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籤訂停戰協議,為何南朝鮮沒有籤字呢?

2021-01-13 小晴看世界

那是因為李承晚不甘心停戰後,南韓總統之位不保,遂堅決拒絕停戰,並瘋狂叫囂南韓軍隊脫離美軍獨自北上,以便穩固自己總統之位。

1875年,李承晚出生於沒落皇族之家。也許源於李承晚是家中獨子之因,養成其骨子裡「公雞型」好鬥、高高在上以及唯我獨尊的天性。

李承晚本想通過科舉考試走上一條仕宦之路,可誰知時運不濟,11次參加考試皆名落孫山。

甲午戰爭後,當李承晚欲捲土重來時,朝鮮卻停止了科舉考試,直接斷絕了李承晚入仕之路。無奈之下,李承晚到美國人開辦的培才學堂讀書,不但開始接觸西方文化,並藉此搭上了美國人脈。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大韓帝國高宗李熙深怕日本侵入朝鮮,遂有意派人赴美國遊說,說動美國插手保護朝鮮。由此既精通英文,又與美國人素有交情的李承晚被選中做高宗密使。

只可惜當時朝鮮國弱體量小,未能得到美國重視,最終朝鮮成了日本保護國。李承晚雖未能完成高宗使命,卻就此滯留美國,在喬治華盛頓大學、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求學,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成為朝鮮首位獲得博士學位之人,並在美國搭上更廣泛人脈,同時為朝鮮半島獨立運動奔波。

二戰結束後,美國與蘇聯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實行南北分治。當時美國急需代理人掌控南朝鮮,可是美國首選的扶植人選金九,卻大有取美國軍政廳以代之勢頭,遂美國雖不太喜歡李承晚,也最終於1948年將其扶植為大韓民國第一位總統。

只是李承晚離國多年,在南韓國內並未有太多追隨者,可其權欲心太重,遂擔任南韓總統後,並未將發展百姓民生放在首位,而是陷入與反對派政治鬥爭漩渦,並大肆渲染反對蘇聯言論,以便討得美國歡心,卻未能贏得百姓擁戴。

以致李承晚在以金九為首的反對派衝擊之下,只得依賴美國駐軍撐腰。

可隨著美國戰略重心轉移歐洲,就有意從南韓抽身,這直接觸動了李承晚完全依賴美國的軟肋。

於是李承晚為挽留美國駐軍,開始叫囂北上武力統一朝鮮半島,並時不時在三八線附近挑釁。可美國已無視李承晚這些小伎倆,依舊按計劃撤軍,只留下一些軍事顧問。

李承晚失去美國支撐,國內又有反對勢力抨擊,再加自身民望不足,頓時陷入內外交困窘境,其總統之位已岌岌可危。

誰料韓戰突然爆發,雖然南韓軍隊被朝鮮人民軍打的潰不成軍,可對李承晚來說,卻是再將美軍拉回朝鮮半島的絕佳藉口。

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介入韓戰,隨著戰局扭轉,聯合國軍與南韓軍隊,將朝鮮人民軍打回三八線以後,李承晚因誰將掌控統一後的朝鮮半島,與美國再次發生分歧。

可見李承晚內心只有自己總統之位,從未考慮過朝鮮半島百姓安危。

後隨著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再次扭轉朝鮮半島局勢,到1951年時,韓戰就已進入邊打邊談的節點,可是李承晚卻堅決反對美國與我國和談,極力要求美國再次打過三八線,說到底還是為保全自己總統之位。

1953年,希望和平的艾森豪當選美國總統,只想儘快停止對美國已無太多益處的韓戰,遂開始加緊停戰談判。

1953年4月,即便美國答應韓美共同防禦,以及提供大量經濟援助,可李承晚仍嚴詞拒絕停戰,一力堅持南韓軍隊脫離聯合國軍孤軍北上,甚至還上演了突然釋放朝鮮戰俘的大戲。

李承晚自視太高,弄不清南韓軍的實力份量。我們試想美國都未能打贏韓戰,他僅憑南韓軍隊北上不是以卵擊石嗎?

7月8日,我志願軍果斷髮起金城戰役,集中兵力專打南韓軍。幾日下來,不但擒獲了南韓軍首都師副師長,而且俘敵7.8萬人,收復土地178平方公裡。

李承晚被我志願軍打得沒了脾氣,不得不同意停戰,可其為顏面仍拒絕在停戰協議籤字,由此大韓民國至今仍屬戰爭狀態,駐韓美軍依舊滯留韓國。

李承晚天性崇尚唯我獨尊,可其實力撐不起野心,只得想方設法拉住美國支撐。

李承晚在韓戰停戰協議拒籤鬧劇,更像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最終韓美籤訂了《韓美相互防禦條約》,確定了韓美同盟以及駐韓美軍地位。

李承晚如此這般雖延續了政權命脈,可也加深了韓國對美國的從屬性。如今韓國沒有戰時指揮權,都不是正常的主權國家,這一切與李承晚脫不了干係。

當然,李承晚雖連任三屆韓國總統,可終因其獨裁專制而被韓國民眾拋棄,不得不流亡夏威夷,最終客死異鄉。

相關焦點

  • 韓戰籤訂停戰協議,作為當事國的南韓,為什麼要拒絕籤字?
    1953年7月27日,朝鮮,板門店。這一天對於中朝兩國來說,註定是歷史性和不平凡的一天,經過兩年零八個月的英勇奮戰,中朝聯軍終於用遠落後於西方國家的武器裝備擊敗了不可一世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韓軍隊,逼迫其籤訂停戰協議。
  • 韓戰罕見老照片:圖6為停戰協定籤訂照,圖8為痛哭的朝鮮女人
    【圖2】1950年12月21日,為了逃離戰火的侵襲,一群朝鮮難民正在排著蜿蜒的隊伍,準備登上北朝鮮興南港的一艘船,從此開啟背井離鄉的逃難之路。【圖3】1952年1月16日晚,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坦克營正在執行夜間戰鬥任務。坦克射出的炮彈爆發出的火光點亮了夜空,讓人看著照片似乎都能聽到這一頭頭鋼鐵巨獸發出的咆哮。
  • 韓戰停戰協定:韓國並未籤字原因,出在李承晚總統身上
    韓戰,自1950年6月25日爆發,至1953年7月27日籤署了《停戰協定》,戰爭遂宣告結束,當時,參與韓戰停戰協定籤字的是,「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美陸軍四星上將,以及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等。
  • 韓戰,美國三易主帥,為何最終還是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韓戰期間,以美國為主導的「聯合國軍」司令,首先由麥克阿瑟擔任,麥克阿瑟被杜魯門總統解職後,由李奇微接任,李奇微調離朝鮮後,由克拉克接任。三易主帥,最終,克拉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並說「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勝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這三位美國主帥在韓戰期間,都做了些什麼,導致最終沒有取得勝利?
  • 南韓是韓戰中的「東道主」,為什麼他們卻沒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1950年6月25日,北朝鮮在蘇聯的支持下,向南韓發起進攻,意圖統一朝鮮半島,韓戰爆發。 仁川登陸後,原本勢如破竹的北朝鮮人民軍在美軍前後夾擊之下,很快潰不成軍,不得不於28日退回三八線以北,戰爭的天平向南朝鮮傾斜。
  • 打打停停,朝鮮停戰談判為什麼耗時747天?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 。1951年7月10日,一隊打著白旗的車駛入朝鮮開城以北的來鳳莊,一場曠日持久的停戰談判由此拉開序幕。 在場的很多人都感到奇怪,美國人怎麼打著白旗就來了?
  • 韓戰後的停戰協定,為何韓國拒絕籤署?背後還有這麼一段歷史
    1953年7月26日,《朝鮮停戰協定》籤署,李承晚的韓國政府沒有籤字。韓國沒籤字,主要問題出在李承晚身上,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死要面子的李承晚為了面子,拒絕這個停戰協議。雖然李承晚年紀大了,能力不佳,名聲不好,但是好歹也算是韓國「開國國父」(至少他這麼認為)、首任總統,總得要給後世留下一些「濃墨重彩」的「碩果」,所以,在韓戰時期,李承晚對戰爭的姿態一直都較為強硬。
  • 美國歷史是怎樣記載韓戰的?帶你還原一個真實的韓戰
    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詳細聊聊韓戰中你可能不知道的事情,以及離美國歷史關於韓戰的紀錄。第一,韓戰的起因在我們的歷史記載中,韓戰講的主要內容是中國志願軍馳援朝鮮,將美國軍隊趕出三八線,成功避免了美國對我國的侵略,保衛了祖國。
  • 李承晚與韓戰
    ; 後來由於美國認慫了,在即將要在《停戰協議》上簽字的時候,又是他,讓手下的馬仔扣留了咱們志願軍的戰俘,妄圖破壞談判,他好藉機渾水摸魚,結果在導師、彭老總的領導下,志願軍發動了「金城戰役」, 對他手裡的烏合之眾來了一次降維打擊, 又把美國鬼子和他的走狗們趕回到談判桌上,
  • 【紅湖電臺——紅色家書系列】朝鮮停戰籤字了——宋雲亮寫給妻子胡玉華
    中朝軍隊以36萬人的犧牲,迎來了停戰協議的籤署。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我們至今還能從書信、著作、影視作品中感受著當年人們燒到沸騰的熱血。遙望英雄背影,傾聽英雄讚歌,再怎麼設身處地,我們也無法真正體會戰士們的處境,他們靠每一場勝利奪回自己的生命和與家人團圓的機會。在宏大的戰爭面前,一場15天的戰鬥的勝利似乎微不足道,卻又是那麼地至關重要。
  • 韓戰,朝韓兩方到底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1950年爆發的韓戰,是一場改變東亞格局的戰爭。這場血戰整整歷時三年,傷亡數百萬軍民百姓,損耗數百億軍費物資,最終以雙方的妥協而告終。朝鮮停戰協議籤訂後,朝韓雙方都聲稱自己是最後的勝利者,時至今日,他們仍然如此宣傳。那麼,朝韓兩方到底誰是真正的勝利者呢?
  • 韓戰,朝韓兩方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1950年爆發的韓戰,是一場改變東亞格局的戰爭。這場血戰整整歷時三年,傷亡數百萬軍民百姓,損耗數百億軍費物資,最終以雙方的妥協而告終。朝鮮停戰協議籤訂後,朝韓雙方都聲稱自己是最後的勝利者,時至今日,他們仍然如此宣傳。那麼,朝韓兩方到底誰是真正的勝利者呢?
  • 1953年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及中國志願軍司令與聯合國軍總司令籤訂...
    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一方與聯合國軍總司令另一方在朝鮮板門店籤訂《朝鮮停戰協定》。這是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特輯課後作業第三題,那麼《朝鮮停戰協定》是在什麼時候籤訂的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李承晚瘋狂反對朝鮮停戰協定,美司令:讓中國人教訓他吧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點在板門店,中美朝三方籤署了朝鮮的停戰協議,結束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但就是在協議籤署前不久,我志願軍還曾過一次較大的戰役,這就是金城戰役,李承晚為了滿足自己一己私慾,企圖將朝鮮戰役無休止的進行下去。要想了解韓戰,就要了解朝鮮這個地方和他的人民。現在的朝鮮半島是被一分為二的,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朝鮮半島在絕大部分時期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 鏡頭裡請看:韓戰中的美軍
    1948年3月29日至5月10日,美國佔領軍出動幾萬名軍警強行在南朝鮮進行普選,李承晚通過南朝鮮單方面非法選舉上臺後,在美國的唆使下,狂妄地叫囂:「要解決南北分裂,就必須用戰爭來解決。」並提出「北進統一」的口號。在李承晚的挑釁下,1949年1月至10月,南朝鮮軍警在「三八線」上向北朝鮮發動武裝挑釁432次。
  • 蘇聯解體後披露出的韓戰真相
    1950年爆發的韓戰影響深遠,雖然三年後籤訂了停戰協議,但60多年過去了,問題並沒有解決。而對於戰爭的起因和評價則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隨著蘇聯解體及部分檔案的公開,一些真相浮出了水面。,雖然三年後籤訂了停戰協議,但60多年過去了,問題並沒有解決。
  • 韓戰期間臺灣的應對及其影響
    此時韓國公然反對即將籤訂的停戰協議,擅自釋放了一批戰俘。李承晚試圖綁架美國,拒絕籤訂停戰協議。這引起美國方面的反感,尤其是李承晚擅自釋放朝鮮俘虜,尤令美方憤怒。6月23日,聯合國大會主席皮爾遜致函李承晚,稱李承晚的舉動威脅國際和平。法國政府照會李承晚,嚴厲抗議韓國釋放戰俘,並表示與美國立場完全一致。[83]英國、加拿大等認為李承晚有意延長戰爭,群起批評之。
  • 美國人眼中的韓戰是什麼樣的?他們的歷史是如何記載的?
    美國人非常重視韓戰,在戰爭結束後,有多部著作和學術論文對韓戰進行了剖析,還將韓戰寫進了歷史教材。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書籍是《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作者是貝文·亞歷山大,他是著名的軍事歷史學家、軍事戰略專家,也是韓戰的親歷者。
  • 停戰協定
    那次交手我們今天稱之為「抗美援朝」,美國稱之為「韓戰」。歷史書上關於抗美援朝主要是講打仗。「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爭的結果既是打出來的,也是談出來的。回顧一下談判桌上的「韓戰」,有益於我們看如今的中美貿易談判。韓戰從1950年6月爆發打到1953年7月籤訂停戰協議,總共打了三年多。停戰談判開始得很早。
  • 齊天印:朝鮮戰場,立三等功的情報老兵
    1951年10月入朝,擔任朝鮮停戰談判代表團李克農、喬冠華的機要秘書,負責傳送黨中央、毛主席、周總理對談判代表團的指示電和代表團的請示電,參加了停戰協議籤字亭的建設工作。榮立三等功。朝鮮停戰談判最早於1951年7月10日在開城舉行,但直到1953年7月27日正式籤訂停戰協議,其間一直因為「聯合國軍」的陽奉陰違而談談打打。