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四季輪迴,品四季之美,李白的《子夜吳歌》究竟美在哪?

2021-01-07 夢幻聞書香

今年的春,因為疫情的影響,來得格外的晚了些,我們好久都沒有出門。當出門看到春暖花開,感受到這久違的自由時,不由得想為白衣天使點讚,今天的安定生活是無數白衣天使奮戰的結果,我們從心底感謝這些無私奉獻的人。

窗外的迎春花、桃花開了,美在眼中,美在心中。美不僅在春天,也在四季,面對大自然,我們想起了羅大佑的《鄉愁四韻》:

給我一瓢長江水呀長江水,給我一掌海棠紅呀海棠紅,給我一片雪花白呀雪花白,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給我一瓢長江水」用來形容秋天,不就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嗎?這是一種廣博的情懷,把長江水化成酒,再用酒來澆愁,這是秋天;「雪花白」,形容冬天;「臘梅香」形容早春;「海棠紅」形容夏天,一首歌曲帶來了四季之美。

由這首《鄉愁四韻》,我想到了「詩仙」李白的《子夜吳歌》。中國的古典詩詞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瑰寶,唐詩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皇冠,說到唐詩,必然要說到李白。李白是一個浪漫主義的詩人,他用一組五言詩寫春夏秋冬四時之景,抒春夏秋冬四時之情,帶我們看到了他眼中的時序輪迴。

一說起李白,那可真是家喻戶曉,從小我們就開始背誦李白的詩,《靜夜思》、《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贈汪倫》……我們可以說就是在李白的詩中長大的。然而,李白的另一面又特別的豪爽,他對自己高度自信,「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高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都盡顯豪情萬丈。

其實,李白也有小兒女的一面,他之所以能夠豪情萬丈,正是因為他有一顆最天真、最爛漫、最純淨的心,有了這樣一顆孩子般的心,他才能夠寫出《長幹行》這樣青梅竹馬的愛情,「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愛情在李白的筆下有了一絲絲煙火氣,有了一絲絲天真爛漫。有了這樣一顆孩子般的心,他才寫出《子夜吳歌》的春夏秋冬,就讓我們跟隨李白,去體味四季之美。

李白《贈汪倫》

《子夜吳歌·春歌》-盡顯春天明媚的美

《子夜吳歌》,最早叫《子夜歌》,是晉朝一名叫子夜的女郎所創的調,後來經過填詞,變成了五言小詩,然後收進六朝樂府,稱為《子夜吳歌》。李白的《子夜吳歌》其實是借鑑了南朝《子夜四時歌》,在此基礎上繼承和提升,寫出了《子夜吳歌》的四季歌。

羅敷女

秦地羅敷女,採桑綠水邊。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說到春天,我們常把春比喻成春姑娘,把春形容成少女,少女是漂亮的、是美麗的,讀著這首詩,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幅男耕女織的畫卷,男子在地裡面耕種、勞動,女子繡花、養蠶、織布。

春天最經典的女紅就是採桑,姑娘採桑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秦地羅敷女,採桑綠水邊。」綠是春的顏色,綠是春的生機。「採桑綠水邊」,一個「綠」把春天的顏色表現得淋漓盡致。春日的陽光下,一個紅顏少女,在綠水之濱,採摘著桑葉,多麼富有春天的氣息,一下就把我們帶入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

李白的詩,總是讓人愉快,他描寫顏色,多而豔麗。就如這句「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短短的十個字,代表了四個顏色素、青、紅、白,羅敷女把潔白的手搭在青綠色的桑枝上,她的紅妝映著白日,那麼地鮮亮。

別忘了,這裡還有「白日」,白日是什麼顏色,白的、紅的、其實白日代表著藍的天,綠的水,金燦燦的陽光,"白日」仿佛就像打了高光,所有的顏色在我們眼前都鮮亮起來。

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十四個字包含了四種顏色,黃、翠、白、青。

而李白的這十個字形容出的羅敷姑娘的美,比起原詩《陌上桑》寫的簡潔而又美麗。在李白的筆下,羅敷女不再依靠華貴妃的倭墮髻、明月珠、湘綺、紫綺,青春的鋒芒在李白筆下栩栩如生。

「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更是講出了春的精神,羅敷女的青春的鋒芒,青春的銳氣。我的蠶寶寶餓了,你(太守)的精神低下,還不及我的蠶寶寶重要。

羅敷女

李白的這首《子夜吳歌·春歌》是對樂府詩《陌上桑》的再創造。《陌上桑》寫得很美,但是沒有表現出羅敷女青春的氣息,它採用更多的描寫在羅敷女的美貌上,李白把提籠、秀髮、首飾、衣服的描寫都去掉了,只剩下一個手的動作,一個衣服的大概形式,然而,卻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了羅敷女的美,那是因為顏色的加入。

《子夜吳歌·春歌》的美,在於李白的再改造,讓這首詩有了更加深邃的內涵,這裡有一種勃勃英氣、有青春的氣息、有李白的氣息、更有盛唐的氣息。

《子夜吳歌·夏歌》-濃豔的美

四季更換之時,每個季節都各有特色,王昌齡筆下的夏天是:「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白居易寫夏天用「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兩位詩人都用荷花來描述夏天,那麼李白會以什麼表現夏天呢?

西施

鏡湖三百裡,菡萏發荷花。五月西施採,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鏡湖三百裡,菡萏發荷花。」別人寫荷花,寫一朵兩朵,寫一片,可李白一寫就是三百裡,這句詩雖然場景有些像「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但是表達出來的狀態是不一樣的,楊萬裡的詩,表達的是荷花的狀態,而李白的這首詩既表現出裝填,還表現出來了動態,「菡萏發荷花」,一個"發"字,把荷花的花苞全部寫活了,荷花一下都開放了,李白筆下的荷花也從嬌美欲開馬上化為壯美盛開。

「五月西施採,人看隘若耶。」這麼盛大的場面原來是烘託西施來了,西施號稱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出場,壯觀極了,其實大家哪裡是看荷花, 都是為了看西施,「人看隘若耶」,這裡用了「背面敷粉」的手法,沒有描寫西施的美貌,也沒有寫西施頭帶什麼、身穿什麼衣服、腳上什麼鞋,僅僅一個出場,就把三百裡的荷花都壓倒了,這是何等的美豔啊!

李白這首詩為什麼要把西施安排到鏡湖來採蓮呢?其實就是通過三百裡鏡湖來映照荷花的美,來映照西施的美。「若耶溪」的終點就是鏡湖,西施沿著若耶溪憑一葉小舟,順流而下,溪邊的人跟著西施的舟,從若耶溪跟隨到了鏡湖,船上是人, 溪邊是人,人人都想一睹西施的風採。由此可見,西施的美多麼動人心魄。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白天出來採蓮的西施,夜晚就回到了越王家,西施不是一般的女子,她身系復國重任,她不僅是絕色美女這麼簡單,她是一個具有高潔精神的女子,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越國,最終幫助越王勾踐復仇成功。

西施

歷史上寫過西施的,除了李白,還有王維。王維寫詩,用的是:「暮作吳宮妃」,而李白用的是「歸去越王家」。王維的詩是諷刺詩,王維重在表現一個人在面對貧賤和富貴時的態度不同,大眾對她的態度也有所不同,而李白的筆下重在抒情,他的出發點是為了歌頌西施,歌頌她的奉獻精神,歌頌她為國復仇,捨生取義。

《子夜吳歌·夏歌》的美,就在於李白筆下歌頌了西施的一生,他把西施從嬌美寫到了壯美。

《子夜吳歌·秋歌》-素潔的美

在古人的心目中,秋天的標誌性風物就是清輝萬裡,隨時可見的月亮。秋天是陰的,所以秋天的月夜比秋天的白日更能顯出秋的季節,也顯出了高華的感覺。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

「長安一片月」,形容出了秋天素潔的美,月的皎潔美也顯現出來,月亮本來就是靜夜之中的一個皎潔而柔性的存在,「萬戶搗衣聲」,整個長安的婦女,都參與到搗衣中了。

秋天最典型的女紅就是搗衣,搗衣不是洗衣,而是做衣服的前奏,秋天是要趕製冬衣的季節。月下的長安婦女,選擇在晚上,趁著月光來趕製冬衣,這麼經典的女紅場景,短短十個字,賦予了季節的典型特徵,宏大、細膩、而且高華。在「一片」和「萬戶」的背後,是天與地、月與人、光與聲的交相輝映,是一個非常宏大的場景。

「長安一片月」是秋色,「萬戶搗衣聲」是秋聲,有了秋色、秋聲,還缺秋風。颯颯秋風帶著涼意而來,怎麼表現秋風呢?秋風能吹走落葉,能吹走暑熱,卻吹不走婦人們對玉門關外的丈夫的綿綿相思之情。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這兩句即寫了景,又在景中寓情。「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是寫情,卻在情中寓景,我們眼中的景也從天上寫到了地下,從長安城寫到了遙遠的玉門關。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這裡表達出了一種更加敦厚的感情,長安的女子是識大禮的,她們知道胡虜會平定,這是國家的大義,良人會回家,這是個人的私情。長安的思婦,懷念著丈夫,即顧全大局,又重情義,這最後的兩句把詩一下就把詩的境界升華了,在這秋風秋夜中,彰顯出她們的家國情懷。

《子夜吳歌·秋歌》的美,在於描寫的思婦們怨而不怒,哀而不傷。她們沒有撕心裂肺,沒有不斷地抱怨,同時也表達出婦人們一種平凡而深沉的情義,這些描寫格外地打動人心。

《子夜吳歌·冬歌》-辛勞的美

說到冬天,我們想到的就是冰雪,冬天應該是賞雪的。可李白的筆下,沒有體現冰雪的美,而是體現了一個飽經風霜的主婦趕製寒衣的辛勞之美。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徵袍。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徵袍。」一個"絮"字道出了冬的感覺,天氣冷了,該給正在外徵戰的丈夫做棉衣了,絮了一層又一層,生怕丈夫抵禦不了寒冷。多少情義,都匯聚在一個「絮」字當中,「絮」的是棉花,「絮」的是思念,「絮」的是真情。婦人「一夜絮徵袍」的急切和緊張,一點也不亞於在邊關打仗的丈夫。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短短十個字道出了冬天刺骨的寒冷。平時我們表現冷,用的最多的就是皚皚白雪,寒風,可是李白不寫雪,照樣表現除出了冬天的冷。

寒冷的冬天,剪刀是冰的,露在袖子外面的手是冷的,針是冷的,每抽一次針,手就冷一下,細小的針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冰冷的剪刀了,那比針要冷上十倍,冬天的寒冷瞬時活靈活現呈現眼前。

在李白的筆下,即使是一個操勞的主婦,她也有一雙如玉的素手,寒冷的冬夜,就是針再冷,剪刀再涼,為了心愛的丈夫,她沒有放棄,而是意志更加堅定,一針一線,把思念縫製在冬衣中,她包含著對丈夫訴說的真情義。這焦急的針腳下,是綿長的相思,也是冬天最美的畫面。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最後的這兩句和開頭一樣的急。開頭的急在明朝役使發,最後的急在於,幾日到臨洮。婦人由開頭的被別人催到結尾的催別人,急切的心情由此可見。

婦人的情緒為什麼反轉這麼快,當然是因為思念丈夫。李白用「幾日到臨洮」這五個字,表達出了婦人對丈夫的款款深情,幾多牽掛,就在催促中。

《子夜吳歌·冬歌》的美,就在於這首詩寫的一波三折,語淺情深,盡顯民歌本色,多少牽掛,多少情義,就在這反轉的催促聲中。

結語:

李白的四首《子夜吳歌》,實際上是四首女性的讚美詩,《春歌》中的羅敷女和《夏歌》中的西施,不僅是絕色的美女,更是有著一身傲骨,她們具有的高潔精神,展現的淋漓盡致,羅敷女的不慕權貴,西施的捨生取義,都歌頌了那個時代女子壯美的一生。

李白的這四首《子夜吳歌》,從時間選取角度來看,春歌寫羅敷女採桑,夏歌寫西施採蓮,秋歌寫思婦月下搗衣,冬歌寫思婦寒夜絮袍。春夏屬陽,所以春和夏用了白天的場景;秋冬屬陰,所以詩中用了夜晚的景色。

從人物角度來說,詩中春夏的主人公都是明媚鮮豔的女子,秋冬的主人公都是體味過生活苦辣酸甜的思婦,其實這何防不是一個女子的成長經歷呢。

李白筆下的人生四季就是從青蔥如桑葉的小女孩,到明豔如荷花的大姑娘,再到經歷了離別之苦的婦人,最後到一個獨自挑立門戶、照應千裡之外的徵夫,這其實也是一個最豐滿,最美好的人生四季。

唐詩總能帶給我們美的感受,李白的《子夜吳歌》更是帶我們賞遍四季之美。

相關焦點

  • 名師解讀丨李白《子夜吳歌.夏歌》:鏡湖三百裡,菡萏發荷花
    子夜吳歌·夏歌李白鏡湖三百裡,菡萏發荷花。五月西施採,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譯文鏡湖之大有三百餘裡,到處都開滿了欲放的荷花。西施五月曾在此採蓮,引得來觀看的人擠滿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個月,便被選進了宮中。注釋 ①子夜吳歌:六朝樂府吳聲歌曲。《唐書·樂志》:「《子夜吳歌》者,晉曲也。
  • 小滿時節,李白的這首《子夜吳歌》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夏日之美
    正如李白筆下的《子夜吳歌四時》,春天秦羅敷採桑;夏日西施泛舟採蓮;深秋女子在月下搗衣;寒冬時節,將士妻子縫製寒衣。可以說,這四首詩就像是一幅美麗而溫暖的畫卷。正值夏天,不妨翻開李白的這首《子夜吳歌.夏歌》,讓我們在炎熱的夏季,感受西施在若耶採蓮的故事。
  • 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 子夜吳歌·春歌
    子夜吳歌·春歌【唐
  • 四季之美
    就在這樣的更替變化中,完成了四季的輪迴!    本文作者陽光語璐,她是黃小五年級學生,代表作品有《沒等到蝶變》。四季之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東方一點兒一點兒泛著魚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紅暈,飄著紅紫紅紫的彩雲。
  •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子夜吳歌·夏歌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當絕美宋詞邂逅四季,會是怎樣的美呢?
    當絕美宋詞邂逅四季,會是怎樣的美呢?春之晝,秋之夕,夏之荷,冬之雪。一年一輪迴,一月一變換。讓我,採擷最美的詩詞,贈你一個詩意的四季。一月,春風送暖早春持齋,答皇甫十見贈唐·白居易正月晴和風氣新,紛紛已有醉遊人。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如果用古詩詞來形容,會是哪一句
    >這是幸福生活的祈願我心如松柏,君情復何似這是對兩心如一的追求吳國最尊貴的姑娘,伴著纏綿的吳歌出嫁仿佛是故國送給她最後的祝福願她在今後的每一個春夏秋冬都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子夜四時歌》相傳是晉代一個叫子夜的姑娘所創
  • 獨特的日本美文,教師筆記帶學生領略異域的《四季之美》
    孩子們第一次在教材上接觸日本文學,這篇具有獨特自然之美的文章,細膩優雅,是一篇絕佳的散文。課文按一年四季的順序描寫了春的黎明,夏的夜晚,秋的黃昏,冬的早晨,不同時間,不同景物的動態變化,營造出美妙的氛圍。插圖是具有日本風情的扇面,分別展現了四季的景色,圖文輝映,意境優美。
  • 四時之詩:蒙曼品最美唐詩
    四時之詩:蒙曼品最美唐詩作者(編者):蒙曼 著出版單位: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2018-04定價:內容簡介:     《四時之詩:蒙曼品*美唐詩》是著名隋唐史學者、中國詩詞大會評委蒙曼老師講解唐詩的首部作品,蒙曼老師帶你重返大唐,品讀最美唐詩。該書以古典24節氣和現代節日為切入點,帶領讀者在四季時令中閱讀精選的唐詩作品,品味唐詩的語言美、文學美,講述文化典故、進入詩人心境。
  • 子夜吳歌弦上聽
    比如《子夜吳歌》,從前看到「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只覺得清涼沉靜,情懷婉轉,到了末句「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便認定是代婦吟,自然是長安女子在秋夜風中,一邊搗衣一邊思念著正在玉門關徵戰未還的丈夫而唱,最常見的見月懷人的套路
  • 【一堂課】《四季之美》[熊燦執教]
    回到剛才的問題,作者是抓住什麼來表現四季之美的?(指生答。)師板書:春   黎明   夏    夜晚    秋    黃昏     冬    清晨2.作者選的是四個時間段,這是一種時空的視角,是很獨特的。
  • 看完劉昊然一抹緋紅妝,才突然讀懂李白這首詩
    粉絲們驚呼,雖然昊然弟弟是一位男性演員,但這組緋紅的蝴蝶妝面十分之美,讓人不由地沉迷其中,是時尚和傳統、現代和戲劇的絕佳融合。看了劉昊然的這一抹緋紅妝,夢瞻覺得,劉昊然是一位勇於突破自己,積極向上的優秀藝人,更讓人驚喜的是,這也讓夢瞻突然讀懂了李白的這首詩,明白了什麼是「紅妝白日鮮」。
  • 愛情、理想、山水、四季,5首唐詩裡的風景,把日子過成一首詩
    唐詩當中,幾乎涵蓋了所有題材,愛情、理想、山水、四季。即便都是寫夏天的,也會因為詩人們的感觸不同,環境不同,而角度不同,描寫不同。就以描寫夏天的唐詩為例,我們來看看不同的詩人,他們的展現。因為李白的那首《贈汪倫》當中有一句「忽聞岸上踏歌聲」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嗎?答案其實很簡單:踏歌聲是一邊舞蹈,一邊唱;而「唱歌聲」就是單純的唱。所以,在江上的應該是「唱歌聲」而在岸上的是「踏歌聲」平靜的江水,岸邊的柳樹垂下綠色的枝條。姑娘忽然聽到自己的心上人在江上唱歌。
  • 發現東方四季之美 大話西遊X上海藥皂聯名限定禮盒開售
    致力於弘揚國風文化的《大話西遊》,此次攜手老牌國貨上海藥皂開啟全新合作,推出一款聯名限定禮盒,以四季為主題,帶領遊戲玩家們在體驗精品國貨的同時,更能領略別樣東方之美! 品味四季 大話西遊X上海藥皂聯名限定禮盒上線 東方蘊秀,四季常新。大話西遊x上海藥皂全新聯名限定禮盒今日驚喜上線,唯美國風+品質國貨的組合,令人眼前一亮!
  • 你不知道的,京都「和果子」的四季之美
    櫻餅、水羊羹、慄子茶巾絞、白玉等,一年四季都有代表級的選擇項,色味形全都做到極致,在小小的東西上展示著四季的美。但京都的和果子又力拔頭籌自立山門,稱之京果子。這間名為虎屋的店歷史稱得上是很長,追溯到室町時代後期就已經開始做和果子的生意了,到現在已經五個世紀之久,在各地都有很多的分店。根據歷史資料記載,1628年京都一條店就已經成立了。
  • 流轉在日本攝影師鏡頭下的春夏秋冬,迷倒超27萬網友:原來四季這麼美!
    走過春夏秋冬品味四季之美來自日本香川縣的攝影師巖倉しおり(Iwakura Shiori)用細膩生動的鏡頭捕捉下四季裡那些最自然的生活瞬間被譽為最有「四季感」的人像攝影師春夏秋冬,歲月交替每一季的風光在她的鏡頭裡都有著別樣的美由於大家常常會忽略身邊四季變化當這些季節分明,人景合一的照片發布在ins上時,便迷倒了超27萬網友他們驚嘆:原來四季這麼美!
  • 八王之亂、外敵入侵,《軍師聯盟》「續集」為您呈現不一樣的西晉王朝|優質IP推薦《子夜吳歌》
    喜愛東奔西走,觀花行路。清茶一壺,紅樓一握,書能香我,虔誠入心;行囊一幅,長路逶迤,獨自行走,用跋涉丈量靈魂的遠大與切近,步未止,筆未歇……已出版作品:《落楓簪滿頭》、《子夜吳歌》、《綺羅香》、《夢回大明十二年》等。
  • 幽賞四季更迭 明粵·鑽石三周年發現廣式傳統風味之美
    四季靈感如遊魚般隨處可見,由觀眾觸及、感知,以先鋒理念再現熱烈氛圍,盡顯品牌核心理念與匠心精神。發現廣式傳統風味之美品牌慶祝活動持續至8月23日,前往明粵·鑽石餐廳奧體店探索更多四季雋永靈感。 此次共展出二十餘件廣式家居珍品,融合古典創意花藝的風格設計,盡顯明粵·鑽石餐廳四季更迭的美妙食材,挖掘和探索傳統廣式風味的東方氣韻,在賞花鑑器中品味精緻廣式生活態度,在至味 · 養生的品牌訴求的氛圍中,享受別有詩韻的閒雅,讓觀者為之深深吸引。
  •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詩仙李白筆下的西施,長這樣
    全詩雖不著「美」字,卻盡顯風流。天寶元年(742),李白寫下《子夜四時歌》。相傳晉代女子「子夜」的鳴叫聲哀苦悽切,又因起於吳地,故名「子夜吳歌」。《子夜四時歌》描繪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象,其中的「夏歌」寫的是西施在鏡湖採蓮:「鏡湖三百裡,菡萏發荷花。五月西施採,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 燈光節探營:透明冰屏演繹「四季輪迴」
    燈光節探營:透明冰屏演繹「四季輪迴」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賈政)春動、夏雨、秋贊、冬望……四組沉浸式燈光作品,帶著一年四季的獨特律動,讓今年廣州國際燈光節平添了一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藝術氣息。據了解,燈光節即將開幕,燈光作品的搭建也已經接近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