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現在年輕人最喜歡的東西,微博無疑是能排在前面的,無論是學生黨還是工作族,一旦有閒暇時間,都是拿起手機刷刷刷。但是說起微博的話,大家可能第一反應都是新浪微博了,其實當年還有另一個微博,這個微博曾經還是新浪的最強之敵,那就是騰訊微博了。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微博,小編先帶大家了解一下微博的定義,什麼是微博呢?微博,也就是微型博客的簡稱,也就是博客的一種,是一種通過關注機制分享簡短實時信息的廣播式的社交網絡平臺,以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實現即時分享。作為一種分享和交流平臺,其更注重時效性和隨意性。
其次,關於微博這個網絡社交的機制,最早的創業是來自美國的facebook,而隨後的興起的推特更是將這個社交機制帶上了世界的舞臺。這兩者在發布後,短短的時間內就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的網友和粉絲使用。並且,隨後在短時間內,因為其獨特的社交性,很快就被用戶們認可了。在這之後,新浪也看到了這個良機,於是決定將這個創意「學習過來」,於是有了中國的微博社交網絡平臺,也就是新浪微博誕生了。
我們可以從Facebook和推特在美國的發展行情來看的話,微博平臺這個社交平臺是具有短時間內吸引大批流量的能力的。所以,作為國內的另一個流量大戶騰訊,也想切這塊蛋糕,於是,在2010年5月騰訊宣布開通微博平臺,本來就是靠社交軟體起家的騰訊,當然是信心滿滿的了。但是,事實卻是殘酷的,當時的,新浪已經度過了一年半的發展期,佔領了市場的主流地位,但是,緊跟在新浪身後的騰訊微博卻是涼涼了,這是為什麼呢?
最後,小編認為騰訊微博之所以失敗,是有三個原因的。
第一,騰訊微博對自身定義的問題,因為,在一開始的是,騰訊微博也的的確確吸引了一眾粉絲,但騰訊的微博部門並沒有將自身獨立出來,並且還是和QQ空間和個性籤名緊挨在一起,導致騰訊用戶在更新空間時,微博也自動同步了,導致了使用的重複性,所以不被客戶喜愛。
第二,新浪微博不但做出來一個相對獨立的閉環平臺,而且還與其他流量大的平臺進行合作,比如百度,可以直接將內容分享到微博,加快了流量速度和量,以至於地位越來越牢固,並且形成熱點搜索,更能吸引用戶關注。而騰訊卻是選擇了固步自封,不與其他一些平臺合作,導致缺少新流量的湧入,最後只能慢慢走向末路。
第三,那就持續發展,並且不去作死。當處於第一位的新浪微博熱度繼續上升時,新浪不停的對平臺進行優化,增強用戶體驗,並且以明星,大V等方式鎖住用戶群體,利用粉絲粘性保持自己不敗之地,並且在名稱上逐漸淡化新浪二字,統稱微博,對平臺進行了一個深層次整合,最後擊敗了其他的對手。而騰訊在前期未能成功優化用戶對微博的體驗,並且還鎖流失敗了,而後騰訊選擇了壯士斷腕,自動斷掉微博渠道,這也是明智之舉。
所以現在大家明白為什麼騰訊微博沒有能夠超越新浪了嘛,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