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tu血型的紅細胞張力可預防嚴重瘧疾

2020-12-28 科學網

Dantu血型的紅細胞張力可預防嚴重瘧疾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3:54:16

英國劍橋大學Julian C. Rayner、Pietro Cicuta以及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Thomas N. Williams研究組合作在研究中取得進展。他們發現紅細胞張力可預防Dantu血型中的嚴重瘧疾。 相關論文於2020年9月16日發表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

他們證明了Dantu對瘧疾寄生蟲惡性瘧原蟲裂殖子形式入侵紅細胞(RBCs)能力的影響。他們發現Dantu與RBC表面蛋白種類的廣泛變化有關,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抑制入侵與特定RBC-寄生蟲受體-配體的相互作用無關。通過使用視頻顯微鏡觀察入侵,他們發現RBC張力與裂殖子入侵之間有很強的聯繫,並確定了一個張力閾值,即使在非Dantu RBC中也很少發生入侵。Dantu RBC的平均張力高於非Dantu RBC,這意味著更大的入侵抵抗力。

這些發現既為Dantu的保護作用提供了解釋,又為在個體內部和個體之間發現的異種紅細胞群體中惡性瘧原蟲入侵的效率不同提供了新的見解。

研究人員表示,瘧疾已對人類基因組產生重大影響,在瘧疾流行地區,已將許多保護性多態性(例如鐮刀狀細胞性狀)選擇為高頻率。血型變異體Dantu對純合個體的所有形式的嚴重瘧疾提供74%的保護,這與鐮狀細胞性狀所提供的保護程度相似,並且遠比最好的瘧疾疫苗所提供的保護程度高。但是,到目前為止,保護機制還不清楚。

附:英文原文

Title: Red blood cell tension protects against severe malaria in the Dantu blood group

Author: Silvia N. Kariuki, Alejandro Marin-Menendez, Viola Introini, Benjamin J. Ravenhill, Yen-Chun Lin, Alex Macharia, Johnstone Makale, Metrine Tendwa, Wilfred Nyamu, Jurij Kotar, Manuela Carrasquilla, J. Alexandra Rowe, Kirk Rockett, Dominic Kwiatkowski, Michael P. Weekes, Pietro Cicuta, Thomas N. Williams, Julian C. Rayner

Issue&Volume: 2020-09-16

Abstract: Malaria has had a major effect on the human genome, with many protective polymorphisms—such as the sickle-cell trait—having been selected to high frequencies in malaria-endemic regions1,2. The blood group variant Dantu provides 74% protection against all forms of severe malaria in homozygous individuals3,4,5, a similar degree of protection to that afforded by the sickle-cell trait and considerably greater than that offered by the best malaria vaccine. Until now, however, the protective mechanism has been unknown. Here we demonstrate the effect of Dantu on the ability of the merozoite form of the malaria parasite Plasmodium falciparum to invade red blood cells (RBCs). We find that Dantu is associated with extensive changes to the repertoire of proteins found on the RBC surface, but, unexpectedly, inhibition of invasion does not correlate with specific RBC–parasite receptor–ligand interactions. By following invasion using video microscopy, we find a strong link between RBC tension and merozoite invasion, and identify a tension threshold above which invasion rarely occurs, even in non-Dantu RBCs. Dantu RBCs have higher average tension than non-Dantu RBCs, meaning that a greater proportion resist invasion. These findings provide both an explanation for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Dantu, and fresh insight into why the efficiency of P. falciparum invasion might vary across the heterogenous populations of RBCs found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individuals.

DOI: 10.1038/s41586-020-2726-6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726-6

相關焦點

  • 什麼血型什麼性格?最「厲害」的血型竟是……
    血型是怎麼分的呢?血型是指血液中紅細胞表面的抗原類型。事實上,如果要嚴謹地將血型分類,可不只有A型、B型、O型、AB型。目前已知的,就有36個紅細胞血型系統,如ABO、Rh、Kell、Duffy、Lewis、MNS等等。
  • 準爸媽「血型不合」,胎兒易得溶血症?怎樣預防呢?
    「聽說,和寶爸不是同一個血型,寶寶易得溶血病。」 「傳聞O型血媽咪是最危險的人群!」 「做產前ABO溶血檢查和吃中藥可以預防?」 為什麼大家面對「新生兒ABO溶血病」都特別緊張。
  • 瘧疾化學預防可有效改善重症貧血患兒出院後的臨床結局
    瘧疾化學預防可有效改善重症貧血患兒出院後的臨床結局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4 12:56:11 英國利物浦熱帶醫學院Feiko O. ter Kuile團隊研究了瘧疾化學預防對重症貧血兒童出院後預後的影響
  • 用普通紅細胞批量生產萬能「熊貓血」!浙大新研究有望解決罕見血型...
    在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的最新研究中,浙江大學研究團隊通過修飾紅細胞表面,將供應充足的RhD陽性紅細胞批量轉換為RhD陰性紅細胞,無需RhD血型匹配即可進行應急輸血,不發生排異反應。這一方法有望高效地解決「熊貓血」血源短缺難題。
  • 寶寶得了溶血症,嚴重嗎?醫生:血型成「主宰」,需要早發現
    溶血症用俗話來說這種病就是由於夫妻血型不合而導致的疾病。胎兒的遺傳物質一般來自於父親,一半來自於母親,所以說嬰兒有可能和母親血性相符,也可能繼承父親的血型。若胎兒與母親血型不同,當胎兒血液進入母體後,母親的身體就相當於被「致敏」,從而啟動免疫系統產生排斥胎兒血型的抗體,如果該抗體進入胎兒體內,結合胎兒或嬰兒紅細胞表面,就會造成溶血症出現。
  • Rh血型
    當一個人的紅細胞上存在一種D血型物質(抗原)時,則稱為Rh陽性,用Rh(+)表示;當缺乏D抗原時即為Rh陰性,用Rh(-)表示。凡是人體血液紅細胞上有Rh凝集原者,為Rh陽性。反之為陰性。這樣就使已發現的紅細胞A、B、O及AB四種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別一分為二地被劃分為Rh陽性和陰性兩種。大部分人都為陽性,Rh系統可能是紅細胞血型中最複雜的一個系統,其重要性僅次於ABO系統。
  • 瘧疾如何改變人類歷史的走向
    傳教士們效仿土著,拿金雞納樹皮去治療也有打擺症狀的瘧疾,結果居然誤打誤撞,這種植物裡面含的奎寧還真能治療瘧疾。金雞納樹原產美洲,發現金雞納樹可治療瘧疾充滿偶然性。而提純奎寧用以醫治瘧疾則是19世紀的事情了。有了藥物級的奎寧,歐洲人才打開了非洲內陸的大門,從而在很短時間內控制了幾乎全非。
  • 為什麼孕婦妊娠期要檢查ABO血型和Rh血型?
    為什麼孕婦妊娠期要檢查ABO血型和Rh血型?孕期體檢時,準媽媽們通常會被告知需要做血型分析,以防因血型不合導致新生兒溶血的發生。那麼,血型不合怎麼會引起新生兒溶血呢?這其實與母體內存在的某些針對ABO血型系統的A或B抗原以及Rh血型系統的D抗原的IgG抗體有關。 ABO血型系統根據紅細胞上A、B抗原的分布可分為A、B、AB和O四型。
  • O型血和二胎孕婦,產前需做血型免疫學檢查
    而且,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多發生於O型血產婦所生的A型或B型血的新生兒。 因為O型血孕婦中的抗A、抗B抗體是IgM和IgG的混合體,IgG抗體可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血循壞。理論上母親A型血,胎兒B型或AB型血,或母親B型血,胎兒A型或AB型血也可發病,但臨床少見。主要是由於A型或B型血的產婦,其抗B、抗A的抗體主要為IgM,不易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血循環。
  • 侯佩岑二胎寶寶患溶血症,母子血型「相剋」到底咋回事?
    孕期母體和胎寶之間會有血液交流,胎寶的少部分紅細胞(攜帶了 A 抗原或 B 抗原)會進入準媽體內,誘發準媽產生抗 A 抗體或抗 B 抗體。而這些抗體可能通過臍帶進入胎兒體內,對胎寶的紅細胞進行破壞,從而引起了 ABO 溶血性疾病。還有一種情況,準媽在孕前接觸了自然界中的一些類血型物質,也可能會出現抗 A、抗 B 抗體。
  • 這兩種血型的爸爸很「危險」,寶寶易得溶血症,孕前需檢查血型
    而寶寶的健康和夫妻之間的血型也有著很大的關係。聽說過「八字不合」,那你聽說過「血型不合」嗎?之前聽到一個媽媽說,自己剛出生的寶寶黃疸比較嚴重,去醫院檢查才知道,是夫妻的「血型不合」,導致寶寶出現溶血性黃疸。
  • 貓咪的血型
    而AB型無論在哪個品種中都是很少見的血型,而且只分布在有B型存在的品種中。所以在生活中,即使是在貓咪需要輸血的治療中,血型的問題也不是那麼明顯,除非你的貓血型很稀有。人類的血型是由基因決定的,貓也一樣。基因中分為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兩種。在純合狀態時能在表型上顯示出來(如bb),但在雜合狀態時就不能顯示出來的基因(如Ab),b稱為隱性基因。A稱為顯性基因。
  • 血型竟然會變?通過男孩變化的血型,來了解血液那些好玩的事兒
    這個6歲的孩子因「重症系統性紅斑狼瘡」入院,目前嚴重貧血需要輸血,輸血單上顯示孩子血型為O型,孩子父母本來情緒就不太對,其父親一聽血型O型,立刻爆發,朝著孩子母親吼起來:「我早就覺得有問題,你給我說實話,兒子到底是誰的?」母親被他突然一吼,有點發愣:「你胡說什麼!」
  • 血型與癌症發生有關?4種血型哪種更容易生病,更易得癌?
    血型對人體疾病和健康的影響,早已被醫學界所認可,因此可以通過了解血型與疾病的影響關係,就能做好一定的預防措施,這對人們的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平時有很多人喜歡用血型來判斷運勢或性格以做消遣,但是大家是否又知道?根據血型也能預測疾病!在臨床治療中,有醫生發現:不同的血型與疾病有著一定的關聯性。
  • 這個病嚴重嗎?能否治癒?
    當準媽媽和肚裡的寶寶血型不合時,就可能讓寶寶出現新生兒溶血症。這是因為媽媽和胎寶寶之間產生了抗原抗體反應,導致胎寶寶的紅細胞被破壞引起的同種被動免疫性疾病。因此,這一疾病也被稱為新生兒母子血型不合性溶血病。患上該病的寶寶會出現黃疸、肝脾腫大以及貧血等症狀。
  • 擁有這種血型的人,性格最完美!
    通常所說的血型是指紅細胞血型系統,即紅細胞膜上特異性抗原類型。根據國際輸血協會(ISBT)的認定,目前共發現30種主要的血型系統,人們所熟知的是ABO血型系統。ABO血型系統是1900年由Landsteiner發現的人類第一個血型系統,與臨床關係最為密切。ABO血型是根據紅細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A與抗原B而將血液分成4種血型。
  • 又雙叒叕出現新血型了:全球只此一人
    在紅細胞上,存在著血型決定抗原。當某種抗原,遇到相應的抗體以後,紅細胞會彼此靠近、凝集成簇;隨後,凝集的紅細胞會發生破裂,產生溶血,嚴重時可危害生命。這就是紅細胞凝集和溶血反應,也是我們必須研究血型的原因。
  • 因血型比「熊貓血」還罕見,河南女子7次懷孕6次流產,孕子過程歷經...
    熊貓血是稀有血型,可河南新鄉女子小雨(化名)卻有著比熊貓血還罕見的血型,也因為這個血型,她懷了7次孕,最後只有1胎成活,而這一次,她也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初遇】孕媽媽血型比熊貓血還罕有 她的就診讓整個團隊感到「事態嚴重」「這是我第7次懷孕,差一點又失敗了……」回想起這次生產,剛剛康復出院的小雨難掩喜獲新生命的激動,瞬間紅了眼眶。
  • 侯佩岑二胎寶寶進加護病房,竟因母子血型不合?
    血型在臨床上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及血漿蛋白)表面的抗原類型。通常所說的血型是指紅細胞膜上特異性抗原類型,日常生活中,人們所熟知的是紅細胞ABO血型系統及Rh血型系統。常見的血型類型是A型、B型、AB型、O型,Rh陽性(多見)或者Rh陰性(少見)。而新生兒溶血症是指母、子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
  • 這兩種血型孕婦最危險!新生兒溶血症發生機率?可以預防嗎?
    嚴重黃疸、心肺衰竭,可能還有換血風險,基本上它是由於母親和胎兒的血型不同所引起的,若孕婦剛好是這兩種血型,寶寶機率將大增,怎麼預防?RH陰性血型媽媽:容易發生在第二胎另一個較少見的新生兒溶血是RH溶血反應,當Rh血型陰性的孕媽生下Rh血型陽性的寶寶時,會因為血液接觸過後而產生對抗Rh陽性的新抗體,使得孕媽懷第二胎時,身體會再次把寶寶身上的紅血球當成外來物,而開始破壞紅血球,產生溶血現象,而這樣的溶血現象通常比ABO血型溶血來得更嚴重,更容易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