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基金:華興專項、龍騰回歸2期、高瓴資本專項
作者 · 晨熙
來源 · 盛景嘉成母基金
▼
貝殼找房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中國房地產交易(含一手和二手)的「產業路由器」,他們成功地銜接起海量的各品牌經紀公司,從而一手輻射廣大的購房者、匯聚愈加稀缺的線下流量,一手整合房屋業主、房地產開發商,提供真實的海量房源。
貝殼做產業路由器的先天優勢,是中國400萬億規模的天量房地產存量市場,而打開市場的「公業務」,居然源自自營。他們將已經有著17年真房源積累的鏈家主動打開,「引狼入室」。左暉真是狠人,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瘋老溼在2014年曾體驗過北京鏈家的經紀服務,彼時鏈家僅招聘未經世事的大專/本科學生,從頭開始培訓,全力避免招聘「房屋中介」老油條,以保自身隊伍純潔,從人的角度解決「C端單次博弈」問題。同時,鏈家內部早已有「房屋錄入者」、「房屋維護者」、「主要交易者」等角色的專業化分工設置,內部的蛋糕分好了,「B端零和博弈」的蛋糕才有可參照的切法。
當然,他們的中介服務費可不便宜。幸好作為投資人,我們倒並不介意。如華興資本包凡所說,我們希望陪伴貝殼、陪伴更多的偉大公司,做「難而正確的事」,瘋狂創造價值。
——瘋老溼評述
1.儘管當時網際網路改變傳統產業的投資邏輯盛行,但我們認為擁有大量房源、數據的線下居住服務公司更具變革實力。隨著大數據、VR等新技術普及,這類公司將迎來構建超級平臺的最佳窗口期。
2.我們判斷房地產行業勢必會從「以製造為驅動」,切換到「以下遊服務為驅動「的新時代,這也就意味著誰能搶先觸達到終端用戶,了解他們的需求並做好服務,誰就有可能佔據更多市場份額。
3.在中國,許多行業的增長矛盾主要集中在兩個問題上——生產力及生產關係。我們堅信新技術變革能為居住服務行業帶來生產力的改善,但作為一個離不開「人」的組織,如何維護好消費者、服務者、平臺各方利益至關重要。
——華興資本集團董事長包凡
8月13日,貝殼找房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交易,發行價20美元。截至美股8月13日收盤,貝殼股價報收於37.44美元,漲幅達87.2%,目前總市值約421.95億美元。
貝殼找房是盛景嘉成母基金覆蓋企業,截至目前,盛景嘉成母基金聚焦科技創新投資超120億,主要涵蓋深度技術,以及技術賦能的科技應用、高端製造、消費分級、文化娛樂、企業服務、培訓教育等;覆蓋項目上市108家,9家過會;其中20家於科創板上市,另有16家正在A股在審排隊,更多項目在港股、美股申報中。
根據招股書公布的數據顯示,貝殼找房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255億元、286.46億元、460億元。
貝殼找房脫胎於房地產經紀企業鏈家,2018年4月成立。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貝殼找房平臺進駐了全國103個城市,連接了265個新經紀品牌的超過45.6萬經紀人和4.2萬家經紀門店。
貝殼找房的三大主營業務為存量房交易、新房交易和其他新興業務。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其業務模式實際上是打造了線上線下兩張網,即「數據與技術驅動的線上運營網絡」和「以社區為中心的線下門店網絡」,「雙網」構建了貝殼找房的護城河。其中,「線上網絡」大幅提升線下作業的效率與品質,「線下網絡」則幫助業主、客戶與貝殼找房產生更多的交互與連接,沉澱行為數據。二者互相反哺,形成生態正循環。
不僅如此,貝殼找房給行業帶來改變的,還有ACN(Agent Cooperation Network,經紀人合作網絡)。據悉,作為貝殼找房平臺底層作業系統,ACN連接不同品牌、經紀人,通過房源共享形式,按照每一單交易中的不同角色貢獻分傭,改變以往的惡性競爭,幫助經紀人高效合作。
統計顯示,2019年,貝殼找房平臺上超過70%的存量房交易都是通過ACN跨店合作完成的。以2019年店均存量房平臺成交總額(GTV,Gross Transaction Value)計,貝殼找房的效率已達到行業平均水平的1.6倍,ACN大幅提升了行業效率和線下互動質量。
在上市儀式現場,貝殼找房創始人兼董事長左暉表示:「貝殼上市儀式的主題是篳路藍縷。希望所有的貝殼人永遠記住居住服務產業的艱難,永遠記住我們是如何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價值才走到今天。同時也請大家永遠相信自己。雖然每個人都很渺小,但只要我們在一起,就能創造巨大的價值,可動山林。」
貝殼找房CEO彭永東亦表示,做難而正確的事,這是貝殼找房的DNA,「即使我們今天是一家上市公司,我認為我們依然還很小。『居住』這個領域,有太多的機會和太多的未知等我們去探索。知難行易,希望我們團隊不驕不躁,一起去創造更大的價值。」
- END -
▼
讓中國資本連接全球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