孿生陌生人: 三胞胎分開19年撫養的人類教養實驗(視頻)

2021-02-19 同馨濟慈2009

來源:《精英說》(ID:elitestalk),轉載已獲得授權。完整視頻請點文末閱讀原文

很多人可能都曾有過這樣的幻想

這世界那麼大,世上的人那麼多

會不會有一個和我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卻過著跟我截然不同的生活?

如果有一天兩個人還能在街上偶遇

那又會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今年在聖丹斯電影節展映的這部紀錄片

《孿生陌生人》

(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

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曲折離奇的真實故事

有一對從嬰兒時期就被不同家庭領養的三胞胎

在分開將近20年後,在一次巧合中重聚了

「拐角遇見你自己」,竟然神奇地成為了現實

紀錄片《孿生陌生人》(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

當兄弟們興奮地擁抱在一起,在地上打滾

觀眾們也不禁為這失而復得的親情而感動

可當我們層層揭開那暖心而動人的溫情面紗

真相才緩緩浮出水面
……也讓所有人感到脊背發涼

故事還得從1980年說起,那天,一個名叫鮑比的少年,第一次踏進了他的大學校園。

作為大一新生,鮑比對未來的校園生活感到無比好奇,可讓他感到意外的是,同學和老師們竟然像已經認識他很久一樣,熱情地和他打招呼,還有女孩會衝過來,給他一個吻。

這種過分的熱情已經遠遠超出了歡迎新生的程度,讓鮑比覺得有些不對勁,而在大家的談論中,鮑比聽到了一個名字——艾迪。

艾迪是誰?為什麼大家都認為自己是他?

當一臉懵逼的鮑比來到男生宿舍,卻遇見了艾迪的一個好哥們兒。當這個同學看見鮑比時,也有點被嚇懵了——因為他剛剛才和艾迪通過電話,很確信艾迪還在100公裡外的家裡

「你是不是也是被領養的孩子?」  「你的生日也是7月12日嗎?」當這位同學和鮑比確認完這些關鍵信息,感到全身的血液都沸騰了——鮑比,很有可能是艾迪素未謀面的親兄弟!

兩個少年顫抖著,飛速驅車前往艾迪的家。

當門被打開的剎那,長得一模一樣的鮑比與艾迪互相望著對方,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

被不同家庭領養的雙胞胎終於找到了對方,那種欣喜與感動,讓所有文字都變得蒼白無力。

可是,故事的神奇之處才剛剛開始。

在媒體對這個充滿人情味的故事進行大肆報導後,有人在報紙的照片上,看到了兩個與自己的朋友大衛長得完全一樣的人,而「領養」、「生日是7月12日」這些關鍵詞,也讓人不得不相信——這並不是雙胞胎,而是三胞胎

而大衛,就是這對三胞胎中的一員!

命運的安排是如此精彩,現實的戲劇性也可以超越電影。就這樣,三兄弟在闊別19年後重逢了,而他們的故事,也轟動了整個美國

記者們熱情地湧向了三兄弟,而在無數採訪中人們也驚奇地發現,雖然他們成長於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家庭,卻有著驚人的相似。

他們都愛吃中餐;都喜歡抽一個牌子的煙;都曾是摔跤選手;甚至對女性的偏好都一致。

更神奇的是,在分別領養他們的家庭裡,都有一個比他們年長兩歲、同樣也是領養的姐姐。

不經意的相遇,以及重重疊疊的巧合,讓無數美國人為這個故事而痴迷。三兄弟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成為了美國家喻戶曉的明星,他們上電視,演電影,在紐約過起了萬眾追捧的生活。

後來,兄弟仨甚至利用人們對「三胞胎」的好奇心,在紐約開了一家「網紅」餐廳,開業的第一年就場場爆滿,賺到了100多萬美元。

與此同時,合夥創業的三兄弟也分別找到了自己的真愛。三人先後結婚生子,生活也漸漸安定。這仿佛是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最愛的人都在身邊,一切,都幸福得那麼不真實。

就當三兄弟沉浸於突如其來的團圓美滿之時,一個疑惑,卻深深困擾著領養他們的父母。

當年三個家庭在前來領養孩子時,卻沒有人告訴他們,自己領養的男孩實際上還有同胞兄弟,他們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分別將三個孩子帶回了家,也間接造成了兄弟分離的「悲劇」

而更令人感到巧合的是,領養三兄弟的家庭恰好來自不同階層,有著不同的教養方式。

鮑比的養父是一名醫生,養母是一名律師,家庭成員基本上都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衣食無憂,居住在美國最負盛名的「富人區」。

鮑比的養父母工作非常忙,陪伴孩子的時間並不多,但在有限的時間裡總是儘可能地為孩子提供最好的資源,幫助他成長為健全的人。

艾迪成長於一個典型的中產家庭,養父也是一名受過高等教育的教師,但有些不同的是,艾迪的養父非常保守,對子女的教養態度也十分嚴苛,從小到大,艾迪都與他缺少溝通。

大衛的家庭是受教育程度最低的,養父母都是移民,英語是他們的第二語言。他們經營著一家小小的雜貨鋪,勉強能夠維持溫飽。

雖然社會地位不高、也不算很有錢,大衛的父親卻是三位養父中最溫暖而幽默的,他有大量時間陪伴孩子成長,與孩子平等溝通。而成年後的大衛,也成了三兄弟中最樂觀外向的人。

一樣的血緣與基因,卻在截然不同的環境下成長,這是否像極了某種「實驗」?想當年,舉世聞名的BBC紀錄片《人生七年》,也是跟蹤調查了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小孩,以觀察不同的家庭環境對兒童成長會有怎樣的影響

而三兄弟的成長軌跡,簡直就像它的翻版。

不幸的是,這一切的猜測竟然是真的。

幾年後,《紐約客》的記者勞倫斯在無意間發現了80年代的一項秘密研究,有人故意將領養機構的雙胞胎或三胞胎分散給不同背景的家庭,只為研究一個橫亙於科學界的難題:

「一個人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樣子,究竟是先天因素的作用大,還是後天環境的影響深?」

而三兄弟,剛好就是其中一組實驗對象。

得知這個消息後,三兄弟和他們的家人陷入了憤怒——整整分離了19年,錯失了漫長歲月中的彼此陪伴與共同成長,只是為了滿足某些人的研究需要?!而且,要不是一連串的巧合,他們有可能這輩子都不知道對方的存在。

直到這時,三兄弟也才漸漸想起來,從小到大的確有陌生人以「領養機構回訪被領養孩子的狀況」為名登門拜訪,給他們做各種各樣的實驗, 並觀察他們的反應,而養父母都以為這不過是領養機構在例行公事,也因此習以為常。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當年的領養機構——路易斯·懷斯中心,早已因不明原因而關閉。

經過《紐約客》記者勞倫斯的深入調查,唯一能夠確認的是,當年被動參與這項實驗的孩子,絕對不止三兄弟,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有越來越多被分散的兄弟姐妹找到了對方

這些人有著和三兄弟相似的經歷——被不同家庭領養,從小到大接受著領養機構的「回訪」。

在《紐約客》記者勞倫斯的努力下,當年這項實驗的負責人——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彼得·紐鮑爾終於被找到,可當記者想進一步接觸此人以及所謂「實驗成果」時,卻遭到重重阻礙。

已是高齡的彼得拒絕了採訪,並在不久後離世。

好不容易聯繫上了他的助理,可對方除了進一步給出開展實驗的一些細節,比如承認三兄弟的姐姐也是作為「控制變量」被提前安置在不同家庭,此外,對實驗成果亦是一無所知。

身為參與者之一,助理清楚地知道這樣做從道德層面來看是錯誤的,可是在那個年代,在為科學奉獻一切的理念驅動下,他「別無選擇」。

記者勞倫斯離「真相」最接近的時刻,大概就是得知實驗相關的全部材料與從未發表的「成果」,都被封存在耶魯大學圖書館的時候

他滿懷激動地想要申請訪問,卻再次被拒。記錄顯示,這些資料將被封存至2066年,那時,所有與實驗有關的人都將不在人世。

在此之前,這項實驗將成為一個永遠的謎團。

雖然我們終究無從得知實驗背後的動機以及實驗究竟得出了怎樣的結論,但在現實生活中三兄弟的結局,卻已然顯示出它殘酷的一面

知曉自己不過是「實驗品」的三兄弟,在憤怒過後變得日益悲觀。他們錯過了彼此將近20年的光陰,驟然重逢,喜悅之餘卻缺少了成長中的陪伴與磨合。矛盾,最終在累積中爆發。

因為餐館經營理念的意見相左,兄弟之間的爭執演變成了劇烈的衝突,在一場大吵之後,鮑比退出了生意,也離開了艾迪與大衛,而被拋下的兩個人,則覺得自己受到了背叛。

成長於中產家庭、但從小受到養父嚴厲管束的艾迪,情緒漸漸走向了崩潰。他患上了躁狂抑鬱症,在一個寒冷的冬日,舉槍自盡。

艾迪的離世讓親人們心碎,鮑比和大衛陷入了深深的痛苦,甚至覺得「該死的那個是我」;而艾迪的養父,那位風燭殘年的教師,也因自己過往過於嚴厲的教育方式而自責不已。

所有人都在懺悔,除了那些設計實驗的人。

事實上,記者勞倫斯在後來的調查中發現,被捲入這場實驗而最終自殺的人,不在少數。

血脈相同的兄弟姐妹,在成年後面對困境時所表現出不同的反應模式,也許是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回答那個問題——「先天還是後天」,可與人命相比,這一切,也許都不再那麼重要。

當科學凌駕於人性之上,悲劇,無可避免。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那些把人類當作小白鼠的科學實驗無疑是殘忍而不道德的。可在某個特定的年代,如「分離三胞胎」這樣的人類實驗,卻在「科學萬歲」的口號下,受到人們的膜拜。

20世紀40年代,為了研究青黴素對於梅毒的治療效果,瓜地馬拉上演了一場可怕的「實驗」,共計1500名妓女、囚犯、士兵感染了梅毒,再以治療的名義被研究觀察,無數人因此喪命。

1971年,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為了證明環境可以逐漸改變個體性格,把人當作囚犯進行凌虐,給志願者帶來了無法癒合的心理創傷。

兒科心理醫生Lauretta Bender為了研究電擊對治療兒童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對紐約一家醫院至少100名3~12歲的兒童做了電擊痙攣實驗,其中一名兒童曾連續20天遭受電擊。

科學家曼尼為了證明人生來就沒有性別差別觀念,便把一個男童變性為女童,並讓「她」與雙胞胎哥哥進行「性愛演練」,以強化其性別意識。成年後,這對雙胞胎兄弟都選擇了自殺。

將人類異化為實驗物品,三胞胎兄弟並不是第一例,也許還不會是最後一例。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曾說過,「在這專利的年代,各種新發明——無論是拯救靈魂,還是傷害肉體,一律被說成是出於一番好意。」

      科學最後的底線,就在於不該挑戰「人性」。

References: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3590486?from=search&seid=15303304071397218077

(孿生陌生人 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中英字幕】)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be044639e780b7c3d00d2ea/

http://www.sohu.com/a/220641088_168177

http://www.sohu.com/a/259458924_545619

http://chuansong.me/n/2630593832025

https://www.toutiao.com/a662387105624961895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ree_Identical_Strangers

https://www.imdb.com/title/tt7664504/

https://www.rottentomatoes.com/m/three_identical_strangers/

版權歸精英說所有,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布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裡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精英說(ID:elitestalk)。

上海同馨濟慈健康諮詢有限公司

同馨濟慈網站:www.happyfamilyhelper.com

聯繫電話:17717360992,培訓助理

                 15000227068,諮詢助理

QQ:1914268481

微信帳號:Txjc2015(培訓助理),txjc20100101(諮詢助理)

微信公眾帳號 @同馨濟慈2009

微博帳號:@同馨濟慈兒童青少年@同馨濟慈婚姻家庭諮詢中心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46弄3號403


提示:以下十二個興趣群人數已超過100人,如果有興趣加入,請加微信號 Txjc2015,或掃描同馨濟慈培訓助理二維碼,留言(想加入的群名)申請加入。

1.同馨濟慈心理健康專業人員俱樂部

2.同馨濟慈兒童青少年心理成長俱樂部

3.高淑貞及團隊親子遊戲營興趣群

4.青少年心理諮詢與治療興趣群

5.孟馥老師及團隊家庭治療訓練興趣群

6.居飛博士精神分析經典討論班

7.索爾曼博士身體取向心理治療興趣群

8.關愛指數與依戀病理興趣群

9.臺灣張老師出版社書籍訂購(張老師及心理出版社)

掃一掃

添加「同馨濟慈培訓助理

(諮詢培訓課程)

掃一掃

添加「同馨濟慈諮詢助理

(心理諮詢服務預約)

相關焦點

  • 《孿生陌生人》:被實驗的人生
    紀錄片《孿生陌生人》就講了這樣一個極富爭議的人生實驗。一上來先是雙胞胎相認的驚喜:19歲的波比在大學新生報導的第一天被同學們認成了艾迪,一臉懵逼地接受大家熱情的招呼。波比於是聯繫到艾迪,兩人都出生於1961年7月12日,都是被領養的,而且長得一模一樣。
  • 《至暗時刻》編劇新作曝光 將改編《孿生陌生人》
    《至暗時刻》編劇新作曝光 將改編《孿生陌生人》 時間:2019.05.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孿生陌生人:一場持續19年的分離實驗
    以上並不是什麼電影中的橋段,而是去年聖丹斯電影節收穫一致好評的紀錄片——《孿生陌生人》(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 中的真實開頭,而這個故事,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19年後的重逢1980年,開著一輛七十年代量產的紫紅色沃爾沃初次去學校報導的鮑比,從下車到宿舍的一路上,都對接連收到的熱情寒暄感到不解,可當他笑著搖頭解釋自己不是艾迪時,所有人又都異口同聲地回答他:「艾迪你真幽默。」
  • 《孿生陌生人》史上最殘酷的人生實驗,真人版「楚門的世界」
    是的,今天窗窗要安利這片就講了一個極富爭議的人生實驗,片名叫——《孿生陌生人》同卵三胞胎的兄弟,19年不曾知道對方的存在,在機緣巧合後,重新找到了彼此。這神奇的緣分,令整個美國的媒體都沸騰了,但事情卻不僅僅局限於此,為什麼被分別送入了三個家庭?
  • 《孿生陌生人》,一部兄弟分離十九年的紀錄片
    如果基因能夠人為改變,人類被用來做活體實驗,那麼一個人的人生將處在完全監控下,人類也變成了實驗室裡的小白鼠。不禁使人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千鈞一髮》,在不久的未來,通過基因工程加工出生的人才是正常人,而自然分娩的孩子則被視同"病人"。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來到人們眼前。
  • 現實版楚門的世界:三胞胎分開撫養,19年後重逢,揭開多年的陰謀
    如果一對三胞胎他們被分開分撫養他們的人生軌跡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每一對三胞胎似乎都有著屬於他們的默契,對於這種現象人們也一直想探尋其中的原因,相同的生活環境畢竟會給人們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當環境這個變量不一樣時,屬於三胞胎的那份默契還會存在嗎?1980年,已經19歲的鮑勃在美國生活,這一年他考上了位於新罕布夏州的一所社區學校,剛進學校的第一天他異常的興奮。不僅如此他發現學校的人對他都十分熱情,過往的同學都對他打招呼,這讓他一個新生感到十分開心。
  • 三胞胎19年後意外重逢,卻揭開殘酷真相:他們的人生不過是場實驗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精英說」(ID:elitestalk),原文首發於2018年11月26日,原標題為《三胞胎分別被貧窮、中產、富裕家庭領養,19年後意外重逢卻揭開殘酷真相》,轉載已獲得授權。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奧斯卡前哨 | 《孿生陌生人》多胞胎人性試驗的驚天秘密
    麥可激動地告訴鮑比:「你有一個孿生兄弟!」 經過核實,麥可說得是真的,艾迪和鮑比是一對雙胞胎。鮑比活了19年,意外發現世界上還有一個跟自己長得完全一樣的人,這種心情妙不可言。 於是,一個極不尋常的、可以研究同卵雙胞胎分開養育的機會出現了。這是第一次,也是人類認知以來真正的第一次。」 三兄弟分離多年的陰謀,是一個動機不純的實驗。 這項喪失道德倫理的實驗始於上世紀50-60年代,由美國著名精神病醫生彼得·紐鮑爾和他的兒童發展中心策劃主導。
  • 不道德的人類實驗,看到我頭皮發麻
    今天魚叔要講的這個曾震驚全美的真實故事,暗黑得令人難以置信——《孿生陌生人》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1980年夏,大學開學的第一天。19歲的鮑比獨自開車前往沙利文縣社區學院報到。這是一個稍有些保守的男孩,初次來到全然陌生的新校園,內心有些緊張。
  • 從美國那場密謀19年的人倫實驗裡,我看清了一個人的命和運
    出生後即被分開,19年後重新找到對方的雙胞胎故事,一下子成了當地的熱門。紐約日報的記者霍華德知道這個消息後,花重金租下一架飛機,迫不及待去見這兩個孩子。得到官方證實後,各路媒體都開始大肆報導,每一家報社的頭版都是艾迪和羅伯特的照片。
  • 最殘酷的實驗:三胞胎分別被富人、中產、窮人收養,後來怎樣了
    Bobby和Eddy同一天生日、來自同一家領養機構,他們是一對分離19年的雙胞胎,因為就讀同一所大學相認,很多人對此都難以置信,在八十年代的美國,這可是一件重磅新聞。《紐約日報》的記者特意飛過去採訪雙方,在確認了事件的真實性後,寫了一篇關於雙胞胎分離多年重逢的報導,很快這件稀奇的事情在美國傳開了。
  • 不道德的人類實驗,這是今年最震撼的紀錄片
    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雖說前面有著童話般的神奇色彩,但背後卻是一場有著非人道主義的實驗。一對三胞胎兄弟,從出生之日便被不同家庭領養並撫育成人。19年後,三人卻不期而遇走到一起,一時間震驚全美,三人亦成為各大真人秀節目的寵兒,甚至還在電影裡集體拋頭露面。
  • 【家庭教育】紀錄片《孿生陌生人》| 父母的教育方式,決定孩子未來的路
    周末沒事兒,我重新刷了一遍紀錄片《孿
  • 最扭曲人性的科學實驗,研究成果一直都沒敢公布!
    其他三個單身少女也沒法撫養,被送到了當時最知名的收養機構——美國的路易斯懷斯收養機構。三兄弟不人道的悲慘命運由此開始,他們成為了一位精神病學家彼得·紐鮑爾(Peter Neubauer)博士的研究對象,他的研究題目是自然與養育環境對人類的影響,他想看看,這三個相同基因組(自然)的孩子,在不同的養育環境中會發生些什麼,究竟是自然(基因)戰勝養育環境,還是養育環境對他們的影響更大。
  • 殘酷實驗:美國三胞胎分別被富人、中產、窮人收養,他們後來如何
    在美國,就有這樣一件奇事,有一對三胞胎被不同等級的家庭養大,他們的人生經歷也展現出了不同的一面。陌生的三胞胎2018年,有一部紀錄片大火,這就是《孿生陌生人》,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心理學方面的故事,著名導演用96分鐘的片長,向大家揭露了一對美國三胞胎的人生故事。
  • 殘酷實驗:三胞胎分別被窮人、中產、富人領養,多年後變化驚人
    ——《楚門的世界》人類一直都對一樣東西十分的好奇,那就是人的性格到底是由環境造就,或者是毀滅的。還是說天生就刻在人的基因中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也許可以在2018年美國聖丹斯電影節記錄片單元獲得最佳敘事獎的《孿生陌生人(ThreeIdenticalStrangers)》的原型中尋找到答案。這是2018年度最「怪異」的記錄片,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
  • 美國活人實驗,這片比《楚門的世界》還震撼!
    今天要說的這部紀錄電影,其震撼程度不亞於《楚門的世界》,因為它是真實發生的事件—— 《孿生陌生人》 1980年初秋,19歲的鮑比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 但奇怪的是,走在校園裡,時常有不認識的人對他微笑、打招呼。
  • 三胞胎被富人、中產、窮人家庭分別收養,19年後意外重逢,他們的變化令人震驚!
    機構為三胞胎精心挑選了三個收養家庭:鮑比,被一個富人家庭收養他的養父是醫生,養母是律師,只有機構研究人員會定期「家訪」。直到19年後,三兄弟意外重逢了。這時人們發現,三兄弟雖然在截然不同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卻有著很多相似的習慣。他們抽同一牌子的香菸,都曾練過摔跤,連喜歡的女孩兒都是同一類型的。
  • 三胞胎從小被不同階級家庭撫養,監測19年後相聚,3人命運如何?
    此外,還有很多奇怪的事情,比如三胞胎在很多年後重歸於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美國奇怪的命運。首先,我要感嘆一句中國古話:天下無奇事!心理紀錄片《雙胞胎陌生人》2018年1月,英國在聖丹斯電影節期間發行了一部紀錄片《三》外國人,翻譯成中文,叫做雙胞胎陌生人。
  • 三胞胎分別被貧窮、中產、富裕家庭領養,19年後意外重逢卻揭開殘酷...
    人生究竟是底子重要還是後天努力重要,成為了人類歷史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正當人類困惑於如何研究這個問題時,一組分別從貧窮家庭、藍領家庭、富裕家庭中出生的三胞胎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為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人生應該充滿嘗試,而不是淪為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