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內都是以平頭卡車為主,而國外則是以長頭卡車為主?

2020-12-22 非專業車評

歐洲卡車大都是平頭、美國的卡車大都是長頭,實際上這與喜好沒有什麼關係、主要還是被相關的規則所引導(也可以說是規則方面的促進);至於咱們的汽車工業對比歐美還是要短一些,所以早期很多卡車都是從歐洲、美國引進,當然也引進了很多歐美的技術,所以咱們國內的卡車有長頭、也有平頭的!

只不過咱們這的重卡都是以平頭為主、當然一些品牌旗下也有長頭重卡,比如東風龍卡系列就都是長頭設計,再比如重汽旗下也有生產長頭重卡(其它品牌也有);只不過對比隨處可見的平頭重卡、咱們國內的長頭卡車的佔比確實很低,當然這也是受到規則的促進;上文已經提到歐洲平頭卡車多、是受到了相關規則的促進,而實際上我們不僅僅從歐洲引進了很多汽車的相關技術,歐洲對於車輛的管理方式與規則我們也引進、或者說參照了許多,比如與歐洲同步更新排放、普及渦輪增壓等!

規則約束下的平頭卡車

規則會決定哪一種產品更具生命力,實際上這規則並不複雜、無非就是車子長度的計算方式差異罷了,不同的計算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也可以提供更適合某種型號產品的生存環境;比如歐洲的車長計算方式就是把車身與車頭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計算,再這種規則的限制下、車頭如果做得太長,那麼必然要壓縮車廂的長度;比如車長10米,車頭如果長4、5米那車廂還能剩多長?車廂長度被壓縮、整體容積必然被壓縮!

比如貨車廂大寬、高為2.50米(左右),那麼車頭如果長上1、2米,那麼整體容積將會減少2.50*2.5*2=12.50.立方米,這部分容積的減少將直接導致收益的降低;所以這就是規則對產品造成的影響;而咱們國內也是沿用了歐洲對卡車的規則,所以必然要以平頭卡車為主、儘可能地降低車頭對車廂容積的壓縮;而美國則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改變了這樣的規則,就是說美國會單獨計算車廂長度、而車頭的長度大小完全不會影響車廂容積,所以美國的卡車就形成了以長頭卡為主的狀態!

安全當面的對比

從安全方面來看、隨著各種各樣的安全技術出現,平頭卡車的安全係數也在不斷提高,當然從視覺上看、長頭卡車給人的感覺更安全;比如發動機在駕駛室前部、在碰撞時可以提供很好的緩衝;因為發動機在車頭、所以駕駛室不用布局太高,這樣一來可以很好地把重心給降下來,這樣可以提高高速行駛對穩定;其次軸距更長、駕駛室更大,舒適當面更好;再其次就是維修起來也比較方便,平頭卡車維修得把整個駕駛室給掀起來,而長頭卡車發動機在車頭、直接打開機器蓋維修即可!

當然平頭卡車也不是不安全、只是相對而言不如長頭卡車那麼全面,平頭卡車的駕駛室後移就是很好的安全配置、也能起到緩衝(如上圖所示),所以現如今的平頭卡車也同樣是很安全的,不能完全用長頭、平頭來區分卡車是否安全,這樣是很不嚴謹的!總而言之一個地區流行什麼樣的卡車,還是受制於環境、也就是規則是如何進行引導的;實際上早期的規則都是把車頭長度計算在車身長度內,如下圖所示早期的擎天柱也是以平頭卡車為原型,所以可判斷出美國早期也是以平頭卡車為主,後期規則改了、就形成了以長頭卡車為主流!

當然規則同樣是根據路況環境來指定的,歐洲地域很小、所以註定不適合更佔空間的長頭卡車,而咱們地域雖大、但人口太多,所以人均道路面積低啊、所以車輛能小就小一些;只有北美的區域足夠大、人口卻很少,所以人均道路面積特別大、所以大型車非常多,車企也不會刻意把車子做小;所以美國的大型皮卡、肌肉車、長頭卡車就非常多,而歐洲無論是家用車或是工具車都要小一些,而咱們的汽車普及到現在、也逐漸在向小型化發展,所以卡車必然是以長頭卡車為主!

相關焦點

  • 長頭卡車與平頭卡車哪個好?為什麼美國的卡車基本都是長頭的?
    經常有人問,為什麼美國的卡車基本都是長頭的,而我國的卡車基本都是平頭的?關於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長時間。在網上查詢到了很多答案,但都不是很靠譜,並且有些還互相矛盾。我又向在美國生活的親友諮詢,但是他不在這個行業內,對此知之甚少,也不能給我一個滿意的回覆。下面我就以自己的理解,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希望能帶給大家一些不同的思路。
  • 為什麼中國的卡車是平頭的,美國的卡車是長頭的,哪種更好
    大家好,我是afeng,今天和大家聊一聊中國的卡車為什麼是平頭的,美國的卡車是長頭的。在中國,基本很少看到長頭卡車。國內基本以平頭卡車為主,像今年的汕德卡等。當然也會有少部分長頭卡車,如柳汽乘龍。但是從全局來看,還是平頭卡車。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國內是平頭卡車,而美國長鼻子卡車頭很常見?看完就知道了
    , 但是,反過來看國內的卡車,大部分是平坦的「大平頭」,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為什麼國內是平頭卡車? 美國長鼻卡車的頭常見嗎? 看了就知道了。」的一個原因,而我國、日本、德國等國家人口比較密集,道路擁擠,多山地陡坡,在這種運營工況下,長頭卡車因為轉彎半徑大,操作不便的劣勢就尤為突出,所以像中國這樣的道路運輸路況更適合平頭卡車。
  • 為什麼國外的卡車都是「長鼻子」,而國內的卡車都是「大平頭」?
    而國外特別是美國的卡車卻幾乎都是長鼻子。這裡面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的,其實這裡面還是有些原因的。
  • 平頭卡車太危險 貨車司機有苦說不出 車身長度國家標準亟待調整
    現在貨車市場,主要以平頭車為主,而長頭卡車非常少見。平頭卡車,對於駕駛員的保護,是非常弱的,一旦發生追尾,只要車速快一些,駕駛員幾乎是九死一生。而如果是對向的碰撞,即使車速較慢,駕駛員受重傷的可能性也是非常的高。雖然對於卡車駕駛室有安全有相應的國家標準,但是卡車上面幾噸甚至幾十噸的貨物面前,意義不大。
  • 美國卡車都是大長頭,為什麼我們中國卡車都是「小平頭」?
    當你想到美國卡車,你可能會想到擎天柱,在文化的渲染下,機車的酷酷外形和長長的車身是美國公路運輸車輛的真實寫照,而我們國內的卡車是「小平頭」的造型。對於那些喜歡研究卡車的人來說,他們會注意到美國卡車機車和我國卡車機車的區別,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呢?法律在美國,沒有規定車長度,只有車輛的長度看起來像規則,卡車司機,喜歡自己配備了一張長鼻子卡車,所以你可以使駕駛更大的能力,而且還櫃的容量將會更大,所以對朋友的長途卡,長鼻子卡車更舒適、更耐跑。
  • 卡車的排氣管為什麼有的向上有的向下?
    國內卡車排氣口為什麼不朝上?你是不是覺得美國的很多卡車是排氣管朝上的,特威武霸氣?或者感覺美國更發達,技術更先進,所以排氣管朝上布置更合理?其實我告訴你:排氣管向下布置是常規、合理的;而排氣管向上布置是非常規的,不合理的。
  • 平頭卡車還是長頭卡車?哪一款才是你的「菜」?
    重型卡車的車頭,基本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平頭,另一種是長頭,就像豆腐腦也分甜鹹兩派,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習慣。在我們國內一般見到的,都是平頭車。至於長頭車,則在美國比較多見。而盛產重卡的歐洲,平頭和長頭兩種都有,總體來說以平頭居多,像是大名鼎鼎的斯堪尼亞、奔馳、依維柯、沃爾沃,很多卡友都無比熟悉。當然,這些品牌也同樣都有長頭車型,不過主要還是出口美國為主。說起國內和歐洲為何更青睞平頭車,而美國更多用長頭車,最重要的原因,自然離不開法律法規。國內和歐洲的標準,限制的是卡車的總長,也就是車頭+貨箱的長度。
  • 為什麼國內都是扁平卡車,而美國都是長鼻子的?內行人說出了答案
    汽車作為代步工具已經是常見了,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能遇到一種車,那就是貨車,因為有貨物運輸的需求,所以卡車在路上也能經常看見,在我國,運輸行業還是非常發達,所以貨車的使用率很高,再加上網購的發展,所以貨車的數量也是巨大,但是讓很多網友都疑惑的一點,為什麼國內都是扁平卡車,而美國都是長鼻子的?
  • 美國很多卡車是「長鼻子」,而咱國內大多是「小平頭」,為什麼?
    說到這裡,有細心的網友發現了這麼一個問題:為啥美國很多卡車是「長鼻子」,而咱國內大多是「小平頭」?內行人表示主要原因有三個,接下來看看具體是哪些吧。原因一、用車環境不同。這一點主要在於道路狀況,美國比起國內來說不僅人口密度小,基礎道路設置建設也發展得更為完善,尤其是高速公路,又寬又平坦,大貨車在上面長途奔馳非常舒服愜意,而且掉頭也比較方便。
  • 「長頭VS平頭」中歐美的卡車文化為何差異巨大呢?
    似乎北美汽車的文化中關鍵詞是「卡車」,而且都是所謂的「長頭卡車」,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在美國鐵路運輸的不發達,主要通勤與運輸方式為陸運和空運。而飛機的運力是非常有限且成本極高的,於是公路運輸就成為了經濟發展的支撐。
  • 為啥美國卡車都「大長頭」,國產卡車都是「小平頭」?答案很簡單
    為啥美國卡車都「大長頭」,國產卡車都是「小平頭」?答案很簡單如今道路上的汽車種類越來越多,大家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汽車,而且購買的時候也可以自由的選擇,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基本上都能夠在市面上拿到現貨。由於每個人的需求和愛好都有所不同,所以他們所喜愛的汽車類型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喜歡小轎車,還有人更喜歡SUV,當然還有一部分喜歡卡車的,認為它們看起來比較霸氣。這部分愛好者發現部分地區卡車車頭是不一樣的,為啥美國卡車都「大長頭」,國產卡車都是「小平頭」?答案很簡單。
  • 我國卡車排氣管朝下,為什麼美國卡車排氣管卻朝上?不是搞特殊
    國內汽車的排氣管基本都是朝向地面,可是美國的卡車卻不一樣,美國長頭卡車的排氣管沒有指向地面,反而是朝向天空。而且反觀歐洲各國,卡車的排氣管都是朝向地面,就只有美國的卡車比較特殊。為什麼美國卡車的排氣管要朝向天空呢?其實美國也不是想要搞特殊,而是美國卡車發展歷史決定的。
  • 為什麼國內卡車是扁平卡車,而美國卻是長鼻子?
    去過海外或者研究過海外卡車的朋友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國內卡車的車頭很平,但是國外卡車的鼻子很長,外國人看起來更漂亮,而且安全很多,結果,我們從損傷的角度來看,鼻子變長的話,會有更多的靠墊,所以司機受到的傷害也很小,為什麼不採用和國外一樣的方式?
  • 為什麼日本漫畫都以黑白漫為主,而國漫卻以彩漫為主
    日本動畫大部分都是漫改或者是輕小說改編的,所以網友宅男們在追日本動畫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去關注一下原作漫畫的消息,在動畫完結之後也有一部分人會去追原作漫畫,想必在追日本漫畫和中國漫畫的時候,大家都會發現一個特點,剛剛看日本漫畫的時候可能會很不習慣,就是日本漫畫大多數都是以黑白漫畫為主,而國漫則是以彩色漫畫為主
  • 為何國外卡車是長頭,國內卡車短平頭?對比一下差距太大
    目前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了3.4億臺,馬路上出現的大多都是私家車,卡車的數量很少,普通人沒有接觸到卡車的機會,對卡車也並不了解。如果大家觀察過卡車可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國內和國外的卡車差距較大。為何國外卡車是長頭,國內卡車短平頭?對比一下差距太大。
  • 為何美國的卡車車頭都很長,而國內的卡車大多都是「平頭」?
    說到美國卡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美國科幻大片《變形金剛》裡的擎天柱,但是很多人都發現,擎天柱式的美國卡車,它們的車頭都非常長,和我們國內的卡車有著很大的區別,其實這裡面有很多的原因,下面就給大家分析一下,為何美國卡車的車頭很長,我國卡車卻幾乎沒有車頭。
  • 看到國外卡車司機這麼享受舒服,國內卡友按耐不住內心的衝動了
    許多卡友們都跟小編吐槽「國外卡車司機根本不像開車的,每天舒舒服服的享受,還能有這麼高的運費,我們國內的真是太難了!」對此,小編不禁發出疑問,國外卡友果真如此舒坦?讓我們一起看看國外卡友的薪資生活!到底是不是卡友們說的這樣。
  • 為什麼紅土場地以上旋打法為主?
    以納達爾為代表的一眾紅土好手大多是上旋打法,為什麼大多數紅土好手都偏愛上旋呢?為什麼在紅土場地上以上旋打法為主?這其實是因為場地類型決定了打法類型,紅土場地與其他場地相比,一大特點就是摩擦力大,彈跳高。摩擦力大決定了球速慢。球速慢,意味著會有更多的多拍相持,所以在紅土場上對體能以及耐力要求非常高。在紅土比賽中,獲勝的往往是在底線艱苦戰鬥的地方。
  • 從三點式安全帶到卡車碰撞測試,沃爾沃讓我們記住了最安全的車
    沃爾沃雖然起步慢,但一路都奮力直追,從生產柴油發動機、採用性能更好的液壓制動,到自主設計的卡車零件、採用雙橋、三橋式的重型卡車。 更專業更先進的技術造出來的卡車獲得了很好的成功,應運而生的LV系列卡車在面世後都受到了很大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