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其母必有其女,劉豔壓迫鄭爽,鄭爽怨恨劉豔,病態的親子關係——引言。
1月21日,網上曝光了一段鄭爽錄製的退圈聲明錄音。
表達內容依舊讓網友們覺得不知所云,無法聽懂,但可以聽出的是,鄭爽依舊絕口不提代孕和棄養,到現在還把自己當受害者,不知道大家為什麼罵她。
針對鄭爽的代孕棄養風波,廣電也發表了文章,名為「代孕棄養者,德不優法不容」,並表示不會為醜聞劣跡者提供發聲露臉的機會和平臺。
截止目前為止,已經有數十家官媒下場,批評了鄭爽代孕棄養事件,但作為主角的鄭爽態度卻依舊很剛,絲毫沒有要認錯的意思。
鄭爽被曝出代孕棄養之後,關於原生家庭對她的影響這一話題也不斷被提起。
鄭爽出生在一個經濟條件頗為寬裕的家庭,母親劉豔把她當做自己明星夢的延續者,從小時候開始就對鄭爽實行高壓的軍事化教育,壓抑且絲毫沒有自由的童年,讓鄭爽既敏感又自卑。
成名後她一改從前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形象,做出種種令人咋舌的出格行為,如今還被曝出代孕棄養。
有網友說其實挺心疼鄭爽的,感覺父母只是把她當做賺錢的工具,導致她本人心裡應該挺多委屈的,從小就缺愛。
長大後鄭爽也沒能遇到那個治癒她的人,一步踏錯步步踏錯,直到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棄子毒婦。
也有網友對此進行了反駁,著名的鋼琴家郎朗也是從小就生活在一個教育非常嚴苛的家庭,他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完成父親的音樂夢,為何郎朗就沒有走到這個地步呢?
對比鄭爽長大後和父母的疏遠和責怪,郎朗卻十分感激父母對自己的付出。
同樣出自教育嚴苛的家庭,同樣從小到大都被父母逼著學習,郎朗和鄭爽為何走向了兩個不同的極端,問題到底是出在了哪裡?
深扒了鄭爽和郎朗的童年經歷之後,以下幾點可能就是導致兩人的成長軌跡千差萬別的原因所在。
一、父母給兩人選定職業的原因。
鄭爽母親劉豔把自己的明星夢,強行加在了年幼的鄭爽身上。
她還給鄭爽取了一個和明星同名的名字。鄭爽的身上背負的是兩個人的未來,期間劉豔並沒有考慮到鄭爽其實不願意當明星、當演員,一味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執行。
而郎朗的父親執念並沒有這麼強,他從小有著成為二胡演奏家的夢想,但給郎朗選擇的樂器卻是鋼琴,因為考慮到鋼琴更加國際化,以後郎朗的路也會好走一點。
並且郎朗父親決定讓郎朗走音樂路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郎朗本身具有音樂天賦,這才讓他決定一定要把郎朗培養成出色的鋼琴家。
二、父母給孩子的陪伴和鼓勵。
了解鄭爽的人都知道,12歲時鄭爽就一個人從北方千裡迢迢到了南方學習,這段經歷給鄭爽造成了很大傷害。
因為彼時的她沒有父母在身邊,還遭到了同齡人的孤立、欺負,那些人罵她、羞辱她,對她頤指氣使。
年幼的鄭爽不知如何反抗,只能將心事都寫進了日記裡,她化身「孔乙己」,在日記裡詛咒、謾罵這些人,企圖在心裡上獲得一絲平衡。
而且在漫長的童年中,嚴厲的母親劉豔幾乎很少對鄭爽表示肯定和認可,有的只是不斷變難的目標和任務。
對比來說,郎朗在外求學時,父親都一直陪在身邊,學習雖然痛苦但郎朗明顯是不缺愛的,父親雖嚴厲但也會表達對兒子的愛。
每當郎朗做出好成績時,父親都會對兒子進行獎勵,這讓他在枯燥的學習中多了幾分動力,生活中父親也是對郎朗極盡照顧,遠在外地的媽媽也會時常給郎朗鼓勵,母子倆的感情非常好。
父親嚴苛教育,母親溫柔安慰,兩者中和,讓童年的郎朗安全感十足。
時至今日,已經成為世界頂尖鋼琴家的郎朗,談起父母仍然滿懷感激。
三、父母是否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向孩子低頭?
在郎朗和鄭爽的童年經歷中,鄭爽的母親劉豔非常強勢,在家裡擁有絕對權威,小時候的鄭爽只能被迫服從,當她成名了,有錢了,她便開始反抗。
她甚至覺得自己媽媽有病,為她請心理醫生來看病。
鄭爽曾經質問過母親:
你不覺得你欠我一個道歉嗎?
而劉豔憤怒地回覆:
我犧牲自己培養你,然後我還欠你一個道歉?
劉豔面對鄭爽從未低頭,始終覺得自己沒有做錯,她沒有意識到自己給童年的鄭爽帶來了多大的傷害。
郎朗的父親也做出過很極端的事。當兒子被鋼琴老師「退貨」,自己又面臨沒有工作的困境時,情緒崩潰的他逼迫郎朗要麼吃藥要麼跳樓,兒子先死他再死。
事後郎朗父親感到非常後悔,他不斷向郎朗道歉,還通過各種方式來彌補郎朗受到的傷害。
郎朗的父親是虎爸式教育,鄭爽的媽媽是狼媽式教育,而兩個孩子如今的結果卻截然相反,一個是著名鋼琴家,一個成為令人不齒的棄子毒婦。
好苗子是如何長歪的,道理已經很明顯,究竟父母眼裡有的,是孩子,還是他們自己?
【本文主筆:七月】
#廣電時評批鄭爽:醜聞劣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