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大贏家《綠皮書》:做一個時代的異類,到底有多孤獨?

2021-02-09 伊姐看電影

了解伊姐本人最新動態、參與線下活動

加伊姐微信:eemoviekf06(不閒聊)

 ♪  你如此特別,我又怎會失望  ♫

   每天上午9:30,伊姐在這等你  


文 | 伊姐(周桂伊) 葉子姚

在今天結束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熱門電影《綠皮書》果然不負眾望,拿下最佳影片、最佳男配、最佳原創劇本。

昨天剛去看了點映。該片點映後就拿到豆瓣8.9,淘票票9.4的高分。微博大V推薦度高達95%。

整個頒獎季,包括奧斯卡3項大獎在內,《綠皮書》共獲得了56項提名,24次大獎。

並獲得了金球獎最佳電影(音樂/喜劇類)、最佳男配、最佳劇本。

影片之所以能打動觀眾,是因為有強烈的情感共鳴。

隨著成長和圈子的改變,每個人心裡都有了一本「擇友綠皮書」。

它是我們的擇友標準,也是我們的擇友「偏見」,使我們變得愈加孤獨。

每個人都敢自己一個人活出一支隊伍,每個人也都活成了一顆孤單星球。

情感如此脆弱、人際關係如此薄弱的年代,我們還有朋友嗎?《綠皮書》裡面有一句臺詞:世界上那麼多孤獨的人,因為他們都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

有些孤獨是個人選擇,但《綠皮書》裡,黑人鋼琴家唐·謝利的孤獨,是時代選擇。

電影為什麼叫做《綠皮書》,是有背景需要普及的。

60年代的美國,種族歧視根深蒂固。南部多州在交通、住宿、餐飲等方面對於黑人多有歧視性政策,從聯邦到州,都是合法的。(這部分在電影《綠皮書》裡有深刻描繪。)

《綠皮書》為這樣的歧視而誕生。它全稱為《黑人駕駛者綠皮書》(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它詳細標註哪些旅社、酒吧、加油站是「黑人允許」,幫助黑人同胞們規避風險。作為年刊,從1936年一直發行到1966年。

它最初的作者叫維克多雨果·格林Victor Hugo Green,Green作為姓氏叫格林,而Green常用含義是「綠色」。

這是綠皮書含義的由來。

而故事的開始,就是黑人鋼琴家唐·謝利要去南方巡演。這是一件有人身危險的事。

為保證巡演順利進行,唐·謝利僱傭白人託尼·利普做司機,兼職保鏢、助理、貼身管家。

黑人音樂家VS白人老炮兒,種族、家庭、文化背景、成長經歷.

所有差異一起上路,開啟矛盾與笑料共存的「人在囧途」之旅。

 

 

要走多遠的路,兩個星球上的人才能從互相瞧不上,到彼此認可珍惜?

他們用了8個星期。

 

如果說兒時的友誼,是交換彼此的秘密,那麼,成年人的情義,大概建立在看到對方的脆弱和軟肋。

唐·謝利是人類精英,享譽世界,在白宮給總統彈奏過鋼琴,可是,白人絕對不是真的認可他。


但另一方面,從小受到貴族教育的唐·謝利也無法融入黑人的世界。

他不喜歡打牌,不喜歡繞舌流行音樂,甚至不接受黑人鋼琴手在演奏的時候,在鋼琴上放一杯威士忌。

唐·謝利的孤獨在於,在這個世界上,他擁有高貴的自尊,卻找不到任何最基本的身份認同。

他像無家可歸的浮萍,無所依傍,不知歸處。

整個人生就像一場寂寞的獨奏。

託尼·利普作為白人世界的loser,在整個公路旅行過程裡,一次一次被唐·謝利的才華震驚。

在唐·謝利陷入困境的時候,他一次次伸出援手,因為「這是我的本職工作」。

但事實上,他用儘自己作為小人物生存的伎倆去保護唐·謝利,賄賂、恐嚇、暴力……

我喜歡《綠皮書》,因為它沒有刻板化處理黑人白人的平權問題,它沒有讓一切變成純粹政治的說教。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而逢時真的非常重要,對抗時代太孤獨了。

唐·謝利是幸運的,他的天賦讓他跑贏了那個時代,作為黑人他本應該擁有的是很悲催的命運。但他又很高貴,甚至改變了時代。

但是託尼·利普卻是幸福的,他用最樸素的方式直接擁有了人生最高獎賞:高質量的親密關係,家人和朋友的愛。

我們曾經以為是個體選擇了時代,後來我們發現,是時代選擇了我們。

  

  

電影《綠皮書》根據歷史上真人真事改編。

 

很多橋段都還原故事本身。

 

比如託尼·利普為了賺錢跟人PK吃熱狗。

比如唐·謝利學習古典音樂,所以不接受有些人彈鋼琴時旁邊放一杯威士忌。

在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年代,唐·謝利放棄三倍酬勞,選擇南下巡演,直面可以預見的羞辱與傷害。


因為他要用自己尊嚴的方式,邁出第一步。


「因為天才並不夠,唯有勇氣,才能改變人心

 

「世界上孤獨的人,都害怕邁出第一步。」

 

《綠皮書》的價值,就是沒有用這句話來解釋小情小愛,而是隱喻那些改變時代的人,他們張開懷抱去擁抱那些原本想擁抱的人,是放下偏見邁出那一步,為自己贏得尊嚴,也為自己打破孤獨。

儘管這一路,他們披荊斬棘,鮮血淋漓。

這個時代越來越尊重個性,但依然有無數的偏見了,讓我們成為異類。

 

好電影註定在講一個好故事。

它能跨越時間,打破國界,帶著溫度,靠近你。

 

而電影《綠皮書》告訴你:你堅持和努力的事,不僅僅為了你自己,而是正幫助更多人扔掉那本隱形「綠皮書」。

所以,這條路,值得。


微信訂閱號總是莫名其妙改版

為了避免我們一不小心 錯過彼此

大家記得把「伊姐看電影」設置為星標★關注 

只需要五秒鐘哦~~

先點擊任意一篇文章標題下的藍色字「伊姐看電影」

↓↓

相關焦點

  • 91屆奧斯卡出爐!《綠皮書》為什麼成大贏家?
    剛剛,第91屆奧斯卡出結果了——《綠皮書》成大贏家,最後拿下了最佳影片、
  • 《綠皮書》問鼎奧斯卡,今年奧斯卡大贏家是馬雲?
    關於本屆奧斯卡的諸多爭議、批評,也許還會繼續一段時間,但毋庸置疑,今年的紅毯依舊精彩。沒有主持人的奧斯卡開場,因為有皇后樂隊坐鎮,似乎並沒什麼太大損失。跟著 《We will rock you》、《We are the champions》搖擺起來吧。為了「衣」鳴驚人,有人致敬經典,有人大膽出位,還有人選擇cos小金人,每個都噱頭滿滿...
  • 《綠皮書》:多種社會歧視問題的交織下,唐謝利如何能不孤獨?
    2018年,由美國導演彼得·法雷裡導演的電影《綠皮書》一經上映,便在國內外贏得了無數粉絲的追捧,隨後,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反映種族歧視問題的傳記式喜劇片也不負眾望地斬獲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第76屆金球獎最佳音樂/喜劇片,國內豆瓣評分也高達8.9分。對於這個爆米花電影盛行的時代來說,能夠拍出這樣一部值得深入考究的電影屬實難得。
  • 奧斯卡最大敗筆《綠皮書》?到底值不值得看?
    這樣的一部公路電影/沒有沉重的黑白對立卻有會心一笑的和解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卻有治癒孤獨的溫情沒有無解的故作矜持卻有劃破黑夜的黎明降臨/《綠皮書》是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2018年9月11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2019年3月1日在國內上映。
  • 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來了,約麼?
    列賓筆下的那些縴夫,從時代背景上說已經解除了農奴身份,然而他們依舊過著苦難的生活,而在電影《綠皮書》發生的1960年代初,林肯籤署的《解放黑奴宣言》已歷百年,然而在美國南方,那些黑人依舊被束縛在無形的枷鎖裡。
  • 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為什麼會被人罵?
    最近在影院上演的《綠皮書》成為這次奧斯卡的大贏家,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以及最佳男配角。一位黑人編劇發推吐槽:「《綠皮書》?我看更像是白皮書。」還有一種說法是《綠皮書》取代《撞車》成為最差的奧斯卡贏家。
  • 《綠皮書》到底是本什麼書?為什麼它能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2019年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中,《綠皮書》這部電影成為最大贏家,它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這三個重要獎項,這個電影在獲獎之前可能大家並不熟悉,但是我們國人開始關注它,主要原因是以下這兩點:一是因為它是阿里影業參與投資的,所以多多少少在中國宣傳有一點加分;二也是主要原因,因為它獲得了2019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獎,所以它能來中國上映,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 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世人皆孤獨,而友情最治癒
    文:丹尼爾 | ID:MRDANIEL777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綠皮書》到底是什麼?用一句話表達就是:黑人定製旅行保命手冊。這樣一本冊子,是在時代背景下出現的特殊產物。整個故事需要了解當時的歷史大背景:美國歷史上發生的唯一一次內戰 —— 南北戰爭。
  • 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到底指的是一本什麼「書」?
    近日,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落下帷幕,美國影片《綠皮書》一舉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配角三項大獎,成為這屆奧斯卡最大贏家。在此之前,《綠皮書》就備受矚目。在2018年上映後,該片獲得美國全國評委會最佳影片獎,並被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為年度十佳。那麼,《綠皮書》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綠皮書》指的是一本書嗎?
  • 《綠皮書》影評:這可能是最接地氣的一部奧斯卡最佳影片
    藝評這可能是最接地氣的一部奧斯卡最佳影片頂著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光環,《綠皮書》在國內搶鮮上映,縱觀奧斯卡近十年來的最佳影片,《綠皮書》都稱得上是最接地氣的一部,它沒有太高的觀影門檻,也無需太多嚴肅的解讀,對普通觀眾來說可算是非常友好了。
  • 《綠皮書》的「種族平權」,奧斯卡的「白人救贖」
    而且,當時的他有三個來往密切的兄弟,在其中一個兄弟的妻子去世後,Don Shirley撫養了他們的孩子。可以說,《綠皮書》是一部典型的「美國主旋律電影」「好萊塢式白人救世主電影」(Hollywood White Savior Film),「表面種族平權,內核白人救贖」。這部充滿了預設立場的電影完全背離了真實故事本身,虛構出了一個被美化的人物關係,勾勒出了白人的偉岸形象。
  • 《綠皮書》平淡的公路劇,以溫暖打造相遇,榮獲奧斯卡
    我們今天來講一講以溫馨為主的《綠皮書》。在《綠皮書》還沒上映中國影院時,已經榮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在一路順風的公路上,是兩個種族不同,階級不同的男人,他們從最初的上下級關係一步步走向好友關係,在長達兩個月的相伴裡,是他們心靈的共鳴。
  • 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中的這三個人生道理,一定要講給學生聽!
    說到 2019 年奧斯卡的大贏家,就不得不提起 3 月 1 日在國內上映的電影《綠皮書》。該影片一舉拿下奧斯卡金像獎五項提名、三項獲獎,可謂是拿獎拿到手軟,在一向要求嚴苛的豆瓣平臺上,也獲得了 8.9 的超高評分,成為今年入圍奧斯卡影片中分數最高的一部。
  • 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穿過歧視去擁抱你
    美國時間2月24日晚,第9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在洛杉磯舉行,《綠皮書》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獎,馬赫沙拉·阿里也憑藉該片拿下了最佳男配角獎。電影中,鋼琴家和司機憑藉著綠皮書的指引,開車前往美國南部巡演,在旅途中產生了跨越種族和階級的真摯友情。影片時間線是1962年的美國南部,非洲裔黑人的民權運動正開展得如火如荼。再加上歷史遺留問題,隨著旅途一路向南,Dr.Donald受到的歧視就越嚴重。而影片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體現種族問題在美國的嚴重性,這樣的歧視,是根植於美國南部的。
  • 《綠皮書》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為何是它?
    Don Shirley被主辦方要求去一個專為有色人種而設的洗手間,Dr. Don Shirley吃驚、慍怒卻無法發作,最後Tony驅車帶他前往遠處上洗手間。又如,Dr. Don Shirley被邀請到一個餐廳演奏,卻不被允許在餐廳用餐。生氣的Tony要揮舞拳頭被Dr. Don Shirley勸阻。在據理力爭多次不果後,Dr.
  • 馬雲連刷三遍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為何在外網不被看好?
    在第91屆奧斯卡上,《綠皮書》贏得最佳影片在內的三項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3月1日,《綠皮書》即將登陸全國院線,內地觀眾將在第一時間一睹這部奧斯卡電影的真容。就口碑來看。《綠皮書》在爛番茄、豆瓣等各大評分網站上都收穫了很高的分數。
  • 奧斯卡獲獎影片《綠皮書》:去做和別人不一樣的人
    綠皮書,是一本專為黑人而設的旅行指南,標註了各城市中允許黑人進入的旅店、餐館。故事發生在60年代種族歧視依舊嚴重的美國社會,由真實人物和事件改編。在第91屆奧斯卡上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配角三項大獎。 之前以黑人為主角、反映種族問題的《逃離德黑蘭》和《為奴十二年》都是奧斯卡最佳影片,但在中國市場並不火爆。
  • 《綠皮書》中的凱迪拉克Sedan DeVille,有多經典?
    隨著第91屆奧斯卡落下帷幕,最大贏家《綠皮書》也憑藉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殊榮,獲得了全世界的關注,甚至國內阿里巴巴公司因為投資了這部電影,讓馬雲都有些揚眉吐氣了,馬雲在國內觀看這部電影後,接連稱讚。憑藉去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到今年的最佳影片《綠皮書》,這款1962款凱迪拉克Sedan DeVille連續兩年壓中奧迪卡,一時間名聲大噪,受歡迎程度絲毫不亞於兩位主角。
  • 從《綠皮書》到《為黛西小姐開車》,解讀奧斯卡的「偽」政治正確
    作者:樹神新的一周在如火如荼的奧斯卡消息刷屏中開始,從在Netflix上線起就隱隱有冠軍之象的《羅馬》遭遇了風頭越來越盛的《綠皮書》,最終遺憾落敗,這裡奉上此次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完整獲獎名單:可隨著奧斯卡頒獎日的臨近,越來越多的影迷和電影博主都承認,《羅馬》雖好,最後恐怕要不敵《綠皮書》,《綠皮書》的劇本非常紮實,表演更是無可挑剔,最重要的是,它實在太符合奧斯卡評委的審美和價值取向了。
  • 以敘事手法、情感表達、對比方式分析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
    01.延續公路片的類型特點,採用直線敘事的手法,講述黑人僱主,白人保鏢跨越種族友誼的故事在1990年第62屆奧斯卡獎角逐中,《為戴茜小姐開車》一舉奪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化妝4項獎。影片通過一個白人老太太與忠實黑人之間的主僕關係,講述美國南部25年來種族關係轉變的時代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