小楊就謀劃著和許久未見的朋友們相聚。
  • 嶽雲鵬沙溢邀你「30秒筷子挑戰」《未知的餐桌》倡導文明就餐新習慣
    中華民族餐桌文化博大精深,一雙筷子承載了中國人千年的禮儀和感情。隨著人們不斷追求高品質的健康生活,在餐桌使用公筷成為亟待流行的新風尚。今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的指導下,愛奇藝社會責任與《中國家庭報》聯合發起,愛奇藝《未知的餐桌》率先倡導的「30秒筷子挑戰」,用趣味的活動方式吸引了大眾的目光。
  • 福州開展「公筷公勺·文明餐桌你我行」公益宣傳活動
    福州新聞網6月21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 通訊員 遊振雲)公筷公勺宣傳屋裡體驗全新推介方式;拍攝倡議視頻,即可領取一張公筷公勺大使身份卡……20日,福州市「公筷公勺·文明餐桌你我行」公益宣傳活動在倉山萬象裡舉行,一系列寓教於樂的線上線下互動體驗,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
  • 漳州多家餐飲機構行動起來 讓公筷公勺成餐桌「標配」
    在市監管部門和協會的倡議號召下,全市多家餐飲機構紛紛行動起來,讓公筷公勺成為餐桌「標配」。  在市區萬達嘉華酒店的中餐廳包廂內記者看到,每個餐位上都有兩雙筷子,雖然顏色相同,但是一副明顯比較長,且筷子較粗的一端用銀色不鏽鋼包裹著;湯勺也是兩隻,一隻是瓷湯勺、一隻是不鏽鋼材質的。餐桌上還擺放著一塊「公筷公勺」宣傳桌牌。
  • 來坡子街逛吃逛吃 山貓吉咪給您送上公勺公筷
    (近日,湖南山貓吉咪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文化IP助推星城內涵式發展,採用公益動漫短片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彰顯出「長沙餐飲新文明」的力量。湖南山貓吉咪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  星辰在線9月3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飲食文明反映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平,是城市文明的重要表現。
  • 「文明餐桌」植入心成「食」尚 請看廣東肇慶「妙招」
    圖片來源:肇慶市總工會  「小餐桌」體現「大文明」,自廣東省肇慶市大力開展「文明餐桌」行動以來,「光碟」漸成文明新風尚。全市各職能部門、餐飲行業、消費者積極踐行勤儉節約的精神美德,爭做「文明餐桌」的監督者、宣傳者、實踐者,共同營造良好的就餐氛圍。
  • 一飯一菜皆不易、一勺一筷顯文明!蘭州市餐桌文明風尚愈加濃厚
    餐桌文明非小事,一勺一筷顯文明。近年來,蘭州市大力倡導勤儉節約、珍惜糧食的傳統美德,深入推進以 " 光碟行動 "、公勺公筷分餐制、拒食野生動物等為主要內容的文明行動,引領文明用餐新風尚,成效顯著。大力推行公勺公筷分餐制不僅提倡 " 光碟行動 ",近年來,我市文明餐桌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使用公勺公筷、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禁止吸菸等文明理念也得到較好地推廣和落實,收到了較好的成效。
  • 文明蒸湘在行動丨「文明旅遊」成為蒸湘耀眼的底色
    「為積極引導市民文明出遊,結合當前創建工作相關要求,蒸湘區有計劃地開展了立體聯動宣傳,有力地促進了景區文明。」據區文化體育旅旅遊局負責人介紹,目前蒸湘區已在各大景區設立了溫馨提示牌和導引標識,日常也會通過海報、LED、網絡宣傳等形式倡導文明出遊。
  • 「小餐桌」帶動「大文明」!今天,「紅黃黑榜」督查專注你家門口的...
    餐桌舉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為進一步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繼續深化「文明餐桌」行動,1月14日上午,區文明辦、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對工人路銀隆百貨、育才路中醫院附近範圍內的中小型餐飲單位開展第八次文明公筷「紅黃黑榜」督查行動。
  • 共建文明餐桌 福州「公勺公筷」 使用標準指引發布
    福州新聞網7月2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近日,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發布福州市「公勺公筷」使用標準指引(試行),推動公勺公筷更好地推廣。  《指引》明確,全市餐飲烹飪行業企業應配置符合要求、數量充裕的公勺公筷。
  • 關注「餐桌上的文明」!
    7月29日上午,西安市創建「文明餐桌」示範街區、示範店授牌儀式暨「一勺一筷見文明 文明餐桌你我行」文明餐桌創建活動在高新區啟動。據了解,本次活動旨在深入開展「文明餐桌」行動,加快推廣「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禁止買賣、食用野生動物,倡導綠色生活、反對鋪張浪費等文明用餐新風尚。
  • 倡議書 | 文明使用公勺筷,健康平安闔家歡
    防控疫情阻擊戰不僅是一場與新冠肺炎病毒的鬥爭,也是一場同不文明陋習的較量。實踐證明,圍桌共食、不用公筷公勺的傳統飲食習慣,容易產生細菌病毒交叉感染,增加食源性疾病的傳播風險。為有效切斷疫情傳播途徑,減少「病從口入」,降低新冠肺炎等疾病的患病風險,守護家人朋友的生命健康,我們倡議:關愛自己,做「公筷公勺」行動的先行者。
  • 視頻| 公勺公筷,分餐不分愛
    ,分餐不分愛我們倡議廣大市民消費者積極踐行「文明餐桌·用公筷公勺」行動��我們倡議,廣大市民消費者積極踐行「文明餐桌·用公筷公勺」行動,居家或外出用餐時使用公筷公勺。出外就餐可選分餐,記得使用公筷公勺,儘量避免交叉傳染;在家吃飯也用上公筷公勺,大人小孩更健康,飯菜更美味。積極向身邊親朋好友宣傳使用公筷公勺,影響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形成用公筷公勺的意識,營造濃厚的文明用餐氛圍。
  • 「文明餐桌,我們一直在做」
    昨日中午,在生態文旅區吾悅廣場一家餐館內,大部分餐桌都坐滿了人。「服務員,麻煩拿個打包盒,把這些菜打包。」在店內用餐的市民趙先生招呼服務員。記者看到,除了打包餐桌上剩下的肉類,趙先生還把青菜也打包帶走。他告訴記者,每次外出用餐,他一般會根據人數點餐,正常情況下,幾個人就點幾個菜,看情況酌情再加1-2個菜就差不多了,一般不會剩下。
  • 文明用餐從我做起 成都市新都區讓公筷公勺成為用餐標配
    周寅瑩 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餐桌文明不僅是社會文明的縮影,還能有效防止「病從口入」。3月13日,記者從成都市新都區了解到,當前新都區內部分餐飲單位已率先推行使用公筷公勺,糾正不健康的餐飲習俗,助力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