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偉大的機構,一個非常優秀的樂團,擁有120年的歷史。在這120年裡,它首演了一些非常著名的作品,包括布魯克納的《第九交響曲》、勳伯格的《古雷之歌》、拉威爾的《左手鋼琴協奏曲》和弗朗茨·施密特的《七印之書》。
它的錄音歷史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涵蓋了二戰後的幾十年。它合作過的指揮巨匠如雷貫耳,還留下不少名留青史的錄音。知名古樂大師尼克拉斯·哈農庫特年輕時是這個月團的大提琴手。
維也納交響樂團
維也納交響樂團
雖然它一直是維也納的第二大樂團,但名字很少讓人產生如雷貫耳的感覺。到如今,樂迷們對它的印象停留在「維也納之春」音樂會、與多明戈多次合作的「維也納聖誕音樂會」以及昔日老大師指揮留下的傑出錄音。
「維也納之春」音樂會
「怪傑」切利比達克厭惡維也納愛樂,卻跟維也納交響樂團有合作
卡洛斯·克萊伯與維也納交響樂團也有過合作
卡拉揚在維也納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維也納交響樂團擔任總監
維也納交響樂團,也許是世界上最尷尬的交響樂團。
甚至有評論人說,它最好的希望是被誤認為是維也納愛樂樂團。長期以來,維也納交響樂團充當維也納愛樂樂團行程飽滿時候的「替補樂團」。
在長遠來說,維也納交響樂團的處境並不太妙。但是近年來一些藝術上的創新,讓它漸漸走出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陰影,在「音樂之都」艱難地找到一席之地。
維也納交響樂團:財政一直不穩定
與維也納愛樂樂團豐厚收入相反,一個長期困擾維也納交響樂團的問題是它的財政狀況。在2005年到2007年期間,維也納交響樂團的財政危機首次浮現臺面。
2005年,維也納交響樂團的資產負債增加到4 610萬歐元。此外,交響樂團違背了與市政府的協議,未能達到25%的自籌資金比例。在2004年,維也納交響樂團自我造血的「績效」遠遠達不到市政府的要求,僅僅佔整體收入的15.1%。
維也納交響樂團
自此之後,維也納交響樂團的財政狀況便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演奏家們的士氣甚至受到了打擊。根據2011年年底上任的樂團經理約翰內斯·諾貝特(Johannes Neubert)所言,他頂住了裁員和縮減編制的壓力,但是樂團演奏員經常超負荷演出,是「整個奧地利工作量最飽和的樂團」。
根據樂團的現行規定,在一整個樂季裡,演奏家只能請假一次。要是有第二次請假的話,薪水就會自動降下來。
維也納交響樂團
在2006年之前,每一個新的音樂家都有合同保證的額外養老金津貼。然而在2006年後,維也納市政府對維也納交響樂團的預算開始變得不那麼慷慨大方。
2006年後進入維也納交響樂團的演奏家們再也不能享受額外的養老金津貼,然而諾貝特預計,到了2027年樂團的養老金負擔將會到達頂峰,這一年維也納交響樂團的養老金負擔將到達310萬歐元。
維也納交響樂團
維也納交響樂團的人事成本佔總成本的80%以上,但諾貝特承認,再削減工資是不可能的。畢竟,薪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質量:好的音樂人是要花錢的,而且在維也納一直存在競爭。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非首席的小提琴手起薪點是4870歐元,而維也納交響樂團的起薪點是3909歐元。如果人力支出少了,很多音樂人只會把這裡當做職業生涯的一個階梯。
待不下去的音樂總監
維也納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包括富特文格勒、卡拉揚、薩瓦利施和朱利尼等著名大師,但是好像所有人都不安於在這裡好好經營。卡拉揚把這裡當作是一個臨時的安身之所,更加致命的是在朱裡尼任內,樂團出現了嚴重的管理問題。
在1973年開始的朱裡尼任期中,樂團成員跟指揮和管理層爭吵不斷,維也納樂手典型的自我膨脹問題隨時發作。朱裡尼在一場爭吵中離開,樂團元氣大傷,幾十年來沒有恢復過來。
朱裡尼與維也納交響樂團的著名錄音
之後在樂團總監職位上呆過的法國指揮家喬治·普萊特和拉斐爾·佛呂貝克·博爾格斯(Rafael Frühbeck de Burgos)貌似都沒有把樂團帶往一個遠離維也納愛樂樂團陰影的新境界,他們自己的事業也沒再登上更高的一層樓。
中國觀眾熟悉的喬治·普萊特
曾經被人寄予希望的義大利年輕指揮家法比奧·路易斯到如今甚至難以進入一線指揮家的行列,存在感很低。在困境下,樂團終於找來了瑞士指揮家菲利普·約丹。樂團在藝術上,終於開始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了嗎?
做維也納愛樂不敢做的事情
「我們不甘於做第二把手,」約丹在擔任維也納交響樂團總監後,這樣對媒體說。
約丹可以說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總監。就在他上任後的首個樂季,約丹就跟維也納交響樂團制定出頗具野心的演出計劃:一整套舒伯特交響曲全集,還有一些讓人耳目一新的大製作,比如亞內切克的《格拉高利彌撒》。
約丹錄製的貝多芬九首交響曲
約丹錄製的四首勃拉姆斯交響曲
在「貝多芬年」,約丹還與維也納交響樂團推出了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再加上之前錄製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和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約丹在維也納交響樂團留下了的印記可以說非常豐富。
如果說,維也納愛樂樂團身上有過多包袱,不敢邁開步子演奏一些冷門的曲目。在維也納上演較少聽到的作品,就成為了維也納交響樂團主攻的一個方向。愛好晚期浪漫主義的人可以在弗拉基米爾·尤羅夫斯基指揮的澤姆林克斯基(《抒情交響曲》、《美人魚》)和霍內克指揮的弗朗茨·施密特的清唱劇《七印之書》中得到滿足。
維也納交響樂團的常客霍內克
年輕指揮家庫倫梯茲與維也納交響樂團合作
與歐歌賽冠軍合作灌錄唱片
一些當代作曲家的新作也得以通過維也納交響樂團在奧地利首演,比如雅爾維指揮Erkki-Sven Tüür的《鋼琴協奏曲》和《第七交響曲》首演。
維也納交響樂團演奏冷門和當代作品的膽量獲得了好評,而它的客席指揮也有不少很優秀的國際知名指揮家,這些指揮家一直很少登上維也納愛樂樂團的舞臺,而他們成為了維也納交響樂團的囊中之物。
多得維也納交響樂團,人們可以看到帕沃·雅爾維、賈南德雷亞·諾塞達、曼弗雷德·霍內克、鄭明勳等著名指揮在維也納亮相。它甚至搶到了一些維也納愛樂樂團常見指揮名單上的人物,比如丹尼爾·哈丁。
沉寂多年的維也納交響樂團開始煥發出新的活力。也許在這個越來越讓人感到歷史包袱沉重的「音樂之都」,維也納交響樂團帶來了一股新的氣象?
歐洲文藝
帶你了解
西歐 東歐 南歐 北歐 中歐
最有意思的文化和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