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殺了,為何司馬遷還能詳細描述地宮內的構造?

2020-12-24 騰訊網

「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漢武驕奢,國祚幾絕。」——唐太宗李世民

最近網絡上面流行著這個梗,電視劇《大秦賦》中,有人說:「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彈幕是劇透。」這個小事讓不少網友捧腹大笑,由此可知,其實很多人都挺關心這個滅六國,統一天下,拓定邊方的千古一帝。

除此之外,秦始皇陵也備受關注,1973年發現了秦始皇陵墓,剛出土的時候,兵馬俑栩栩如生,有色彩,7000件武士俑身高都在1.8米左右,每一名兵馬俑都是根據大秦真實的將士還原出來,在陵墓被打開不久之後,他們便失去了顏色。因為種種原因,幾十年來人們不敢深入挖掘了。

雖然不能挖掘秦始皇陵,但是卻幾乎還原了真實的秦始皇陵,這得力於司馬遷的記載,《史記》中曾言:「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也就是說,秦始皇13歲繼位,在那一年,就開始修建皇陵,一直修建了39年,當時動用了70萬人,挖穿了驪山,在裡面修建了一座地下宮殿,宮殿裡面用水銀製作出江河湖泊,用人魚的屍油熬成燈油,做成長明燈,千年不滅……一派人們難以想像的奢華、神奇。

除此之外,也記載了,為了怕其實皇陵的秘密別洩露,修建這座宮殿的工匠也多成為了殉葬品,同時殉葬的還有秦始皇的嬪妃們。《禮記》中有言:「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在歷代帝王中,秦始皇的陵墓,是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但是,為了不洩露秘密,秦始皇不是將裡面的工匠都殺了嗎?那麼司馬遷又是怎麼知道秦始皇陵這麼多內幕的?這些奇異的故事,恐怕是來自民間故事。在民間,始皇帝威名赫赫,他的記載中充滿了神奇的事物,如鮫人的屍油。但是對於兵馬俑卻隻字未提,這就很奇怪。

世人沒有真正見過秦始皇陵,卻很會想像,作為統一了6國的帝王,他比曾經那些君王要更厲害,並且實現了真正的大一統,在百姓心中,這個帝王自然是和以往的不一樣,難免會加上一些荒誕、神奇的說辭,因為在他們的心中,認定了秦始皇陵是奢華,且金碧輝煌的,這一切都來自於百姓的想像。

司馬遷出生於公元前145年,而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就去世了,已經離開了半個多世紀。但是他並非沒有機會接觸到秦始皇陵墓真實的內幕,歷代帝王在修建自己陵墓的時候,都會給後代留下參考的樣本,秦始皇陵動用了70萬人,如此浩大的工程,怎麼會沒有人知道呢?

但是,如果工匠們說自己去給秦始皇陵修建陵墓的時候,每天都在燒陶,製作兵馬俑,這樣說出來,聽得人只會覺得這怎麼可能,然而,有人說用誇張的手法講述裡面發生的一切時,是不是讓人更加有興趣想聽呢?

久而久之,真的故事已經人覺得,但是民間傳說經過流傳,變得更加神奇,甚至有人為這些傳說配上合理的解釋,秦始皇陵就成為了民間故事裡的傳說,當司馬遷再次記載秦始皇陵的時候,真實的故事無從發掘,只能聽信現有的說法。毋庸置疑,秦始皇陵中有很多寶物,甚至收藏了越王勾踐劍這樣削鐵如泥的寶物,但是,沒有傳說中的這麼神。一直沒有開採秦始皇陵,對皇陵文物的一種保護。

相關焦點

  • 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殺死,為何司馬遷可以詳細描述皇陵內的結構?
    在西漢初期,也就是司馬遷活著的時候,想要了解秦始皇陵內部具體結構,除非將皇陵扒開;可是想要大致了解秦始皇陵的內部結構,並非難事。先來看看司馬遷的《史記》是如何介紹秦陵結構:「穿治酈山…穿三泉,下銅而致槨…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 秦始皇陵內部是什麼樣的?《史記》裡為何還會有陵墓內部的描寫?
    秦始皇為了讓自己的陵墓關卡嚴密,防止有人進行盜竊,就把所有參與修建皇陵的人給殺了。既然修秦始皇的人都被殺死了,那為什麼司馬遷可以詳細描述秦始皇陵的內部結構?是不是有僥倖逃出的工匠留下了記載?這些我們不得而知,因此不能判斷司馬遷正確與否。
  • 大巧不工-秦始皇陵的探索
    這種布局說明外廓城的西區是重點區,其內涵為象徵京城內的廄苑、囿苑及園寺吏舍。與內城相比,顯然居於附屬地位。最後是外城垣之外的地區。有三處修陵人員的墓地、磚瓦窯址和打石場等,北邊發現有陵園督造人員的官署及酈邑建築遺址,屬於最次級邊緣的地位。整個陵園由南北兩個狹長的長方形城垣構成。
  • 秦始皇陵竟藏中國驚天秘密,十二謎團探尋歷史真相
    他,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國的創立者秦始皇。在西方人眼裡他是中國的拿破崙。他13歲就繼承了秦國國君的王位,22歲在故都雍城舉行了成人加冕儀式,從此正式登基「親理朝政」,開始了他一生轟轟烈烈的政治生涯。他,39歲出兵擊敗了山東六國最後一個諸侯國,俘虜了齊王建,完成了統一中國的歷史大業。接著他又不失時機地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有利於統一的法令和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政權。
  • 秦始皇陵到底有什麼秘密,為何現代人無法進入,只因這幾點
    武則天好像比秦始皇還要另類,她幹不成秦始皇統一文字那樣的曠古大事,就乾脆自己造了19個字,其中還給自己造了個名字,誰也不能用。秦始皇那會兒,大開刻石紀功和樹立碑碣風氣,自己陵前卻沒留下只石片碣,這事好像沒有多少人關心,可武則天樹起的無字碑卻是世人皆知。
  • 揭秘:秦始皇陵地宮飛雁真的存在嗎?看完《魔鬼聖經》你就知道魔鬼...
    採編:欣奇博士 秦始皇陵為什麼不能挖?地宮飛雁真的存在嗎? 秦始皇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皇帝,開創了我國古代真正意義上的疆土統一。秦始皇的陵墓據說也是巨大無比。
  • 千年不腐秦始皇陵至今還未挖掘的真相是什麼?你知道嗎?
    為何考古隊遲遲沒有開始?為何七十年代進行了一段時間後再也沒有下文?這一切都非常讓人疑惑,尤其是聯想到歷史上許多的無法解釋的事情,更給秦始皇陵增加了許多的神秘色彩。傳說在秦始皇陵的深處暗藏著一個神秘空間,那裡更是秦始皇陵的終極秘密所在之地。關於秦始皇地宮最早的歷史文獻記載是司馬遷的《史記》。民間曾傳說秦陵地宮在驪山,驪山和秦嶺之間還有一條地下通道。
  • 身為世界最大的陵墓,秦始皇陵為何至今不敢挖掘?原因難以想像
    據有關史料記載,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後葬於已建成的驪山帝陵。當秦始皇剛剛繼承王位時,他開始建造自己的陵墓。這期間,宰相李斯是陵園的設計者,少府令章邯監工歷時39年。特別是秦始皇統一國家,建立秦朝以後,他從全國各地抓獲了70多萬人,擴大了皇陵的規模,幾乎相當於建造了八倍於人的胡夫金字塔。
  • 秦始皇陵為什麼無人敢挖,看完衛星雲圖後,專家:不愧是千古一帝
    在這一年,秦始皇領導的大軍橫掃六合,完成了祖國大陸的統一。從此,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秦朝屹立在東亞!儘管秦朝存在的時間很短,但秦始皇在諸多方面的改革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像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全國修驛道等改革措施更是為日後漢朝的興盛奠定了基礎。可惜的是,一代雄主秦始皇竟然在公元前210年離開了人世。其去世後就被安葬在了位於西安東邊驪山腳下的陵墓中!
  • 千古「秘」帝秦始皇,皇陵為何無人敢挖?
    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通過衛星雲圖俯瞰秦始皇陵,連專家都忍不住讚嘆:「不愧是千古一帝」。秦始皇陵,震撼世界大街上隨便拉一個成年人問,去西安最不可錯過的景點是哪裡?十有八九,這個答案裡就有秦始皇陵兵馬俑。BBC還專門拍了一部紀錄片《世界奇蹟——秦始皇陵兵馬俑》,每一個看過的人都被深深震撼。
  • 秦始皇陵下的那位神秘將軍和地宮下玉漱公主,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
    秦始皇陵修建38年人民已經是不堪重負,怎知這秦二世更加殘暴,最後修起了阿房宮。蒙氏一族本是對秦王朝忠心耿耿,怎知卻慘遭迫害。秦二世的殘暴傷了80萬秦軍師的心,更是激起了義軍起義。就是在這樣一個國將不國的情況下,秦陵地宮才草草的覆土,而在覆土之前,一位將軍寧死也不願離開地宮半步。 有人會說秦始皇的貼身侍衛是蒙毅,沒錯,確實是他。但是在地宮下的那位將軍並非蒙毅。
  • 秦始皇陵燈油千年不滅,傳說靠的是「鮫人油」?美國專家揭開謎團
    焚書坑儒-是為了統一思想,修築長城-為了抵禦匈奴,這都是為了統一,為了安定做出的長遠打算,修築驪山陵墓,尋長生不老藥,修阿房宮,試問哪個帝王不修陵墓,不建皇宮呢?尋長生不老藥也不是秦始皇一個人的愛好。他可能是有那麼一些暴政,但是絕沒有那麼嚴重,只是後來被誇大了而已。
  • 秦始皇陵中的100噸水銀從何而來?幾乎都靠她,中國第一個女富豪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寢,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上,秦始皇陵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眾所周知,秦始皇是個十分重視儀式感的人,自他成為秦王的第一年(公元前247年)起,就已經暗中找人修建陵墓,直到39年之後,也就是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這個氣勢磅礴的地下宮殿才修建完成。
  • 秦始皇陵建好後,72萬工人全被殺,那後人是怎麼知道皇陵內部情況的
    到目前為止,秦始皇陵內部一直是個謎,後人對其了解甚少。甚至可能是除了建築的那個時候,再也沒有人進去過。據說建造秦始皇陵的人都死了,那麼,為什麼司馬遷能夠在《史記》中描述秦始皇陵內部的結構呢?從秦始皇開始,一直到秦二世,皇陵歷時39年才得以修復,皇陵的修建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 全世界都在等中國挖秦始皇陵,考古專家說 沒錢不好辦!
    眾所周知,1974年3月,秦始皇兵馬俑被發現,隱藏了兩千多年的秦始皇陵也隨即被定了位。而這,就已經引起了世界的震撼。若是秦始皇陵的主體地宮被打開,那豈不是更令人震撼!多年來,在是否發掘秦始皇陵問題上爭論不斷,同意發掘的人列舉出諸多好處,但具體主張卻陷入了認識的誤區。
  • 逆水寒玩家造秦始皇陵,地宮放置3000兵馬俑,稱其為約會聖地
    故事講述了秦始皇時期,一名墨家少年被製成活人俑,意外穿越千年在現代復活。場景中恢弘的秦始皇陵和兵馬俑令人嘆為觀止,開播就拿下B站千萬的播放量。而真正的皇陵地下30米高樓,面積可達4000平米,至今還沒有挖掘完全,秦始皇陵究竟長什麼樣,一直是全國人們都十分好奇的存在。
  • 秦始皇陵地宮是否有九層妖塔?是鬼吹燈看多了還是盜墓筆記看傻了
    秦始皇陵地宮是否有九層妖塔?是鬼吹燈看多了還是盜墓筆記看傻了經過這麼多年各種科技考古研究發現,上層的夯土下面是一個近30米高的九層高臺建築。而地宮就位於九層建築之下,地宮裡面現在可以基本上確定是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銀為江河湖海。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麼複雜?到現在都不能打開,源於四個條件的制約
    於是,在生命的最後10多年,秦始皇並沒有閒著,他又開始大興土木,萬裡長城、秦始皇陵、阿房宮、秦直道、靈渠等建築,都是他的野心勃勃的實物見證,每一項工程都是空前絕後的偉大藝術。秦始皇在地上的生活有何等豪華,他在地下的生活就有多麼奢侈。因為在秦始皇看來,人死後要去另一個世界,作為死後居住的場所——陵墓,必須建造得高大上,方可安放自己的宏願。
  • 秦始皇陵燭火能燒千年不滅,傳說燃料是人魚膏
    但中國學者對於國內的長明燈給出了另一種看法,這就要從秦始皇陵說起了,史記中有這麼一段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大意是說秦始皇即位後不久,便在驪山為自己修建墳墓,其中以人魚膏為燭,可長久不滅。
  • 她是中國史上首位女富豪,為秦始皇陵提供100多噸水銀,名字聽著很耳熟
    她就是公元前220年在鹹陽逝世的巴清,秦始皇下令為她修築女懷清臺,她也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被築臺表彰的典範,她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富豪巴寡婦清,秦始皇陵中的100多噸水銀的供貨商。 巴寡婦清,巴是巴蜀之地的意思,巴蜀之地也有很多人姓巴,巴也可能是他丈夫的姓氏,清可能是她娘家的姓氏,也可能是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