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編劇有多重要?《慶餘年》用實力告訴你

2021-01-18 楊小姐的娛樂說

最熱門的都劇當屬《慶餘年》,原以為這種赫赫有名大男主改編的劇會撲街,被按在地板上摩擦,比如《擇天記》、《誅仙》、《悟空傳》等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原著黨一看,回來立馬上就給了大大的差評。可見大ip改編很不討好。

《慶餘年》開播十多天豆瓣上評分人數已經六萬多,評分在8.0左右的成績,在眾多平臺的推薦下,如百度文章,b站視頻。小編點開了《慶餘年》,結果第一集我打開了彈幕,別的不說就感覺是一群為肖戰而來的人。差點使得小編都覺得8.0分是由於肖戰撐起的。

當然後來關了彈幕食用用,幾集過後,就被打臉了這部劇只能用一個詞,真香。從小範閒和師傅費介(教範閒毒術)相遇充滿著搞笑,小範閒對五竹說「自己人,長得這麼猥瑣」,立馬截中了觀眾的笑點。如果小範閒是人小鬼大,聰明可愛,那麼五竹是一本正經的搞笑,在小範閒說你不會真氣怎麼教我,五竹說「所以我想到一個辦法,打你,你躲。」所以小範閒就是在毒打下長大的?

其實在貓膩的小說裡這段本來小範閒是比較心狠的人,就對待費介事上,原先就起了殺心,到最後沒有下決心殺死他,去找了五竹那會,也想著乾脆殺了得了。可以說小說裡費介和小範閒的相遇,沒有任何的笑點,更是生與死的較量。小說裡突出了範閒的狠辣,卻少了份可愛。

在於滕梓荊生死裡面也做了改動,這點改動一是不會讓劇情的主線,就像大家所說的沒有人關注滕梓荊是失去一條腿還是死了,他就是觸動主角讓主角深刻認知京都危險,也讓主角知道了自己逃不開陰謀詭詐,不能做條鹹魚從而奮鬥的劇情。在著比起滕梓荊後來成了陪在男主身邊的默默無聞的小配角一樣的存在,還不如死亡來得更讓人記住這個角色。

也有人說滕梓荊兒子與程巨樹之間的相遇不合理,可是也不正因為這個不合理的存在豐富了配角的形象,程巨樹本身可以拿孩子威脅範閒的存在,他沒用,最後死了說了句「從來沒用人我出生以來,見我面者有恐懼、有厭惡,要麼求我殺人,要麼退避三舍,請我吃果子的,只有他一個」。這段可以說這段就如童話一樣,滕梓荊兒子的那句「他吃梨的速度像孩子。」更是把程巨樹這個形象深深刻進了我的腦海。

原著最讓人詬病的地方可能是範閒拿一個時代的作品,充當了自己的作品,這樣的小說可是在眾多小說裡面最常用的梗,但是爽是爽了,卻有那麼一點膈應到,畢竟我們這些觀眾都知道他是抄的,而範閒把詩都歸為自己,可以說相當的不要臉。

而電視劇裡面改成了範閒把一個世界的文明砸在殿上,說這些詩是從另一個世界而來的詩,是的骨子裡忘不掉的存在。最後範閒對庒墨韓說了一句話「注經釋文我不如你,背詩你不如我。作為文學家,我不行,做人,你不行。」這句直接的把範閒立在正面上,並且因為這些詩不曾出現過,讓眾人都認為範閒是這線下凡。可以說改編得夠爽,有不膈應人。

最後不得不承認王倦的改編能力,《慶餘年》用實力告訴你,一個好的編劇有多麼重要。當然還有貓膩小說寫得好。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從慶餘年安利王倦,好的編劇會講好故事
    我追這部劇完全是為了王倦大大,中國內地為數不多的會講好故事的編劇。王倦是誰?百度百科上對他的介紹只有寥寥幾字:男,設計出身,從小喜歡玩弄文字,是一位編劇。作為一個幕後工作者,他並不為人熟知,甚至還有幾分神秘色彩。
  • 聊聊編劇王倦:《慶餘年》背後的男人
    >形容編劇王倦筆下,你覺得可愛的人,很快就要死了!所以這就能理解,為什麼範思轍、王啟年一可愛,大家就替他們捏汗了——編劇有癖呀!第三:一個有超話的編劇王倦有多紅?他是一個有超話的編劇。《慶餘年》中慶帝、陳萍萍、範閒、長公主各有圖謀一樣。在這種複雜的故事中,王倦特別能把握好節奏,讓故事充滿懸念,不停反轉,層層遞進。第三,人物塑造飽滿,絕不臉譜化,好人不好,壞人不壞!王倦筆下很少有臉譜化、絕對的好人和壞人,而是充分考慮到每個人的立場和性格,塑造出富有人性光芒的角色。這次的《慶餘年》絕對是這一特色的範本。
  • 《慶餘年》改編為何如此成功?編劇王倦這麼說
    《慶餘年》的改編會如此成功,同為IP原作者,唐家三少和天下歸元認為,最關鍵的原因,在於編劇對於IP原著的深刻理解。 「《慶餘年》不好改。」唐家三少表示,IP改編劇本最重要的地方,是把IP人氣延續下來,在保留原著粉的基礎上,吸引更多的非網文受眾的粉絲。「這一點《慶餘年》就做得特別好,原著粉基本沒有不滿意的,又抓住了很多新觀眾的心,它的吸引力是全年齡段的。」
  • 《慶餘年2》編劇終於發話了:你們想要的答案,也許就在這
    因為這個消息的到來,也預示著《慶餘年2》終於有了新的消息。編劇如今都發話了,那麼距離這部劇有了新的動態的話,定然也是不遠的啦。所以看到《慶餘年》的編劇的動態,很多在等待作品到來的小夥伴,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 《慶餘年》全網播放量超150億,慶餘年爆火告訴你好劇應該這樣拍
    貌似「毫無準備」貿然開播的《慶餘年》會遭遇滑鐵盧,但《慶餘年》高質量的劇情和眾多演技精湛的實力派演員硬是讓《慶餘年》從開播到結束一路大火。從播出的第一天就登上當日電視劇播放指數榜首,一直蟬聯榜首直至結束。《慶餘年》零預熱也能大火,說明觀眾依舊在乎的是電視劇裡質量,而不是鋪天蓋地的宣傳。只要你拍的好,對得起觀眾,哪怕沒有宣傳,觀眾也會自發的加入到宣傳當中,《慶餘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IP巨製簡配版《慶餘年》,《贅婿》8個編劇能否PK一個王倦?
    前有嶽雲鵬,後有一些師兄弟後來居上,在壓力之下郭麒麟才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郭麒麟在節目中的謙謙有禮,低調做事,高情商做人,這都是郭麒麟自身的優勢,沒有人可以告訴他在綜藝中怎麼做,而他很好地做到了一切,還讓觀眾大讚學歷代表不了郭麒麟的內在品德。
  • 對編劇而言,分場到底有多重要?
    點擊領取--絕版外國電影劇本叢刊1-50卷大全集,限時免費領取不懂分場的導演和編劇,不是一個合格的導演和編劇。分場到底有多重要,以下內容告訴你。為什麼要進行分場呢?編寫電影劇本時,給與每一大情節一個「名目」,好使有關工作人員清楚明白。大情節有了「名目」,使編者更能集中精神專寫這「題」,不致亂生枝節,這是好習慣 ( 大情節可以是一場,也可以是多場的 ) 。電視中篇、長篇劇分場中,這種做法,叫做「大分場」。
  • 《慶餘年2》開拍,深度揭秘爆款劇《慶餘年》背後的3大硬核實力
    除了這對「活寶兄弟」的功勞,《慶餘年》背後的硬核實力,也不容小覷。一、超強原著IP第一點當然是原著好。《慶餘年》是由「網文大神」貓膩的作品改編。貓膩文風細膩,文學性很強,曾憑作品《朱雀記》斬獲2007年新浪原創文學獎玄幻類金獎。作品《間客》,也是無數讀者的心頭好。
  • 《慶餘年》出品方拍「琅琊榜+權遊」?張若昀做配,編劇有8人
    ,堪稱是《琅琊榜》和《權力的遊戲》的綜合體,你會對其好奇嗎?》出品方---新麗電視和騰訊影業就有這樣的「野心」:他們將合作出品《慶餘年》和《贅婿》這種大男主劇。有的觀眾說,郭麒麟的長相撐不起寧毅的顏值,郭麒麟本人的性格也偏離了寧毅的人設。
  • 《慶餘年》和《從前有座靈劍山》都想告訴你的是……
    1、被毒打的主角,很慘有兩部搞笑古裝片深得我心,一部是《慶餘年》,另一部就是《從前有座靈劍山》。原因嘛,一是搞笑,二也是最重要的是,這兩部是我看過的唯二的主角被毒打到「落花流水」的劇。所謂毒打,在《慶餘年》裡的表現方式是既被毒也被打。
  • 《慶餘年》編劇王倦:剝開爽文的外殼,你會看到殘忍的真相
    從左至右:導演孫皓、編劇王倦、原著貓膩、主演張若昀當時的網絡文學,遣詞造句或者情節推進,大部分會有點簡單,基本都能猜到下面會發生什麼。人物性格都是片面的,像戴了個面具一樣。但《慶餘年》的特色是,從人物塑造和情節推進上來說,它不完全像一個網絡小說,更像一個純粹意義上的小說。GQ報導:你認為《慶餘年》是爽文嗎?
  • 《大宋少年志》與《慶餘年》究竟哪個會先出第二部?編劇告訴你!
    每年都有精彩的影視劇上映,去年也不例外。在《親愛的,熱愛的》和《陳情令》這兩部大流量影視劇播出後,《慶餘年》在年末之際,引發了一場新的熱潮。現在也在衛視上星播出,這部劇就是與《慶餘年》同編劇的《大宋少年志》。《慶餘年》原是貓膩的同名小說改編,但是編劇王倦有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他在原著的基礎上,對情節做出改動,既尊重了原著,又變成自己性格的劇,完美的結合,才造就了這部劇的經典。而《大宋少年志》則是王倦創作的劇本,劇情都是源自於他自己。看過王倦作品的人都知道,他最擅長的就是劇情的反轉和意想不到。
  • 《慶餘年》編劇王倦:剝開爽文的外殼-虎嗅網
    每天就是枯燥,又有壓力,在這樣子的情況下好不容易有空閒,我看個電視劇,你還在給我那麼大的壓力,我憑什麼要這麼苦啊。是有這個需求的。我為什麼要把沉重的主題輕鬆做,也是這個原因。別讓觀眾這麼累,你該表達的主題藏在下面就好了,讓他們自己去發現,而不是上來就壓抑。
  • 《慶餘年2》將開機,張若昀吐槽編劇,粉絲卻叫編劇別忘範閒女裝
    雖然劇本文字不多,但目前即將開機並且還有編劇王倦參與的電視劇,也只有《慶餘年》,畢竟《雪中悍刀行》接近尾聲,看來張若昀是在看《慶餘年2》的劇本,並且藉此機會吐槽一下編劇。編劇王倦也很配合的進行了互動,不過很有意思的是,王倦仿佛沒有看到張若昀的吐槽一般,而是指出劇本中的錯誤:「完了,的字用錯了」。
  • IP劇《慶餘年》獲最佳編劇、最佳男配,張若昀陪跑「白玉蘭」
    只要劇好,劇本好,演員好。網劇也可以在白玉蘭獎拿獎,第26屆白玉蘭獎《慶餘年》就一舉拿下最佳編劇(改編)王倦大大、最佳男配角獎田雨。王倦大大的實力應該是業內沒有人質疑了,都是用劇本跟作品說話。《慶餘年》從一開始播出就一下成為去年的話題劇。《慶餘年》改編自閱文集團白金作家貓膩的同名小說,勾勒了一個少年成長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群像清晰,語言輕鬆詼諧,呈現出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思維交織的強烈碰撞。
  • 《慶餘年2》要開始,範閒被編劇逐出主角?編劇說出這麼一番話
    小編當時追的就是《慶餘年》有沒有小夥伴一樣的舉個爪爪,評論區告訴我這部劇是改變作家貓膩的同名小說,當時一播出,就直接掀起了一波追劇的浪潮,這不前兩天頒獎典禮上「白玉蘭」《慶餘年》直接拿了兩個大獎,最佳男配角和最佳編劇,這就是對這部劇的肯定,也是演員和編劇為了我們寫出這麼好的電視劇最好的回饋。
  • 《慶餘年》摘得白玉蘭最佳編劇獎:一部熱門網絡小說,如何變成一部好劇?
    毫不誇張地說,《慶餘年》代表了網絡小說的一個高峰。但不可否認的是,《慶餘年》原著接近400萬字,格局宏大又人物眾多,改編影視作品難度著實不小。小說在2009年更新完畢後,版權幾經流轉,到2019年播出,有整整10年。  可以說,這一版的《慶餘年》是幸運的。
  • 對話《慶餘年》編劇王倦:一點點剝開爽文的外殼,你會看到殘忍的真相
    王倦:《慶餘年》的分季,如果拿掉情節和人物,用最簡單的一句話概括:第一季,範閒發現自己是棋子;第二季,這枚棋子要做棋手;第三季,棋子要掀掉棋盤。 我確實猶豫了很久,但考慮再三,真的是覺得這樣寫的話,是給故事套了一層殼,就像畫皮一樣,如果換個名字做這樣的故事倒也行,既然用了「慶餘年」,你還這樣做的話,就不僅僅是改編了,真的是把原著的魂給抽出來了。 我覺得做IP改編啊,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你可以改人物、改情節,但是你把原著最根本的精神都丟掉的話,是會出問題的,還不如不要這個原著。
  • 王倦憑《慶餘年》斬獲白玉蘭獎眾望所歸,騰訊影業實力為網劇正名
    好劇的生命力旺盛且綿長,畢竟經典作都經得起一刷再刷,更有機會獎項加身被主流行業認證,這不,《慶餘年》就不負眾望脫穎而出,不僅從入圍一眾實力演員中拿下最佳男配角(田雨),編劇王倦也拿下所謂一部劇核心的——最佳編劇(改編)獎,看頒獎直播的劇迷們,忍不住海狗式鼓掌躁起來!
  • 《慶餘年2》編劇再次被催更,編劇稱:第二季要給郭麒麟增加難度
    王倦憑藉《慶餘年》獲得白玉蘭最佳改編編劇,在後臺群訪時王倦被催更,逗趣回覆:「你是製片部門派來的吧?會儘快,我加快速度好嗎?」有記者問到了《慶餘年2》的進度,王倦表示快了,但拒絕透露開機時間。在劇中曾有多處表現他算數天賦的橋段,然而這一切都難不倒從小學相聲的郭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