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們又見面啦:)
7月來了,今天在空無一人的客廳中發呆,突然想起,怎麼小區泳池還沒開放?去年的這個時候,下面泳池應該人聲鼎沸了。看來,今年泳池是不會開放了。
這個暑假真的不一樣!以前讀書時,暑假大部分時間就是宅在家裡看電視。在我的學生年代,暑假電視機的重頭戲是什麼啊?
當然是香港小姐了!
是的,人生有些時光就是那麼無聊,就如暑假的我,天天蹲在家裡,從港姐初選到總決賽,一直關注著賽事,然後到冠亞季三甲誕生,這時,暑假也接近尾聲了。
今年的港姐又開始招募了,因為YQ還開創了直播見面的方式,於是又刺激了公眾的審醜興奮感。
前幾年,一個日本電視臺有關90年代香港明星的特輯視頻在朋友圈中熱轉。我一看,日本電視臺採訪那一年剛好是我看香港小姐的第一年。
那年的冠軍是一直以高學歷做賣點的郭藹明。但其實另外一位大熱的選手是最後獲得季軍的蔡少芬。
那一年,蔡少芬才17歲,但是八卦說,其實她已經是資深的選手,之前已經曾經三次衝刺選美活動。是那種鐵了心要當香港小姐的人。
參賽時,她也是一個將媽媽放在嘴邊的乖寶寶,因為初賽分數第一,所以她上臺自我介紹時說:「媽咪說,上學期考高分,不代表下學期也一樣……」香港小姐主打的是高貴大方,所以就算是未成年的蔡少芬,在舞臺上也是臺步優雅,笑容端莊,一看就是經驗豐富的老手。
是的,那時候的香港小姐是美麗高貴的代名詞。所以,我等吃瓜群眾,當第一次審視一眾佳麗的時候,就會格外挑剔。說實在,當時那一屆,看下來也是挺失望的。當年的前五,分別是
郭藹明,碩士港姐,但是她笑起來,嘴巴總是歪的。
蔡少芬,她的出現讓我知道5尺7寸,是港姐的標準身高。大家都說她是大熱門,可是還是覺得她不夠美。
充分證明,人糊圖也糊
周嘉玲,當年的亞軍。氣質很大氣,確實是亞軍擔當。樊奕敏,當年的最上鏡小姐,可惜似乎評委不大待見她。最後三甲不入。何婉盈,簡直就是相貌平平啊,怪不得後來軟硬天師都將她唱在歌裡,諷刺她捧極都不紅!
後面三位不夠紅,連好照片都難以找到!SO,最現實的江湖就是圖庫!
其實,當年香港小姐的疲態,從我看的那一年就開始了。
這世界上,驚為天人的定為小數,要在一個彈丸之地,這樣選來選去,總不是次次都亮瞎你的眼睛。
所以,無線很早像足球界那樣懂得找外援,他們稱為「海外佳麗」。每一屆總有幾個說著不標準廣東話的半唐番女孩子入選。她們鬼馬又大膽,總能成為全場焦點,但是冠軍總不會是她們。
也是因為她們,整個暑假都呆在家的我,知道了許多地方,例如大溪地、蒙特婁、溫哥華……不知道為什麼,港姐的外援都出自這些地方呢?
我最喜歡的港姐外援李綺虹
就這樣追追追,追到了讀大學,生活逐漸豐富起來,就對港姐沒有興趣了以前,還會對歷屆港姐倒背如流,到近10年,連看都不想看了。
一件全城盛事,就這樣落幕了。
每年的港姐選美,最標誌的鏡頭就是「六叔和港姐」組合
所以,每當看到挪揄香港小姐長相的新聞,我總是不以為然。因為從我這種資深觀眾看來,美貌從來都不是香港小姐的強項。其實,翻看早年的佳麗,相貌也不過如此。
在我看來,香港小姐對於電視機前涉世未深的小女孩來說,最大的教育是優雅。
這個真的是高雅到60歲,霍家有眼光啊!
如何穿著性感泳裝,依然落落大方。
如何在等著你出醜的問答環節上,表現智慧與幽默感。
如何在落選那一刻,仍然能微笑地祝福選手。
儘管這些女孩子們一下臺,可能就互相翻白眼。
但是在人前,在無線的訓練之下,是個個都得體的。
這才是香港小姐的精髓!
From Gi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