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為李承晚不甘心停戰後,南韓總統之位不保,遂堅決拒絕停戰,並瘋狂叫囂南韓軍隊脫離美軍獨自北上,以便穩固自己總統之位。
1875年,李承晚出生於沒落皇族之家。也許源於李承晚是家中獨子之因,養成其骨子裡「公雞型」好鬥、高高在上以及唯我獨尊的天性。
李承晚本想通過科舉考試走上一條仕宦之路,可誰知時運不濟,11次參加考試皆名落孫山。
甲午戰爭後,當李承晚欲捲土重來時,朝鮮卻停止了科舉考試,直接斷絕了李承晚入仕之路。無奈之下,李承晚到美國人開辦的培才學堂讀書,不但開始接觸西方文化,並藉此搭上了美國人脈。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大韓帝國高宗李熙深怕日本侵入朝鮮,遂有意派人赴美國遊說,說動美國插手保護朝鮮。由此既精通英文,又與美國人素有交情的李承晚被選中做高宗密使。
只可惜當時朝鮮國弱體量小,未能得到美國重視,最終朝鮮成了日本保護國。李承晚雖未能完成高宗使命,卻就此滯留美國,在喬治華盛頓大學、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求學,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成為朝鮮首位獲得博士學位之人,並在美國搭上更廣泛人脈,同時為朝鮮半島獨立運動奔波。
二戰結束後,美國與蘇聯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實行南北分治。當時美國急需代理人掌控南朝鮮,可是美國首選的扶植人選金九,卻大有取美國軍政廳以代之勢頭,遂美國雖不太喜歡李承晚,也最終於1948年將其扶植為大韓民國第一位總統。
只是李承晚離國多年,在南韓國內並未有太多追隨者,可其權欲心太重,遂擔任南韓總統後,並未將發展百姓民生放在首位,而是陷入與反對派政治鬥爭漩渦,並大肆渲染反對蘇聯言論,以便討得美國歡心,卻未能贏得百姓擁戴。
以致李承晚在以金九為首的反對派衝擊之下,只得依賴美國駐軍撐腰。
可隨著美國戰略重心轉移歐洲,就有意從南韓抽身,這直接觸動了李承晚完全依賴美國的軟肋。
於是李承晚為挽留美國駐軍,開始叫囂北上武力統一朝鮮半島,並時不時在三八線附近挑釁。可美國已無視李承晚這些小伎倆,依舊按計劃撤軍,只留下一些軍事顧問。
李承晚失去美國支撐,國內又有反對勢力抨擊,再加自身民望不足,頓時陷入內外交困窘境,其總統之位已岌岌可危。
誰料韓戰突然爆發,雖然南韓軍隊被朝鮮人民軍打的潰不成軍,可對李承晚來說,卻是再將美軍拉回朝鮮半島的絕佳藉口。
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介入韓戰,隨著戰局扭轉,聯合國軍與南韓軍隊,將朝鮮人民軍打回三八線以後,李承晚因誰將掌控統一後的朝鮮半島,與美國再次發生分歧。
可見李承晚內心只有自己總統之位,從未考慮過朝鮮半島百姓安危。
後隨著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再次扭轉朝鮮半島局勢,到1951年時,韓戰就已進入邊打邊談的節點,可是李承晚卻堅決反對美國與我國和談,極力要求美國再次打過三八線,說到底還是為保全自己總統之位。
1953年,希望和平的艾森豪當選美國總統,只想儘快停止對美國已無太多益處的韓戰,遂開始加緊停戰談判。
1953年4月,即便美國答應韓美共同防禦,以及提供大量經濟援助,可李承晚仍嚴詞拒絕停戰,一力堅持南韓軍隊脫離聯合國軍孤軍北上,甚至還上演了突然釋放朝鮮戰俘的大戲。
李承晚自視太高,弄不清南韓軍的實力份量。我們試想美國都未能打贏韓戰,他僅憑南韓軍隊北上不是以卵擊石嗎?
7月8日,我志願軍果斷髮起金城戰役,集中兵力專打南韓軍。幾日下來,不但擒獲了南韓軍首都師副師長,而且俘敵7.8萬人,收復土地178平方公裡。
李承晚被我志願軍打得沒了脾氣,不得不同意停戰,可其為顏面仍拒絕在停戰協議籤字,由此大韓民國至今仍屬戰爭狀態,駐韓美軍依舊滯留韓國。
李承晚天性崇尚唯我獨尊,可其實力撐不起野心,只得想方設法拉住美國支撐。
李承晚在韓戰停戰協議拒籤鬧劇,更像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最終韓美籤訂了《韓美相互防禦條約》,確定了韓美同盟以及駐韓美軍地位。
李承晚如此這般雖延續了政權命脈,可也加深了韓國對美國的從屬性。如今韓國沒有戰時指揮權,都不是正常的主權國家,這一切與李承晚脫不了干係。
當然,李承晚雖連任三屆韓國總統,可終因其獨裁專制而被韓國民眾拋棄,不得不流亡夏威夷,最終客死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