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兵戰鬥力為何強悍絕倫?一個清朝嬰兒的成長過程給出答案

2020-12-26 歷史小火鍋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朝代。清朝從誕生到一統河山的過程,充滿了傳奇色彩。以少勝多的戰事往往在軍事史上得到廣泛推崇,但回顧清朝崛起定鼎河山的整個歷程,幾乎從始至終都是在以寡擊眾的極端困難的處境中完成,清朝軍隊的戰鬥力之強由此可見一斑。

清朝建立之初,軍隊由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八旗包衣幾大部分組成,其中滿洲八旗是清朝軍隊的核心主力,也是清朝賴以一統天下的制勝「法寶」。自1618年努爾哈赤正式起兵反抗明朝以來,滿洲八旗就一直披堅執銳,攻堅克難,歷經大戰苦戰,最終從白山黑水之間一直打進山海關,並一統河山,是清朝三百年天下的締造者和守護者。

滿洲八旗兵數量由於總人口基數所限,數量始終在較低水平徘徊。《聖武記》記載,順治五年,滿洲八旗兵丁數量合計才55330人。雖然此外還有幾萬漢蒙八旗作為輔助,但這5萬滿洲八旗兵始終是清朝對外戰爭的絕對主力,所有的大仗、惡仗、硬仗,都是以他們為主體完成的。

努爾哈赤1618年起兵之後,直到1644年多爾袞揮師入關,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八旗清兵和明朝軍隊進行了大大小小數百場戰役。在決定歷史走向的1619年薩爾滸之戰、1642年松錦會戰中,八旗兵都是在人數處於絕對劣勢的前提下,逆轉佔據,重創明軍,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觀。

八旗清兵之所以屢屢以少勝眾,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們強悍無比的單兵戰鬥力。在明清戰爭絕大部分時間裡,明軍始終只能憑城固守,只要與清軍進行野戰交鋒,必敗無疑,與清兵的戰鬥力根本不是一個層面。

八旗兵為什麼如此強悍?清朝同治皇帝的侍衛阿巴力翰,出身八旗軍旅世家,祖上幾代人都在清軍服役,都是悍勇善戰的八旗勇士。他晚年回憶錄《晚清侍衛追憶錄》中,揭開了這個答案。

清朝先民是居住在遼東的建州女真部族。他們世代以遊牧漁獵為生,養成了濃重的尚武之風。他們的起家之地山高林密,冬季酷寒漫長,「山高水險,罕有平曠之地,風氣強勁,寒冽殊甚」。為了在這樣嚴酷的環境中生存下去,女真人個個都是吃苦耐勞、精於騎射的勇士,「習性悍勇,馳騁畋獵,乃其常事」。

建州女真在對下一代的培養上,從無嬌慣溺愛之舉,從嬰兒時期開始,他們就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其勇武風氣。中原小孩們花花綠綠的兒童玩具,在女真人家無跡可尋。女真人嬰兒的玩具,只有兩種,一種是特製的「牛皮小枕頭」,一種是硬木特製的「歘拐」或「歘棍」。

牛皮小枕頭中最初填充的是蕎麥皮,讓嬰兒手抓腳蹬,隨著年齡漸長,再從蕎麥皮換成苞米、綠豆或者黃豆、河沙,逐漸增加其重量,以鍛鍊嬰兒的抓握力、腕力和臂力。「歘棍」讓嬰兒抓取在手裡,隨意揮舞亂敲亂打,鍛鍊其反應協調能力和抗擊打能力。

隨著年齡增長,會走會跑之後,女真孩子的「牛皮小枕頭」換成了碎牛皮縫製的口袋,裡面填充細沙,每天讓其對著口袋隨意踢打扭摔。此外還有「繩子口袋」,口袋嘴上有半尺長繩子套,袋子其中裝滿小河卵石,逐漸由輕到重,讓孩子每天掄起、轉圈、甩遠。另外還有一種「掌袋」,大小不等,用繩子吊在房梁上,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沙袋,讓孩子用手掌拳腳擊打「掌袋」。

年齡再大一些,女真人開始讓孩子練習騎馬、射箭,經常被摔得鼻青臉腫,爬起來拍拍灰接著再練,「十餘歲兒童,亦能佩弓箭馳逐」。女真小孩從小到大經過這麼十幾年錘鍊,成年之後,都會成為堅韌不拔、強悍絕倫的勇士,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也就不足為奇了。

參考資料:《晚清侍衛追憶錄》《建州聞見錄》

相關焦點

  • 清朝後期的團練制度為何不能長久發展
    一、滿族八旗兵走向滅亡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公元1644年,滿洲貴族在明朝降將吳三桂的帶領下,攻入京師,正式成為統治中國的中央政府。滿族能夠成功入關,除了得益於將領的英明指揮之外,最重要的還是滿洲貴族的軍事力量十分雄厚,而從滿族入關到清朝走向滅亡,清朝的兵制先後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滿族入關以前,八旗兵是滿洲貴族的主要軍事力量。滿族人生性好戰,一旦有戰事發生,全民皆兵,八旗兵在最鼎盛的時期兵力達到數十萬。
  • 清朝士兵衣服上「兵」和「勇」,有啥區別?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同時也是距離咱們現在最近的一個王朝,大清滅亡至今也只不過一百多年而已。
  • 滿洲八旗,對清朝統治做出巨大貢獻的制度之一
    清政府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少數民族政權。縱觀整個中國古代的歷史,凡是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都有一個共性和特點,就是他們的軍事實力和戰鬥力比中原軍隊更加強悍。因為北方少數民族大多都是遊牧民族,長期在馬背上馳騁,而且身體素質也比中原人更強,因此在雙方作戰之中,少數民族的騎兵往往能拔得頭籌。我們最經常聽到的應該是蒙古鐵騎,但其實女真族的騎兵也是非常厲害的。
  • 清朝士兵衣服上,有的是「兵」字,有的是「勇」字,這有啥區別?
    清朝的官員穿的服裝樣式和花紋也有嚴格的規定,他們是根據官位的品級大小來著裝的。同樣,在清朝的軍隊中,有的士兵是兵,有的是勇,看起來是沒啥差別,但是他們的地位卻不一樣,享受的待遇也不同。用簡單的話來說,士兵穿的衣服後面印的是兵的人,他就相當於是正規軍,而背後印的是勇的人是臨時從地方上調來的鄉勇團練。
  •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與「勇」,一字之差,地位已是天壤之別
    秦朝是我國歷史上首個大一統王朝,清朝則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所以清朝一直都有很大的研究價值。1644年,在吳三桂將清軍放入山海關後,建州女真入主中原,推翻明朝統治後建立起了由滿族掌權的統一政權,一直到1912年,中華民國宣告成立,清朝的統治才劃上了句號。或許正是因為清朝距離現代太近,所以相較於其他朝代,人們對清朝的了解要更多一些,清宮劇也是層出不窮。
  • 清末的八旗兵都怎麼了,清廷當時為什麼只靠湘軍、淮軍作戰?
    清末的八旗軍早已經沒什麼戰鬥力了,甚至有的連普通的綠營兵也不如,所以清廷在戰事爆發的時候基本不用八旗軍,而是依靠新興的武裝湘軍和淮軍了。就是因為八旗兵去前線基本是有去無回,在敵軍眼裡根本不會在意是不是八旗兵的。
  • 大清帝國的利刃,號稱「東方不敗」的索倫兵有多強悍?
    自從努爾哈赤起以來,女真兵的強悍讓明軍膽寒,野戰幾乎難以取勝,只能憑藉城池和火器固守。起於白山黑水的八旗兵似乎生來就是為了打仗,但要說到驍勇善戰,他們還是稍遜一籌,因為還有索倫兵的存在。索倫兵有多強悍?乾隆說騎射是滿洲之本,而要論騎射之精,莫有過於索倫。
  • 【清朝特色】清朝服飾的來歷,特色與滿族服飾息息相關!
    清朝歷史上的帝王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像康熙大帝,雍正、乾隆等,清朝服飾都比較華麗,尤其是皇室家族,更顯大氣尊貴。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清朝服飾的來歷。 清朝是由少數民族滿族建立的政權,因其長時間處於遊牧日子和交戰狀態,所以緊身、簡練、便於騎射是其服飾文化的主要特徵,這與漢族傳統的服飾文化差異較大。
  • 明末軍隊戰鬥力很弱,為何降清以後卻個個神勇無比,以一當十?
    但戰鬥力如此之差的軍隊投降滿清之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清朝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如大名鼎鼎的「清初三藩」:耿仲明、吳三桂、尚可喜,不僅個人能徵善戰,手下的士兵也是神勇無比,絲毫不比八旗子弟兵差。為什麼同樣的軍隊,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
  • 太平天國聲勢浩大為何失敗?為何武昌起義1聲槍響清朝就滅亡了?
    慈禧最後的幾年,大清朝就是彌留之際最後掙扎的幾年。慈禧一死,最後的政治平衡也不存在了,大清朝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辛亥革命,就是起到了推一把的作用。太平天國,則是真正的消耗掉了清朝中央政權的元氣。辛亥革命不是弄死了大清朝,只是在給大清朝辦喪事!太平天國為什麼滅亡?它就沒有一個完整的戰略目標與政治主張!藉助山寨版的一些天主教理論與廣西民間跳大神相結合,形成了類似於白蓮教的組織。
  • 清朝為使國家強大,花費重金培養留學生,最後卻加速了清朝的滅亡
    清朝末年的時候,因為閉關鎖國和妄自尊大識得清朝陷入了十分落後的局面。但是清朝的皇帝和文武大臣以及下面的百姓都不知道這種情況。英國人當時為了完成資本積累。大量的向清朝傾銷鴉片,中國人吸食鴉片之後變得精神萎靡不振,整個軍隊的戰鬥力都在下降。
  • 清朝八旗你懂多少
    在說上三旗之前,先來談談清朝八旗吧。八旗是指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創立的一種"軍政合一"、"寓兵於民"的組織,也就是說它是一個專屬於清朝,同時集合著軍事徵戰、製造生產與行政管理於一體的社會組織。詳細的說,八旗在遇到徵伐,就會抽調旗下甲士來組成向外徵戰的軍隊,這就是一般認知中的八旗兵。
  • 清朝的「都統」是一個怎樣的官職?它的職權都有哪些?
    那到這裡,肯定就有人問,清朝的「都統」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官職?他都有什麼職權?為何在清朝連王爺都會去擔任這個官職呢?首先,在解釋「都統」是什麼職務,職權都有哪些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下清朝的八旗。清八旗即正黃旗、鑲黃旗、正紅旗、鑲紅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和鑲藍旗,而每一旗下皆有滿洲、蒙古、漢軍三旗,如鑲黃旗就有滿洲鑲黃旗、蒙古鑲黃旗、漢軍鑲黃旗。
  • 官府引導的「秘密武器」團練制度,為何清朝後期登不上「大雅之堂」?
    在明清這段歷史中,兩個朝代相交替的戰鬥中,可以看出軍隊戰鬥力對於一個政權的重要性。清軍入關,憑藉的不僅僅是吳三桂給其帶來的運氣,還得益於清軍的王牌軍隊——滿洲八旗。可以很負責任的說,滿洲八旗是一支改寫了歷史的軍隊,其不僅制度先進,且戰鬥力驚人。
  • 殭屍只有清朝才有嗎?中國那麼多朝代,為何殭屍都穿清朝的衣服
    此後,殭屍的清代官員外形基本被定格:身穿清朝官服,青面獠牙,手臂前伸,跳著前進......導演們為何一定要給殭屍穿上清朝的官服,我們不得而知,非要解釋的話,以下幾個說法還比較有道理:一、清代幽藍的官服與電影裡陰森恐怖的場景比較貼合,與殭屍猙獰的面目簡直是絕配,不僅沒有違和感,還放大了恐怖效果。
  • 清朝駐防將軍,比八大總督級別還高的封疆大吏,是怎樣的存在
    一提到清朝的封疆大吏,想到的自然是總督。清朝承接明制,設立八大總督,後來又增設東三省總部,成為九大總督。他們統管一省或數省的民軍經政。可謂權柄滔天,堪比一方諸侯。不過,他們還真不是清朝最牛的封疆大吏,清廷更看重的,是駐防將軍。八大總督,正二品,授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後,才升為從一品。而駐防將軍的正常官階就是從一品,伊犁將軍和綏遠將軍更是逆天,直接就是正一品,與三殿三閣大學士同級。
  • 清穿古言:《清穿之四爺寵妃》不像穿越的穿越,不像清朝的清朝
    她指著美豔絕倫的年氏道。 下一秒她就被胤禛死死地抱住:「記好了,你才是爺生死與共的良人!」 「妾身,妾身知道了,爺是我一個人的」她趕忙抓著胤禛的袍子,踮起腳尖,妖嬈一笑…(點擊書籤可以免費閱讀)標籤:穿越重生 宮廷 宮鬥 帝王 悲情 穿越第二本:《清穿之太子嬌妃》作者:雪中回眸簡介:雅璃穿越前,是個不折不扣的歷史學渣。
  • 很多人覺得清朝最差勁,其實,清朝的強大遠遠超出現代人的想像
    若論歷史上最不受歡迎的朝代,可能清朝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候選者,以至於很多人都覺得清朝最差勁。其實我們換個角度來說,清朝的強大遠遠超出現代人的想像,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將從「超強的統治術」、「超強的交易術」、「超強的破壞能力」三個方面來說一說清朝超出現代人想像的「強大」。
  • 從《延禧攻略》看清朝女性服飾特點:是異域風情,還是樸素莊重?
    但是,大家對於清朝服飾的認識,可能就不是那麼的多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清朝主要是滿族在統治,所以清朝的服飾,也並非都是漢服。 雖說清朝距離我們現如今還是比較近的,但是大家對清朝服飾的認識,卻反而不如之前的朝代的服飾了。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清朝女性服飾特點吧!看完這些之後,大家應該就能對清朝服飾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啦!
  • 推翻清朝,太平天國十四年都沒能成功,為何辛亥革命只要四個月?
    俗話說得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關於清朝的滅亡,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辛亥革命四個月的成果,其實背後伴隨著半個世紀沉澱。武昌起義所面臨的環境,與當年的太平天國完全不同。 誠然,從聲勢規模而言,太平天國絕不遜色於辛亥革命。從金田起義到永安建制,再到定都天京,太平天國用了不到三年時間,便席捲了大半個中國,打得清軍節節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