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
我敢猜可能你身邊的很多人或者說你就信仰宗教,如果你對宗教稍稍有點了解的話,那麼你就會知道世界上目前流行的幾種宗教它們出現的背景都有一個共同點:苦難、階級統治、對未來的無望性。
比如基督教。在公元3年,羅馬人徵服巴勒斯坦,對猶太人進行殘酷鎮壓。為此,猶太人多次起義,起義失敗使一些人寄希望於宗教,期待"救世主"出現,來拯救受苦的教民。猶太下層民眾中出現一種流傳"救世主"將要來臨的秘密教派,基督教實際上即是由此教派演變而來。最早的該派教徒多為奴隸、被釋放的奴隸和貧苦人民。他們在城市中建立起小組進行活動,以十字架為標誌,實行財產共有,後續慢慢發展才有了現在的基督教。
又比如佛教。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5世紀,其創始人為悉達多.喬達摩。釋迦牟尼是教徒對他的尊稱,相傳他是現在尼泊爾境內迦毗羅衛國的太子,他29歲時,深感印度婆羅門教種姓制度的不合理,下層社會深受生、老、病、死之苦,遂離家出走,35歲時得道,創立佛教,獲得貧苦人的支持。當時的印 度社會,上層種姓殘酷壓迫和剝削下層種姓社會,社會矛盾十分複雜而尖銳,這就給佛教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條件。釋迦牟尼為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神創說,提出"眾生平等"的思想等等,同樣是慢慢發展之後便有了現在佛教。
宗教出現的原因大多數是對未來的生活期望和對現在社會現象的不滿,也正是因為這些宗教出現背景的相同性它們主要的宗旨也差不多,希望人人平等世界和平,都有善惡天堂地獄這類的說法,讓人向善,討厭階級差距。
就拿佛教中的「欲望是萬惡之源」來舉例子吧,其實這句話說得倒是沒有什麼毛病,那些犯罪者的確是為了欲望才犯罪,人們也確實不斷的為了想擺脫各種差距的欲望所煩惱甚至犯罪。
可是正是因為這些被人厭煩的欲望才有了現在的這個社會,有了差距才有了欲望,有了欲望才有了競爭力,有了競爭力才有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不是嗎?其實仔細一想那種想擺脫欲望,去追求那種清閒自得的生活,何嘗不又是另一種欲望呢?
人是不會幹沒有自己的欲望和沒有回報的事的,這件事不分好壞,比如說你去捐款不是為了那些得到捐款的人的生活變得好點嗎?又比如說那些信仰宗教的人們,他們去來幹一些宗教活動,也會有一些小心思在裡面,比如說佛教中說的增加自己的福報和修行之類的。
這也是宗教為什麼存在的原因了,宗教中的大多數都是讓人做善事來取得去美好事物的追求,正是因為大多數宗教都是讓人向善,而且宗教的存在對人類社會和諧有好的影響,所以它存在。其實以前的時候很納悶為什麼會有邪教這種宗教,之後才明白有些不讓人向善的宗教,就會被叫做邪教。對人類有好的影響就留下,沒有好的影響就去除,這很合理不是嗎?
但是在宗教中有兩個極端,第一個極端那就是極端的信。任何事都能扯上宗教色彩,看見了什麼東西就說保佑保佑的,要麼就說什麼敬不敬的,我記得我還看見過一則報導說的是一個大學生上飛機前,往飛機的左發動機裡扔硬幣說是要祈福(你可以去信,但是你不要傳播,真的讓人很反感)。
還有一個極端就是極端的不信。我看見過很多的那種探靈視頻,還有那種直接扔神像之類(你可以不信,但是你發這種東西其實沒多大用,你既然不信,那你為什麼要去試?說白了就是那種半信半疑的狀態)另一種就是為了想火的,利用人們的好奇心來賺取利益。
這兩種極端我都不喜歡,其實如果你是個普通人和我一樣的話,你可以從心裡定義一個「神」,用它來抑制自己的衝動,和那些罪惡的欲望,比如你在路邊看見一個乞討者可以這麼想,你給了他錢或者說一些吃的「神」就會讓你走好運;又比如說你從路邊看見了一部手機,你就要想如果你拿走私吞的話「神」就會讓你走黴運並且會被失主抓到,如果你把手機交給警察「神」就會讓你走好運,失主說不定會給你點答謝的東西之類想法等等。
這裡是普通人,我們下次再見!
#宗教文化與世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