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教作文」景物寫作的方法

2020-12-27 鳥哥生活

鳥哥自己家有個小朋友。為了幫助小朋友打好基礎,寫好作文,鳥哥特意花時間整理、記錄了一些關於作文學習的內容。這些內容,一方面來源於各種資料和書籍,一方面是鳥哥自己多年經驗的總結。

這些內容,一來可以自己用,幫助鳥哥家的小朋友提高,二來也希望幫助更多人,對別的小朋友也有所裨益。歡迎關注。

一、寫作準備

想要寫好作文,需要有以下幾個準備:

1、要有寫作興趣。

沒有興趣,就沒有動力去做好一件事。

2、要積累寫作素材。

小朋友們生活閱歷和見識都相對比較窄,客觀的說,不具備條件把文章寫的新穎、深刻、生動。因此對於小朋友們來說,唯一的辦法,是學習、模仿、積累。打好基礎,以後才能在這個地基上獨立創作和思考。

3、要重視語言和技巧的學習和訓練。

從會認字,到會造句,會寫通順的句子,會用恰當的詞彙生動準確的寫句子,打好基本功,再逐步向審題立意,謀篇布局等更高的技能上過渡。

二、景物描寫作用

1、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揭示背景

景物描寫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有時也揭示作品的背景。

葉聖陶的《夜》開頭寫道:

一條不很整潔的裡裡,一幢一樓一底的屋內,桌上的煤油燈發出黃暈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慘澹,好像反而加濃了陰暗。

這句景物描寫用了「黃暈」、「 模糊」、「 慘澹」、「 陰暗」四個形容詞,來烘託小說的典型環境。說明故事是發生在一個夜裡,一個令人恐怖的夜,一個心頭籠罩著陰暗的夜。通過景物描寫暗示黑暗的社會現實。

2、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

景物描寫有時可以渲染一種特定的氛圍,烘託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現人物的心理。

高爾基的《母親》中寫道:「嚴寒乾燥的空氣緊緊地包圍住他她的身體,直透到咽喉,使鼻子發癢,有一刻工夫使她不能呼吸。」既寫出母親此次行動的時節,又烘託了緊張的氣氛。

母親「滿意地聽她腳下的雪發出的清脆的聲音」以及「每次開門的時候,就有一陣雲霧似的冷空氣吹到她臉上,這使她覺得很爽快,於是她把冷空氣深深地吸進去」等描寫又顯示母親從事工作時心情,為塑造臨危不懼的的形象起到了烘託的作用。

3、展示人物性格

人物周圍的環境,包括室內外的裝飾布置,能夠展示一個人的身份、氣質、個性等,因此作家注意用景物來展示人物性格。例如魯迅《祝福》中對魯四老爺書房的描寫:

我回到四叔的書房時,瓦楞上已經雪白,房裡也映得較光明,極分明的顯出壁上掛著的朱拓的大「壽」字,陳摶老祖寫的;一邊的對聯已經脫落,松送的卷了放在長桌上,一邊的還在,道是「事理通達心氣和平」。我又無聊賴的到窗下的案頭去一翻,只見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錄集注》和一部《四書襯》。

從對聯和書籍的內容可以看出,魯四老爺是自覺維護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衛道士,他尊崇理學和孔孟之道。展示了人物性格。

4、推動情節的發展

《祝福》中對魯四老爺家祝福的描寫:

家中卻一律忙,都在準備著「祝福」。這是魯鎮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的。殺雞,宰鵝,買豬肉,用心細細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裡浸得通紅,有的還帶著絞絲銀鐲子。煮熟之後,橫七豎八的插些筷子在這類東西上,可就稱為「福禮」了,五更天陳列起來,並且點上香燭,恭請福神們來享用,拜的卻只限於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買得起福禮和爆竹之類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祝福本身就是舊社會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動,所以在祝福時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動理學觀念也表現得最為強烈。在魯四老爺不準「敗壞風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誡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權力。她為了求取這點權力,用「歷來積存的工錢」捐了一條贖「罪」門檻,但得到的仍是「你放著罷,祥林嫂」這樣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於侮辱,死後免於痛苦的願望,她的一切掙扎的希望都在這一聲喝令中破滅了。就這樣,魯四老爺在祝福時借著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禮教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特定的景物描寫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品中描寫景物,作者往往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感情,達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寫了一幅恬淡朦朧的荷塘月色圖,實際上寄託了朱先生的情感。

三、景物描寫的關鍵點

1、抓住特徵。春夏秋冬、雲雨雪風、花樹鳥蟲、山清水秀、柳綠桃紅,皆有各自特點。寫景就要抓住典型特點。

《桂林山水》: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2、角度和順序。

1)、按方位寫。由遠及近,由近及遠,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遠觀,或近覷,或仰視,或俯視,此為空間變換。

《長城》:

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岭之間蜿蜒盤旋。---這是遠看。

這一段長城修築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使用巨大的條石和磚築成的。---這是在長城腳下看。

城牆頂上鋪著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城牆外側有兩米多高的垛口,垛口上面有瞭望口,下面有槍口,是瞭望和射擊用的。---這是站在城牆上面看。

2)、按時間發展順序描寫,此為時間變換。

《呼蘭河傳》:

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

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

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跟廟門前的大石頭獅子一模一樣---

3)、按整體和局部關係寫。

《林海》:多少條嶺啊!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小時,既看不完也看不厭。每條嶺都是那麼溫柔,雖然下自山腳,上至山嶺,長滿了珍貴的林木,可是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目之所及,哪裡都是綠的,的確是林海,群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接著再以落葉松為重點寫樹,以小樹間的野花為重點寫林海的美麗。

3、要有情感。寫景的進階,要融入感情。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樣的句子,就不僅僅是景物的描寫,更融入了心境和情感。

4、動靜結合。在寫景狀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寫動態或靜態,往往不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將動態描寫與靜態描寫結合起來,以靜寫動,以動襯靜,則會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文學場景。

1)、化動為靜。以靜寫動。把運動的事物當作靜止的事物來寫,想像並描寫出動態事物在靜止時的形態和神態。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寫出了遙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將流動的水當作靜止的布,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掛在山間,一個「掛」字化動為靜,生動形象,活靈活現。

2)、化靜為動。以動寫靜。把靜止的事物當作運動的事物來寫,想像並描寫出靜態事物在運動時的形態和神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兩山排闥送青來」,一個「送」字,把靜止的山給寫活了。

3)、動靜結合。相映成趣。同時描寫靜態的事物和動態的事物,讓靜景動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杜甫《漫成一首》:「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兩句,就是視覺之靜與聽覺之動的巧妙結合。

4)、以動襯靜。通過描寫、渲染動態,反襯靜態,突出靜態。賈島《題李凝幽居》:「僧敲月下門」,一個「敲」字有動作有聲音,以動襯靜,以響襯靜,在月夜寂靜之境中,一陣「敲」來,反而更顯的環境寂靜,更精確地描繪出了詩意

5、定點和移步。寫遊記或參觀記,描寫景物時,人走景移,隨著觀察點的變換,不斷展現新畫面。

《荷塘月色》: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路的一旁---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只在小路一旁---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

《頤和園》: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6、描繪色彩

《呼蘭河傳》:天上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7、描繪聲音

《口技》:---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8、景物描寫對比

1)、朱自清《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

文章中出現了兩次明顯的橫向比較。第一處:「秦淮河裡的船,比北京萬盛園,頤和園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揚州瘦西湖的船也好。」通過三處船的比較突出「秦淮河的船能引乘客的情韻」來;第二處:「南京的日光,大概沒有杭州猛烈:西湖的夏夜老是熱蓬蓬的,水像沸著一般,秦淮河的水卻儘是這樣冷冷地綠著。」此處把南京、杭州、秦淮河比較,突出秦淮河的水「儘是這樣冷冷地綠著。」使人「到了此地,豁然開朗,身子頓然輕了——習習的清風荏苒在面上、手上、衣上,」還「感到了一縷新涼了」。通過橫向比較,空間上的延伸,獲得一石二鳥的效果。 (向迅.《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美學特徵淺議[J]:《閱讀與寫作》 ,2006年第7期:18-19頁,共2頁)

2、《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朱自清與俞平伯,對水的寫法比較:

朱自清:秦淮河的水是碧陰陰的;看起來厚而不膩,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麼?我們初上船的時候,天色還未斷黑,那漾漾的柔波是這樣恬靜,委婉,使我們一面有水闊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著紙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燈火明時,陰陰的變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夢一般;那偶然閃爍著的光芒,就是夢的眼睛了。

俞平伯:又早是夕陽西下,河上妝成一抹胭脂的薄媚。是被青溪的姊妹們所薰染的嗎?還是勻得她們臉上的殘脂呢?寂寂的河水,隨雙槳打它,終是沒言語。密匝匝3的綺恨逐老去的年華,已都如蜜餳似的融在流波的心窩裡,連嗚咽也將嫌它多事,更哪裡論到哀嘶。心頭,宛轉的悽懷;口內,徘徊的低唱;留在夜夜的秦淮河上。

相關焦點

  • 蔡淇華:沒有寫作「天賦」的寫作「教」父
    在幸福氧氣學院與睿問的積極促成和精心準備下,「臺灣最會教寫作」的老師蔡淇華終於在上海開了他在大陸的第一次寫作課。這是蔡老師第一次來上海,行程有點緊張,一上完課他就要趕飛機回臺灣。慕名而來的人中有專業的文案工作者、有想要寫一本書的高級白領、還有想寫劇本的寫作愛好者,大家都想能通過這堂課學到點老師的精髓,讓自己也成為被老師「點化」的那個人。隱形的天才需要「顯形」的方法「我先天寫得不好。」很難相信。「寫得不好」無論如何都無法跟眼前說起寫作就眼睛放光的蔡老師聯繫起來。
  • 語文老師推薦:寫景作文的開頭+結尾寫作方法詳解,實用好操作!
    語文老師推薦:寫景作文的開頭+結尾寫作方法詳解,提高寫作能力,實用好操作!寫景作文,是語文常見的作文類型,那麼寫景作文應該怎麼寫呢?同學們想要寫好寫景作文,就要注意這4點:1、景物要有特色。同學們寫景,這個景物就要有特色,比如同樣的寫山,我們就要寫出山與山之間的不同點,例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險峻、衡山的秀麗、衡山的幽靜等,這些都是各大名山的鮮明特點,同學們把這些特點描述出來,就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2、仔細觀察。寫景作文,學會觀察很重要,就正如蘇軾所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命題作文「我的理想」怎麼寫?語文老師教方法,附寫作素材
    命題作文「我的理想」怎麼寫?語文老師教方法,附寫作素材關於「理想」的作文,相信同學們不會陌生,是我們語文作文寫作常見的作文題目。那麼,我們怎麼來寫好關於理想的作文呢?一般來說,我們的寫作格式是先介紹自己的理想,然後說明為什麼自己有這個理想,之後可以敘述自己如何去實現這個理想。
  • 「日語學習」日語作文寫作三部曲
    她帶著「日語作文寫作方法」走來了......作文應該是讓很多學生頭疼的一個問題,用日語寫作文對於部分學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實際上無論是中文也好,日語也好,都有其共通的地方。但是,實際上我們拿到一篇作文,首先應該看的是有哪些要求,特別是日語作文就更要注意這一點。因為字數達標與否、書寫整潔與否、格式正確與否、文體一致與否等都是一眼就能看到的,也是容易被直接扣分的。所以要求我們要習慣這些硬性要求,規範寫作。那麼日語作文有哪些規範呢?
  • 高考日語作文寫作技巧方法分享
    高考日語中的作文也是很重要的,但有些同學每當面對作文的時候都會有一種無法下手很無力的感覺。面對不同的文體和題型,我們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作文成績呢?下面就說下高考日語作文寫作技巧方法分享吧。 1、準確性第一 必須要注意語言表達(詞語、語法)的準確性。
  • 寫作指導 | 如何教孩子在作文中進行景物描寫?
    所以,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初步得出結論,要寫好景物,必須指導學生掌握以下方法: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時間不同,景物的特徵也不同。宋代詩人楊萬裡說得好:「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有些學生描寫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異,甚至雷同,主要原因是對所寫的景物沒有認真細緻的觀察,不善於通過比較的方法去發現和抓住事物的特點。而成功的有特點的景物描寫,則都是作者對所寫景物進行了艱苦細緻的觀察和反覆比較的結果。
  • 蘇櫯老師最新力作——《成語裡的作文課》
    麻糖君~~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蘇櫯老師最新的課程預告哦~~~~~你們一直問的蘇櫯老師終於回來啦!蘇櫯老師沒有離你們越來越遠,這一年的蘇櫯老師一直都在潛心帶團隊研發~~~~帶來回來了前所未有的新鮮課程、將國學內容和寫作內容緊密結合。讓你腹有詩書氣自華、寫作閱讀都不怕!
  • 惠老師教作文:學會仿寫,寫作文不迷茫
    同學們,這裡是惠老師教作文,我是惠老師。這節課,我們主要針對,剛剛學寫作文的同學,或者,一直找不到作文門路的同學。剛開始寫作文的時候,同學們的腦海中,肯定是一片空白,尤其是,我們的生活經驗還比較少,見識也比較少,知識面也不寬,這時候,寫作文就很難了!
  • 描寫景物的作文是這樣寫的,小朋友要記住哦
    這就是寫景的作文。要想寫得生動、形象,讓讀者覺得身臨其境,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一、寫景物時要點面結合在寫景的時候,我們不可能對所寫的景物進行面面俱到的描繪,可以先寫整體,讓讀者對你所描寫的景物有個初步的整體印象。然後,再挑選一兩 個你最感興趣、最有特色的景物進行具體描寫。這樣有點有面,景物也就變得立體起來,生動可感。
  • 孩子要期末考試了,這3種小學生作文方法很有特色,讓老師喜歡
    我還得鄭重其事地告訴大家一個秘密,考場作文最能讓老師眼前一亮的是標題、開頭和結尾。為啥?還不是因為老師時間緊、任務重!所以快速瀏覽一篇作文,然後打出一個相對合理的分數,這就是閱卷老師批作文時的真相。很自然的,閱卷老師必須從標題、開頭和結尾抓住關鍵信息,然後大致判斷出該篇作文的水平。明白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要寫好開頭和結尾了。
  • 初中語文,作文生動主題鮮明,離不開環境/景物描寫
    好花還需綠葉襯,一篇寫人記事的文章,如果僅僅把筆墨用在人身上,不如分一些給環境或者景物好些。單獨欣賞一條孤立的魚,有一種看標本的感覺,卻在細緻卻很單調,缺少生命舒展的感覺。人也是如此,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好比魚翔淺底,和諧又美好。如果我們的作文中,能把景物或環境利用的好,給主人公營造一種生活的環境,或者用景物來襯託人物的心情,都是比較好的寫法。
  • 教孩子如何在作文中景物描寫
    所以,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初步得出結論,要寫好景物,必須指導學生掌握以下方法:  一、抓住景物特徵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時間不同,景物的特徵也不同。宋代詩人楊萬裡說得好:「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 高途曾曦作文班靠譜嗎?高途課堂曾曦作文班52個新視角
    原標題:高途曾曦作文班靠譜嗎?高途課堂曾曦作文班52個新視角作文是中國三代人的大難題,一提起作文就會有好多的問題。孩子不知道怎麼寫,不知道寫什麼,作文偏題,文章不生動,不會寫開頭結尾等等。這些問題該怎麼解決?有沒有什麼訣竅?高途課堂曾曦作文班52個新視角可以為學生家長傳授如何用對方法寫作文。高途曾曦作文班靠譜嗎?
  • 來,李燕老師教你寫作文
    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同學們, 你有時候是不是覺得寫作文無從下筆
  • 六年級作文《那一刻,我長大了》怎麼寫?語文老師給出了寫作思路
    一、作文原題:那一刻,我長大了這是六年級語文考試作文題,是命題作文,原題是這樣的:在我們成長過程中,都有某些瞬間、某些事情對自己觸動很大很深,讓我們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請寫一件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並說說這件事帶給自己的觸動。
  • 孟老師講述作文如何教?
    我經常會碰到一些家長會問我:固定的方法教出來的作文後期問題很大,那麼作文到底該怎麼教呢?我常回答:培養「寫作」的能力,不是像現在這樣「教」的。為什麼我這樣說呢?寫文章有幾項要素:1.觀察。過去我們把寫作看得太嚴肅了,文章是用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的。用作得,一不小心就太做作,或太矯情了。用『作文』來形容寫作,很容易就把文章給作僵了。難怪一堆孩子不會寫作文,一想到作文就一片空白。古代的『八股文』也許可以這樣教。然而,我們已經脫離科舉很久了,作文的教法也應該可以有所不同了。
  • 語文作文差,聽高三語文老師傳授方法(乾貨)
    #教育方法而許多學霸、家長及網友都說,高考語文能夠考到110分左右就很不錯了,再想提高就比較難了,尤其是作文要提高更難了。阿玲找到語文老師,請求幫助。這不,阿玲的語文老師傳授了這些經驗,特別有用,可謂是乾貨滿滿。同學們進入高三學習已經有些時間裡,在阿武老師的後臺經常會受到這樣的消息,有部分同學因為基礎太差,尤其是語文,不知道從何下手。
  • 手把手教你如何短時間內讓老師對我的作文打滿分
    很多家長都為孩子寫不好作文而煩惱:不會寫:孩子看到寫作就頭疼,不願意寫作文.不願寫:每次拿到作文就發愁,磕磕巴巴就是寫不出來寫不出:找不到方法,不知道應該怎麼寫學不會:沒有好的方法,天天背範文,可換個主題就用不上家長們很困擾,孩子們更難受。可是寫作這件事,在「大語文」教育趨勢下又變得越來越重要。但當家長們放眼四周,卻發現:根本找不到合乎理想的寫作課程!
  • 小學作文高分寫作指導:怎樣寫好景物
    很明顯前者是景物敘述,後者才是景物描寫;前者雖涉及景物,但只是簡單的狀態介紹,後者則是從形象、色彩等方面進行感性的敘述,並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描寫,是指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文字,對人、事、景、物進行具體描繪和刻畫的一種表達方式。從描寫的對象看,描寫分成三種,分別是人物描寫、環境描寫、景物描寫。
  • 三講一練 | 中考「半命題作文」審題方法及寫作指導
    一堂作文課專注中小學生閱讀和作文指導;關注回復「領取」千元資料免費領關注以下是「一堂作文課」整理的中考作文題型【半命題作文】的審題方法及寫作指導,對備考2019年中考的童鞋們會有很大的幫助!解析:這類題型集材料作文和命題作文的優點於一身,它提供了材料,限定了範圍,既有話題作文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又有命題作文的嚴肅性和限制性,便於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在全國各地的半命題作文中佔了三分之二的比重。這類題要求考生圍繞題幹研讀所給材料,並從中提煉出關鍵性詞語,如果是抽象的詞語,要把它們轉換成形象而生動的具體事物來理解,還要選取那些印象最深刻又最好把握的生活體驗和感情經歷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