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鐵甲》:在慢綜藝和選秀節目充斥下的一股科技流綜藝

2021-02-15 烹小鮮

格鬥類綜藝的「看點」與「特色」

作為格鬥類節目的垂直綜藝,可以說《這就是鐵甲》本身的「格鬥屬性」就足夠具有看點了。雖說所有綜藝都存在「比賽」性質,不過《這就是鐵甲》的格鬥聚焦的卻是完全不同且新鮮的領域。「鐵甲」作為高精尖科技的產物,相比較明星、人物甚至寵物,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小眾和神秘的東西。觀眾或許只從電影和電視劇中了解過一些科技背景,而《這就是鐵甲》卻為大家創造了這樣一個近距離感受和了解它們的機會,在鐵甲格鬥的過程中,鐵甲們針鋒相對燃爆全場,實力與策略齊飛,在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內,無數次的攻擊、防守、反轉、對峙輪番上場,帶給了觀眾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和新鮮感受。

 

並且從在賽程設置上,《這就是鐵甲》也是按照機器人格鬥類賽事的專業規格在進行的,由鐵甲團隊操作鐵甲,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格鬥比賽,並由裁判進行評分判斷輸贏,整個流程十分認真嚴肅。不過在嚴肅之餘,《這就是鐵甲》作為一檔綜藝節目,將綜藝感的打造也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特別設定的「戰隊經理人」身份就是節目組最為精妙的綜藝思維,而這也為這檔看似有些「激進」的格鬥類節目帶來了很多新鮮看點。

 

首先選擇戰隊經理人不僅要站在觀眾視角挑選鐵甲隊伍,並還要以一對一和三對三等方式對戰,而這其中所產生的「運氣」和「決策」的微妙就為觀眾帶來了無數可能。在前幾期播出的節目中甚至還出現了選手上臺「質疑」明星經理人選擇問題,這都為整體節目效果加分不少,十分真實。而在最新一期節目中,吳尊與張一山結盟應對鄭爽戰隊狂戰斧的策略也很有看點,雖然最後依然被實力碾壓,不過其中的「勾心鬥角」也足以演繹一盤大戲。

 

 

再比如以睿智眼光和果斷決策而一路將眾多強隊收入囊中的鄭爽也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She is beautiful」的梗相信很多觀眾都記憶猶新。不僅如此,她在節目中所表現出來的認真專注以及果斷靈敏等特點,更被許多觀眾所津津樂道。

 

 

除此之外,撒貝寧為取勝「不擇手段」的狐狸套路、張一山從最開始的「佛系」不爭不搶轉變為「勝負欲」少年、吳尊一直無分數突破,各路隊友集結為其加油為現場帶來的感染力和最新一期中首獲1分的振奮,都是這檔節目帶給觀眾的樂趣,讓觀眾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不知不覺隨著節目緊張、大笑、感動,這可謂是一種最成功的綜藝感營造了。並且在解說方面,著名電競解說美女小蒼聯手體育解說大咖王濤,跨界搭配也為現場增添了許多競技氛圍。無論從哪個層面上來講,《這就是鐵甲》的節目特色都十分鮮明。

 

相關焦點

  • 打造「硬漢」綜藝,《鐵甲雄心》集結頂尖科技力量傳遞武道精神
    來源:廣電頭條文/檸檬2017年,一批科技類節目出現在電視螢屏上,給疲軟的綜藝市場帶來一股清風。然而,以小眾切口力圖突圍的科技類真人秀並未出現實質上的現象級之作,「科技注入娛樂」雖然為缺乏創新的綜藝市場增添了一絲活力,卻未真正進入觀眾的內心,科技類真人秀的爆款之作在哪裡,成了不少人心中的疑問。
  • 《鐵甲雄心》《機器人爭霸》……機器人格鬥綜藝節目你了解嗎?
    就是鐵甲》紛紛上線,衍生開發備受關注——  「機器人」爭霸 繞不開版權  在鋼筋和鋼化玻璃搭建的賽場裡,重達百餘公斤的鋼鐵機器們被場外選手操縱,抬、砸、刺、壓,在碰撞與摩擦間迸濺出鬥志的火花,試圖將對手撂倒、壓扁、摧毀。這是《機器人爭霸》節目中的情形,也是《鐵甲雄心》《這!就是鐵甲》的情形。  近來,機器人格鬥綜藝節目密集地出現在螢屏和網絡上。
  • 站在巨人肩膀上,《這就是鐵甲》用專業態度打造高品質綜藝
    甚至讓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副總裁、《這就是鐵甲》總策劃鄭蔚經歷了她「職業生涯中最長的搭景時間」。這要先從節目請到的合作夥伴開始講,選擇跨界做硬科技的綜藝節目,團隊在策划過程中一度糾結是自己做還是選擇合作夥伴,經過長時間調研後發現,鐵甲格鬥領域不是一個節目製作團隊可以獨立完成的,這時候創客星球走進了他們的視野。
  • 「娛樂節目科技化、科學節目娛樂化」,國產綜藝集體走向智能化
    網視導讀:電視節目正在從「泛娛」走向「智娛」。在科技類節目中融入娛樂元素、在娛樂節目中增加科技含量的智娛型節目今後必將成為觀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文 | 王欽來源 | 收視中國2017年以來,科技類節目似乎重新掀起一股熱潮。無論是江蘇衛視《最強大腦》、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加油!
  • 《鐵甲雄心》第二季攜手優必選科技強勢歸來,開啟全新鐵甲風暴
    節目依託於KOB鐵甲格鬥機器人世界盃,以競技賽事形態呈現,融合真人秀元素,以視覺震撼的格鬥機器人對抗為核心看點,結合機器人製造、高科技戰鬥艙、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等多種技術運用,將科技、體育、綜藝三者融合,開創了國內「硬科技」綜藝的全新品類。
  • 《這就是鐵甲》如何讓為格鬥而生的鐵甲變成有溫度、有感情的流量愛豆?
    根據節目的賽制,在第一期節目中鄭爽、張一山、吳尊、撒貝寧四位經理人將在對鐵甲一無所知的狀態下盲選出各自戰隊的鐵甲雄兵用於之後格鬥環節,這有點像選秀節目中的海選階段,但不同的是,這一次明星們所處的領域對於他們而言是陌生的,毫無經驗可談,這就讓他們在節目中的一言一行顯得更加真實,甚至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真實有些「大膽」。
  • 綜藝節目線上線下統一標準 選秀節目不得設「買投票」環節
    原標題:《網絡綜藝節目內容審核標準細則》出臺 綜藝節目線上線下統一標準選秀節目不得設「買投票」環節 2月21日,在廣電總局網絡司的指導下,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愛奇藝這進一步說明此前廣電系統要求的「線上線下統一標準」已經落地,網絡綜藝終於和電視綜藝統一標準。具體範圍涵蓋9種流行節目類型94條具體《細則》,分為兩部分。
  • 2018年綜藝節目收視分析(下)
    比如浙江衛視9月8日開播的演技競演類勵志綜藝節目《我就是演員》,周六20:15首播時間的觀眾構成與截至2018年12月的時移觀眾構成有較大的差異,在時移觀眾中,25-34歲和大學及以上學歷的觀眾的收視貢獻尤為明顯。這當然也與節目首播選在周六20:15播出有關,周末相對有更多的空閒時間可以自由選擇點播、回看功能,這為高學歷年輕人增加了很多收看的機會。
  • 2017年全國綜藝節目收視分析(下)
    詩詞》《閱讀·閱美》《兒行千裡》等節目,讓文化類綜藝成為「一股清流」。時近2017年末,央視又推出《國家寶藏》《今日影評·表演者演》《環球影迷大會》三檔題材各異、風格獨特的文化類綜藝節目:《國家寶藏》揭開中國文物背後的歷史傳奇和傳承故事;《今日影評·表演者演》嚴肅探討影視劇演員表演背後的故事和技巧;《環球影迷大會》則邀請影迷參與電影知識問答,深度解讀電影背後的文化故事。
  • 有劇情沒劇本,《這就是鐵甲》真實得有點大膽
    在科技綜藝開始頻頻進入大眾視野的當下,「機器人競技」「鐵甲格鬥」等更具視覺衝擊力的科技類節目成為內容生產方破除科技綜藝壁壘,打通此類節目固有障礙的關鍵。4月13日優酷《這就是鐵甲》首登螢屏便引起了一波高關注,「沒看夠」「超級燃」「腎上腺素飆升」等刷屏字幕直接表達了觀眾對節目的認可以及對後續節目的期待。
  • 賈玲等人心心念的慢綜藝是什麼,為什麼他們都想錄慢綜藝
    隨著各大電視臺綜藝節目的不斷湧現,針對綜藝節目也有了區分,大家最常聽說的就是快綜藝和慢綜藝,而且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錄慢綜藝,這是為什麼呢?最近大家在看綜藝節目的時候,很多嘉賓都在節目中說到「慢綜」這個詞,「慢綜」為什麼會讓那麼多人嚮往呢?這要從這幾年綜藝節目的趨勢說起。前幾年,在綜藝節目中忽然掀起了一股「慢綜藝」的風,由此打開了綜藝節目的一種新形式。
  • 華晨宇選秀出道,蕭敬騰綜藝翻紅?那些年、綜藝節目捧紅的歌手
    林志炫登上綜藝走紅了,離開節目消失後又再次過氣。堪稱是華語樂壇的一股清流!其它例子還有很多,此處便不再舉例。低調實力派歌手的走紅華語樂壇曾經非常輝煌,樂壇裡有著大量實力派音樂人。直到參加了大熱綜藝《我是歌手》《中國之星》等節目。這讓原本不上不下的譚維維,一舉成為華語樂壇中生代女歌手的中流砥柱。另外,華語樂壇圈內低調實力派音樂人,因為登上大熱綜藝節目走紅的情況,肯定還繞不開李建、李榮浩。
  • 靠「明學」上位的慢綜藝《中餐廳》還剩下什麼
    與第二季節目6.8分的評分相比,相差幾近一半,一個熱門綜藝拿到如此低的分數也是罕見。不過這並非是《中餐廳》一檔節目面臨熱度和口碑齊跌的狀況,第三季《嚮往的生活》、《親愛的客棧》等慢綜藝的熱度和口碑都大不如從前,慢綜藝從最初的野蠻生長逐漸冷卻下來。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生活節奏逐漸加快,觀眾們的審美逐漸偏向自然和原生態的節目形式。
  • 說好的選秀綜藝竟然???
    說好的選秀綜藝竟然》文案:某娛樂公司練習生巫瑾,長了一張絕世美人臉,就算坐著不動都能C位出道。 在報名某選秀綜藝後,閃亮的星途正在向他招手—— 巫謹:等等,這節目怎麼跟說好的不一樣?不是蹦蹦跳跳唱唱歌嗎?為什麼要送我去荒郊野外…… 節目PD:百年難得一遇的顏值型選手啊,節目組的收視率就靠你拯救了!
  • 鵝廠新選秀綜藝!曝雙頂流蔡徐坤王一博助陣,海報剪影流出
    鵝廠的選秀節目,每年都會捧出很多流量藝人,其中最為知名的當屬楊超越和周震南,在選秀市場上,鵝廠一直都處於競爭狀態,所以都在不斷的創新,不斷地搞出新模式,吸引新觀眾,鵝廠的上一屆選秀《創造營2020,不過即使搞不好這檔綜藝其實也無所謂,因為鵝廠的選秀綜藝太多了,近日有網友爆料,鵝廠又開了一檔新的選秀綜藝,在這場綜藝中,所邀請的導師陣容非常強大,王一博蔡徐坤,還有王嘉爾鄭爽等人。
  • 豆瓣4.9,國產選秀綜藝的致命「死穴」,蔡徐坤和lisa也救不了
    說句實話,不看《青春有你2》,都不知道國產偶像選秀綜藝已經「墮落」到這個地步了。相比之下,豆瓣4.9的評分,太過仁慈了,就這破玩意兒,一星都不願意給。其實,很多人一開始對節目還是充滿期待的,因為這不但是流量界「籃球巨星」蔡徐坤少有的綜藝登場,更是異國風情滿分的lisa的中國綜藝首秀。蔡徐坤就不多介紹了,不認識的朋友請自行面壁謝罪。lisa就得好好講一講,這位來自泰國的97後小姑娘這幾年火得不行,尤其是在韓國出道之後,其舞蹈的魔性可以說是衝出亞洲,走向世界了。
  • 2018年第二季度綜藝展望 | 王牌「綜N代」《奔跑吧2》《極限挑戰4》即將來襲,街舞、慢綜藝、偶像養成節目繼續「攪局」
    慢綜藝還能勾起觀眾心中的「詩和遠方」嗎?三大網綜競爭領域又能否誕生出新的爆款節目呢?同屬王牌「綜N代」,《奔跑吧2》要與《極限挑戰4》正面剛作為國內慢綜藝的開創者,《嚮往的生活》在製作第一季的時候曾遭遇到不少廣告商的冷遇,開播前並不被廣泛看好,但出乎不少人意料的是,憑藉著優質的製作、新穎的題材等因素竟取得了喜人的收視成績,總網播量達到了17.7億,對於一檔新開播的網綜來說,這一市場表現可以擠入網綜的頭部陣營。
  • 機器人+格鬥的《這!就是鐵甲》,簡直燃爆了!
    《這!就是鐵甲》可以預見到將是一個爆款綜藝,除了小私心之外,整體節目的基礎元素在一個很高的水平,甚至暗藏新意。節目邀請了多支來自國內外的強力鐵甲戰隊,在舞臺設計和高科技技術的應用方面下足了功夫,第一期的鐵甲對決中,四位戰隊經理人需要從48支鐵甲中率先挑選5支加入到自己的戰隊,年輕、熱血、刺激、燃,這是抓住年輕觀眾的利器。全程無尿點,節目時間有點兒短,沒看夠!首先吐槽一下,為什麼這就是鐵甲和機器人爭霸兩個綜藝節目那麼像,都是機器人PK的,這個題材很火嗎?
  • 綜藝節目「注水」幾時休
    來源:文匯報原標題:慢鏡頭+回放、一期變N集,綜藝節目「注水」幾時休一檔選秀綜藝總決賽直播竟長達7小時,一期綜藝節目要分上下集,一組明星下豪車鏡頭反覆播三遍……在影視劇走向短劇快節奏、紛紛拋棄「注水劇」的當下,這一頑疾悄然「侵入」螢屏綜藝,「注水」「催肥」的節目令許多觀眾望之生厭。
  • 專訪《這就是鐵甲》總製片人:鐵甲版《黑客帝國》是怎樣煉成的?
    他面向戰隊和觀眾斬釘截鐵地表示:「我很開心在我的戰隊裡,有一半來自中國,表現也非常棒,我想對我的戰隊說,即便你們離開,剩下的戰隊也會帶著大家的夢想前進!」豆瓣8.4分,上線僅5期播放量高達9.9億,讓《這就是鐵甲》成為Q2季度網綜當之無愧的圈層爆款之一。緊張刺激的戰鬥場面,心智與勇氣、理性與感性的較量,人文關懷與科技魅力的交相呼應,是這檔小眾綜藝引發大眾關注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