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死記硬背的學習場景並不存在
事實上,從來就沒有死記硬背!
專家捏造了這麼一個毛骨悚然的詞語,然後用幾乎不存在的學習場景來證明它的存在。
相信沒有這樣的老師:在課堂上不講一點點乘法原理,丟一張乘法表,叫學生:背下來!(如果有,那是職業道德,與死記硬背無關!)
漢字,日、月、星、辰?
我仍然相信沒有這樣的老師:對日月星辰什麼都不講,也不引導學生去理解去學習,只叫學生:聽到,讀什麼!看到,怎麼寫!記下來,寫下來,背下來!否則打爛屁股!
這樣的教育場景,事實上是不存在的。
02死記硬背的學習狀態也不會發生
怎樣才是死記硬背?
你就是純粹記一個字, 一個詞, 死記了一個定律、 一個公式、一個地名、一個朝代……難道不是?理論上好像存在,但事實上, 這種狀態是沒有的。
記識一個漢字, 難道僅僅就記一個字?與這個字相關的音、義、形、語境一點都不知道?
記識一個數學公式,僅僅是記下了這個公式的組成?公式的原理、公式運用等等會一點都不知道?
記個地名,有誰僅僅為記一個空洞的地名而記一個地名的?當他記下這個地名的時候,與這個地名相關的知識就會自然聯繫起來。
真實的學習狀態應該是這樣的:圍繞一個字, 一個定律、 一個公式、一個地名、一個作家、一個朝代……你記識的某個知識,不可能是獨立的, 也獨立不起來,一定是圍繞這個知識形成知識環。如果這個知識環不存在,那所謂的死記下來的知識也不存在了。
03禍害無窮
死記硬背這個詞,那是踩著素質教育的東風而來,借要素質教育而大行其道。幾乎是一說素質教育,就要批判死記硬背,死記硬背幾乎成了反素質教育的典型。
所以,有了死記硬背這麼一頂嚇人的帽子,害得我們的教育行為謹小慎微、如履薄冰,不敢大張旗鼓地要求學生記識相關知識,甚至都不敢要求學生背誦文章了!
死記硬背,批判了幾十年,禍害了數代人。不能再讓死記硬背禍害下去了!
04大膽記識該記識的知識
因此,我們要大張旗鼓地去記識知識!
比方說識字,能記識三千個字, 能讀,能寫,能用,已經是很好的水平了!想一想,一兩千個字的水平都沒有,行不行?如果你已經超過三千字,怎麼樣?很優秀啊!
如果你正在讀高中,你能記住高中數學的公式定理,那我要恭喜你:你極有可能考上好大學!
文章你儘管讀,別人說你是死讀,你也讀,不分青紅皂白地讀。能讀多讀,能背多背。別人的聒噪是害你的,老師的叨念是多餘的,只有「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是真理。
當你能夠記住30個50個地名的時候,可能沒有什麼感覺;當你記住100個200個地名的時候,你會感到很自豪;如果說你能夠記住300個500個地名的時候,你一定是地理達人;如果上千了,嘿嘿,那你絕對是地理專家。
我想說的是,當我們記下了日月星辰,當我們背住了乘法表,當我們讀書百遍……,是什麼結果呢?好事啊,好得不得了,終身受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