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一種經歷:當小孩受到驚嚇嚎啕不止的時候,家中老人就會告訴我們,這是被「嚇掉魂」了,必須要將走失的魂魄給叫回來,孩子才會恢復如初。
此為叫魂收驚,就是我們俗稱的「叫魂」,有些地方也稱其為「喊魂」,或者「喊驚」,在中國的大多地區多有流行。比如當孩子受到意外驚嚇時,大人會在晚上來到孩子白天受驚嚇的地方,一邊喊著孩子的名字,叫他不要怕,並跟著喊:「回來吧,回來吧!」有時還燒一些紙錢,以祭天地。有的還會請一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在睡熟後的孩子臉上凌空畫一些闢邪的符,且口中念念有詞,目的也在於使魂回來。
人有三魂七魄,魂可以遊走,魄是人體的本源。
《淮南子·說山訓》卷十六將魂魄的關係講的非常明了:
「魄問於魂曰:『道何以為體?』曰:『以無為體。』魄曰:『無有形乎?』魄曰:『無有。』魂曰:『無有何得而聞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視之無形,聽之無聲,謂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魄曰:『吾聞得之矣:乃內視而自反也。』魂曰:『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見,名不可得而揚。今汝已有形名矣,何道之所能乎?』魄曰:『言者獨何為者?』魂曰;』吾將返吾宗矣。『魄反顧魂,忽然不見,反而自存,亦以淪於無形矣。」
這段是魂與魄的問答錄。魄問魂,你知道「道」這種東西以什麼為基礎嗎?魂很聰明,回答說,當然以「無」為基礎,接著又說到:你是有形有體的東西,想達到大道是不可能了。說完,倏忽不見蹤影。
一旦魂流連忘返,或者其它外在因素使得魂不能如期返回人體,如受到驚嚇、被婚喪喜事煞到衝到,或被邪靈或外方之靈衝犯等等,人就會發病。
貳
收驚之法,據我推測不下上百種,病因和症狀不同也會採取不同的方式。一般來講,諸如小兒突然驚嚇,服用鎮靜的藥物沒有明顯效果,可以由母親在夜深人靜,俯身在小兒耳朵後輕聲呼喚小兒乳名,連著三個晚上即可治癒。
也有的家長,在當時小孩兒受驚嚇的地方回手輕輕摸一下小孩兒頭和腳,輕聲念道:「摸摸毛嚇不著;摸摸尾兒,嚇不大會兒。」或者呼喚乳名:「××隨媽媽(或奶奶等看小孩兒的人自稱)回家來」,待小孩兒止住哭聲就沒事了。
這些初期階段自行解決即可,如果是成人或者被驚嚇過度,時間過長,就必須請專業人士幫助了。
一般受驚者只是失去了魂魄的一部分而已,所以民間收驚儀式多屬於「小收」,還有非常複雜的「大收」,收回的是所丟失的全部魂魄。所以在收驚時,要問明情況,根據失魂者狀態,斟酌出相應叫魂方案。以下列舉幾種收驚方法,供大家了解。
另外,還有一部由一個美國人所寫的名為《叫魂》的書,裡面講得就是關於中國「叫魂」的習俗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來看看。
正一派神霄收驚法
方法一:三柱香拜請壇中眾神作主,接著以此三柱香或可用劍指在其胸前劃紫薇諱的組合字,同時配合如下之咒語︰
天靈節應,願保長生,太玄之一,守其真形,五臟神君,各保安寧,三魂七魄歸本宮神兵火急如律令,急急如律令。
方法二:三柱香拜請壇中眾神作主,接著以此三柱香或可用劍指在其胸前劃紫薇諱,同時配合如下之咒語︰
北鬥九宸,中天大神,上朝金闕,下覆崑崙,調理綱紀,統制乾坤,大魁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君,高上玉皇,紫微帝君;大周天界,細入微塵,何災不滅,何裙不臻,元皇正杰,來合我身,天呈所指晝夜常輪,俗居小人,好道求靈,願見尊儀,永保長生,三臺虛精,六淳曲生,生我,養我,護我身形,魁勺權恆碧府飄尊帝急急如律令,三魂七魄歸本宮神兵火急如律令,急急如律令。
方法三:三柱香稟報壇中眾神:日吉時良,天地開張,收驚萬事吉昌,收魂三師三童子。收驚仙人童子郎,拜請本壇主神某某某來收驚,三奶夫人來收魂,王母娘娘來收驚。哪吒太子來收魂,六丁神兵來收驚,六甲神將來收魂,五營兵將助吾來收魂,二十八宿星君助吾來收魂,天師真人助吾來收驚,玄天上帝助吾來收魂。雷霆官將助吾來收驚,口 教師爺助吾來收魂,八卦祖師助吾來收驚,九天玄女助吾來收魂六壬教主助吾來收驚,合壇眾神助吾來收魂,收魂不收別人魂,討魄不討別人魄,單單收返xx,x年x月x日x時歲頭一魂手二魂腳三魂。三魂七魄歸本宮,子醜寅卯辰巴午未申西戌亥。左金童。右玉女。左呈蛇。右八卦龜。某某三魂七魄收在本身宮,神兵火急如律令!
拜請收魂三師三童子。收魂仙人童子郎。不收別人魂不討別人魄。單單收返xx,x年x月x日x時x歲左三魂,右七魄,收在本身宮來相尋,神兵火急如律令,急急如律令。
角、亢、氏、房、心、尾、箕、鬥、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昂、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
同時以金光指寫靈字於手心,再以手心印在受驚者的百會穴上,念咒:
靈空金龍,統領二十八宿星,速速收返某某三魂七魄歸本宮,神兵火急如律令,急急如律令。
一寫不玄天。二寫不玄地。三寫收關煞。四寫收返 某某某三魂七魄來相尋。奉九天玄女敕令。收你膽大大不免驚收你一更好咽。二更好眠。三更無災。四更無厄。五更保平安。天皇皇。地皇皇。一夜度天光。日來無災厄。夜來無災殃。順手平安。
太上臺星。應變無停。驅邪縛魅。保命護身智慧明靜,心神安寧。三魂永久。魄無損傾。魂來歸宮。魄來扶體。三魂七魄歸本宮神兵火急如律令!
(念金光神咒)
魂魄收到頭好利樓。收到耳好利利,無著驚無塔艾,平安造化時。
(迎請老君玉印,並以老君印配合如下之咒語一一的執行之)
老君玉印四角又四方。老君名字在中央。左天兵。右六甲。天兵六甲兩相隨。天上日月團團轉。遊行天下救良民。迎請老君玉印。印在某某某頭中有災印來頭中退。心頭有災印過心頭安,左手脈印來收三魂,右手脈印來捉七魄,腳者背印來也輕健。印在衫領過、壽元吃得百外歲,三魂七魄本身來相尋。魂到魄回收驚完明急急如律令。
米碗收驚法(此法一般道觀使用)
01. 點三炷香呼請本廟主神作主,口念如下:天上聖母,今天弟子xxx(姓名)住址xxx,今天經到求你來作主。
02. 盛一碗米高度與碗口齊,拿一件孩子穿過的衣服蓋住米,用手在上抹平三下,用口吹氣三次。
03. 孩子坐在神明前面向神明,收驚者拿碗與三炷香在其旁向外面。一面念咒:收驚要由山頭收回到我們床頭,一面在收驚者面前划動做收的手勢。
口念:從山頭山尾,溪頭溪尾,橋頭橋尾,田頭田尾,路頭路尾,厝前厝後,廳頭廳尾,床頭床尾,福德正神來作主,收到弟子xxx(姓名)元神失落一條, 祈求福德正神帶小弟子的元神返回來附體,xxx(姓名)ㄟ元神回來附體喔(都搭)沒驚沒嚇、xxx(姓名)的元神回來喔(都搭)沒驚沒嚇,十二條元神回來 喔,狗驚豬驚人沒驚,xxx(姓名)ㄟ十二條元神回來附體喔(,都搭)沒驚沒嚇。 (最後的動作皆在頭上划動才結束)
04. 把蓋米的衣服翻開,如果孩子驚嚇很嚴重,米會缺一角(米不見了),另備一裝一些水的碗,用三隻手指頭拿捏上面的米放在裝水的碗中,把不夠的米再補足抹平,用衣服包住再抹平三次,再吹氣三次,反覆步驟3的動作與咒語,如此過程要重複三次。這樣收下來元神就被福德正神帶回來了。
05. 裝水和米的碗,碗內的水讓孩子喝三口,孩子於屋內(廟內)面向外面,端著水口念「福德正神作主,讓這孩子xxx(姓名)三魂七魄帶回來,乎狗驚豬驚人沒驚。」將此杯水潑出,不好的就會隨著被潑出。
06. 小孩蓋米的衣服攤開,以三指抓米六次米,將衣服捏起把米綁在裡面(圓狀),此衣服拿回來放在身側和孩子睡三天,三天後拿去給豬或雞吃,這樣小孩子的元神就全部回來了,也就完全好了。
(二)揭秘湘西最恐怖的三大「邪術」膽小勿看!
其一為「湘西趕屍」
湘西是一個很神秘的地方,湘西的「趕屍」,到現在也沒人能指出它的真實情況來。據當地人一致的說法:趕屍的人是一個身穿道袍的法師,不論屍體數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趕。這和香港電影演的一樣。
說「趕」屍不如說「領」,因為這法師不在屍後,而在屍前帶路,一面走一面敲鑼,使夜行人避開,有狗的人家把狗關起來。屍體在一個以上時,即用草繩把他們聯繫起來,每隔六七尺一個。
其二為「放蠱」
湘西的「蠱術」和泰國的「降頭術」被稱為東南亞兩大邪術。
湘西的蠱術和湘西的趕屍一樣,到現在也沒人能指出它的真實情況來和趕屍不同的是,放蠱幾乎在湘西地區都有流傳,而趕屍主要流傳於湘西沅陵、瀘溪、辰奚、敘浦四縣。
蠱在湘西地區俗稱「草鬼」,相傳它寄只附於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謂有蠱的婦女,被稱為「草鬼婆」。
所謂的放蠱方式和蠱到底是什麼樣子,除了代代相傳的說法,誰也沒有見過,但卻根深蒂固的留在人心。
其三為「落花洞女」
湘西的「落花洞女」則是部落中有一些未婚的女子,能將樹葉哭下來;到山洞不吃不喝,幾天不死,回來後也不飲不吃,幾天後就死去。
部落人們認為她去和樹神、井神結婚了,因而這些女孩生前沒有結婚。
趕屍過三關才可當學徒
湘西民間,自古就有趕屍這一行業,學這行業的,必須具備有兩個條件:一膽子大,二是身體好。而且,必須拜師。趕屍匠從不亂收徒弟。學徒由家長先立字據,接著趕屍匠必須面試。
一般來講,要看滿 16歲,身高1.7米以上,同時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條件,相貌要長得醜一點。
最後,還有一項面試,這就是趕屍匠將一片桐樹葉放在深山的墳山上,黑夜裡讓你一個人去取回來,只有這樣,才能說明你有勝任趕屍匠的膽量。這三關順利通過了,你便取得了當趕屍匠學徒的可能。
趕屍匠的家裡,跟一般農民一樣,照樣 「日出而作,日沒而息」。只有接到趕屍業務時,他們才將自己裝束一番,前去趕屍。
他們雖趕屍,卻忌諱趕屍這個名詞。因而,內行人請他們趕屍,都說:「師傅,請你去走腳」或「走一回腳」。
師父教徒弟,第一件事是畫符,這種十分奇特的符,是在黃紙上用硃筆畫上又像字又像畫的東西,途中遇到意外情況,便將這種奇特的符朝西掛在樹上或門上,有時也燒灰和水吞服。
同時徒弟必須學會三十六種功,才能去趕屍。
第一件功,便是死屍 「站立功」,也就是首先要讓死屍能站立起來。
這種「還魂功」,實際上是用一種湘西特產的草藥撒在屍體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奇特的行業,只有在湘南西部才行得通。
因為,一、只有湘西有 「死屍客店」。
二、只有湘西群眾聞見趕屍匠的小陰鑼,知道迥避。
三、湘西村外有路,而其他省路一般都穿村而過,他們當然不會準死屍入村。四、湘西人聞見陰鑼聲,便會主動將家中的狗關起來,否則,狗一出來,便會將死屍咬爛。
然而,另一種說法是, 「趕屍」其實是黑幫的走私活動,借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爭相走避的隊伍,掩飾販毒非法行為。
不可思議的 「吆死人」
筆者見過路旁攤開著的紙處,上面大書 「包吆死人過省」六個大字。當時並不相信會有此事,殊不知,後來竟親眼目睹了這一奇觀。
據說這種職業出於「河南教」,故連稱「河南教吆死人」。但「河南教」是怎麼一個形式和內容,正式名稱是否如此,甚至是否是「河南」這兩個字,筆者雖曾訪問了很有閱歷的老人,仍不得其詳。
可為數不少的老人都說親眼看見過鄉關大道上硬有死人在走路,千真萬確!
趕屍的起源
打完仗要往後方撤退,士兵們把傷兵都抬走後,阿普蚩尤對身邊的阿普軍師說:「我們不能丟下戰死在這裡的弟兄不管,你用點法術讓這些好弟兄回歸故裡如何?」
阿普軍管說:「好吧。你我改換一下裝扮,你拿『符節'在前面引路,我在後面督催。」
於是阿普軍師裝扮成阿普蚩尤的模樣,站在戰死的弟兄們的屍首中間,在一陣默念咒語、禱告神靈後,對著那些屍體大聲呼喊:「死難之弟兄們,此處非爾安身斃命之所,爾今枉死實堪悲悼。故鄉父母依閭企望,嬌妻幼子盼爾回鄉。爾魄爾魂勿須彷徨。急急如律令,起!」
其實,這巫字也是個象形文字:上面一橫代表天或者霧,下邊一橫則代表地,而中間的那一豎就表示「符節」了;豎的兩邊各有一個人字,右邊那個代表阿普蚩尤,左邊那個代表阿普老司,意思是要兩個人聯合起來才能作巫術。
趕屍的條件
據有關文獻記載,湘西趕屍有 「三趕,三不趕」之說。
凡病死的、投河吊頸自願而亡的、雷打火燒肢體不全的這三種不能趕。
其中病死的其魂魄已被閻王勾去,法術不能把他們的魂魄從鬼門關那裡喚回來;而投河吊頸者的魂魄是 「被替代」的纏去了,而且他們有可能正在交接,若把新魂魄招來,舊亡魂無以替代豈不影響舊魂靈的投生?
另外,因雷打而亡者,皆屬罪孽深重之人,而大火燒死的往往皮肉不全,這兩類屍同樣不能趕。
趕屍的範圍
傳說,這些地方是苗族祖先的鬼國轄地,再遠就出了界,即使老司也趕不動那些殭屍了。
趕屍的方法
清朝以前每年秋分之後,各州府縣衙門都奉刑部的批文處決死牢裡的死囚。
行刑當天,二位老司及助手以及幫忙的人都要在法場外等候。午三刻,刀斧手手起刀落,死囚人頭落地。
一等到監斬官離開法場,紅衣老司即行法事念咒語,助手幫忙將被斬的客籍死囚身首縫合在一起,在由青衣老司將辰砂(最好的硃砂)置於死者的腦門心、背膛心、胸膛心窩、左右手板心、腳掌心等七處,每處以一道神符壓住,再用五色布條綁緊。
相傳,此七處是七竅出入之所,以辰砂神符封住是為了留住死者的七魄。
又傳,自從苗族的七宗七族自大江大湖遷來濮地的崇山峻岭之後,他們失落了 「五裡大霧」的法術,卻創造了煉丹砂的技法。一般說來,老司趕屍除須用祖傳的「神符」外,也萬萬少不了丹砂。
這丹砂以辰州出產的最好,因而也叫辰砂。而那趕屍之術,原叫 「辰州辰砂神符法術」,只因名稱太長不好念,就簡單地叫成了「辰州符」。
趕屍的民俗意義
為死者挖好墳墓後,還要以硃砂撒在底部,意為鎮 「老屋場」。
當今不少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表明,苗族是最早發明兵器、刑法、巫術的民族;其中趕屍作為一種民俗事項,是巫術的一部分。我們研究趕屍,對於從中了解苗族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應該說具有多重學術價
湘西的「蠱術」和泰國的「降頭術」被稱為東南亞兩大邪術。湘西的蠱術和湘西的趕屍一樣,到現在也沒有能指出它的真實情況來。
在苗族的觀念世界,蠱有蛇蠱、蛙蠱、螞蟻蠱、等類。蠱在有蠱的人身上繁殖多了,找不到吃的,就要向有蠱者本人進攻,索取食物,讓蠱主難受,就將放蠱出去危害他人。
其實這種令人生畏的蠱,並非苗人的專利。蠱術在中國古代江南地區早已廣為流傳。最初,蠱是指生於器皿中的蟲,後來,穀物腐敗後所生飛蛾以及其他物體變質而生出的蟲也被稱為蠱。
古人認為蠱具有神秘莫測的性質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蠱,可以通過飲食進入人體引發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亂。先秦人提到蠱蟲大多是指自然生成的神秘毒蟲。長期的毒蠱迷信又發展出造蠱人的觀念和做法。
苗族幾乎全民族篤信蠱,只是各地輕重不同而已。在苗族的觀念世界,蠱有蛇蠱、蛙蠱、螞蟻蠱、毛蟲蠱、麻雀蠱、烏龜蠱等類。蠱在有蠱的人身上繁衍多了,找不到吃的,就要向有蠱者本人(蠱主)進攻,索取食物,蠱主難受,就將蠱放出去危害他人。
其實這種令人生畏的蠱,並非苗人的專利。蠱術在中國古代江南地區早已廣為流傳。
最初,蠱是指生於器皿中的蟲,後來,穀物腐敗後所生飛蛾以及其他物體變質而生出的蟲也被稱為蠱。古人認為蠱具有神秘莫測的性質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蠱,可以通過飲食進入人體引發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亂。
隨著苗族地區科學文化知識的普及,醫療水平的提高,蠱術迷信現在在苗族地區的影響越來越小。
湘西的「落花洞女」則是部落中有一些未婚的女子,能將樹葉哭下來;到山洞不吃不喝,幾天不死,回來後也不飲不吃,幾天後就死去。
部落人們認為她去和樹神、井神結婚了,因而這些女孩生前沒有結婚,但人死後,別人去辦喪禮,而落花洞女的家人給他們不但不辦喪禮,還要辦婚事,以示婚禮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