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類真人秀的爆款之作在哪裡,成了不少人心中的疑問。或許《鐵甲雄心》能給你答案。
來源:廣電頭條
文/檸檬
2017年,一批科技類節目出現在電視螢屏上,給疲軟的綜藝市場帶來一股清風。然而,以小眾切口力圖突圍的科技類真人秀並未出現實質上的現象級之作,「科技注入娛樂」雖然為缺乏創新的綜藝市場增添了一絲活力,卻未真正進入觀眾的內心,科技類真人秀的爆款之作在哪裡,成了不少人心中的疑問。
今年,集結了國內外頂級科技力量,由創客星球和浙江衛視聯合出品的機器人格鬥科技真人秀《鐵甲雄心》初登螢屏。
2018年,浙江衛視綜藝布局除了涉足科技類競技真人秀外,還將深耕周間垂直領域,涉及文化、舞蹈、美食、建築等方面。從編排上來看,周間以文化類和音樂類節目雙箭齊發;周五以《王牌對王牌3》《二十四小時3》《奔跑吧2》《中國新歌聲3》《夢想的聲音3》等王牌節目縱貫四季度;周六日以多類型優質綜藝和新興綜藝打通市場。
浙江衛視中國藍持續發散頭部IP輻射力,以《奔跑吧2》《中國新歌聲3》為首的綜N代節目將強勢回歸,旨在延續金牌IP的超強影響力。電視綜藝具有非常強大的優勢,受眾基礎龐大,而且具有高威望和高信譽,對於廣告商而言,植入手段的新穎化,投入回報相比網絡綜藝也更為穩定。
機器人格鬥歷史已有二十多年,在歐美圈備受熱捧,卻是首次登陸中國市場。除此之外,優酷秋集重點推介的《這,就是鐵甲》與愛奇藝iJOY悅享會發布S+級項目《機器人爭霸》都將逐一登上螢屏與觀眾見面,三檔同類型真人秀赤身搏鬥,可謂是給如火如荼的綜藝市場帶來別樣觀感。首先與觀眾見面的《鐵甲雄心》,出品方是致力於研發科技類IP的創客星球,實力不容小覷,這檔節目能否開啟科技真人秀新紀元,值得我們期待。
創客星球創始人、《鐵甲雄心》出品人茹晨,《鐵甲雄心》的總導演張榮勝以及《鐵甲雄心》賽事總監Karma近日接受了傳媒內參的採訪,向我們詳細地敘述了關於製作這檔節目的初衷和首次試水國內綜藝新領域的憧憬。
科技類IP融入娛樂化表達,
創客星球耗巨資展現科技雄風
《鐵甲雄心》以競技為展現形式,融合真人秀元素,目標在於打造全球最高規格的機器人格鬥世界盃和極具觀賞性的科技娛樂現象級內容。
該檔節目由李連杰擔任節目發起人及全球推廣大使,集結全球48支一流戰隊,分別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包括34支中國戰隊和14支國際戰隊。34支中國戰隊囊括了國內科技界的頂尖人才,14支國際戰隊中備受矚目的有世界機器人大賽冠軍「俄羅斯韋伯智能戰隊」和四冠王明星戰隊「機械時代」等諸多頂級戰隊。
視覺體驗方面,《鐵甲雄心》的幕後製作團隊創客星球投資製造了110KG規格機器人,並打造軍工級全封閉戰鬥艙,使用了100噸高強度鋼材以及25毫米厚的全封閉防彈玻璃幕牆,能抵擋9毫米手槍近距離連續射擊,為打造全球頂級賽場,耗資超過5000萬。
從舞臺到戰鬥艙的整個結構上的設計,都是通過國外最頂級建造師研發。格鬥機器人界的傳奇人物John Reid看過後情不自禁地發出感慨:「戰鬥艙的驚豔程度無人能及!」
《鐵甲雄心》整個舞臺呈現出來的機械色彩和玄幻感都為這檔節目附上了濃厚的質感,高規格的製作水準彰顯了金牌製作團隊的實力,也讓觀眾對機器人格鬥傳遞出來的熱血信念多了一份期待。
對於這樣一檔科技類真人秀,創客星球創始人、《鐵甲雄心》出品人茹晨表達了他對於這類IP開發和運營的見解。
談到機器人格鬥,他提出了「高燃、潮、酷、科技感、男性審美、英雄主義」這些調性必須一致;其次是頻次問題,很多節目的IP打造不夠完善就是在於它的頻次不夠,一年一次可能對目前的觀眾或者用戶無法形成足夠的黏附力。
而機器人格鬥比賽能夠與短視頻打通結合,全面的賽事會產生大量的碎片化內容去黏住用戶。最終,機器人會成為一個吸附用戶的載體,會成為青少年眼中全新的偶像類型。
機器人格鬥傳遞武道精神,
「剛健有為,自強不息」貼合節目主旨
人類格鬥發展源遠流長,摒棄門戶之見,採眾家之長,集耐力、爆發力、抗擊打力、主動攻擊力等元素培養運動員堅韌不拔的意志力。中國武術精神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代,在明清時期得到了統一,包含諸多思想體系:「天人合一」、「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繫辭下》有言:「天地之德曰生,天體運行,健動不止,生生不己,人的活動乃是效法天,故應剛健有為,自強不息。」
機器人格鬥延續了人類格鬥所擁有的「熱血」、「激情」、「暴力」等特質,在一定程度上蘊涵了傳統武道精神,通過現場擊打、對抗等模式展現科技雄姿。不論從機器人本身,還是從素人選手在夢想道路上的堅持中,都極度貼合了人類傳統武道精神所倡導的「剛健有為,自強不息」。
《鐵甲雄心》旨在通過這一極具競技元素、機械色彩,充滿未來感的機甲戰場,讓觀眾看到機器人創作者們追逐夢想道路上的激情澎湃。
「硬漢」綜藝回歸審美主流圈,
創客星球旨在打通小眾市場受眾圈
一提起「機器人格鬥」,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這類真人秀偏向於男性市場,與《我們相愛吧》《如果愛》這類「粉紅」綜藝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如何籠絡女性受眾群體成為了這類「硬漢」綜藝共同的難點。而「機器人格鬥」在題材類型上偏向於小眾市場,如何與市場受眾相融合成為了《鐵甲雄心》面臨的不小難題。
製作過《中國好聲音》《出彩中國人》《中國新歌聲》等一系列現象級節目,也是《鐵甲雄心》的總導演張榮勝對「機器人格鬥科技真人秀如何與市場受眾相融合」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從技術門檻上來說,機器人格鬥確實是偏垂直小眾的一類節目,但是人的情感具有共通性,素人選手們的故事、夢想、追求都是能夠打動受眾的利器,通過情感這種途徑把節目變得大眾化。
《鐵甲雄心》這檔「硬漢」綜藝其實是帶領觀眾回歸到審美主流圈,在綜藝噴湧的大環境下,敢於打破「套路化」綜藝模式,以小眾切口捕捉大眾的真情實感,讓觀眾產生共鳴,不失為一檔優質節目的風骨。
傳媒內參採訪節選:
一、《鐵甲雄心》是機器人進行格鬥,您對「機器人格鬥能否將人類傳統武道精神和文化展現出來」這一問題如何看待?
創客星球創始人、《鐵甲雄心》出品人茹晨:它是對於人類傳統在競技格鬥方面的一個物理極限的突破,從最早的古羅馬鬥獸場的角鬥士到拳臺上的格鬥家,再到我們戰鬥艙裡的格鬥機器人,其實是不斷進化的過程。同時整個比賽體現了一個很強的體育精神,比如美國選手在賽後總結中說道:「《鐵甲雄心》非常好地體現了機器人格鬥這項運動帶給大家的互相競爭模式,但又有包容的一面,這種體育精神,在賽場上大家互相地角逐,在賽場外大家都是互相幫助的好朋友。」
競技性+兼容性,《鐵甲雄心》顯然具備了武道精神中所要傳遞的交流和包容。
二、今年已知的有三檔機器人格鬥類綜藝,勢必會被比較,您認為《鐵甲雄心》更勝一籌的關鍵是什麼?
創客星球創始人、《鐵甲雄心》出品人茹晨:三檔節目包括了浙江衛視的《鐵甲雄心》、優酷的《這!就是鐵甲》,還有愛奇藝的《機器人爭霸》。其中,就是創客星球同時操刀兩檔機器人格鬥節目,一個是《鐵甲雄心》,另一個和優酷合作的《這!就是鐵甲》。電綜上我們把比賽的形態和真人秀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但是核心是強調賽事的公平性和高規格性,是打造整個行業裡面的一個影響力和標杆。優酷的《這!就是鐵甲》這檔網綜更多的是面向年輕受眾,更加強調偶像跟素人,明星跟素人的關係以及明星對於機器人格鬥運動的參與性,也更加娛樂化。
《鐵甲雄心》總導演張榮勝:我覺得《鐵甲雄心》特別核心的幾點優勢:第一是我們的選手。每一個選手在每一次登上舞臺時,心存敬畏之心,在比賽的過程中真實情感的流露,這些都是《鐵甲雄心》特別寶貴的一面;第二是選手特別多元化,拿特別典型的來說,我們有熱血的創客、特別年輕的造機小孩,還有總共加起來有400多歲的一個老團長戰隊等等;第三是優酷和愛奇藝這兩檔節目加入了一些明星的元素,《鐵甲雄心》並沒有著重去放大這個點,反而強調去實現素人的夢想,做成一個最純粹,情感化最強烈、最濃烈的一檔節目。
《鐵甲雄心》賽事總監Karma:機器打鬥場面是否酷炫,直接會影響這個節目的成敗。我們把國內最高端的一些科技建造師聚在一起,組成了國內的34支戰隊;國外也是通過將近1年的時間去尋找,去發掘哪些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選手,最具有歷史性的選手。除此之外,戰鬥的場地也是節目的一大亮點,從舞臺到戰鬥艙的整個結構上的設計,都是我們通過和國外最頂級建造師去研發。
三、機器人格鬥類綜藝比較小眾,您認為《鐵甲雄心》要如何與市場受眾相融合?
《鐵甲雄心》總導演張榮勝:從技術門檻上來說它是偏垂直小眾的一個節目,但是人的情感具有共通性。我們一直在強調把選手的故事、夢想、追求進行放大。我們把它變得通俗化,因為戰隊和戰隊之間,包括是戰隊內部成員之間,他們有非常多讓人感動的瞬間,我們用情感的途徑把節目變得大眾化。
四、您認為科技類IP成功的核心是什麼?應該怎樣去開發和運營?
創客星球創始人、《鐵甲雄心》出品人茹晨:IP的本質是人群,是一種對於共同的價值文化和表達方式具有相同輸出的一群人,所以IP的核心在於人。
科技類IP的開發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這些節目很難做就是因為它本質上是基於知識輸出,跟大眾化娛樂有一定的距離。機器人格鬥是我們探索了那麼多年,認為最好的來跟大眾娛樂建立起一種連接,讓受眾去感知到這種科技的魅力,讓青少年能夠逐漸地對科技發生興趣,這樣的一個連接點。所以最核心的是說我們找準了IP立足的一個形態,也就是機器人格鬥競技。
五、創客星球之前多次舉辦過線下的小型機器人格鬥比賽,這次推出的《鐵甲雄心》旨在打造全球最高規格的機器人格鬥世界盃,從各方面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戰,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鐵甲雄心》賽事總監Karma:所有的競技類的賽事,不管是小型的比賽還是大型的比賽,它對各個方面的需求事實上都是相同的。只不過是小型的比賽關注度會低一點,我們前面之所以舉行過那麼多小型的機器人格鬥比賽也是為了積累經驗,為國際級的、世界盃級的一個比賽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