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福雖則天定,趨避亦在人為~
文/劉大懶人
算命的人總有各式各樣的問題,有的複雜,有的簡單,求佔者無不是想透過命理師的分析,找尋答案及理想的解方。
不過,其實並非所有問題都跟命運有關,也不是全部的事情都要用命理方法來解決。
很多人遇到問題處理不來,其實跟職業也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的工作內容與性質,往往會局限住我們看事情的角度,這種現象就叫做「職業障」。
一個客戶,工作上常需要與人協商、談條件,講白了就是「權衡利弊」事情。所以,他認為所有事情都可以「權衡利弊」得出來,也用這種方法去處理感情問題,結果卻愈「衡量」愈糟糕。女友感覺他不夠真心,做什麼事總像在條件交換。
「職業障」說穿了,就是「業障」的一種。
「業障」本來是佛家的用語,「業」是指長期,甚至累生累世不斷累積的一種習性,這種習性集合而成的習慣就叫做「業」。因為這種業,形成障礙,導致我們常看不清很多事實。
而「職業障」則意味著,我們太習慣自己的工作了,以致於落入了一個「障」而不自知。而且,有時事業上愈成功的人,這種「職業障」反而愈深。
打個比方,對手上拿剪刀的人來說,這世界在他眼裡看來全都是布跟紙,統統可以拿來剪。而手上拿錘子的人,眼裡看到的全都是釘子,一律拿錘子去敲。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在經濟學家眼中,所有問題都是經濟問題」,「職業障」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職業障」並不是固執己見,而是我們自己根本不知道有這個「障」。
因為對自身的工作太熟悉了,因此以為只有手頭這個工具可以解決問題,也習慣用自己的方法去理解世界。
每個人在面對外界的人事物時,經常帶著一組特定的知識、觀念、想法和意圖。這些東西組合起來,可以叫做「專業」,也可以叫做「偏見」,不管名詞是什麼,它可能會阻礙我們看見事情的全貌。
舉個例子,有一組遊客參加一個旅行團,來到森林中,看見了一棵千年神木。
在這組遊客中,有位植物學家,他可能比導遊懂得更多,於是開始分析這棵樹的樹種、樹齡、構造等等。
另一位經濟學家看到神木,則情不自禁分析起它的經濟價值來。而風水專家可能就會講,神木有避邪功能之類的。
同樣一棵神木,看在不同人眼裡,反應完全不一樣,因為他們的知識、訓練、價值觀等,都是不同的。
我們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觀裡面,這並沒有錯,因為那正是我們安住自己的方式,但難免會以偏概全,甚至用錯方法解決問題。
拿經濟手段去解決感情問題,或用法律方法來談論親子關係,總是難以周全與圓滿。
職業的「業」字是很有深意的,那是我們的習慣與習性,也是我們慣用的工具與手段。
如果一個人的工作,整天就是繞著這些事情轉,也習慣把工作上的風格帶到生活裡來,那麼要跳脫也很難。
但難歸難,總要盡力去試。多閱讀,多交朋友,經常保持一個覺察的狀態,不要抗拒用陌生方法來解決問題,久而久之,人生應該會比較有彈性的。
(文章有價,此文為劉大懶人老師感悟與觀點,屬原創,歡迎轉貼,但請註明出處或原作者,感恩!)
關於你的一切都可以來問我
這裡是老師分享開心開
運的園地~每天花心思
筆耕就是為了帶給大家
希望和快樂,開發您的
潛能,實現您的夢想,
創造幸福美滿的人生!
祝您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