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熱門的都劇當屬《慶餘年》,原以為這種赫赫有名大男主改編的劇會撲街,被按在地板上摩擦,比如《擇天記》、《誅仙》、《悟空傳》等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原著黨一看,回來立馬上就給了大大的差評。可見大ip改編很不討好。
《慶餘年》開播十多天豆瓣上評分人數已經六萬多,評分在8.0左右的成績,在眾多平臺的推薦下,如百度文章,b站視頻。小編點開了《慶餘年》,結果第一集我打開了彈幕,別的不說就感覺是一群為肖戰而來的人。差點使得小編都覺得8.0分是由於肖戰撐起的。
當然後來關了彈幕食用用,幾集過後,就被打臉了這部劇只能用一個詞,真香。從小範閒和師傅費介(教範閒毒術)相遇充滿著搞笑,小範閒對五竹說「自己人,長得這麼猥瑣」,立馬截中了觀眾的笑點。如果小範閒是人小鬼大,聰明可愛,那麼五竹是一本正經的搞笑,在小範閒說你不會真氣怎麼教我,五竹說「所以我想到一個辦法,打你,你躲。」所以小範閒就是在毒打下長大的?
其實在貓膩的小說裡這段本來小範閒是比較心狠的人,就對待費介事上,原先就起了殺心,到最後沒有下決心殺死他,去找了五竹那會,也想著乾脆殺了得了。可以說小說裡費介和小範閒的相遇,沒有任何的笑點,更是生與死的較量。小說裡突出了範閒的狠辣,卻少了份可愛。
在於滕梓荊生死裡面也做了改動,這點改動一是不會讓劇情的主線,就像大家所說的沒有人關注滕梓荊是失去一條腿還是死了,他就是觸動主角讓主角深刻認知京都危險,也讓主角知道了自己逃不開陰謀詭詐,不能做條鹹魚從而奮鬥的劇情。在著比起滕梓荊後來成了陪在男主身邊的默默無聞的小配角一樣的存在,還不如死亡來得更讓人記住這個角色。
也有人說滕梓荊兒子與程巨樹之間的相遇不合理,可是也不正因為這個不合理的存在豐富了配角的形象,程巨樹本身可以拿孩子威脅範閒的存在,他沒用,最後死了說了句「從來沒用人我出生以來,見我面者有恐懼、有厭惡,要麼求我殺人,要麼退避三舍,請我吃果子的,只有他一個」。這段可以說這段就如童話一樣,滕梓荊兒子的那句「他吃梨的速度像孩子。」更是把程巨樹這個形象深深刻進了我的腦海。
原著最讓人詬病的地方可能是範閒拿一個時代的作品,充當了自己的作品,這樣的小說可是在眾多小說裡面最常用的梗,但是爽是爽了,卻有那麼一點膈應到,畢竟我們這些觀眾都知道他是抄的,而範閒把詩都歸為自己,可以說相當的不要臉。
而電視劇裡面改成了範閒把一個世界的文明砸在殿上,說這些詩是從另一個世界而來的詩,是的骨子裡忘不掉的存在。最後範閒對庒墨韓說了一句話「注經釋文我不如你,背詩你不如我。作為文學家,我不行,做人,你不行。」這句直接的把範閒立在正面上,並且因為這些詩不曾出現過,讓眾人都認為範閒是這線下凡。可以說改編得夠爽,有不膈應人。
最後不得不承認王倦的改編能力,《慶餘年》用實力告訴你,一個好的編劇有多麼重要。當然還有貓膩小說寫得好。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