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複合人聲的修復
你想Double你的人聲部分,於是在多個軌道上重複錄製了人聲,想要從裡面選出最好的部分來建立兩條人聲。但不幸的是,某一短句只有一次錄音是完美的–可能另一個有瑕疵,或者歌手錄音時爆音了,或者沒有很好地重複出來。這時候也不要著急:把完美的部分拷貝到另一軌去,對音調進行微調,然後設置20到25ms的延遲就可以了。
2.優化混響的擴散(Diffusion)
好的人聲當然也需要好的混響,那麼試試低擴散(「密度」)的參數值。這樣做的原因是:擴散控制著回聲的「厚度」。高擴散把回聲放置得很近,而低擴散把它們擺得很遠。對於節奏性的聲音,低擴散會製造很多密集空間的聲音,像石頭撞在鋼鐵上一樣。但是對於人聲,低擴散能給你足夠的混響效果,但不會引起太多反射。
3.優化混響衰減(Decay)
很多混響都提供了頻率的交叉點,高頻和低頻各自帶有單獨的衰減時間。為了防止與中頻樂器過多的競爭,在較低頻率的地方使用較少衰減時間,在高頻的地方使用多一點的衰減時間。這樣可以給人聲增加「空氣感」,同時也加強一些唇齒音,讓人聲更加生動。最後調整交叉點的位置,讓人聲達到最好的效果。
4.聲像自動化
對於Double的人聲,你可以把兩者都放在中間,或者一個靠左,一個靠右,然後添加不同的效果。比如,在這畫面裡有背景人聲,我通常會把它放在中間。如果我不想人聲比樂器突出,我會把兩個軌道放得開一點,變得不受關注。用自動化來控制聲像,對於不同的部分使用不同的聲像。
5.令人豎起汗毛的人聲
記得Pink Floyd曾經用的那種輕聲的,令人豎起汗毛的人聲嗎?試著讓人聲儘量多一些語氣,像說話,而不是唱歌。插入一個聲碼器(軟體或硬體),以人聲作為調製器,粉噪作為載體。你可能不需要太多粉噪的高頻。把它和人聲混合在一起–就足夠增加一些輕聲的,令人豎起汗毛的元素了。同樣,試著加入一些節奏性的延遲,然後把音量調到合適的位置。
6.選擇性使用回聲
我很喜歡給人聲加入一些同步的回聲,但是只給特定的單詞或段落加。你可以給輔助發送做自動化控制來實現:把同步的延遲放在輔助軌道裡,當你需要延遲的時候,拉起推子。如果你想要在多個軌道使用同樣的效果,這樣也是最好的辦法。或者,剪下你需要增加回聲的部分,把它們複製到另一個軌道的同一位置,給這個軌道增加同步延遲。如果你的輔助通道數量有限,你可以選擇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