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為一面從沒有出現在德國外交部網站上的旗子大動肝火,一面卻悄悄拿掉了「外交部」logo上「中華民國」的字樣。當面對輿論質疑時,民進黨當局「外交部」還官宣肯定「小編創意」。民進黨當局一面抗議別人「撤掉」,一面又為自己「撤掉」鼓掌喝彩,「臺獨」政黨的兩面派做法暴露無遺,堪稱「精神分裂」。
據臺灣媒體報導,德國外交部網站近期撤下了代表所謂的「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對此,臺灣民進黨當局「外交部」表示「無法接受」。
民進黨當局做出這樣的強烈反應,是說明他們在乎所謂的「中華民國」嗎?答案是否定的。就在前幾天,民進黨當局「外交部」的臉書主頁上,還悄咪咪地換了頭像,去掉了原來「外交部」logo上的「中華民國外交部」中英文字樣,而改成「臺灣外交部」。
回想蔡英文曾經「隱晦」表達「中華民國」的話術——「這個國家」,套用過來,我們就管被下架的旗子叫做「這面旗子」好了。
蔡英文倒拿旗子
民進黨奉行「臺獨黨綱」,上臺後更是變本加厲推行「去中國化」,搞「漸進式臺獨」,假「中華民國」之名,行「臺獨」之實。正如蔡英文口中的「臺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臺灣」,再演變到如今的「中華民國臺灣」,就是試圖將「臺灣」和「中華民國」相結合,讓「臺獨」得以借殼上市。
也正因為蔡英文在推行「臺獨」上改變了策略、轉換了話術,以「中華民國派」自居,也宣稱要捍衛「這面旗子」「遵行中華民國憲法」,民進黨當局自然以蔡的意志為轉移,馬上跟進,對「這面旗子」做出捍衛之態。
臺灣「獨派」火燒旗子
但他們的點並非旗子不見了,也並非抗議所謂「與其他國家或地區呈現方式不一致」的「差異做法」,而是能夠借「這面旗子」再炒作一波國際能見度,刷一波「外交大內宣」。畢竟與德國這樣的歐洲大國「叫一叫板」,民進黨當局自己應該還是挺爽的。
這邊民進黨當局「外交部」發了聲,但作為一線人員的「駐德代表」謝志偉卻悄無聲息,反常舉動引發臺媒關注。臺媒指出,去年臺灣大選期間,韓國瑜的造勢場合上一片旗海,謝志偉特別引述所謂「德國友人」的話說,以這面旗子「為道具會讓人想起納粹」。
諷刺的是,作為德國與臺灣地區保持經濟、文化往來的辦事機構「德國在臺協會」當天澄清說,該國外交部網站上從未出現過「這面旗子」。
這並不難理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德於1972年正式建交,兩國建交重要政治基礎就是一個中國原則。而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非「主權獨立國家」。前幾天,德國外交部副發言人對所謂「撤旗」回應時也強調,「我們的立場就是遵守一個中國原則」。
民進黨當局為一面從沒有出現在德國外交部網站上的旗子大動肝火,一面卻悄悄拿掉了「外交部」logo上「中華民國」的字樣。當面對輿論質疑時,民進黨當局「外交部」還官宣肯定「小編創意」。民進黨當局一面抗議別人「撤掉」,一面又為自己「撤掉」鼓掌喝彩,「臺獨」政黨的兩面派做法暴露無遺,堪稱「精神分裂」。
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身穿火燒旗子上衣接受採訪
再說回「這面旗子」。今年4月,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丁允恭回應臺灣「敦睦」艦隊疫情時,身穿一件手持打火機燃燒「這面旗子」圖樣的上衣公開接受採訪,遭到國民黨「立委」極大質疑。
不光如此,早在2016年6月民進黨剛剛上臺之時,就有該黨「立委」為「獨派」人士焚燒旗子的行為辯護,並主張焚燒「這面旗子」屬於「言論自由」。
總之,民進黨從心底裡是絕不想扛起這面旗子的,且一直以來都有將之改旗易幟的企圖。蔡英文們的急眼,是演給別人看的。 (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