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是薩珊印章上常見的主題,通常我們看到的都是瘤牛(Zebu),一種被人類長期馴養的牛種,其背脊上有一個明顯的瘤狀的突起,用於儲存脂肪;這種牛分布於印度和伊朗。來看看印章上的Zebu和它的廬山真面目。
(左:瘤牛,右:薩珊印章上的瘤牛)
(左、右:薩珊印章上的牛頭
(印度河谷印章上的瘤牛)
印度次大陸的早期居民們蓄養瘤牛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些生物是本地所產,但是到了薩珊王朝,這種生物的足跡顯然已經遍布西亞了。這一點引起了很多考古學家和動物種群研究者的興趣,已有的考古和DNA證據表明瘤牛的遷徙過程非常複雜並且和人類文明史也有著諸多糾葛。
瘤牛種群進入伊朗高原很可能早在人類文明繁榮之前,因為印度河谷和伊朗之間並沒有地理上的阻隔(看下圖波斯灣的Jiroft出土石刻上的瘤牛形象);但是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就有著一道天然屏障——扎格羅斯山脈(Zagros Mountain),此時人為因素就起著決定性作用了。
在尼尼微(Nineveh)出土的公元前3000年的滾筒印章上已然描繪著瘤牛,但是青銅時代之前關於瘤牛的紀錄還是相對比較少的,也不能排除是來自印度河谷的商人或工匠引入的形象——他們的足跡當時遍布歐亞大陸。青銅時代開始以後——確切地說是所謂「國際化」時代到來以後——敘利亞和小亞藝術品上的瘤牛形象突然開始增多,下面這件米坦尼(Mittani)的「瘤牛」陶件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米坦尼王朝的瘤牛陶像)
實際上西亞考古學界將「國際化」時期之前的一段時期(1700BC前後)稱為第一次「黑暗期」:既主要文明陷入混亂或者毀滅,歷史記錄中斷的時期。這種「黑暗時期」通常是由集中的民族大遷徙造成的:在大帝國形成之前,民族大遷徙對於定居文明往往是致命的,也因此會造成歷史斷層。
現代的考古學研究又提出了這類大遷徙和氣候巨變相關,而整個西亞在青銅時代一直處於氣候不穩定階段,可以想見當乾旱襲擊草原,遊牧民不得不互相排擠來侵佔草場,而最終湧入溼地文明的定居場所,如勒凡(Levant)。
有趣的是,已知歷史上西亞的三次氣候劇變分別發生在公元前4千紀末,公元前兩千紀中期和公元前1200年前後:第一次對應了了兩河石器時代文明(如Uruk)的終結和蘇美爾文明的崛起,後面兩次則對應了西亞文明上的兩次「黑暗時期」。即使我們不考慮第一次,則後兩次也都分別對應了考古學上「瘤牛」證據的大爆發。這個命題的一個有趣的提示是,西亞的畜牧業隨之經歷著巨變。
兩河流域最早蓄養的牛種是水牛,新石器時代晚期蘇美爾、埃蘭(Elam)的印章上都描繪有水牛的形象。這種牛體形龐大,嗜好水棲,雖然脾氣比家牛(Cattle)和瘤牛都要差,但是也是可以馴養的。另外一種分布於伊朗高原和歐亞草原的歐洲野牛則完全無法馴養,甚至對於定居民來說是很危險的生物,筆者認為和蘇美爾人的大英雄吉爾加美什(Gilgamesh)亦敵亦友的野人恩啟度(Engidu)的形象就是從野牛轉化來的。
(上:阿卡德時期滾筒印章上的水牛,下:Jemdet Nasr時期滾筒印章上的水牛)
由此可見無論是馴養難度還是環境適應能力,水牛和野牛都比不上瘤牛。在氣候嚴重乾旱的情況下,引種瘤牛也是勢在必行;甚或是由於高原地區放牧瘤牛的遊牧民和定居民的衝撞、融合將瘤牛帶入了兩河住民的生活。
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答,包括缺乏生物骨骼方面的證據。但是另一方面,雖然瘤牛的種群逐漸繁盛,但是外來生物和本地居民的關係以及地位卻並非一朝一夕能建立起來的。伊朗人很早就知道瘤牛,但即使到了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瘤牛也並非印章上的主角。下面這件阿契美尼德時代印章出現了瘤牛的形象,但大部分時間波斯人還是沿襲了巴比倫印章上的水牛形象。
(阿契美尼德波斯滾筒印章上的瘤牛)
最有說服力的無疑是這件「神牛」雕像。有翼牛是亞述文明的傳統主題,中亞述時代就出現在印章上了,其主角一直使用的是水牛的形象,直到阿契美尼德王朝依然如此。宗教形象上的潛移默化往往是當地居民對某個物種認同程度的最好反映,比較一下薩珊的一件有翼瘤牛印章——一切盡在不言中。
(左:阿契美尼德波斯印章上的「神牛」,右:薩珊波斯印章上的「神牛」)
瘤牛,一種不起眼的生物,人類的食物,在幾千年裡從印度次大陸擴張到了整個西亞。如果這是一部史詩,它記錄的不僅僅是一個物種的興亡,也記錄了人類文明崛起和毀滅,以及人類和大自然的不懈抗爭。
註:關於兩次黑暗時期,篇幅關係不能很詳細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關於米諾文明和邁錫尼文明的滅亡、拉美西斯三世等。
==========正文分割線==========
感謝您對翰德祥的支持與關注,我們將在今後定期更新資訊。
地址:鄭東新區商務內環與九如路交叉口天下收藏北區,二樓2083號,翰德祥佛珠。
微信公眾號:小川文玩
微信號:xc3272
BOSS電話:18638685675
如果您覺得該內容您的朋友可能會喜歡,請點擊右上角按鍵分享給他們,點擊(查看官方帳號)即可關注此號,也可掃描下面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