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晚瘋狂反對朝鮮停戰協定,美司令:讓中國人教訓他吧

2021-01-14 俠客論春秋

在閱讀本文前,麻煩您點點上面的「關注」哦!您的關注是筆者最大的動力!完全免費!本文精彩之處還在後面,您一定要耐心讀完,絕對會有收穫!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點在板門店,中美朝三方籤署了朝鮮的停戰協議,結束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但就是在協議籤署前不久,我志願軍還曾過一次較大的戰役,這就是金城戰役,李承晚為了滿足自己一己私慾,企圖將朝鮮戰役無休止的進行下去。

要想了解韓戰,就要了解朝鮮這個地方和他的人民。現在的朝鮮半島是被一分為二的,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朝鮮半島在絕大部分時期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這個半島上生活的人民無論南北,他們的語言習俗,文化喜好都是一樣的,從根本上來講,他們就是同一個民族。是什麼原因讓一個曾經完整的國家,現在被一條看不見的線而被分割成兩個單獨的國家呢?

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朝鮮結束了日本30餘年的殖民統治獲得解放,直到這時朝鮮半島都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是隨著蘇聯軍隊在東北快速的取得了對日本關東軍的勝利。美國害怕蘇聯把朝鮮半島一舉拿下,對自己在太平洋的部署構成重大威脅,於是急忙與蘇軍商議,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區接管日軍。小國的悲哀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在朝鮮人民已經對日軍殖民者抗爭了30餘年,同盟國終於取得勝利之際,明明是一個整體的朝鮮半島,卻因為美國的私心而被一分為二。

在與美國口頭達成一定之後,為了遵守協定,蘇軍退到了三八線以北區域。匆忙接手朝鮮的美國,毫無準備。在一開始宣布對三八線以南朝鮮領土和人民擁有統治權之後,大量使用日偽人員沿用日殖時期體制,極大的傷害了朝鮮人民的情感,遭到了朝鮮人民強烈的反抗。

美蘇之間達成的三八線區域本來只是一個臨時協定,在1945年12月。經過正式的討論,美蘇英三國外長發表了聯合決議,確定朝鮮將重新建為獨立的國家,為了使朝鮮能夠順利的過渡,會議還決定由美英蘇中四國對其實行5年的信託統治,獨立的曙光再次照耀朝鮮半島。

但是隨著朝鮮共產黨實力的不斷增強,以李承晚為首的親美分子在美國的指使下不斷幹擾南北統一選舉進程。1948年8月15日,李承晚宣布成立大韓民國。同年9月9日,金日成宣布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半島南北對峙,民族分裂的局面由此形成。

後來隨著雙方衝突的不斷升級,最終在1950年6月25日韓戰全面爆發,美國方面組成16國聯軍,在6月26日從仁川登陸。戰爭從1951年開始進行停戰談判,在此後的兩年間一直停停談談打打,一直到1953年,美國方面在我志願軍強大攻勢面前終於退縮,開始加快談判進程,力圖在短時間內達成協定。

美方的這一做法遭到了李承晚的強烈反對,李承晚清楚的知道,如果韓戰在此時止步,那麼朝鮮半島的分裂就將成為定局,自己也將在朝鮮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不過肯定不是千古美名,而是千古罵名。

據美方的史料記載,在1953年的春天裡,李承晚表現得非常痛苦,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是美國人所扶持起來的傀儡總統。美國人在需要用到他的時候好言好語,但當自身的利益與其發生衝突時,就會對他的意見置之不理。儘管他再三強調自己絕不會同意現在的停戰要求。隨著談判的繼續進行,為了得到一個更加安全,取得更多利益的停戰協議,使南朝鮮人民覺得他在停戰談判中具有巨大發言權,李承晚開始威脅美國。

美國人當然不是吃素的,白宮方面立即向聯軍高層傳達了對李承晚的蘿蔔加大棒策略。如果李承晚承諾不再破壞談判,美方將給予戰後的南朝鮮更多的經濟援助,同時保證李承晚的統治地位不受威脅。但如果他再繼續破壞美軍戰略,將受到保護性羈押,美國會重新扶持一位領導南朝鮮政府的人。一心想要重新打到三八線以北的李承晚不知道的是,在美國高層的心中,對他的態度已經有了一絲微妙的變化。因其而起的韓戰,讓美國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

眼看靠不住美國人,異想天開的李承晚竟然想撇開美國人自己單幹,單方面宣布戰爭將繼續作戰,不再進行停戰協議的談判,此時聯合國軍司令克拉克也非常氣憤,甚至說就讓中國好好教訓一下韓國人吧!於是為了讓這位被美國人慣壞的大韓民國領導人,清醒的認識到,我志願軍的強大之處。1953年6月,志願軍出動大批兵力突破韓軍陣地,摧毀被李承晚視為銅牆鐵壁的25公裡的堅固陣地,重創韓軍4個師,俘虜傷敵5萬餘人,好好的替美國管教了一下這位狂妄自大的朝鮮歷史罪人。

後語: 朋友們在看完本文之後,可以看看筆者的其他文章,也是一樣精彩哦!帶來如果覺得本文寫的還不錯,可以在下面點個讚!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相關焦點

  • 韓戰停戰協定:韓國並未籤字原因,出在李承晚總統身上
    韓戰,自1950年6月25日爆發,至1953年7月27日籤署了《停戰協定》,戰爭遂宣告結束,當時,參與韓戰停戰協定籤字的是,「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美陸軍四星上將,以及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等。
  • 韓戰後的停戰協定,為何韓國拒絕籤署?背後還有這麼一段歷史
    1953年7月26日,《朝鮮停戰協定》籤署,李承晚的韓國政府沒有籤字。韓國沒籤字,主要問題出在李承晚身上,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死要面子的李承晚為了面子,拒絕這個停戰協議。雖然李承晚年紀大了,能力不佳,名聲不好,但是好歹也算是韓國「開國國父」(至少他這麼認為)、首任總統,總得要給後世留下一些「濃墨重彩」的「碩果」,所以,在韓戰時期,李承晚對戰爭的姿態一直都較為強硬。
  • 李承晚與韓戰
    雙方在《停戰協議》上簽字,韓戰結束。 但一些臨時政府的小弟們總給他拍電報, 意思是說「承晚哥,咱們幹吧」, 他經常的回覆是「NO」; 他給出的理由是時機不成熟, 真正原因是他在這些臨時政府裡面沒有嫡系, 他自稱是比較適應(
  • 韓戰罕見老照片:圖6為停戰協定籤訂照,圖8為痛哭的朝鮮女人
    【圖5】1953年6月18日,在朝鮮戰場的一處美軍陣地上,空炮彈殼堆積如山,這是四天戰鬥之後所收穫的「成果」。在這堆炮彈殼之中,還有幾名美國大兵正在對這堆炮彈殼進行堆放和處理。【圖6】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的簡陋會議室中,韓戰雙方舉行了停戰協定的最終籤字儀式,標誌著韓戰的正式結束。
  • 韓戰籤訂停戰協議,作為當事國的南韓,為什麼要拒絕籤字?
    上午10時,中、朝、美三方代表在《朝鮮停戰協定》及《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停火協議上正式籤上了各自的姓名,向全世界宣布韓戰結束了!但是,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在停戰協議上,卻少了一個代表的籤名,那就是韓戰當事國之一的南韓代表。
  • 韓戰籤訂停戰協議,為何南朝鮮沒有籤字呢?
    那是因為李承晚不甘心停戰後,南韓總統之位不保,遂堅決拒絕停戰,並瘋狂叫囂南韓軍隊脫離美軍獨自北上,以便穩固自己總統之位。1875年,李承晚出生於沒落皇族之家。也許源於李承晚是家中獨子之因,養成其骨子裡「公雞型」好鬥、高高在上以及唯我獨尊的天性。李承晚本想通過科舉考試走上一條仕宦之路,可誰知時運不濟,11次參加考試皆名落孫山。
  • 南韓是韓戰中的「東道主」,為什麼他們卻沒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為保住北朝鮮的戰略緩衝,我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0月19日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1953年7月28日,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北朝鮮人民軍金日成元帥和中國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韓戰結束。
  • 李承晚高呼:向鴨綠江進攻!我軍1094門火炮齊鳴,一戰消滅敵軍七萬餘人
    李承晚鐵了心要將戰爭打到底,他公開拒絕停戰條款:「按照目前的條款,停戰對我們意味著死亡。南朝鮮國民議會也表決:「一致反對停戰條款。」 李承晚公然破壞停戰協定的行為激起了全世界的公憤。尼赫魯稱這是一件「很遺憾而極其令人反對的事」。各國輿論一致大罵李承晚為「出賣和平的叛徒」「不負責任的乖戾小人」。
  • 停戰協定
    那次交手我們今天稱之為「抗美援朝」,美國稱之為「韓戰」。歷史書上關於抗美援朝主要是講打仗。「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爭的結果既是打出來的,也是談出來的。回顧一下談判桌上的「韓戰」,有益於我們看如今的中美貿易談判。韓戰從1950年6月爆發打到1953年7月籤訂停戰協議,總共打了三年多。停戰談判開始得很早。
  • 韓戰,美國三易主帥,為何最終還是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韓戰期間,以美國為主導的「聯合國軍」司令,首先由麥克阿瑟擔任,麥克阿瑟被杜魯門總統解職後,由李奇微接任,李奇微調離朝鮮後,由克拉克接任。三易主帥,最終,克拉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並說「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勝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這三位美國主帥在韓戰期間,都做了些什麼,導致最終沒有取得勝利?
  • 抗美援朝最後一戰,我軍1100門大炮齊射,讓李承晚乖乖配合停戰
    但是,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當時的韓國總統李承晚卻持有相反的意見,在這位韓國總統的心裡,停戰與否都不重要,只有「大韓民國的獨立事業」才是最重要的。為了讓李承晚同意不再戰鬥, 當時的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親自去勸說李承晚,並表明美軍已經想好了要籤署停戰協議,並且不會再對韓國進行軍事援助。但李承晚偏要一條路走到黑,偏要接著向北朝鮮發起進攻,還告訴克拉克沒有美國他們也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 李承晚不滿美停戰談判,韓軍精銳單幹讓志願軍千門火炮揍沒了脾氣
    鑑於雙方都沒有進一步將「敵人」趕出朝鮮半島的實力,因此雙方均願意談判。而一向以美軍馬首是瞻的李承晚卻認為大韓民國的軍隊經過戰爭的洗禮,裝備美軍制式裝備已經不比美軍差了。李承晚為了拉住美軍繼續在朝鮮戰場打下去,擅自強行扣押朝鮮人民軍被俘人員2.7萬餘名(志願軍被俘人員50名),並大肆宣揚就算美國不打,大韓民國也會單獨繼續打下去。
  • 韓戰爆發的原因,是美國的霸權與李承晚的狂妄
    李承晚,這個雖然很早就參加過愛國活動如今已是七十多歲的但是又差不多一輩子一事無成的人陰差陽錯的進入了美國人的眼中。 關於李承晚為什麼會被美國人相中,他還真得感謝中國那位有名的運輸大隊長——常凱申!因為他兩不但都是基督徒,而且都十分堅決的反對共產主義!
  • 韓戰最後一戰,志願軍3小時穿插敵縱深9公裡,給韓國人長記性
    朝鮮半島成為美蘇爭霸的犧牲品,美國的戰略需求,是準備扶持日本,將日本變成他的附屬國,進而在東亞地區擴張他的勢力範圍,朝鮮並沒有涉及到美國的核心利益。因此在韓戰越來越難打的情況下,在上甘嶺戰役中,美軍士兵傷亡異常慘重,不想再戰,想把兵力從從朝鮮半島上調出來,已經有了和平談判的跡象。但是美國的傀儡韓國總統李承晚並沒有按照美國的計劃行事,反而想要利用美軍到達朝鮮半島統一的目的。
  • 金城戰役南朝鮮軍遭重創,彭老總:敵人不到窮途末路就不會老實
    金城戰役是韓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的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戰役,它本可以以避免發生,奈何南朝鮮李承晚集團公開反對韓戰停戰協議,鐵了心的要將戰爭打到底,為了教訓南朝鮮軍,同時也為了志願軍在停戰談判中贏得主動,於是志願軍第20兵團經過嚴密籌劃後,在金城地區發起了一次主要針對南朝鮮軍的大規模進攻
  • 韓國開國總統李承晚,為什麼會一步步從「國父」變成「獨夫」
    現在這些人在他眼裡都是小弟,當上總統後他怎麼會甘心被小弟架空,於是開始暗自培養自己的勢力,組建起大韓國民黨,開始肅清異己。李承晚總統任內幹的事,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在此期間他搞出了「六月攻勢」、製造「南勞黨國會支部事件」等運動,打擊政治上的反對力量。除了這些,李承晚還動用武力,毫不留情鎮壓反抗勢力,製造了濟州島四三事件和麗水-順天事件,造成數萬人死亡。
  • 韓戰期間臺灣的應對及其影響
    經過反覆思考,蔣介石決定再次致電艾森豪,希望美國同意臺灣與韓國在停戰協定訂立前先籤訂一個「臺韓互助安全協定」[80]。蔣介石之所以兩次致電艾森豪,因為在其內心將李承晚遭遇視為他自己的境遇,感嘆帝國主義的強權政治。他寫道:「吾為李危而更為己危,故不能不為之努力暗助,以救其危而促其成也」[81]。
  • 美操縱聯合國大會,將中國和朝鮮排除在外,周恩來拍桌:欺人太甚
    艾森豪總統坐在維多利亞女王贈送給美國領導人的那張雕花橡木大寫字檯前,擺弄著手中的講稿,正準備就朝鮮停戰向全國發表廣播講話。這一刻是1953年7月26日晚9時48分。由於時差的關係,板門店7月27日上午的朝鮮停戰協議籤字消息傳到太平洋西岸時,還是頭一天(26日)的晚間,總統按計劃定於當晚10時向美國公民表明他對此事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