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網飛上線的黑白片,是大衛·芬奇的《一秒鐘》?

2020-12-19 影藝獨舌

《消失的愛人》公映後六年,大衛·芬奇的新作《曼克》在網飛上與影迷見面了。

如果說《一秒鐘》是張藝謀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曼克》則也承擔著大衛·芬奇的諸多情思。編劇傑克·芬奇是大衛·芬奇的父親,而《曼克》的劇本正是他的遺作。

電影還原了曼克創作《公民凱恩》劇本的過程,期間穿插著上世紀三十年代好萊塢大製片廠時代的風貌。

與大衛·芬奇以往沒有進入門檻、敘事流暢的的作品風格大相逕庭,除了結尾段落曼克以「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的態度說出「驚世之語」,全片表達太過隱晦。

對於想弄清《公民凱恩》的編劇榮耀該歸屬哪位的觀眾,多半「吃瓜」未果,因為導演志不在此。頻繁閃回的30年代,美國好萊塢的黃金時代與大蕭條的經濟狀況共生,那才是敘事的重點。

電影對於曾經的好萊塢大製片廠時代形成反觀,而背後涉及的問題又與美國當時的政治生態緊密相連。此時此刻,《曼克》還能夠吸引相當關注,與過去的美國故事又在當下發生不無關係。

曼克其人

奧森·威爾斯的大名如雷貫耳,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曼克是誰。

1938年,炮製了廣播劇《世界大戰》讓美國受眾信以為真的奧遜·威爾斯,成了好萊塢冉冉升起的新星。雷電華(RKO)給他優厚合約,邀請他自由創作影片。而此時,威爾斯找到了在車禍中腿部骨折且急需工作的曼凱維奇(以下簡稱曼克)創作影片劇本,兩人因此結緣。

當然,威爾斯在合同中註明拒絕給予曼克署名的權利,而關於署名的爭議則是後話。就這樣,曼克在一場車禍後的康復期間寫作,威爾斯的助手負責催稿,秘書麗塔負責將曼克的口述記錄打出來,護士弗裡達負責曼克的日常起居。

《曼克》有兩個敘事時空、兩條敘事線索,一條就是20世紀40年代曼克創作《公民凱恩》的時空,還有一條是從1930年代開始一直到1930年代末的閃回時空。

最終,曼克在60天裡寫完了《公民凱恩》的劇本。

《公民凱恩》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它對傳統的電影審美觀念的大膽突破,它不屬於類型電影中的任一類型。創作者以開拓「新大陸」式的氣魄,創造出—種獨具新意的多視角的現代敘事結構。

這一點,在電影奧森·威爾斯給予曼克劇本的反饋中也有映照,「在時間線上四處跳躍的碎片,像墨西哥跳豆一樣」。

《公民凱恩》的故事從凱恩之死揭開序幕,由年輕記者湯姆遜為索解「玫瑰花蕾」之謎而進行的採訪,引出五個人物不同的回述。這些回述,錯綜地呈現出凱恩人生歷程的不同階段以及凱恩性格的不同側面。

而對於曼克其人,大衛·芬奇顯然不想繞太多彎。電影中,酗酒好賭是曼克的常態。除此之外,能在13天內完成舉世矚目的《公民凱恩》的劇本,他更是天賦異稟的編劇。

值得注意的是,電影史上,20世紀30年代逐漸形成的「深焦」風格,經由1941年《公民凱恩》中的實踐為大家熟知。在《曼克》中,導演將小凱恩玩雪橇的「深焦」鏡頭的功勞給予了曼克,而奧遜·威爾斯只是在曼克劇本的基礎上做了些許修改。

事實上,酗酒、賭博這些詞彙並未讓人物與好人絕緣,曼克又是最赤誠的那一個。

對待編劇工作,他是以最不屑的態度做著最謙卑的工作。畢竟,在20世紀30年代,好萊塢大製片廠逐漸走向輝煌的年代,電影編劇在當時的地位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曼克在幫助派拉蒙組建編劇團隊時,他發出的那封電報,「你願意接受每周300美元的報酬,為派拉蒙電影公司工作嗎?有幾百萬人想要這份工作,而你唯一的競爭對手就是白痴。別讓這事傳出。」

這是曼克特有的風趣幽默,即使是面對位高權重者,他也總是侃侃而談。尤其是酗酒過後,更是無所禁忌,儼然一位魯莽而不知深淺的酒鬼,但酒鬼嘴裡有真言。

電影將曼克塑造成了一位理想主義者,他憤世嫉俗,他觀點尖銳。

電影《曼克》不吝於將《公民凱恩》的偉大悉數歸功於曼克,以至於有還有觀眾考據,將電影情節於歷史史實一一比對,而後大呼「芬奇,你說得不對!」

事實上,以原型事件去考量故事片的做法未免太過教條,導演不過是想藉助一個理想主義人物去驅散那個時代的陰影罷了。

好萊塢「黃金時代」背後的陰影

《曼克》的另一條敘事線索,則是不斷閃回的1930年代。

彼時,好萊塢正迎來它的黃金時代。「環球執著於《科學怪人》《陰暗之屋》這種恐怖片,華納專拍費用不太高的類型片……」這些影片中所談及的各大製片廠的偏好也是當時好萊塢電影產業的生態。

與此同時,1930年代的美國正經歷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大蕭條。在此種情形下,《曼克》不乏對電影公司與員工關係的側寫。

1934年,米高梅的創始人梅耶在片場留下虛偽的落淚。他要求員工在羅斯福總統為期一周的銀行休假期間減薪50%,若一旦銀行重新開門營業,他承諾會付給員工另一半工資,但這個諾言之後也未兌現。

而在之後的梅耶生日會上,報業巨頭赫斯特攜情婦瑪麗恩出席,曼克在場,此外不乏各界名流。這場聚會看上去是光鮮亮麗的,而實際上,當曼克和瑪麗恩論及納粹和正在興起的社會運動時,在場者沒有人感興趣,因為在他們看來「不相信」即「不存在」。

這裡有對好萊塢製片廠的諷刺。誠然資源高度集中、高壓流水線運作、華爾街財團支持、造星制度造就了好萊塢的「黃金時代」,但光鮮掩飾不住內裡的糟粕。

在這場聚會中被廣為詬病的辛克萊(美國「社會醜事揭發派」作家),後來還與資本家支持的梅裡姆競選加州州長。而梅裡姆的競選團隊竟然利用演員拍攝所謂的新聞紀錄片以支持梅裡姆。

穿著破爛的老太婆口中的臺詞是,「我支持梅裡姆,雖然我只有一間破茅屋,但是我絕不能再把它也交出來與人共享。」賊眉鼠眼的演員則說要支持辛克萊。結果是顯而易見的,辛克萊在選舉中落敗。

兩個時空在電影《曼克》中交錯上演,這可能對普通觀眾不太友好,但要真是耐著性子看完便會發現,這部電影所涉及的議題很多。

彼時各州選舉要靠暗箱操作和輿論造勢,國家總統要通過傳媒大亨和資本大牛來獲取話語權,虛構和新聞無明顯分界,政客成了塗脂抹粉的跳梁小丑。這是美國的上世紀三十年代,也是他們的現在。

【文/文朔朔】

相關焦點

  • 網飛籤下了大衛·芬奇!新片即將上線,網友:給我回去拍心靈獵人
    11月12日,有媒體在某網絡社交平臺上曝出知名導演大衛·芬奇在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確認與網飛籤訂4年獨家合約的消息,引發全網熱議。只是該傳言一直未被證實,如今卻由大衛·芬奇本人親自坐實了,可見傳言也並非全部虛構,也有一定的可信度。
  • 大衛·芬奇新片《曼克》新劇照曝光
    《曼克》以好萊塢傳奇編劇赫爾曼·曼凱維奇創作《公民凱恩》的歷程為藍本,劇本則來自大衛·芬奇已故的父親霍華德·芬奇,是大衛·芬奇想做了很多年的項目。該片是1930年代風格的黑白片,陣容強大,加裡·奧德曼、阿曼達·塞弗裡德、莉莉·柯林斯、塔彭絲·米德爾頓、艾利斯·霍華德等出演。據悉,該片目前定於秋季在Netflix上線。
  • 大衛·芬奇新作:揭開影史最偉大電影的幕後
    在2020年最後一個月,果真來了一次小爆發——大衛·芬奇的第十一部故事片《曼克》。在影迷心中,大衛·芬奇絕對是標杆型導演,是品質的保證。 哪怕在電視劇領域,他同樣領銜導演了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驚悚犯罪劇集《心靈獵人》,製片兼監製了現象級科幻動畫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以及製片了網飛開門巨作、引領電視劇原創時代、如今堪稱政治劇裡程碑的
  • 「曼克」:大衛·芬奇的電影情書
    《曼克》也被稱作大衛·芬奇的電影情書,原因是片中出現了大量的30年代好萊塢的電影人,而且影片色彩還特地做成黑白。不禁讓人想到,張藝謀的《一秒鐘》,就算是客觀條件限制,無法用膠片來拍攝,要是後期能做成膠片質感,應該也能增加一些情書屬性吧。
  • 大衛·芬奇將已故父親寫的劇本拍成電影
    信息時報訊(記者 馬澤望)大導演大衛·芬奇自從2014年拍完《消失的愛人》後,一直沒有新的電影作品。直到去年他才宣布會與流媒體平臺網飛合作,拍攝一部名叫《曼克》的電影。昨日,該片的製片人埃裡克·羅斯透露,《曼克》將於今年10月在網飛上線,「這是部非常棒的電影,1930年代風格的黑白片,視覺和氛圍都很30年代。」
  • 這部劇從頭到尾散發著大衛·芬奇的味道
    這部致敬科恩兄弟同名電影的劇集,完全繼承了「科恩式黑色幽默」——第一季非常驚豔,第二季比第一季還有意思,第三季不好說,玩得有點走火入魔了。現在,又來了一部,同樣是犯罪題材,奈飛剛剛上線的《心靈獵人》。奈飛很多人都知道,他們推出的作品都是一次性放出整季內容,花一個晚上就能看完,很過癮。
  • 這部電影版「心靈獵人」,讓你見識大衛·芬奇的懸疑與恐懼
    到了第二季,大衛·芬奇加強了側寫員團隊成員生活的刻畫,突出了犯罪調查,行為側寫,對他們個人、生活,以及家庭的影響。大衛·芬奇想告訴所有觀眾,制服惡魔的英雄都可能被邪惡所困擾,而身為常人的我們更是無法避免陷入邪惡的沼澤。《心靈獵人》絕對是一部經典美劇,但觀看需要花費的時間不菲,而且因為劇集時間的長度,讓大衛·芬奇有足夠的耐心將反類型進行到底,這讓觀影的門檻提高了不少。
  • 大衛·芬奇新作訪談:關於《公民凱恩》的劇本往事
    導演大衛·芬奇新作《曼克》於11月13日在限定院線正式上映,Vulture專欄作家馬克哈裡斯對大衛·芬奇進行了長篇採訪。《曼克》影像 照片:Miles Crist/網飛大衛芬奇的第11部長片《曼克》是一部充滿激情的項目,它並不像其他芬奇簡歷上的作品——一部以黑白形式拍攝的戲劇,關於成就好萊塢聲名顯赫年代的那些時光裡,導演稱之為導演和編劇之間「強行實現的合作」過程中產生的悲喜交加的極致情感。
  • 8月流媒體極客片單 | 大衛·芬奇,網紅紀錄片,亞馬遜奇幻大劇...
    大衛·芬奇攜《心靈獵人》第二季回歸,帶我們探尋「真實事件」中那些駭人聽聞的案件,還有那些「傳說中」的連環殺手。(片單按上線時間順序排列)《神奇喬納森的紀錄片》(Hulu 原創紀錄片)The Amazing Johnathan Documentary8月16日
  • 今年最最期待的電影,就是大衛·芬奇的新片
    而對於大衛·芬奇的粉絲來說,這次的電影《曼克》,則更有意義,它標誌著大衛因為,起碼從媒體的角度,大衛·芬奇的片子還是保持了一貫的水準,不但沒砸,而且,好評如潮。回想《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獲得最佳導演獎提名的日子,已經是十年以前。
  • 拋開大片模式,大衛·芬奇新作《曼克》講述好萊塢幕後的現實
    原創 林湃 iWeekly周末畫報錯位感——大衛·芬奇新作《曼克》很容易為觀眾留下這樣奇特的觀影體驗。這是一部在流媒體巨頭Netflix平臺獨家上線的最新作品,它的光影、黑白顏色、畫面中的噪點與配樂卻是好萊塢黃金年代的風格。
  • 韓國票房:大衛·芬奇新作登頂 《兄弟》領跑韓片
    韓國票房:大衛·芬奇新作登頂 《兄弟》領跑韓片 時間:2014.10.2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橙小櫻 分享到:
  • 苦等三年,大衛·芬奇的新劇你不追?
    不過在《消失的愛人》之後,大衛·芬奇的幾個新項目一直不是很順,也讓這麼一個人氣導演,拖了好幾年沒有新作推出。一直到剛剛播出的這套《心靈獵人》,我們,終於又可以看到大衛·芬奇導演的新片了。也就是說,這部僅有10集的美劇,將有五分之二來自大衛·芬奇,而且,這四集絕對突出,尤其後兩集。
  • 拋開「大片」模式,大衛·芬奇新作《曼克》講述好萊塢電影幕後的...
    錯位感——大衛·芬奇新作《曼克》很容易為觀眾留下這樣奇特的觀影體驗。這是一部在流媒體巨頭Netflix平臺獨家上線的最新作品,它的光影、黑白顏色、畫面中的噪點與配樂卻是好萊塢黃金年代的風格。
  • 好萊塢往事裡的「一秒鐘」-大衛芬奇《曼克》影評
    大衛芬奇對於電影的迷戀自然不逞多讓,這部貫穿美國好萊塢30年代的影片,聚焦在美國大蕭條中公司與員工的關係,奧遜威爾斯《公民凱恩》劇本的始末還有政治與電影永遠無法分割的關係云云。這部電影最早的劇本來自於大衛芬奇的父親,幾經周折最終被大衛芬奇本人以影像化的方式呈現給了觀眾,既然是劇本,那必然有很多戲說的部分,雖然裡面關於競選,關於赫爾曼本人的性格,酗酒,腿部骨折,與妻子的不和等都是真事,但是赫爾曼和奧遜威爾斯對於《公民凱恩》這部電影劇本的貢獻度究竟幾何,是否真的如同電影中呈現的那樣,大家看個樂就好。
  • 偉大的執著——大衛·芬奇講述三十年來他為《曼克》所做的努力
    ·芬奇說,正是他為了將《曼克》拍成電影而勞作了近30年。在很大程度上這是由於威爾斯不僅是這部電影的主演:他還導演、製作和共同編寫了這部電影,而他還只是一個24歲的天才。其他人對威爾斯的貢獻程度有不同意見。
  • 大衛·芬奇替父還願拍《曼克》,奈飛明年衝奧看它了丨揭秘
    《羅馬》《愛爾蘭人》《婚姻故事》等都沒有為奈飛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曼克》很可能幫奈飛達成這個願望。這個由大衛·芬奇已故父親傑克·芬奇執筆的故事,也很可能成為自西德尼·霍華德1940年憑藉《亂世佳人》獲得最佳編劇獎以來,第一個去世後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的人。《曼克》上線後,受到媒體的一致好評,爛番茄新鮮度88%,是明年奧斯卡的有力競爭對手。
  • 劇訊| Netflix續訂《怪奇物語》第三季 大衛·芬奇《心靈獵人》獲...
    這部組隊打怪劇取得的效果並不只是為Netflix獲取口碑和訂閱人數,Netflix還出了同名手遊,並做起了衣服、海報、玩具、咖啡杯等衍生品的生意。大衛·芬奇《心靈獵人》獲第二季續訂12月1日,美國流媒體巨頭Netflix宣布,正式續訂旗下原創劇集《心靈獵人》(Mindhunter)第二季。
  • 大衛·芬奇新片《曼克》12月4日上線,加裡·奧德曼主演
    新京報訊 10月21日,大衛·芬奇執導的新片《曼克》發布海報。該片根據大衛·芬奇已故的父親傑克·芬奇所撰寫的劇本改編,是一部上世紀30年代風格的黑白電影。《曼克》將於12月4日上線Netflix。新京報編輯 徐美琳校對 危卓
  • 大衛·芬奇新作狠狠打臉那些「天才」破案劇
    現在,大衛·芬奇將FBI調查支援科的起源故事拍成了劇集《心靈獵人》,合作的平臺依然是他的老東家Netflix。這部劇的製作水準和創新精神,在第一季播出後就口碑炸裂。如今第二季已經在Netflix上線。犯罪題材故事在大衛·芬奇主攻電影的時期,一直是他的強項:從《七宗罪》將宗教誡言與犯罪手法的結合,到《十二宮》中變幻莫測的連環殺手,再到《消失的愛人》將婚姻關係嫁接到犯罪故事框架中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