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是什麼?宗教的意義是怎麼樣的存在呢?

2020-12-22 猛虎文藝

宗教文化是什麼?宗教的意義是怎麼樣的存在呢?

宗教文化是最什麼呢?宗教本意倡導信徒恪守本分,也就是修身,從此出發而後愛世人,宗教存在意義本質是以有限的人力去揣測未知的神秘。信或不信在信徒自己,人是個體,父母妻兒丈夫朋友都不應當成為入教的原因。人生活在現在,既不知道過去,也不知道未來。宗教的意義就在於告訴你過去和未來。比如,基督教告訴我們宇宙萬物和人類是怎麼來的,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類的未來又怎樣。

當我們知道了這些,就可以對未來有所準備,為自己選擇要走的路,由於過去和未來都是未知的,所以這些未知區域也是騙子們的樂園,騙子們會挖空心思誘騙無知的人,所以我們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宗教的存在意義在於填補了人類對浩瀚世界"認知上的空白",給予了人類足夠的安全感去面對人類所無法掌控的一切事物,但更重要的是給予了人類"存在"的理由。在整個過程中,各個部落的人類極致地發揮了其豐富的想像力,而各種想像力通過各種流血及不流血的方式形成了今日的全球宗教格局。

而宗教所附加的儀式,加上各個地域思維上的差異,影響了各個地域人類的作風及社會次序,形成了各個地域的特殊人文情況,我們將其稱之為"地域文化"。換言之,文化帶來安全感,而這安全感源於共同的認知及熟悉的環境。一切源於安全感。宗教存在的意義不僅僅來自於教義,還源於其所倡導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內涵。佛教來源於禪修,婆羅門教來源於瑜伽,道教來源於「養生」(以長壽為目的),中醫來源於祝由術。如今,不僅佛教禪修、印度瑜伽風靡全球,大受歡迎,道教的「養生」也很普遍,祝由術也受到了認可。很多宗教都有可以實踐的修行方法,不是只有教義理論。

有很多人習慣性的會認為宗教只不過是統治思想的一種工具,但宗教還有一種能力就是傳承思想,儒釋道在中國傳承的思想需要我們去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宗教提供了人們一套行為準則,讓你好好地生存下去。人們沒有堅定的行為準則,就像一個沒有約束的孩子,自己作死不算,還可能連帶讓其他人陪葬。有沒有堅定的行為準則,不一定非得宗教,孔孟之道、佛學、甚至你自己踐行的行為準則,只要堅定執行,你就是有信仰。

宗教在人類歷史上扮演了很多角色,比如說人類文明的產生需要它的助力,簡單來講原始社會宗教匯集一批人類提出一個構想,讓他們朝著一個虛假的目標前進。這期間誕生了建築 人文 藝術甚至是早期醫學。你說人類社會和動物社會結構的區別在哪裡?人類獨特的創造宗教這一概念,比單純的動物社會結構更加富有創造力。

宗教存在的重要意義在告訴人們,世界不只有感官所及、科技手段所及的範圍。世界為人所知的只是一小部分。宗教,特別是佛教告訴我們,人類世界之外,還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我認為宗教最初與政府的緊密和是有原因的,它們用一種對普通民眾而言更易懂,更柔和的方式來宣傳一種價值觀念(雖然大多數時候更利於有權者),從而減少犯罪,暴動等降低社會效率的事件,減少內耗。 在某種程度上宗教的確有幫助了統治階級「愚民」,因為它在思想上的作用就如輸入習慣對輸入法的影響,很自然地引導人們的選擇。

狂熱的宗教信徒其實是躲在神靈背後的不負責任者,說到底現在宗教的作用依舊和古時差不多。它幫助構成人類歷史並在之後解釋歷史,也在自己的立場上記錄歷史。宗教是一種契約,信同教著就是自己人,否則就是外人。人類生存需要資源,資源總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無限的,抱團競爭資源更有優勢,那麼區分自己人和他人就很重要,早期通過血緣關係區分,但勢力發展壯大後,不同血緣的人被納入到一個勢力內,怎麼團結這些人呢,宗教就是這麼的一個工具。所以異教徒必須死,它破壞了一個勢力存在的根基。

相關焦點

  • 宗教存在意義是什麼?_澎湃新聞-ThePaper
    X 宗教存在意義是什麼已輸入0字 提交 有2個回答 宗教的意義在於精神的補償和升華
  • 宗教為何出現?出現的意義是什麼?以及我對宗教的個人觀點和見解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其實仔細一想那種想擺脫欲望,去追求那種清閒自得的生活,何嘗不又是另一種欲望呢?人是不會幹沒有自己的欲望和沒有回報的事的,這件事不分好壞,比如說你去捐款不是為了那些得到捐款的人的生活變得好點嗎?又比如說那些信仰宗教的人們,他們去來幹一些宗教活動,也會有一些小心思在裡面,比如說佛教中說的增加自己的福報和修行之類的。
  • 美術研究|清代宮廷宗教建築所體現的宗教文化特徵!
    【內容摘要】中國傳統設計宗教關係盤根錯節,宗教現象也極為複雜。清代宮廷建築作為宗教文化的載體,體現出獨特的文化特徵。本文聚焦清代宮廷宗教 建築與宗教文化之間的關聯,通過分析孝道思想在宮廷宗教建築中的反映和佛、道兩教在宮廷生活中的作用,可知儒、佛、道三教是密不可分的一個系統, 進而總結清代宮廷宗教文化的民族特色。
  • 在歐洲的菸斗文化與宗教
    但是有個例外就是摩門教,你也許會奇怪和天主教新教有什麼關係,那麼我就說摩門教的另一個名字好了,基督教後期聖徒會。這樣就不難理解其關係了,摩門教的戒律最嚴,其中明確提到了不可以吸菸這件事。但是摩門教的經典,摩門經中似乎沒有明確提及,但是戒律既然明確說明了這一點,我們就認為它有。這是因為摩門經成書在18世紀,加上嚴格的戒律,自然不會放過菸草。
  • 娛樂 | 解密NERV楓葉標誌的宗教意義!
    大家應該都知道: EVA整部動畫都是建立在複雜的宗教思想之上的。為此,有很多小夥伴像小編一樣,為了看懂EVA而去看了聖經!然鵝,並沒有什麼卵用仍然沒有看懂!但,其實,整部動漫的故事多半都是建立在猶太教的基礎上,而猶太教和基督教之間又有很多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大家才會覺得很多內容可能來源於聖經。
  • 什麼是宗教素養
    理解宗教素養的基本內容如下:宗教素養要求能夠通過多種視角來辨別和分析宗教與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的基本交集。宗教《聖經》具體而言,具有文化素養的人將擁有以下能力:對歷史、中央文本(如適用)、信仰、習俗和對世界上幾種宗教傳統的當代表現的基本理解,它們
  • 愛因斯坦的宗教
    科學與宗教並不完全對立,把宗教理解成信仰也許比較能接受。「上帝不是在擲骰子」,這是愛因斯坦常用的一句口頭禪。對此很多人感到詫異,象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難道也信奉上帝嗎?這個問題也曾引起一些科學家和哲學家的廣泛關注,大多數人認為,愛因斯坦信仰的「上帝」決非宗教徒所信仰的擬人化的上帝。誠然,這種理解是對的,但僅僅指出這一差別是不夠的,因為它只回答了愛因斯坦「不信仰什麼」,而沒有進一步說明他「信仰什麼」。
  • 鬼神究竟是什麼——生命科學與宗教的分野
    由於認知的限制,人們無法看透這些「鬼神」的實質,執著地認為「鬼神」是真實存在的,以致於對妖魔鬼怪充滿了恐懼,對神靈盲目地崇拜。與宗教有所不同的是,生命科學對「鬼神」的真相有著究竟的認識。從生命科學的角度來看,「鬼神」真的存在嗎?「鬼神」究竟是什麼?請看著名學者潘麟先生對「鬼神」之真相的深刻剖析。
  • 宗教作為人類文化現象的產物 今人該如何理解
    宗教在社會歷史所起的作用之大,於群眾生活影響之深,是難以盡說的,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很多人會抱有成見,甚至說是強烈的批判,我們後續的內容不存在任何批判宗教本身,我只是理性分析這種人類文化現象為什麼產生以及其背後的功能性。
  • 妖魔鬼怪與平民之聲:中國宗教文化中的「左道」
    不同群體會採用各種風格的實用性詮釋,因此同一套一般性價值觀和儀式結構可以生出截然不同的意義。魏樂博描述了不久前臺灣民眾如何根據各自的目的改造祭祀儀式和經文「意識形態」的方式。桑高仁強調了儀式的復原功能,這與其他一些人類學家的觀點不謀而合,他們斷言在中國的宗教文化中儀式活動比信仰更為重要,認為標準化的儀式使中國社會中的文化一致性變得更加具體且持續。
  • 市政協舉辦《宗教的屬性與宗教的社會治理》專題講座 - 鹹陽市人民...
    12月17日,市政協舉行「委員講堂」第九期,邀請西北政法大學副教授王英作《宗教的屬性與宗教的社會治理》專題講座。市政協主席汪文展,市政協副主席陳永慧、王江、王巧萍、杜潤民,部分市政協常委、委員,市委統戰部分管領導和市級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代表人士以及市政協機關全體幹部等聆聽報告。
  • 馬克思第一次宗教批判的背景、邏輯與意義
    只是人對上帝的模仿也僅僅是一種類比, 在上帝與人之間存在根本性的差異, 在位格主義者看來, 上帝與個人的這種類比與差異也同樣體現在君主與臣民的關係當中, 君主就是塵世中的上帝, 君主是通過頒布上帝的神聖意志而成為國家的化身, 它對臣民具有絕對的威權。在這個意義上, 位格主義政治神學就呈現為宗教、君主制、私有財產三者神聖的三位一體。
  • 周少青:「反宗教褻瀆法」究竟在保護什麼?
    時年2月,弗雷接受了愛爾蘭廣播電視臺「生命的意義」欄目組採訪。當被問及到天堂的門口會對上帝說些什麼時,弗雷回答說,「我會說,你怎麼敢創造出一個如此苦難的世界?這不是我們的錯,這全然不對,這完全是邪惡的。我為什麼要尊重一個反覆無常的、卑劣的、愚蠢的神靈?它創造了一個如此充滿不公正和痛苦的世界。」
  • 中國武俠電影與宗教倫理
    在現代社會,武俠電影充當著大眾娛樂文化的中堅力量。同時,作為一種娛樂場所,電影院裡供奉的不僅是「心靈的沙發椅」,銷售的也不僅是「視覺的冰激凌」。電影院時尚化的觀看境域,給處於黑暗之中的觀眾創造了一種共同體驗流行文化的感受。同時,如同神話般的銀幕世界又給觀眾造成了一種神聖的感覺。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看一部電影,就是在體驗一種「夢幻般的文化儀式」。使現代電影的觀看情景與傳統宗教的集體儀式相接近。
  • 網文選粹︱早期狄奧尼索斯宗教文化形成與發展(一)
    狄奧尼索斯宗教崇拜正是在古希臘城邦為了減少社會分歧,促進社會和諧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重要宗教文化,是古希臘城邦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現在所能得到的狄奧尼索斯的宗教文化信息,大多都來自古風、古典時代。本文重點講解古風時代的狄奧尼索斯宗教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不過,在對酒神(狄奧尼索斯)文化進行詳細闡述之前,還是有必要簡略地介紹一下:狄奧尼索斯宗教文化是否還有更早的起源。
  • 宗教信仰與文化不是割裂的,有四個原則一般人不知道
    之前一篇說了說《什麼是宗教素養》,接下來我們繼續種草,更深入的探討一下,哈佛神學院所指出的宗教研究的四個原則:一、虔誠表達與宗教研究之間的區別首先,很多學者們強調了特定宗教信仰作為規範的虔誠表達,與假定宗教具有各種合法規範性主張的非宗派宗教研究之間的區別。
  • 【宗教法治】論民法典對推進宗教事務治理法治化的影響
    進入新時代以來,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的舉措之一就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各宗教,推動宗教經典教義闡釋、宗教制度建設、宗教活動方式等適應國情特點、體現中國特色。這種文化所倡導的價值理念在民法典中也得到了反映。
  • 《世界宗教》到《維京傳奇》——從宗教淺析維京徵服
    而這些,恰恰說明基督教文化對維京人的宗教和文化衝擊。時至今日,距離1000年前維京人的殺戮年代已經過去了很遠,很難再用具體的語言去形容維京人,所以當冰島足球隊在2016年歐洲杯上戰勝英格蘭之後球迷們可以和他們一起發出維京戰吼,然而1000年前,這樣的戰吼恐怕是很多國家的噩夢吧。自四世紀以後開始的一股歐洲民族大遷移運動,維京人是最後一批影響力巨大的民族。
  • 論俄羅斯宗教的哲學思考
    這種狀態正是《盧布廖夫》電影中深深映射的宗教主題的延伸。從表面上看,《盧布廖夫》是故事的聖徒畫師,但它直接顯示了宗教信仰在俄羅斯歷史進程中的啟蒙和發展,構成了俄羅斯文化中最具深奧的元素。在我看來,這是塔爾科夫斯基的7部電影電影中最晦澀的一部,分為《序幕》、《流浪藝人》、《費奧凡格列克》、《安德烈的激情》、《節日》、《末日審判》、《入侵》、《沉默》和《鍾》。
  • 宗教改革與我們有關嗎?——宗教改革500周年紀念之旅(1)
    然而實際的情況並非這樣簡單,在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的同時,地緣戰略與國家利益時時有著將其拖回到原來軌道的趨勢;而在世界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同時,各國家各民族對歷史遺產的傳承又會時時導致社會的衝突,例如文化、宗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