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一個叫 George Petrie 的人出了一本叫"Londonderry Air"的書,是一本愛爾蘭古音樂的集錦。
裡面寫到《Danny boy》這首優美的旋律,是一個叫Jane Ross(1810-1879)的女人提供的。Jane收藏了大量民間的未被出版的音樂,並無私的奉獻了出來。
而這個 Jane 又是在一個 叫Jimmy McCurry(1830-1910) 的街頭盲藝人那裡聽來的。
但究竟這首旋律是誰作的呢?
據說(不確切),是一個叫Rory Dall O』Cahon的愛爾蘭人(1660?-1712?,版本不一),是一個豎琴師,原曲的名字叫作《Londonderry Air》,為了表現失去土地的悲傷。
這個旋律被 Petri e公開出版之後,那個時代的很多著名的添詞人試圖為此曲寫歌詞,但是很多都沒有被公眾認可。
這個旋律一共有超過90個版本的歌詞!
那時淘金潮,很多人都湧向了美洲新大陸,帶著他們的音樂。
1912年的一天,一個叫Margaret Weatherly的人聽到一群淘金者演奏這首美麗的旋律,於是想起了他的丈夫的哥哥,Fred Weatherly(1848-1929)。
此人是一名顯赫的英國律師,業餘時間做歌詞創作(一生共作1500餘首)。於是Margaret說服他們複製了此曲。
可巧的是,Fred在1910年就寫好了一首歌詞叫"Danny Boy",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曲子相配,而這一個正合適。
這套歌詞立即被世界範圍的愛爾蘭人所接受。
這首歌在世界範圍迅速流傳,據說有二百多個版本演繹了這首歌。
除了小野麗莎,小編還選擇其中幾個版本,給大家聆聽感受。
《Danny Boy丹尼男孩》 背景故事附歌詞
Danny Boy 丹尼男孩這首歌的歌詞依據愛爾蘭調子倫敦德裡小調(Londonderry Air)所編寫的。起初這首歌的歌詞是又一位英國律師弗雷德裡克 威斯勒(Frederick Weatherly)所寫,威斯勒從未到過愛爾蘭。這首歌最初是在1925年被 Ernestine Schumann-Heink錄製。這首歌一般被認為是一首愛爾蘭讚美歌,並且這首歌的調子經常被用在北愛爾蘭的大英國協運動會上,儘管唱歌的人不是愛爾蘭人,似乎這首歌在愛爾蘭國外比國內要出名的多。這首歌在北美的愛爾蘭後裔中經常被傳唱,也經常在葬禮上用管風琴演奏。
歌詞
Oh Danny Boy, the pipes, the pipes are calling
From glen to glen, and down the mountainside.
The summer's gone, and all the roses falling.
'Tis you, 'tis you must go and I must bide.
But come ye back when summer's in the meadow
Or when the valley's hushed and white with snow,
For I'll be here in sunshine or in shadow.
Oh Danny Boy, oh Danny Boy, I love you so.
But if you come, and all the flowers are dying
And if I'm dead, as dead I might well be.
Ye'll come and find the place where I am lying
And kneel and say an Ave there for me.
And I shall hear, though soft you tread above me,
And o'er my grave shall warmer, sweeter be,
And if you bend and tell me that you love me,
Then I shall sleep in peace until you come to me.
李敖翻譯的版本
李敖:"愛爾蘭民歌 《丹尼少年》(Danny Boy),是我生平最喜歡的一首歌。
歌中寫情人在生死線外,幽明永隔,死者不已,生者含悲,纏綿悽涼,令人難忘。尤其聽到湯姆瓊斯的變調唱法,更把它唱得多情感人。我一直想把這首歌譯成中文,但是遷就用韻,未能如願。一年前我試譯了一半,還沒譯完,就入獄了。今天上午整理舊稿,發現了這一半譯文,決心把它譯完。花了一個半小時,用直譯意譯混合法,居然把它譯成了。
哦,丹尼少年,
當風笛呼喚,幽谷成排,
當夏日已盡,玫瑰難懷。
你,你天涯遠引,
而我,我在此長埋。
當草原盡夏,
當雪地全白。
任晴空萬裡,
任四處陰霾。
哦,丹尼少年,
我如此愛你,等你徘徊。
哦,說你愛我,你將前來,
縱逝者如斯,
死者初裁。
謝皇天后土,
在荒墳冢上,
請把我找到,找到,
尋我遺骸。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下午
「照愛爾蘭民歌的原始意味,這首歌是寫父子之情,Danny Boy 最後尋找到的,是父子之愛。我這裡意譯,當然別有所延伸,特此聲明如上。"
還有多個版本不同的視頻。
資料來源網絡
猜你喜歡
10首穿透你心的經典英文情歌
卡朋特《Top of The World(世界之巔)》
約翰·列儂《Imagine》:獻給全人類的聖歌
超震撼的世界名曲《MyWay》,有閱歷的人更懂
卡朋特《Close To You》:溫柔又長情的歌
史上最經典的美國民謠《Vincent》
獨家 | 這 10 首天籟之歌聽起來暖洋洋,特別適合聖誕聽
每晚 8:00,外國經典音樂與你私人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