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外界因素的影響,這包括先天的基因,同時也包括孩子生活的環境以及父母的教育狀況。
只是這些影響因素並不是並列關係,究竟哪一個對孩子的影響最重要呢?
01三胞胎被三個不同階級家庭領養
美國有一部紀錄片《孿生陌生人》,其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媽媽因為經濟原因,在生下三胞胎之後,不得不把他們送到領養機構。
而領養機構正在進行養育實驗,所以目的地選擇了把這對三胞胎分別送去了不同階級的家庭中。
老大鮑比的養父母家境殷實,而且階級地位也很高,但是由於平時太忙,對鮑比的照料並不多。
老二艾迪生活在一個中產家庭中,家境也不錯,養父對他的教育很看重,但是彼此缺乏溝通。
老三大衛在一個開著雜貨店的普通家庭中長大,雖然經濟條件一般,但是養父母對他的陪伴卻從不曾缺少。
0219年的時間證明,命運的決定因素
在此期間養育機構一直對他們進行觀察,19年後三人又再次重逢。
他們的形象幾乎一模一樣,興趣愛好也非常相似,喜歡女生的類型都沒有差別。但是他們的性格卻有著明顯的不同,如果深究他們的心理,更是會發現差別巨大。
老大鮑比生活條件最好,雖然保守,但是非常有主見。
老二艾迪很情緒化,最後因為抑鬱而結束了生命。老三大衛生活條件一般,但是性格卻非常樂觀開朗,對生活充滿熱情。
他們三人有著共同的基因,雖然金錢上差別明顯,但是對他們的成長影響並不大,真正對他們影響深遠的,恰恰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
由於生活在不同的生長環境中,導致了他們的人生產生了不同的變化。
03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1、影響孩子的心理素質
每個人的心理素質都是不同的,即便是遇到同樣的一件事情,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正如三兄弟合夥開了飯店一樣,最後飯店瀕臨破產的時候,老大很自然地去找了別的事情,而老三也覺得生意有成功有失敗是非常正常的。
只有老二一直對此耿耿於懷,認為是自己的原因才造成了經營的失誤,所以最終抑鬱而亡。
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了他們太大的心理壓力,那麼會導致孩子陷入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讓他們在心裡反而變得脆弱。
2、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
如果父母總是用負面的言語去批評孩子,從來不會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那麼被貼上負面標籤的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真的一無是處。
他們會變得自卑懦弱,不敢去嘗試任何事情,擔心最終的結果永遠都是失敗。
父母要多鼓勵孩子,多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這樣才能讓孩子自信。即便是面臨困難挫折時,也能因為強大的信心而勇於嘗試,自然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3、影響孩子的生活態度
孩子的幸福指數,其實和家庭經濟沒有太大的關係,雖然有錢,也許能夠讓孩子有更好的物質生活,但是父母的關心和陪伴,才能讓孩子的精神世界更充實。
當孩子變得開朗樂觀,熱愛生活時,他們便是生活的主人,是生活真正的主宰者。
所以父母要多引導孩子養成樂觀的生活態度,讓他們學會積極地面對生活。
這樣不管生活給予我們的是什麼,孩子都能夠樂於接受。這樣的孩子即便沒有大的成就,也能夠擁有屬於他們自己最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