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榮:守成大國可能更危險,新興國家反而冷靜

2021-01-13 觀察者網

2020年國慶晚會上,來自中國臺灣的歐陽娜娜如期獻唱《我的祖國》,讓臺灣島內著實酸了一把。此前,民進黨當局曾稱此舉是「大陸對臺統戰宣傳」,未料不僅沒有恐嚇成功,還讓臺灣島內颳起了一陣「紅歌」風。有網友表示:我都聽到會唱了。

另據消息稱,10月1日國慶中秋雙節當天,臺軍通報解放軍運8-反潛機飛入「西南防空識別區」,隨後又有消息稱解放軍軍艦出現在臺灣花蓮外海,距離臺灣島東海岸僅30海裡。

國慶前後,頗不平靜的兩岸,背後不乏民進黨當局的挑撥,以及美國明目張胆地介入。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看來,川普團隊的奇怪言行,只是為了取悅一些底層民眾,最終還是會傷到美國自己的利益。大陸近期對臺進行的軍事威懾已經起到了一定作用。不僅臺灣方面對於戰爭的恐懼在增加,一些美國的「反華人士」,比如盧比奧,也意識到了大陸是有底線的。

【採訪/戴蘇越 整理/徐俊、戴蘇越】

觀察者網:近期兩岸關係引起國內輿論很大關注,隨著外部形勢的嚴峻,人們對兩岸和平談判、和平統一越來越持悲觀態度,您對此怎麼看?

金燦榮: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得先講一點背景信息。最近中國的外部形勢確實有一些困難。我將它們歸納成四類,一類就是中美關係惡化。由於美國是世界首強,現在他們政府搞「全政府對華政策」,對中國進行多方面施壓,還是讓我們很難受的。

第二個就是中國的邊境地區出現了一些麻煩。這主要是印度在中國的西部邊境,就是所謂的拉達克地區對我們進行蠶食。

第三個,美國有一些鐵桿的盟友也跟著對中國施加壓力。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和「新歐洲」做了很多小動作。大家知道,歐洲分「老歐洲」和「新歐洲」。「老歐洲」還有點獨立性,「新歐洲」特別崇美,會受美國的影響挑釁中國,比如說捷克的議長就竄訪過臺灣。

第四類麻煩就是美國到處渲染中國威脅論,導致中國的各種國際行為被歪曲。所以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包括非洲國家,都有一些受美國影響的精英層對中國有著某種抵制懷疑的態度。

但這些矛盾的關鍵還是中美關係,是美國把中國當對手,然後壓制我們。中美關係應該自2017年就開始往下滑了。2017年12月18日,美國國防部發表了四年一度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這個報告是兩黨都參與的,所以它代表了美國精英層的共識。這份報告很糟糕,它把中國定為「修正主義國家」。所謂的「修正主義國家」就是挑戰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的國家。儘管中國多次表態沒有挑戰美國秩序的想法,也不想取代美國,但美國不信,於是對中國的定位就變了。

原來美國把中國視為一個不太滿意的利益攸關方(stake holder),因此,當時中國的定位是「有缺點的夥伴」,但現在變成「挑戰者」了。美國當然有很多挑戰者:俄羅斯、伊朗、朝鮮、委內瑞拉、古巴,但它把中國排第一,這就比較糟糕了。

這一天開始,中美關係的性質就已經變了。原來是既競爭又合作,但從這個時候開始就變成競爭為主了。美國不僅在戰略上把中國定為對手,它還真的有行動。僅僅三個月以後,也就是2018年3月22日,川普以總統行政命令的形式發起了對華貿易戰。

而從那時到現在的兩年半中,中美對抗不僅限於貿易戰,美國對中國實際上打了一個混合戰,因為它出了好多牌。我梳理了一下,它出了15張牌。有「貿易戰牌」,就是徵稅;有「科技牌」,就是打我們的高科技公司:華為、中興、大疆國際、海康威視、科大訊飛等。現在又打我們的網際網路公司,像是TikTok和微信。而且它威脅接下來還要打阿里巴巴。中美很多科技交流也被中斷了。

當地時間9月10日,川普否認將延長TikTok「最後期限」:要麼關掉,要麼賣掉(觀察者網視頻截圖)

第三是金融戰。美國各個部門在「實體清單」裡大概列舉了300多家中國企業或者大學,然後切斷金融聯繫。

第四是司法戰,就是長臂管轄,抓了孟晚舟以及一些華人學者。除了這些以外,美國還出牌,幹涉中國有主權的臺灣、香港、新疆、西藏、東海、南海;然後是拉印度、給「一帶一路」搗亂、在WTO裡面推美歐日新同盟、強迫中國進入軍工談判等。我算了一下一共15張牌。

今年以來,美國對臺灣牌加大了力度。今年美國在中國周邊軍事行動特別多,還在法理上推進對臺灣的保護、提升與臺灣的關係。特別是最近連續有幾個高官,包括衛生部長阿扎爾、美國國務院的三把手克拉奇都竄訪了臺灣。所以美國對臺灣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的關係都在加碼。現在美國還有報導稱,他們還計劃一攬子推出7種武器售臺,因此臺灣問題就變得比較尖銳,臺海局勢可以用「嚴峻」這個詞來形容了。

我多次講過臺灣問題是個「兩國三方」的遊戲: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美國。現在的問題還真不在大陸這邊,大陸這邊應該講還是比較自信的,覺得時間在我們這邊,我們可以等一等,越等越有利。問題在於那兩方不願意等。美國的右翼和臺灣的民進黨當局現在不斷地觸犯我們底線,形勢非常危險。會不會他們某一天切香腸切得突破底線了?這個可能性應該講越來越大了。大陸政府也不是在真空裡面決策,可以無限退讓,大陸也是有底線的。民族大義一定要堅持,而且民眾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另外,我最近這幾年反覆講的一個基本事實就是大家要認識到中國大陸已經工業化了,然後在工業化基礎上實現了軍事現代化。工業化是現代國家最重要的任務,我們完成了,在這基礎上實現的軍事現代化一定是很紮實的。所以,臺灣問題上的一個基本事實變了。原來大陸在技術上確實沒有足夠的能力解決臺灣問題。當然,如果就兩岸來講,大陸始終是有優勢的,但是如果美國因素加入進來,天平就變了。

但現在最新的情況應該是就算美國介入,大陸也能夠贏。就是說臺灣問題原來最關鍵的物理障礙已經解除了。所以這個時候美國右翼和民進黨當局在心理上不斷地突破大陸極限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他們不能懸崖勒馬,非常有可能挑起衝突。

觀察者網:兩岸關係背後是中美關係,臺灣政治人物借著美國興風作浪,加上美國極限施壓的一系列」臺灣牌「,他們各自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金燦榮:我們先談臺灣方面吧。在臺灣,一部分政治人物已經把「臺獨」意識形態化了。一旦一個人把一樣東西意識形態化,他就會想辦法不顧現實地追求目標。他們在有理智的時候會害怕大陸,但是多數時候他們並不理智,於是就不斷衝擊大陸的底線,這就很危險。

另一方面就是臺灣社會在某種意義上也變了。從今年1月11號所謂的「臺灣選舉」可以看得出來,臺灣社會已經泛「綠」化了,國民黨的基本盤已經大大萎縮。民進黨現在地位非常穩固,這就強化了「臺獨」分子的信心。臺灣社會走到今天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獲得的信息是選擇性的。

相關焦點

  • 馬光遠:別把我和金燦榮放在一起,我丟不起這人
    某些金的腦殘粉可能覺得馬光遠在碰瓷,蹭金燦榮的流量。也許是這些腦殘粉們太鼠目寸光,活在某些御用文人或者流量愛國博主營造的信息繭房無法自拔,誤以為金燦榮之流就代表了中國人文社科領域最高學術水準。
  • 畢殿龍:學者涉臺灣問題上不要誤了國家教壞小孩--兼答金燦榮粉絲
    本來只是要就事論事結束這篇文章,但隨著對金燦榮教授關於臺灣問題研究的深入,和對其在兩岸造成的影響,特別是對年輕學子治學態度的影響。促使筆者寫下這篇文字作為對參與微博討論的進一步的集中回復,也讓「金粉」能夠在討論中更理性、治學時更嚴謹。 日前,在參與本人《金燦榮教授對臺灣媒體回答霸氣很贊嗎?》
  • 金燦榮:民進黨大敗,臺灣民眾更應該接受另一個新現實
    但現在這些外部條件可能都沒有了,美日既沒有原來那種意願,也沒有能力再來幫助臺灣了,它自己本身的人才優勢也沒有了,更重要的是現在大陸崛起了,所以以後無論誰在臺灣「執政」,他們都得接受一個事實:他們記憶當中那種對大陸有明顯優勢的時代結束了,而且是不可逆轉地結束了,必須接受這個新現實。當然藍營執政以後也會遇到他們的問題,老百姓期待非常高,所以他們必須拿出真本事來。
  • 美媒點評中美關係:中國正在做自古以來新興大國都做過的事
    近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為什麼我們必須從中國的邊緣後退》。文章稱,今年的新冠疫情,並不是將中美關係推入深淵的唯一重大危機。中美關係是如此重要,甚至有很多人認為,中美關係是當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
  • 著名國際問題專家金燦榮到南華大學進行專題報告
    金燦榮作專題報告。校長張灼華為金燦榮頒發特聘教授聘書。金燦榮語言幽默詼諧,整場報告會笑聲和掌聲不斷,與會師生積極提問,現場互動氣氛熱烈。為加強學校人文社會學科建設,校長張灼華為金燦榮頒發聘書,聘任金燦榮為南華大學特聘教授。南華大學全體處級幹部、全體支部書記、教師代表以及學生代表總計800餘人現場參加報告會。
  • 金燦榮的「大旗」
    我們從金燦榮的文章中,他的崇和跪只用在對美的認知上,對其他就沒看他用過同樣的邏輯。         我不知道金燦榮能不能直面這個問題,你不崇美、不跪美,那麼有沒有讓你崇的和跪的對象?如果沒有,是不是說明金燦榮就沒有自己堅信的理念,如果有,是不是就迷失了自我?        金燦榮把崇美和跪美,都推給了所謂大V和公知。
  • 《大國遠見》闡釋中國解「局」之道、術、策
    本報訊 (記者李婧璇)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獲悉,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暌違4年最新力作《大國遠見》,由該社出版發行。據該社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國遠見》一書匯集了金燦榮有關國際形勢、中國外交思想、大國關係等問題的核心觀點與最新思考。
  • 金燦榮:「甩鍋」操作正在將中美關係逼向困境,美國要慎重!
    觀察者網:既然川普對於美國疫情的失控有很大的責任,也發表過很多不負責任的言論,為什麼最近有消息稱他的支持率反而升高了?金燦榮:確實非常奇怪,疫情在美國嚴重了,川普前一段時間作為也不太好,可是他的支持率反而上升了。
  • 新興國家在崛起關鍵階段無一例外遭刻意打壓
    蘇聯從1917年十月革命到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用了不到30年成為世界強國之一;戰後重新投入建設,又用了30年時間,到上世紀70年代中期成為與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在世界新興國家由大而強的過程中,都經歷了一個關鍵性階段。這個將強未強的特殊歷史階段一般為10年左右,在此期間,相關國家面臨的風險和挑戰較前明顯增大,事關興衰成敗。
  • 專訪金燦榮:臺灣年輕人要走出「信息繭房」,抓住大陸機會
    8月15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作為重要嘉賓參加海峽青年(福州)雲上峰會。當今世界風雲變幻,作為長期研究中美關係和中國對外政策的知名學者,金燦榮因其觀點新銳受到許多人追捧,活躍於各大思想市場。
  • 直播預告 | 邱震海對談金燦榮:拜登時代的中美衝突將走向何方?
    而拜登之所以如此忙,是因為要逆轉川普政策,廢除其「遺產」 :重返巴黎協定和世衛組織、實施口罩強制令、停止修建邊境牆、取消對某些穆斯林國家的旅行禁令、重塑醫保政策。面對拜登如此強有力度的撥亂反正,很多人似乎從更理智的新政府身上,看到了世界上最關鍵的兩個大國雙邊關係重回正軌的曙光,至少不會像川普政府時期矛盾空前對立。
  • 世界發動戰爭最多的兩個大國,徵戰幾百年,都成了超級大國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國雖大,好戰必亡」,也就是即使國家很強大,也不能好戰,而如果戰爭太多,國家必然就要滅亡。古代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那麼多大帝國,最終大部分都是毀滅在戰爭之中。所以戰爭那是很危險的,再強大的國家,老打仗,最終也會悽慘無比的。因為戰爭那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所以每個國家都不能好戰。
  • 金燦榮、張維為、陳平,專滅美國威風的專家
    「東風吹,戰鼓擂,世界上究竟神怕誰」,金燦榮
  • 金燦榮、胡錫進被造謠 涉事帳號被禁言7天!
    (原標題:金燦榮、胡錫進被造謠,涉事帳號被禁言7天!) 近日有網友發布內容為「胡錫進否認有兒子,加拿大機場自拍照曝光慘遭打臉」,「繼胡錫進兒子留學加拿大後,金燦榮教授為留學美國的兒子兒媳主婚刷屏」等不實信息。
  • 懟了一下金燦榮,有個人一邊威脅刪稿,一邊說要做廣告
    給本號發私信的人——有可能是金燦榮本人,也有可能不是;有可能是金燦榮的利害關係人或一致行動人,也有可能不是;有可能是正能量網民;有可能是經常惡作劇的本號法律顧問劉好看(藝名)。但是,發帖之前,你金燦榮總看到了上圖類似的照片吧?過火面積850平方米,濃煙滾滾(不說濃煙蔽日免得被指責誇大其詞),這樣的火災,無人員傷亡很可能只是暫時沒發現而已,你金燦榮這麼快就拿這個來說事會不會太草率?畢竟你是到今年12月就滿58歲(此信息據百度)的人了。
  • 金燦榮:中國歷史總記載外族侵略我們,而周邊國家歷史卻正好相反
    就連金燦榮教授都說:公知就是一群蒼蠅,總把我國的垃圾堆跟外國的客廳比,究其原因還得從下面幾點說起。,這些公知還能得到一批追隨者,但是如今卻不行了,反而還會招來別人的辱罵與反感。比如之前高曉松就曾說過印度其實是很平和,很幸福的國家。但是大家都知道,印度的種姓制度就導致了全國上下人的不平等,這樣的過度何來幸福?印度有全世界最大的貧民窟,這樣的國情如何幸福?印度的公交輪姦案也把印度女性社會低下的情況帶到了全世界人民眼中,這樣的國家幸福?這樣的國家和平?高曉松這種把觀眾當傻子耍的行為徹底激怒了民眾,於是他只能溜之大吉了。
  • 金燦榮:我認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可概括為這四個「新」
    筆者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破題之詞,著力闡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黨和國家的戰略眼光、時局把握和外交方略,向世人展現「大國遠見」之「遠」,並嘗試提出解局之道、術、策。《大國遠見》,金燦榮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促成「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權力轉移」導致的「東升西降」,更準確地說是「中升西降」,表現為西方的相對衰落和中國的相對崛起。
  • 前次重量級拳壇霸主:梅威瑟應該保持冷靜,大戰保羅可能遇到危險
    儘管外界一邊倒地看好梅威瑟輕鬆勝出,只是烏西克認為,梅威瑟需要保持冷靜,因為可能遭遇危險,同時取決於梅威瑟在比賽中使用的策略。  烏西克說:「至於這是否危險?如果一個拳手在比賽中放鬆,被擊中,對他來說將是危險的,梅威瑟應該保持冷靜,直至比賽結束,如果他願意,可能就會有危險,如果他不願意,那就沒有關係。」
  • 公知迎「最後的瘋狂」:圍堵金燦榮,撕咬胡錫進,造謠陷害愛國者
    更有趣的是,這群公知還在他們公開的貼文中,將近來網絡上商媒編輯對紅色大V的打壓、網絡惡勢力對愛國人士的攻擊行為,引申為了「官方監管部門之所為」,表面上看像是自嗨過了頭,忘了中國是誰的中國,實際上是唱了一出
  • 復興時代的大國胸襟與氣概
    農業大國、經濟大國、政治大國、文化大國、科技大國、軍事大國……我們似乎很難用某個具體的詞彙來概括「大國」的特點。  大國之「大」,所謂何來?《說文解字》云:「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大國之「大」,往往不在於空間之大,人口之多,政治之強,經濟之盛,而在於國家意志之堅定,社會環境之包容,國民心態之開闊,發展目光之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