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庫
您身邊的器材專家!
QQ群:457661598
常常聽到不少新手影友都對景深有所誤解,而當中一較為嚴重的就是常以為Full Frame全片幅相機的景深會較淺,即焦點外的背景範圍景物會較模煳,用於拍攝人像或須突出主體的題材時會更有著數。更認為景深淺就是全片幅相機但價錢較貴的原因,那實在是非常大的謬誤,其實片幅大小並不可能直接影響景深,究竟為甚麼會有這個誤解,究竟景深又是甚麼,有甚麼改變到它呢?以下為大家逐一分析!
「相同焦距的鏡頭,用相同光圈和曝光設定,其實主體背後景物的模煳程度是相同的,景深是一樣的。」
135 VS APS-C景深
坊間常有人指135片幅的相機的景深會比較細的片幅淺,有較模煳的焦外背景,亦即潮流所說的「散景」(Bokeh)會更朦,有利拍攝突出主體的題材,如人像。但究竟是否真的片幅大些就會有更淺景深?我們不妨嘗試分別以APS-C和135片幅相機在同一距離拍攝同一主體,用的是相同焦距的鏡頭,拍攝時也用相同光圈和曝光設定,結果會發現,其實主體背後的景物的模煳程度是相同的,景深是一樣的,唯獨不同的是,APS-C片幅拍攝的影像的景物涵蓋度會細了,即視角是收窄了,如果把135拍的那張裁至與APS-C的相同視角時,其實景深是一模一樣。
拍攝時主體距離不變,鏡頭焦距不變,相機位置不變,但片幅改變,其實景深是不會改變的。
簡單而言,景深(Depth of Field)是指焦點位置前後的清晰範圍,景深闊即是清晰範圍較闊,相反景深淺即景深範圍較窄。而影響景深的因素主要有三:第一是焦距, 焦距愈長景深愈淺,所使用長焦距時淺景深較易獲得;第二是主體距離,當愈近主體拍攝,景深會愈淺,背景就會愈模煳,當然主體佔畫面更大的比例;第三就是光圈,光圈愈細,景深也就愈闊,相反光圈愈大,景深就愈淺。當你使用同一焦距的鏡頭在同一距離拍攝主體,就算使用不同片幅,分別僅在於景物的涵蓋度有別,由於焦距沒有變,拍攝距離也沒變,同一光圈下,景深就不會有變。
從結果可見,使用同一焦距鏡頭和固定的f/4光圈拍攝,其實135片幅相機拍攝的照片的景深,與較細片幅的APS-C相同。
片幅不同所以影響景深?
景深其實主要是與鏡頭焦距、拍攝距離和光圈值有關。
不了解景深的人,常誤以為用大片幅相機就會比細片幅相機的景深淺,甚至有說135全片幅的景深更「靚」。景深其實主要是與 (1) 鏡頭焦距、(2)拍攝距離和 (3)光圈值有關,而造成誤解的正是三個因素中的「拍攝距離」。舉例而言,當使用全片幅相機使用200mm f/2.8鏡頭拍攝時,如果想用APS-C格式拍出相同景物的景物涵蓋效果,同一拍攝距離下便須改用大約135mm焦距(以1.5x計算),正因這樣,兩個片幅相機拍攝的照片會明顯有不同的景深效果。就算是使用同一焦距拍攝,APS-C片幅的相機要拍到與135片幅相同的視角和景物的涵蓋度,就要讓相機與主體的距離增加,這亦會即時令後方景物的景深變闊,出現了相同的情況。故此,直接影響景深的不是片幅大小,而是所用的鏡頭的焦距和拍攝的距離。
使用不同焦距鏡頭拍攝同一裁度和相若大小主體的照片,由於鏡頭實際焦距是有差異的,一個 是200mm,另一個則只是135mm,因此有些人覺得APS-C鏡頭景深會較闊,並認為使用135全片 幅景深會變淺,其實是焦距不同,並不是因為片幅不同而令景深改變。
同是為了拍到相同裁度的效果,如使用同一鏡頭,就需要改變拍攝距離。
本平臺開通評論啦!歡迎評論,有器材及攝影技巧問題找庫哥!
註:本文轉自Photonews攝影日報,如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友情提示
投稿請加主編微信:bicyclelife
點擊「閱讀原文」與大家一起交流,二手器材、器材諮詢、攝影技巧等話題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