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事件調查

2020-12-20 澎湃新聞

點擊標題下「網信高邑」可快速關注

12月14日,吳妍(化名)收到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的立案通知書:「經審查,起訴符合法定受理條件,本院決定立案審理。」

8月初,一段小吳被偷拍的視頻在網絡流傳,編造的聊天截圖演繹出「少婦出軌快遞小哥」的故事。4個月過去了,被網絡謠言折磨的小吳提起刑事自訴,讓法律給她一個「說法」。

一個謠言帶來的個人災難

一切都源於4個月前的一場「意外」。「就像是你每天正常走在馬路上,突然被廣告牌砸到一樣。」小吳對記者說。

8月7日凌晨,一位朋友提醒小吳,有人在網上傳播「少婦出軌快遞小哥」的消息,女主就是她。

小吳驚呆了。事後得知,7月7日她到樓下取快遞時,被便利店店主郎某偷拍了視頻。郎某隨後與朋友何某「開玩笑」,編造聊天內容,發至微信群。通過不斷轉發,謠言在網際網路發酵。8月7日早上10點,消息已傳到小吳所在的公司,所有的領導、同事都看到了。小吳當天就報了警。

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區分局8月13日發布警情通報,稱郎某和何某捏造聊天內容,並截圖發至微信群,造成不良社會影響。依據相應法律規定,警方對二人分別作出行政拘留處罰。

但對小吳來說,謠言造成的影響,並沒有隨著問題的澄清而結束。

小吳提供給記者的一份證據顯示,8月8日,某微信公號發布了《這誰的老婆,你的頭已經綠到發光啦!》的文章,至8月11日公證時,點擊量為1萬次。截至9月20日,多篇網帖的總瀏覽量達60660次,轉發量為217次。

小吳也收到大量詢問及謾罵的信息。「一個在國外的朋友看到了捏造的傳播內容,把我臭罵了一通,說我和別人出軌的事情所有人都看到了。」她說,朋友在知道自己未婚未育的情況下,都更願意相信網絡的聲音,這讓她很難接受。

「事情發生大概一周,我就被公司勸退了。」小吳說,因為一是影響到公司的名譽,二是她需要時間處理這件事,無法復職,影響到了正常的工作。

9月8日,小吳被醫生確診為「抑鬱狀態」。「我拿著厚厚一沓檢測報告,醫生非常溫柔地說,這件事情對你的傷害真的那麼大嗎?聽了這句話,我的眼淚瞬間就出來了。」她說。

隨後,小吳男朋友的工作也丟了。小吳說,因為他要四處出差,但當時不可能丟下情緒失控的自己,必須照顧她,和她一起解決問題。

提起刑事自訴

8月30日,小吳發布微博說,決定放棄深究刑事責任的權利,但要求郎某和何某發布具有誠意且畫質合格的道歉視頻內容,並賠償損失。

郎某、何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已在8月底錄製視頻道歉,也接受賠償要求,但認為小吳提出的金額不合理。

而小吳認為,這件事造成的損失已遠遠超過她提出的賠償金額。更令她不能接受的是對方的態度。她說,郎某覺得「自己只是開了個玩笑」,而且至今從未當面說一句對不起。

10月26日,小吳委託浙江京衡律師事務所律師鄭晶晶向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提交刑事自訴狀及證據材料,要求以誹謗罪追究郎某和何某的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12月14日,記者來到網曝事發地點,見到郎某的父親。他說,事情已過了很久,「最初就是個玩笑,後來的傳播我們也沒想到。」他說,最近有很多媒體來跟進此事,兒子已不在店裡經營了。記者輾轉聯繫上郎某,他表示已經知道訴訟的事情,「一切以法院判決為準吧。」

維權存難點,讓「鍵」下守法成為習慣

4個月後,小吳依然沒能走出這一事件的漩渦。「一次地震出來,會有無數次餘震。雖然大家都知道我是被冤枉、被誹謗的,我是受害者,但這一負面新聞的陰影一直跟著我。」小吳對記者說。

11月,小吳認為自己已調整好,可以開始新的工作,但在多次求職過程中,無論哪家公司面試,都離不開上一家公司的離職原因。小吳說,自己說出原因後,洽談會無法繼續。「社會好像還沒準備好去接納我,更可怕的是,這種情況不知道還會持續多久。」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薛軍表示,此類案件維權難主要有幾方面原因:一是主體難以確定,有時難以明確侵害人,需要平臺協助;二是相關事實證據不易固定,網絡上的文字視頻可能會被刪除;三是由於參與人數眾多,大家都有法不責眾的錯覺,認為事後難以追責。

「要強調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在網絡上辱罵、誹謗他人與現實中一樣,都要承擔法律責任,都有可能構成犯罪,承擔刑事責任。」薛軍說。

鄭晶晶說,在實踐中,部分人可能會諮詢律師,選擇民事侵權的救濟途徑;但還有很多人考慮到侵權行為不嚴重、維權成本過高,往往選擇放棄司法救濟。很多受害者甚至不知道法院可以受理刑事自訴案件,往往自認倒黴。

如何治理網絡謠言和暴力,是資訊時代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業內人士認為,要加強必要的普法宣傳活動,讓普通公民能充分認識到網絡謠言的危害,讓身處網絡空間的每一個人將「鍵」下守法當成一種習慣,保護自己和他人不受網絡謠言和暴力的侵害。

來源:新華社(舒靜、吳帥帥)

網信高邑·與你同行

抖音號:網信高邑

新浪微博:@網信高邑

原標題:《【今日關注】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事件調查》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一個「玩笑」引發的網絡暴力——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事件調查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題:一個「玩笑」引發的網絡暴力——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事件調查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舒靜、吳帥帥12月14日,吳妍(化名)收到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的立案通知書:「經審查,起訴符合法定受理條件,本院決定立案審理。」
  • 公權力介入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事件法治觀察
    受訪者供圖2020年7月,杭州市民谷女士就被一個充滿惡意的「玩笑」擊中,深受網絡暴力傷害的她決定拿起法律武器和造謠者抗爭到底。經過半年多的發酵,從行政處罰到刑事自訴再到目前被正式刑事立案,公權力嚴肅介入這起網絡謠言。除了關注案件本身的進展,不少人也在思考,公訴是否真能成為網絡暴力頭頂高懸的利劍?
  • 來論|為「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事件」升格追責叫好
    這一立案追訴程序上的重要變化,無疑是一直備受輿論關注的「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事件」的又一重大積極進展。按照我國相關法律,誹謗罪案件,一般都是屬於「告訴才處理」的刑事自訴案件,要由受害人自行向法院提起刑事訴訟。但是,這種刑事自訴要求也並不是完全絕對的。如據《刑法》246第二款規定,「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 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追蹤:杭州警方已對涉案兩人立案偵查
    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追蹤:杭州警方已對涉案兩人立案偵查 12月26日,據央視新聞,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分局已於12月25日對郎某、何某網絡誹謗他人一案依法立案偵查。
  • 杭州女子拿快遞遭偷拍,隨後被造謠出軌快遞員,涉事人員已被調查
    近日,家住杭州的古女士可謂是心情煩悶至極,因為整個良渚地區竟然流傳著「女主」是她的一個偷情故事,而劇情則更加離奇「貌美少婦不甘寂寞勾引快遞員」,故事當中古女士還是個擁有有錢老公的「富婆」。這種事情真可謂是「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古女士在看到了所謂的「出軌視頻」之後,真是氣的簡直要昏過去。甚至發布這個「新聞」的人還配上了一些曖昧的聊天記錄,將這個婚內出軌的故事編了個有鼻子有眼的。可是古女士本人卻並不是已婚,這樣的「出軌」不但是無稽之談,還將古女士的名譽敗壞了個乾乾淨淨。
  • 杭州:取快遞被造謠女子提起刑事自訴,或將打破社會一項潛規則
    近期,杭州取快遞被造謠女子正式向餘杭區人民法院提起了刑事自訴,要求法院以誹謗罪對造謠的兩男子依法懲處,並表示不再會接受任何道歉。她這一舉動可能會打破社會上一直存在的潛規則,真正威懾到造謠者。有網友評價說:支持!造謠者必須付出代價!
  • 女子取快遞被偷拍造謠出軌後起訴 法院已立案
    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後起訴造謠者,法院已立案近期,浙江杭州的吳女士在取快遞時被隔壁便利店老闆偷拍視頻,捏造成「女富婆」勾引快遞小哥。事發後,吳女士稱自己「社會性死亡」,而造謠者被行拘9天,已回歸正常生活。12月10日,吳女士發聲稱不接受道歉,已刑事自訴。
  • 網上引起關注的「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案」,兩人被立案偵查了!
    此前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的「女子取快遞被造謠案」當事人郎某、何某已被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區分局以涉嫌誹謗立案偵查。今年7月的一天,吳女士就像往常一樣去快遞點取快遞,卻因為長得漂亮,就被快遞點隔壁便利店的老闆郎某、趙某等人偷錄視頻,並通過偽造聊天記錄、虛構偽造故事情節等方式造謠,編造了一個「風 騷美女富婆出軌快遞員」的假八卦、真謠言,並在網絡上大肆傳播,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八卦談資。隨後謠言通過不斷轉發,在網際網路發酵。谷女士發現該情況後報警。
  • 杭州女子被造謠事件「始作俑者」表示後悔?網友怒稱:自私到極點
    如果是無意的曝光倒也罷,怕就怕有些心懷不軌的人偷拍來造謠,輕者算是道德品質的惡劣,重者就是對於法律的試探了。就比如今年夏天杭州女子吳女士就「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事件」,發酵至今深受其害的吳女士(小吳)仍然沒有得到一句誠心誠意的道歉。
  • 主播說聯播 | 女子取快遞被惡意造謠,警方立案偵查!寶曉峰:發出的...
    主播說聯播 | 女子取快遞被惡意造謠,警方立案偵查!而同樣讓人深惡痛絕的還有惡意造謠,昨天,杭州一位女士取快遞被人惡意造謠的事情有了新進展,警方已對兩名造謠者立案偵查。這意味著,對造謠者要以涉嫌誹謗的罪名追究刑責。其實,這樣的惡意造謠行為又豈止是造謠,簡直就是造孽,它給受害人的生活帶來了嚴重傷害。雖然案子還有待法院判決,但警方的行動已對惡意造謠者發出了明確信息。一句話,對不法行為,法律一定要而且必須有足夠的辦法。
  • 「取快遞被造謠出軌」案:女子提起刑事自訴 法院已立案
    卿/哥/普/法 近日, 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一案, 引起廣泛熱議。 案件詳情 7月7日,浙江杭州的谷女士在小區門口的快遞站取快遞時被人偷拍了一段視頻。
  • 央視主播談女子被造謠出軌事件立案:法律必須亮劍
    原標題:女子被造謠出軌事件兩人被立案偵查,央視主播發聲,當事人也回應了記者獲悉,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分局已於2020年12月25日對郎某、何某網絡誹謗他人一案依法立案偵查。7月初,吳女士去小區門口的快遞驛站時,被隔壁便利店老闆郎某偷拍。
  • 「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兩人被立案偵查
    本文轉自【南國今報】;「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平日裡有些人閒著無聊總想找點樂趣來解解悶>所以就無故捏造謠言,四處傳播他們不知道自己隨口說的一句話可能讓人信以為真,甚至對別人造成巨大的傷害浙江杭州的吳女士(化名)
  • 28歲女子被偷拍,被造謠是勾引快遞員的已婚女,女子:賠12萬元
    文丨糞提 審丨易桉導讀:自古都說人言可畏,這話放在今時今日更是如此。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再微小的事件也會因為網絡的傳播而迅速放大,特別是短視頻大行其道的情況下,個人的肖像、對話內容等個人隱私,時常會發生遭到他人偷拍洩露的情況。而對於受害者來說,影響很大。剛剛從北京搬到杭州工作不久的吳女士,最近陷入了深深的憂慮中,只因自己在取快遞的時候,被別人偷拍了視頻,還配上誣衊自己與快遞員調情的假微信聊天記錄。
  • 女子取快遞被造謠案從自訴到公訴:拓寬路徑對網絡暴力說不
    12月26日,備受關注的「女子取快遞被造謠」案件有了最新進展:經過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建議,屬地公安機關已對造謠當事人郎某、何某兩人以涉嫌誹謗刑事立案偵查。從7月一段子虛烏有的謠言開始,經過近半年的傳播不斷發酵,給受害人谷女士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困擾。
  • 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涉案兩人被依法立案偵查
    9秒,就是她取快遞的過程。不久,一段「少婦和快遞小哥婚外情」的視頻搭配聊天記錄在網上傳播開來,吳女士赫然發現,這段視頻就是她取快遞的那天被拍的,但經過字幕和一些所謂聊天記錄的渲染,自己竟然成了「桃色新聞」的女主角。視頻中,偷拍者把她捏造成獨自在家帶孩子的「富婆」,編造了「富婆出軌快遞小哥」的劇情,其中還有一些不堪入目的詞。
  • 浙江一女子在取快遞時,被他人造謠出軌,造謠者被立案偵查
    在2020年12月26日,浙江杭州某地區的警方發布了通報,從內容中可以看出,在12月25日的時候,已經對郎某和何某在網絡上對他人進行誹謗,當地警方已經對此立案偵查,而在此之前,兩位嫌疑人曾經在當地的一個快遞站造謠,而造謠的內容是當時取快遞的吳某出軌快遞員一事,因為受害者對此向當地的相關部門依法提起了刑事自訴,所以當地檢察院已經對兩人依法立案偵查。
  • 【熱點】檢察機關通報「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當事人回應:覺得...
    當事人微博致謝杭州市餘杭區公安局、法院、檢察院  「這個案件引發持續關注,現在更多是對社會一個回應,通過這個案件對那些造謠者起到震懾作用,告訴他們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網友鼓勵當事人  據媒體此前報導,杭州28歲女子吳女士在一次取快遞過程中被偷拍,隨後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
  • 女子取快遞遭偷拍造謠,刑事自訴獲法院立案受理,代理律師稱只是開始
    楚天都市報12月15日訊(見習記者周浩 視頻剪輯何川)杭州市一女子在小區取快遞時被偷拍,偷拍者將視頻和捏造的曖昧聊天截圖發至微信群,事件導致女子失業,經歷「社會性死亡」。近日,此事在網絡引起巨大爭議。12月14日,當事女子向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提起的刑事自訴獲立案受理。對此,代理律師表示,立案只是開始,希望網民知道言論有邊界。
  • 被造謠出軌女子找不到工作,造謠一張嘴,卻變成別人一生噩夢
    #被造謠出軌快遞員女子找不到工作#網購的發達,幾乎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快遞,而隨著菜鳥驛站的建立快遞就不再送到家,而是我們自己去取。普通的一次取快遞,沒想到卻成了杭州一名女子的噩夢。7月7日,杭州女子取快遞,遭到超市老闆郎某在快遞點偷拍,之後他與何某利用兩部手機製造聊天記錄,造謠吳女士出軌快遞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