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內向、認生、膽小、不愛說話……這類問題一直都位列爹媽頭疼事Top3——
之前小馬君曾經寫過《孩子不愛表現、在公眾場合露怯,怎麼破?》以及《公眾場合怕出醜,所以不敢表現和嘗試?看完這兩個實驗,就都解決了!》,講到在幼兒園遇到內向的孩子時作為老師該如何引導,以及家長如何幫孩子卸下害怕表現的心理負擔。
後臺炸出一堆感同身受的爸媽們,不少人都在評論區留言說:
家裡的寶寶一到學校或者公眾場合就不願意說話了,總是扭扭捏捏的;
幼兒園有個講故事比賽,想要給孩子報名,孩子卻說自己害怕;
寶寶一上臺就會特別緊張,明明準備得很充分,上了臺聲音就特別小;
甚至有的家長說自己小時候就這樣,所以特別想讓自己的孩子做個自信的人
……
內向、害羞,不能算作是孩子的缺點,性格是天生的,不該用「好」或「不好」來評判,但是如何讓膽小的孩子在他想要融入新群體、表現自己的時候,也能鼓起勇氣踏出第一步,父母肯定是很想幫孩子克服膽怯的。
但是要變自信變勇敢這事兒,和天生性格、家庭教育等等都有很大關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掰過來」的,很多人也會認為自信一定要「由內而外」建立,所以並不容易。
之前常爸也是這樣認為的,但前段時間看了德國兩所大學在今年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我才知道原來只是單單改變一下身體的姿勢,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說白了,暫時不自信沒關係,先來起個範兒,就能讓自己勇敢一大半——剩下的一半再交給時間和成長去解決。
趕緊來看這麼厲害的「壯膽兒」姿勢長什麼樣吧!大人也一樣適用哈!
根據德國兩所大學的這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對108名四年級學生進行了實驗。其中一組(55名學生)被要求做兩個伸展的姿勢,另一組(53名學生)則做出低頭雙臂交叉在胸前的兩個姿勢,每個保持一分鐘。
做完兩個姿勢後,研究人員對每個學生進行一系列心理測試,包括:
✍自我報告:你現在感覺如何?
在家的時候我對自己很滿意(打分);
在學校的時候我對自己很滿意(打分);
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我對自己很滿意(打分)。
✍間接測試:
在這兩張照片中,小熊維尼哪個強勢?哪個弱勢?(測試力量感);
(沒辦法,原圖就是這麼渣.)
哪個高興?哪個傷心?(測試心情);
哪個與老師的關係好?哪個與老師的關係差?(測試對師生關係的感受)。
結果表明,與弱勢姿勢組相比,強勢姿勢組的學生表現出更高的狀態自尊(尤其是與學校相關的狀態自尊)、更強的權力感、更好的情緒以及對師生關係更積極的感受。
該論文的結尾稱,使用強勢姿勢能增加有自信心問題的兒童的自尊,但使用弱勢姿勢對自信心膨脹的學生進行幹預可能無效。
而什麼樣的姿勢是「強姿勢」呢,之前也有一些人做過研究,總的來說就是讓身體儘量放鬆、舒展。如果你擔心自己的孩子因為內向或害羞而缺乏自信,就可以教他簡單地改變身體姿勢,幫助孩子感覺更勇敢。
接下來敲重點:做這些姿勢要開放而有力地,保持兩分鐘。
當然了,這些姿勢不是為了給別人看,或者威懾別人的,而是為了讓孩子的身體與他的思想進行交流。所以這些動作不必在人前做,你找個沒人的角落,帶著孩子做就能有效果。當孩子再回到人前時,他能感覺到自己更自信、更有力量。
當孩子站在一張桌子後面時,這個姿勢很有用。雙腳分開站立,雙手放在桌子上,分開在身體兩側,而不是在身前。感覺一下就振作起來了!
如果孩子參加學校的小組討論,或者上臺發言前,可以採用這樣的坐姿。雙膝張開,雙腳伸直(但不要到不舒服的程度)。抬起一隻腳踝,放在另一條腿的膝蓋上。雙臂伸展過頭頂,雙手放在後腦勺上。
這個站姿的使用範圍很廣泛,任何需要站立的場合都可以用。雙腳分開,大約與臀部同寬。伸展肘部,雙手叉腰。看上去像是準備好去拯救世界了!
雙腳分開,大約與臀部同寬。伸展肘部,將一隻手或拳頭抵住腰間。用另一隻手握拳,舉到空中,就像超級英雄要飛出去救人一樣。
在這個姿勢裡,孩子需要強有力地站著,雙腳分開的距離要比臀部的距離寬一點。然後雙手呈「V」字形高舉,就像一場精彩表演結束時觀眾面前的表演者,或慶祝比賽勝利的運動員一樣。
發現了沒,以上所有這些姿勢的關鍵在於,讓孩子挺直地站立或坐立,並且儘可能地佔據空間。當孩子讓自己變得高大、引人注目時(即使只是私下這麼做),他會感到更有力量,會大大減少原本的緊張和焦慮感。
即使看到這裡,估計還是會有人心生疑慮——一個小小的動作竟然能改變人的內心?
的確如此。
身體語言不僅可以表達感受,還能塑造人的感受。而且研究發現五歲的孩子就已經能夠識別和理解別人的身體姿勢無形中傳遞出的「語言」了。
很多心理學研究都證明,開放的姿勢能夠傳達一種擁有力量的感覺,而封閉的姿勢則會讓人產生缺乏力量的感受。即使你並不自信,但自己「起個範兒」,擺出一種看起來很自信的姿勢,就可以產生積極效果,誘發荷爾蒙的變化,從而帶來積極的工作成果。
早在2012年,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Amy Cuddy就在一場著名的TED演講《Your body language may shape who you are》中談論過肢體語言對成功的重要影響。
簡單來說,在短時間內改變身體姿勢會導致大腦荷爾蒙的改變,當一個人擺出強勢姿勢時,睪丸素(象徵著權力)水平上升,皮質醇(象徵著壓力)水平下降;相反,當擺出弱勢姿勢時,一個人的睪丸素水平下降,而皮質醇水平上升。這種變化在靈長類動物中都可以觀察到。
Cuddy教授說,如果你去參加一個面試,在面試前找一個隱蔽的地方,比如樓梯間或洗手間,舉起你的雙手並擴展你的姿勢、做大動作,然後保持兩分鐘,讓身體的荷爾蒙水平變化,這樣你就會變得更自信,從而有機會在面試中取得好成績。
如今新的研究成果證明,通過改變身體姿勢來獲得心理暗示的方法對孩子們也適用,擔心孩子遇事缺乏自信的家長,真的可以試試這種簡單實用的方法。
當然了,指望一個簡單的姿勢就能讓孩子徹底克服內心的恐懼也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們可以事先用這樣的小技巧,先幫助孩子努力爭取融入群體、勇敢地展示自己,踏出這寶貴的第一步,便可增加孩子很多關於社交等方面的經歷,這對於他的性格養成、自信心建立是非常有幫助的。慢慢的,孩子會從「假裝自信」變成真的自信!
最後,不知道各位有什麼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克服膽怯的竅門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參考來源:
RobertKörner, Hannes Köhler, Astrid Schütz. Powerful and confidentchildren through expansive body postures? A preregistered study offourth graders.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020;014303432091230 DOI: 10.1177/0143034320912306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5/200518090019.htm
https://uk.finance.yahoo.com/news/could-pulling-a-power-pose-help-childrens-self-confidence-112017786.html
https://thisgloriouslife.co.uk/power-poses-boost-confidence-children/
https://blogs.psychcentral.com/stress-better/2015/03/boost-your-childs-confidence-in-2-minutes-illustrated/
https://swanmothers.com/2014/09/08/super-easy-homeopathy-for-boosting-kids-confidence/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growing-friendships/201606/helping-your-shy-child
https://www.ted.com/talks/amy_cuddy_your_body_language_may_shape_who_you_are?language=en#t-1234646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the-superheroes/201107/why-you-may-want-stand-superhero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9/10/091005111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